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全球外匯管制名單

全球外匯管制名單

發布時間:2021-09-27 12:46:25

⑴ 萬那杜護照全球排名

排名第一的是日本免簽國高達190個,第二是新加坡免簽國189個。
萬那杜護照全球排名45位,可以免簽128個國家。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免簽
停留時間無期限的免簽國家:貝里斯、多明尼加、巴勒斯坦、愛爾蘭、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停留時間180天的免簽國家:多米尼克、安地卡及巴布達、巴貝多、巴拿馬、秘魯、英國
停留時間120天的免簽國家:吉里巴斯、斐濟
停留時間90天的免簽國家:丹麥、烏干達、以色列、俄羅斯聯邦、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甘比亞、冰島、列支敦斯登、匈牙利、波札那、盧森堡、瓜地馬拉、厄瓜多、哥斯大黎加、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馬利諾、坦尚尼亞、塞普勒斯、奧地利、安道爾、尼加拉瓜、巴哈馬、希臘、德國、義大利、拉脫維亞、挪威、捷克、摩爾多瓦、摩納哥、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格瑞那達、梵蒂岡城、比利時、模里西斯、法國、波蘭、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辛巴威、宏都拉斯、海地、愛沙尼亞、瑞典、瑞士、科索沃、立陶宛、羅馬尼亞、肯亞、芬蘭、荷蘭、賴索托、薩爾瓦多、葡萄牙、西班牙、尚比亞、中國香港、馬爾他、黑山
停留時間42天的免簽國家:聖露西亞
停留時間30天的免簽國家:印度尼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密克羅尼西亞、史瓦濟蘭、新加坡、白俄羅斯、菲律賓、馬來西亞
停留時間無期限的落地簽國家:維德角、加彭、吉布地、衣索比亞、奈及利亞、茅利塔尼亞、諾魯、蘇利南、印度
停留時間120的落地簽國家:亞美尼亞
停留時間90天的落地簽國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塞席爾、尼泊爾、索羅門群島、玻利維亞、馬紹爾群島、馬達加斯加
停留時間60天的落地簽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薩摩亞
停留時間45天的落地簽國家:葛摩
停留時間31天的落地簽國家:湯加
停留時間30天的落地簽國家:東帝汶、烏茲別克、伊朗、卡達、盧安達、古巴、吐瓦魯、埃及、塞內加爾、獅子山、孟加拉國、帛琉、柬埔寨、中國澳門、索馬里、寮國、莫三比克、越南、馬爾地夫、馬拉維、斯里蘭卡
停留時間15天的落地簽國家:泰國
停留時間7天的落地簽國家:多哥

外匯管制新政策有什麼影響

一:外匯額度有變
新政前:

每人每年有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

每天有1萬美元取現額度,額滿即止。

每人在5萬美元額度內的匯款直接匯出。

新政後:

每天只能換等額5萬人民幣的美元和其他外幣。

按照當前匯率約為7100美元,超過額度要申報。

跨境匯款1萬美元及等值外幣都需要向上申報,5萬美金分5次在不同單日匯出。

個人銀行賬戶與其他的銀行賬戶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20萬元以上(含20萬元)、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跨境款項劃轉,需提交大額交易申報。

二:「大額報告」的標准有變

7月1日將要執行的管理辦法,其中最大的一處變化,就是將大額現金交易的人民幣報告標准由「20萬元」調整為「5萬元」,即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的大額現金交易,境內和跨境的報告標准均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

非自然人銀行賬戶的大額轉賬交易,境內和跨境的報告標准均為人民幣200萬元以上、外幣等值20萬美元以上。

自然人銀行賬戶的大額轉賬交易,境內的報告標准為人民幣50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0萬美元以上。

調整了金融機構大額轉賬交易統計方式,並將可疑交易報告時限由10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

三:外匯用途核查有變

回復
舉報|2樓2017-06-27 18:03

蜜桃愛唱歌

核心會員
7

這份管理條例要求,以後個人換匯,除了要填銀行自身的結匯、購匯申請表格外,還需要再填一份《個人購匯申請書》。

而這份《個人購匯申請書》被外界成為史上最嚴的反洗錢監管,為什麼?因為它要求:

加急文件&全新的申請書&N多的限制條款……統統說明了一件事——錢想要出境不能任性,而若購匯用途不合法 ,則可能進入徵信黑名單!

我國的資本賬戶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也就是說,資本項下個人對外投資只能通過規定渠道,比如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等來實現。

因此,外管局重申,「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並且會加強對銀行辦理個人購付匯業務的真實性、合規性進行檢查,加大對個人購付匯申報事項的事後抽查和檢查力度。

那麼,個人購匯都能用來做什麼呢?

按照要求,除規定的渠道外,居民個人購匯只限用於經常項下的對外支付,包括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購買非投資類保險以及咨詢服務等。

除此之外,例如出借本人便利化額度協助他人購匯、借用他人便利化額度實施分拆購匯等都是被嚴格禁止的,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個人,國家外管部門會依法將其列入「關注名單」管理。

而如果被列入「關注名單」,個人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同時依法移送反洗錢調查。如果違反規定辦理個人購匯業務的,相關信息將依法被納入個人徵信記錄!

⑶ 歐元有外匯管制嗎

何為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政府或中央銀行為避免本國貨幣供給額的過度膨脹,或外匯准備的枯竭,對於外匯之持有,對外貿易或資金流動所採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預。

2、外匯管制的國家有哪些?

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非常多,亞洲、非洲、美洲等都有。根據外匯管制內容和嚴格程度的不同,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嚴格外匯管制、部分外匯管制、名義上取消但仍在不同程度上實行外匯管制。

信仔整理了拉美和非洲一些國家以及俄羅斯在進口付匯方面的管理規定,供大家參考:

01、委內瑞拉

該國的進口企業首先要在CADIVI官方網站上注冊,進行外匯管理體系用戶登記(RUSAD),下載並填寫提交有關的申請表,CADIVI審核通過後將會在其網站上公布通過審批的AAD號,並將所需外匯金額在其賬戶中單獨劃出,以備貿易用匯需要。在拿到AAD以後,委內瑞拉進口商才能夠開立信用證以及接受海外出運。在清關以後,還需要將拿到的有關單據,交給CADIVI進行進一步的核查,審查通過後,公示ALD(Autorización de Liquidación de Divisas)號,即將賬戶上的美元實際劃給進口企業。最後進口企業再向委內瑞拉中央銀行索購外匯,用於實際支付。

02、阿根廷

阿根廷規定所有進口產品均可通過預先支付完成,任何產品應在預先支付後360日內出具產品國內銷售證明。如未在期限內在國內銷售,應將預付款額或未在國內銷售的產品所用額度進行結算,匯率小於預付款日的參考匯率。允許在國內銷售期限平行時間內進行進口預先償付債務。

03、俄羅斯

1998年金融危機以後,俄進一步加強了對進口貿易的管理,禁止以商業信貸和預付款的方式將資金匯出境外,只有在得到商品已進入海關監管區的通知後或進口商開立信用證的情況下,銀行方可進行支付。1999年初,俄央行規定,俄進口商在向國外預付進口貨款時,必須在負責匯付的銀行存上等同於貨款的盧布款,待其提交貨單證後,方可被退還盧布款。2001年1月,俄開始實施《對進口商支付外匯實行監督的制度》,擴大了對在進口活動中使用外匯的監督范圍,不僅可以監督支付外匯的出口合同,而且可以監督以盧布和票據進行結算的各種出口合同,俄政府正在計劃將外匯監督擴大到轉口業務和臨時進口業務。

04、衣索比亞

該國外匯管制嚴格,實行「外匯批發拍賣制度」,凡一次性申買外匯高於50萬美元者需通過參加拍賣獲得所需外匯;凡低於50萬美元者,均無需參加外匯拍賣,可直接到各有關商業銀行自由申買。該國還規定匯款不能超過5000美元,進口貨物超過2000美元需要裝運前證明。所以很多衣索比亞的外貿交易,超過5000美元的都是採取信用證方式結算。

05、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實行的是部分外匯管制制度,較為寬松,現在可以憑形式發票(PI)到銀行預付20%貨款。

06、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禁止提前使用現金交易。但突尼西亞的銀行資信良好,即期信用證方式比較可靠。

07、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作為外匯管制國家,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由央行直接向外幣兌換所出售美元的國家。一直以來確實存在進口商買不到美元的情況。美金賬戶,每天現金存款最多1萬美元,每周最多匯出5萬美金,不管單筆匯出還是多次匯出。

部分奈及利亞進口商沒有錢就乾脆不提貨了,詐騙比較多,純粹依靠企業的商業信用,風險是非常、非常、非常大的。

3、遇到因外匯管制不能預付的情況,怎麼辦?

目前全球仍有不少國家實行不同程度的外匯管制,其中對涉及進口付匯的管理規定也不盡相同。因此,出口企業在向外匯管制國家出口之前,有必要充分了解該國的相關規定,做到心中有數,謹慎交易。

1)信用證方式結算

對於銀行資信良好的國家,採用信用證方式結算是比較可靠的。但部分外匯管制國家,銀行的付款能力也一般,這種情況下,要使用信用證結算的話,就要慎重選擇開證銀行,以確保其到期有能力購匯、換匯支付。

2)使用其他幣種/第三方付款

既不能預付款,信用證也不可靠的情況下,可與買家協商能不能通過歐元、英鎊、人民幣等匯款,或者通過第三方付款。

⑷ 中國實行強制外匯結算外匯管制,那麼根據國際匯率的變化,資本的流入和就出渠道都有哪些

中國實行外匯結算外匯管制,這個是相對於其他完全外匯開放的國家而言的,中國大陸現在對於經常項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的外匯流動正在逐步放開;至於您說的資本的流入及流出,跟國際匯率的變化好像沒有多大關系,資本流入大陸,基本上是看好了大陸的經濟發展前景,至於資本的流出,則是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一種投資發展理念。
單純的說資本的流入流出,正常的渠道都是通過銀行。方式可以是匯款,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不管採用什麼方式,獲得商務局及外管局的提前批准都是必須的流程。一旦獲得了批准,准備的資金也到位了,任何有外匯經營資格的銀行,都可以辦理,只不過是辦理後要將投資人或者被投資人的信息通過專門的系統反饋給外匯管理局而已。
非法渠道不了解,在此不作答復。

⑸ 世界上重要的外匯市場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外匯市場遍布於世界各大洲的不同國家和地區。

根據傳統的地域劃分,可分為亞太地區、歐洲、北美洲三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有歐洲的倫敦、法蘭克福、蘇黎世和巴黎,北美洲的紐約和洛杉磯,亞太地區的悉尼、東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地的外匯市場。

1.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是世界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外匯交易中心,對世界外匯市場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

倫敦外匯市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初具規模;1979年10月,英國全面取消了外匯管制,倫敦外匯市場便迅速發展起來。

倫敦外匯市場是一個典型的無形市場,沒有固定交易場所,通過電話、電傳、電報、電腦完成外匯交易。

在倫敦外匯市場上,參與外匯交易的外匯銀行機構眾多,幾乎所有的國際性大銀行都在此設有分支機構。

倫敦外匯市場的交易貨幣種類眾多,常見的就有三十多種,其中交易規模最大的為英鎊兌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鎊兌歐元、美元兌瑞郎、美元兌日元等交易。

2.紐約外匯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是北美洲最活躍的外匯市場,曾經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市場,20世紀70年代後,紐約外匯市場穩居世界第二大外匯交易中心,對世界外匯走勢同樣有著重要的影響。

「二戰」後,紐約成為全世界美元的清算中心,紐約外匯市場已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美元收付都是通過紐約「銀行間清算系統」進行的,因此紐約外匯市場有著其他外匯市場無法取代的美元清算和劃撥功能。

紐約外匯市場的日交易量僅次於倫敦外匯市場,除美元外,各主要貨幣的交易幣種依次為歐元、英鎊、瑞郎、加元和日元。

3.蘇黎世外匯市場

瑞士蘇黎世外匯市場是一個傳統的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處於重要的地位。

在「二戰」期間,瑞士是中立國,外匯市場未受戰爭影響,並一直堅持對外開放,國內政治經濟局勢穩定,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要的外幣避禍國。

蘇黎世外匯市場上,美元兌瑞郎的交易量占據了主導性的地位。

4.東京外匯市場

東京外匯市場是亞洲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

日本過去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20世紀50年代後,逐漸放鬆外匯管制,1964年日本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後,日元才被允許自由兌換,東京外匯市場才開始逐步形成,經營業務也逐步多樣化,涉及范圍也與以前大不相同。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在國際貿易中地位的逐步上升,實施新外匯法,放鬆外匯管制,東京外匯市場也日漸壯大,逐漸拉近了與紐約外匯市場的差距。

日本是貿易大國,匯率的變化與日本貿易狀況密切相關,日本中央銀行對美元兌日元的匯率波動極為關注,同時頻繁地干預外匯市場,這是該市場的一個重要特點。

東京外匯市場上,銀行同業間的外匯交易可以通過外匯經紀人進行,也可以直接進行。

日本國內的企業、個人進行外匯交易必須通過外匯指定銀行進行。

東京外匯市場的交易品種比較單一,主要是美元兌日元、歐元兌日元的交易。

5.法蘭克福外匯市場

法蘭克福外匯市場是歐洲重要的外匯交易中心,這源於法蘭克福是德國重要的經濟金融中心。

法蘭克福外匯市場的參與者主要是大型商業銀行。

德國整個銀行體系中的上千家銀行中,只有一百來家放在外匯市場上積極從事活動。

為維護匯率的穩定,德國的中央銀行會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干預的主要品種是歐元兌美元的交易,有時也對外幣和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動進行干預。

世界上主要的外匯市場除了上述五個之外,還有大洋洲最重要的外匯交易市場——悉尼外匯市場,「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中心——新加坡外匯市場以及中國香港外匯市場等。

每個外匯市場都有其固定和特有的特點,但所有市場都有共性。

各外匯市場被距離和時間所隔,它們敏感地相互影響又各自獨立。

⑹ 外匯管制 如何海外置業

可以採用「螞蟻搬家」的方式來解決當前的外匯難題。「螞蟻搬家」又稱藍精靈,是指購房人通過其親友,先將人民幣轉成外匯,將購買的外匯從其各自在中國境內的銀行賬戶匯入開發商或購房人的境外賬戶,以交付購房款。這種行為涉及到分拆結售匯的問題。一經發現,就會被外匯局列入「關注名單」,兩年內不得換匯。
網路上流傳著多達15種資金出境的方法,其中包括螞蟻搬家、朋友互轉、信用卡直接刷卡消費、境外放款、內保外貸等多種形式。這些方法有的是打擦邊球,有的是鑽漏洞,更有甚者是在運作地下錢庄……這些方式對客戶的資金沒有任何安全保障!

⑺ 請問外匯管制國有哪些國家

外匯管制的國家非常多,遍布全球: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

第一類為實行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國際收支的所有項目,包括經濟項目、資本項目和平衡項目都進行較嚴格的管制。這類國家和地區通常經濟不發達,外匯資金短缺,為了有計劃地組織稀缺的外匯資源並合現運用,調節外匯供求,通過外匯管理達到穩定金融的目的,外匯管制措施都比較嚴格。凡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緬甸、巴西、哥倫比亞、伊拉克、阿富汗、摩洛哥、查德、獅子山、葡萄牙等國家都屬此類。據統計,這類國家大約有90個。

第二類為名義上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非居民往來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付原則上不進行直接管制,盡管事實上還存在一些間接管制。屬於這一類型的主要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瑞士、盧森堡等,還有收支持續順差的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石油輸出國家。屬於這類的國家和地區約有20多個。

第三類為實行部分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這類國家包括一些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其對外貿易規模較大,有較雄厚的黃金外匯儲備,國民生產總值也較高,如法國、澳大利亞、丹麥、挪威等國。還有一些經濟金融狀況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如蓋亞那、牙買加、南非等國。目前,這類國家約有20--30個。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

2、成本性外匯管制

3、混合性外匯管制

(7)全球外匯管制名單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

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

外匯管制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避免該國貨幣供給額的過度膨脹,或外匯儲備的枯竭,對於外匯之持有,對外貿易或資金流動所採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管制

⑻ 世界上目前還有外匯管制的國家或者經濟體有哪些

外匯管制的國家非常多,遍布全球: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

第一類為實行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國際收支的所有項目,包括經濟項目、資本項目和平衡項目都進行較嚴格的管制。這類國家和地區通常經濟不發達,外匯資金短缺,為了有計劃地組織稀缺的外匯資源並合現運用,調節外匯供求,通過外匯管理達到穩定金融的目的,外匯管制措施都比較嚴格。凡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緬甸、巴西、哥倫比亞、伊拉克、阿富汗、摩洛哥、查德、獅子山、葡萄牙等國家都屬此類。據統計,這類國家大約有90個。

第二類為名義上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非居民往來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付原則上不進行直接管制,盡管事實上還存在一些間接管制。屬於這一類型的主要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瑞士、盧森堡等,還有收支持續順差的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石油輸出國家。屬於這類的國家和地區約有20多個。

第三類為實行部分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這類國家包括一些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其對外貿易規模較大,有較雄厚的黃金外匯儲備,國民生產總值也較高,如法國、澳大利亞、丹麥、挪威等國。還有一些經濟金融狀況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如蓋亞那、牙買加、南非等國。目前,這類國家約有20--30個。

外匯管制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國際貨幣制度陷於崩潰,美、法、德、意等參戰國都發生了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本幣對外匯率劇烈波動,大量資本外逃。為集中外匯資財進行戰爭,減緩匯率波動及防止該國資本外流,
外匯管制
各參戰國在戰時都取消了外匯的自由買賣,禁止黃金輸出,實行了外匯管制。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期,很多在戰後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又重新實行外匯管制,一些實行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也紛紛實行外匯管制。1930年土耳其首先實行外匯管制,1932年,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丹麥、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也相繼實行了外匯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戰國立即實行全面嚴格的外匯管制。1940年,在100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11個國家沒有正式實行外匯管制,外匯管制范圍也比以前更為廣泛。戰後初期,西歐各國基於普遍存在的「美元荒」等原因,繼續實行外匯管制。50年代後期,西歐各國經濟有所恢復,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從1958年開始,各國不同程度地恢復了貨幣自由兌換,並對國際貿易收支解除外匯管制,但對其他項目的外匯管制仍維持不變。1961年,大部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表示承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所規定的義務,即避免外匯限制而實行貨幣自由兌換。但時至90年代,絕大多數國家仍在不同程度上實行外匯管制,即使名義上完全取消了外匯管制的國家,仍時常對居民的非貿易收支或非居民的資本項目收支實行間接的限制。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
外匯管制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在經常項目下的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進行限制。廣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匯流入和流出的活動進行限制性管理。
外匯管制依照該國法律、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定和條例進行。外匯管制的執行者是政府授權的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另設的其他專門機構,如外匯管理局。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劃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各國的外匯管製法規通常對居民管制較嚴,對非居民管制較松。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物包括外國鈔票和鑄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和黃金;有的國家還涉及白銀、白金和鑽石。
外匯管製法規生效的范圍一般以該國領土為界限。在設立特區的國家中,某些外匯管製法規可能不適用於特區。一個國家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外匯管制針對的活動涉及外匯收付、外匯買賣、國際借貸、外匯轉移和使用;該國貨幣匯率的決定;該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以及本幣和黃金、白銀的跨國界流動。
外匯管制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分為價格管制和數量管制兩種類型:前者指對本幣匯率做出的各種限制,後者指外匯配給控制和外匯結匯控制。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閱讀全文

與全球外匯管制名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管理的啟示 瀏覽:28
傳智集團郭 瀏覽:675
威創股份金色搖籃 瀏覽:307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處置實務pdf 瀏覽:556
2015股災做空股指期貨 瀏覽:630
盛行國際信託公司 瀏覽:407
台頭防水股票 瀏覽:961
期貨多頭資金多就漲 瀏覽:421
n岱美股份 瀏覽:188
浦發銀行向境外匯款 瀏覽:420
大同證券大智慧下載 瀏覽:485
幸福時貸金融服務外包北京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837
二輪生肖猴郵票價格 瀏覽:503
金融租賃公司可以做房屋抵押業務嗎 瀏覽:652
喜馬拉雅是哪個融資的 瀏覽:154
股價波動線主圖指標公式 瀏覽:886
股票白黃藍 瀏覽:300
恆生股指期貨實時行情 瀏覽:631
理財通基金好還是保險好 瀏覽:142
銀川捷信金融公司地址和電話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