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銀行外匯業務經營

銀行外匯業務經營

發布時間:2021-09-26 23:22:00

『壹』 外匯銀行在經營外匯業務時存在哪些外匯風險

外匯業務在為商業銀行帶來了豐厚利潤的同時,卻又使商業銀行面臨巨大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1、國際結算風險,主要指開立信用證風險、修改信用證風險、拒付風險、欺詐風險、政策風險等;2、外匯交易風險,主要是匯率波動使商業銀行在持有或運用外匯資產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3、外匯融資風險,主要有打包貸款風險、出口押匯風險、外匯貸款風險等;4、外匯業務管理風險。 由於外匯業務涉及跨國交易,並且以外幣計價,這就使得外匯風險更加復雜、更加隱蔽。

『貳』 如何貫徹落實銀行外匯業務展業原則和規范

一、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貫徹「展業三原則」的必要性
(一)「了解客戶、了解業務、盡職審查」是國際上銀行業已有的「規矩」,銀行經營外匯業務遵守展業原則是必然趨勢
「展業三原則」並非外匯局對銀行提出的要求,而是銀行業展業的基本要求,國際上對銀行展業有一套相對完整的法律規范體系,對銀行展業三原則的應用並沒有停留在原則表面,而是從相關定義、實施情形、審查措施、銀行內控、外部執法等多個角度賦予了銀行展業三原則許多具體內容和明確要求,越來越廣泛應用於審慎風險管理中。所以說,展業三原則是國際銀行業已有的國際慣例,外匯局只是將其引入對銀行外匯業務經營及管理中並進行強調。
(二)以往的行為監管已不能適應當前涉外經濟發展需要,實施展業原則是推進「五個轉變」和簡政放權的內在要求
隨著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不斷演變,銀行開展外匯業務的復雜度、自由度大幅提升,以往外匯局提出明確具體要求、銀行照章辦事的監管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的要求。為此外匯局不斷簡政放權,加快推進「五個轉變」,其中展業三原則是原則性監管在外匯管理領域的有益嘗試,有利於銀行防範自身經營風險、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能夠盡快適應外匯局減少或取消外匯業務事前審批、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新的管理要求,是推進外匯管理簡政放權和重點領域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銀行從表面形式審核向實質審核轉變,更有利於遏制外匯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
改革以前外匯局規定銀行審核具體單證,單證齊全就合規,單證不全就違規,實際上是形式性審核,實際審查效果不佳而可能導致的政策風險包攬在身。「展業三原則」的目的就是使得銀行的義務與權利一致,銀行辦理業務時,審什麼、怎麼審、何時審、誰來審,都應由銀行自主決定。同時,銀行在審核過程中覺得交易真實性不清楚、沒有把握的業務,可以向客戶追加材料進行審慎審查,而不拘泥於以往外匯局所規定的單證范圍,以確保進一步「了解客戶」。由此審對是應該的,而審錯或沒審則應承擔責任,保證了銀行權利義務的一致性,更有利於發現外匯違法違規行為。
(四)有利於銀行業務良性有序發展,避免惡性競爭
對於同一筆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結售匯業務,若按規則管理,責任心弱的銀行可能只從表面真實性審核單證業務,並受理業務獲得收益,而嚴格履職銀行由於拒絕客戶反吃虧,長此以往,所有銀行受利益驅動都不願意嚴格審核業務。而原則監管,就要求銀行根據「展業三原則」的要求盡職審查,若銀行僅是通過表面真實性辦理業務將承擔很大的風險,就促使各個銀行主動進行真實性審查,使得涉外主體在任何網點都辦不了異常結售匯業務,有利於外匯業務市場良性有序發展,避免惡性競爭。
二、目前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貫徹「展業原則」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展業三原則」落地緩慢漸進,落地程度不均衡
從轄區各家銀行執行展業三原則的情況來看,各銀行對展業三原則的重視程度逐步加深,銀行對展業三原則有了認識上的提高,實際行動上採取措施深入落實情況不一,實際辦理業務中完全遵循展業三原則不夠,不同銀行落實展業三原則的效果也不同,單設國際業務崗或部門的銀行對展業三原則的執行情況相對較好。不同外匯業務種類執行效果不同,如涉及到資本金、貿易融資、轉口貿易購匯及付匯業務較個人結售匯業務審核相對嚴格。

『叄』 哪些銀行開辦外匯業務

目前,招行已開展外匯結售匯、境外匯款、外匯實盤買賣等外匯業務。詳情可致電95555轉人工服務咨詢了解。

『肆』 外匯銀行的主要業務

經營外匯買賣和外幣兌換,辦理對外貿易結算,為國內進出口商提供外匯信貸和擔保,在國外發行證券等。外匯銀行多為政府發展對外金融事業,擴大進出口貿易、管理外匯收支的專業金融機構。由於各國的經濟體制和銀行體制不一樣,外匯銀行經營的主要內容也不同。

『伍』 關於國內銀行平台上的外匯業務的問題

這個倒沒聽說過。
銀行外匯業務都是沒有杠桿的,要的資金量蠻大,而且點差一般都是三十點往上吧。個人覺得挺高的。4個點的點差,一般都是外匯保證金業務,有杠桿參與的那種。
外匯保證金業務平台都是國外的,目前國內並沒有喔。

『陸』 商業銀行的外匯業務有哪些

外匯業務主要有: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匯款、結售匯、貿易融資、國際結算等
只要有外匯業務資格的銀行均對客戶開放,部分業務限制對個人提供,如國際結算、貿易融資等。外匯業務目前在境內對個人開放的主要有存款、匯款、和結售匯吧。

『柒』 銀行外匯業務的介紹

包括對公外匯存款和外幣儲蓄存款。對公外匯存款是指銀行吸收境內依法設立的機構、駐華機構和境外機構外匯資金的業務。其中:銀行吸收境外機構的外匯資金應納入外債管理。

『捌』 中國經營外匯業務的商業銀行有哪些

在現在的國內商業銀行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可以經營結匯、售匯業務,如果你的問的是這類的話,基本就沒什麼參考了,因為商業銀行的外匯業務並不是所有銀行都會有,比如信用社,現在也可以結匯,但是有些網點系統問題 還是不可以

『玖』 簡述銀行經營外匯業務可能遇到的風險

想說什麼啊?

閱讀全文

與銀行外匯業務經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源集團股東 瀏覽:200
融資難的原因一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缺乏服務 瀏覽:697
螺紋鋼6至14價格 瀏覽:685
外匯管理局延期付匯操作流程 瀏覽:874
中國航信股東分紅 瀏覽:904
海水上市公司 瀏覽:292
銀行基金理財產品收益率怎麼算的 瀏覽:750
08年危機後匯率 瀏覽:568
異能用杠桿炒期貨的全部小說 瀏覽:999
華鑫期貨ctp 瀏覽:738
瓦愣紙上市公司 瀏覽:575
今日小米股票價格走勢 瀏覽:580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心得體會 瀏覽:691
有用金融公司固定電話 瀏覽:483
開發性金融機構 瀏覽:82
代客理財和私募基金 瀏覽:264
中保利現貨交易平台是否被查 瀏覽:499
一看就懂的銀行理財 瀏覽:486
三一重工滬股通持倉 瀏覽:893
正骨水股票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