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seb集團收購蘇泊爾成功了嗎

seb集團收購蘇泊爾成功了嗎

發布時間:2021-06-05 14:23:20

A. 蘇泊爾並購案的介紹

蘇泊爾並購案(Supor acquisition;Suboer merger and acquisition document )。蘇泊爾並購案是指炊具業巨頭法國SEB集團於2007年獲國家商務部批准成功控股蘇泊爾一案。

B. 蘇泊爾還是中國的嗎不是被別的國家收購了嗎

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發製造商,中國廚房小家電領先品牌,是中國炊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032)。目前,共擁有5大研發製造基地,分布在杭州、玉環、紹興、武漢和越南。

C. 為什麼SEB能夠成為蘇泊爾的戰略投資者

蘇泊爾缺錢

D. 蘇泊爾並購案的過程

2006年8月14日,蘇泊爾與SEB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06年8月30日,蘇泊爾臨時股東大會通過與SEB戰略合作協議;
2007年4月2日,商務部批復雙方框架合作協議;
2007年8月11日,證監會通過雙方合作內容;
2007年12月20日,SEB順利完成蘇泊爾52.74%股權收購,雙方實現戰略合作 。

E. 急!!給個企業並購案例分析!!謝謝@#¥%……&*拜託各位了 3Q

2007年4月11日,對於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來說是非常特殊的一天,因為他們在這天收到了中國商務部就法國seb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並購蘇泊爾的原則性同意批復文件。這份官方的認定,表明了這個歷時一年的「全流通下外資在中國實施部分要約收購第一單」,也同時是「反壟斷審查聽證第一案」在歷經波折後終可破冰而行。可這封官方的認可,並沒有給seb並購蘇泊爾帶來柳暗花明的晴朗局面,幾個月來公司不斷上漲的股價,正讓蘇泊爾和seb騎虎難下。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蘇泊爾的並購被其股價綁架呢? 原來在2006年8月seb收購蘇泊爾股權的方案中,包括了seb向流通股股東部分要約收購6645萬股股票的條款。當初設計的要約收購方案,就是期望吸引更多的流通股股東把股票賣給seb。 可是由於競爭對手的聯合抵制,國家商務部展開反壟斷調查等原因,seb收購蘇泊爾控股權的審批一拖再拖,恰好在大牛市的背景下,加上有外資並購的消息刺激,導致蘇泊爾股票價格不斷飆升。在整個審批期間,股價從15元整整翻了一倍多,大大超過了7個月前收購方協議約定的18元的要約收購價格。4月12日蘇泊爾公告披露後,股價再度漲停,以33.53元報收。 此時,股價已經成為妨礙要約收購完成的最大敵人。並且,蘇泊爾的股價未來還有很大的上漲可能,一些證券機構在仔細研究了公司2006年年報後,紛紛調高了對蘇泊爾2007年和2008年的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隨後,蘇泊爾的股價也越來越高,流通股股東以原定價格參與要約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 為什麼說流通股股東以原定價格參與要約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會有可能導致並購無法完成呢?那麼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份《要約收購協議》。 根據協議,seb收購蘇泊爾控股權計劃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seb協議受讓蘇泊爾集團持有的蘇泊爾股份1710.33萬股,蘇增福(蘇泊爾總裁之子)持有的蘇泊爾股份746.68萬股,蘇先澤(蘇泊爾總裁)持有的蘇泊爾股份75萬股,合計約2532萬股,占蘇泊爾現在總股本的14.38%。 第二步,蘇泊爾向seb全資子公司定向增發4000萬股股份,增發後蘇泊爾的總股本增加到21602萬股,而seb將持有蘇泊爾股份6532萬股,占增發後蘇泊爾股本的30.24%。 第三步,觸發要約收購義務,seb將向蘇泊爾所有股東發出收購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約,部分要約收購數量為6645萬股股份;如部分要約收購全部完成,seb屆時將持有蘇泊爾13177萬股,占蘇泊爾總股本的61%,成為蘇泊爾的控股股東。 並且收購人,蘇泊爾集團,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蘇增福,蘇先澤特別約定承諾,在獲得相關批準的前提下,蘇泊爾集團持有的53556048股蘇泊爾股票將不可撤銷地用於預受要約。而這次收購的協議轉讓價、定向增發價和部分要約收購價,都是每股18元,這個價格比2006年8月16日蘇泊爾的收盤價格16.98元高了1.2元,是公司每股凈資產的4倍多。按照這個價格計算,第一步股權收購完成後,蘇氏父子可直接套現約1.5億元,蘇泊爾集團套現3億多元,向seb定向增發4000萬股,上市公司可獲得7.2億元資金注入;而第三步的要約收購將使流通股股東有機會以18元的高價出售部分流通股,表面看來該協議可謂皆大歡喜。 可實際上,如此大手筆的要約收購不僅手續繁瑣而且成本也很高,如果單純的想要控股,而蘇氏父子又想賣個好價格同時也為上市公司融到資金,協議轉讓及定向增發就可以達到目的,為什麼要設計這樣復雜的程序呢? 其實我們通過仔細解讀協議,便可發現,這份協議是為了兼顧各方面的利益不得已而為之的設計。 Seb第一步收購2532萬股、第二步定向增發4000萬股,這兩個數據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計算的。而蘇泊爾集團持有的5355.6萬股蘇泊爾股票將不可撤銷地用於預受要約,其目的就是要達到30%持股比例,觸發全面要約收購義務,也就是說,引發第三步。但是,既然是「不可撤銷的用於預受要約」,那麼為什麼不在第一步中就完成此項呢?這裡面有兩個更深層次的意思。 第一、根據當時的設計思路,如果股價在18元以下,流通股的股東會踴躍參與預受要約,實際上,這5300萬股參與要約收購可以攤薄參與要約收購的公眾股股東的成交比例。 第二、Seb收購蘇泊爾的主要目的是想佔有中國市場的份額,利用蘇泊爾的營銷網路,將自己的小家電等產品通過蘇泊爾進入中國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另外把蘇泊爾作為自己的代工生廠商,降低整個seb集團的生產成本。如果這5355.6萬股在第一步實現會使蘇泊爾集團不再持有蘇泊爾的股權,蘇氏父子的持股比例只剩11.5%,這樣的話,seb的管理成本就會上升。而對於蘇氏父子的激勵動能也會大為消弱,這樣顯然不利於一個控股股份制公司的發展。 而對蘇泊爾集團而言,獲取了足夠數量的現金後,更願意保留較多的蘇泊爾公司的股權,以分享公司成長帶來的價值增長;而seb收購蘇泊爾,不僅是希望拿到控制權,更需要的是能夠擁有原有的管理團隊。收購完成後,讓管理團隊保留更多的股份,可起到更好的激勵效果,創造更多企業價值。所以,seb更願意向流通股股東要約收購一部分股權,而讓蘇泊爾集團保留一部分。這也是原方案的設計初衷。正是基於以上的兩點,才使得整個過程由協議轉讓;增發;進而觸發要約收購。 可事到如今,雖然商務部的審批放行,但公司股價已遠遠超過當初協議規定的要約收購價格,如果不提高要約收購價,就不可能吸引公眾流通股東把股份賣給seb。而根據當初的協議,如果流通股股東不參加要約收購,蘇泊爾集團勢必將持有的蘇泊爾全部股權賣給seb。而蘇泊爾在股改方案中做出承諾,承諾在2010年8月8日之前持有蘇泊爾股份占現有總股本比例不低於30%,顯然,蘇泊爾「協議轉讓+定向增發+部分要約」的整個安排陷入遵守承諾就無法實施並購方案,實施並購方案即要違背股改承諾的兩難的境地,並且,轉讓股權也被高漲的股價所挾持,這顯然不是蘇泊爾想看到的結果。 作為收購方的seb是何方神聖,是什麼讓蘇泊爾大有非它「不嫁」的決心?而為什麼它也執意要並購蘇泊爾,蘇泊爾又有什麼優勢被它選中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蘇泊爾」。 「蘇泊爾」是一家以炊具製造為主、集研究開發、生產、營銷為一體的股份制民營企業。其成立於1994年,於2004年8月17日登陸中小盤,成為了一家中小板板塊上市公司。短短20年,蘇泊爾就在蘇氏父子的辛勤努力下,從一個配件小加工廠成為全國最大的炊具生產基地,並且為了突破期炊具行業的發展的局限性,蘇泊爾自身也在不斷努力走上向多元化外向發展的路徑;一方面進入小家電領域,另一方面以貼牌方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因此,無論從蘇泊爾是國內炊具市場的老大地位還是其多元化發展的路徑來看,蘇泊爾都無疑是塊誘人的「蛋糕」。 其次,我們再來說說---「seb集團」。 「seb集團」成立於1857年,1975年正式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家用電器和炊具生產商,2005年的銷售收入達到了24.63億歐元。Seb集團在不粘鍋、廚房用電器、電熨斗等家用電器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和知名產品,業務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眾多世界知名電器和炊具品牌,除了自身創立的一些品牌外,很多都是通過收購獲得的。 我想通過上面的簡單介紹,我們已初步了解,該並購案的雙方都頗具實力。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英雄惺惺相惜」呢? 對於seb來說,雖然其擁有眾多的品牌,並且在全球小型家電和炊具市場上佔有較大的份額,但由於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上升,seb集團在歐洲的經營已顯露困境。2006年,seb集團在法國的業務增長只有0.6%,在其全球業務增長中處於最低水平。而且,seb集團預計,在法國這樣糟糕的銷售情況還會繼續2-3年。因此,必須拓展發展中國家市場維持公司業務增長,才能提升其全球競爭地位。 為了尋找出路,seb集團在2007年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歐洲維持現有的產能水平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全球小型廚具主要是在中國生產製造,同時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只有法國1/50,因此,seb集團想通過收購中國企業,將產能、銷售中心「外遷」至中國,同時借機打入中國市場,是不二的戰略選擇。 而對於蘇泊爾來說,雖然其在國內炊具市場有著「老大」地位且正在嘗試多元化發展的路徑。但是由於國內的小家電領域要面對美的、格蘭仕等巨頭的競爭,而海外市場又對產品質量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這兩條腿的戰略對企業的技術要求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兩點正是蘇泊爾拙形見肘的地方。在炊具行業,雖然蘇泊爾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但隨著「愛仕達」、「沈陽雙喜」等企業的逐漸發展壯大,也讓蘇泊爾的市場份額或多或少受到了不少影響,且2004年的「不粘鍋危機」也讓蘇泊爾感到老大交椅坐得頗為艱辛。 一方面seb集團想通過收購中國企業,將產能、銷售中心「外遷」至中國,同時借機打入中國市場,同時對於seb集團來說,要想在中國發展,只有三種方法:收購蘇泊爾,收購蘇泊爾的競爭對手,獨資經營。如果收購蘇泊爾的競爭對手,面對的將是眾多的品牌,多宗並購,其成本無法有效控制和估量;如果獨資經營,以以往的外資資本在中國的發展實踐經驗來說,是無法得到足夠的發展的。 另一方面,蘇泊爾希望找到一個能幫助自己彌補其在技術要求和管理方面的不足,幫助其保持公司業務的增長性的合作夥伴。而seb的技術和管理優勢可以說是蘇泊爾一直仰慕的,蘇泊爾總裁蘇先澤曾說過:「雖然seb的勞動力成本是蘇泊爾的10倍,但其產品利潤率是蘇泊爾的3倍多,無論是產品的研發、製造以及流程管理無不是蘇泊爾的老師」。正是彼此的各有所需,且彼此能各滿其需,促成了這次的「聯姻」。 因為勢在必行,也因為無路可退,所以可以說seb在設計此次並購方案的時候確立了兩大原則:第一,seb要獲得控股權;第二,蘇泊爾要保持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只有保持了上市地位,公司便可獲得生產基地建設所需要的資金。正是為了達成上述兩個目標,seb必須同時向蘇泊爾集團、流通股東收購部分股權,並定向增發。但是,向流通股收購部分股權,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要約收購價格必須高於流通股市場價格。可是現在,股價已經達到了33.53元,且這個價格還有可能攀升,機構投資者根本不可能再以原來的協議價格將股票賣給seb,除非提高要約收購價格,如果不提高,蘇泊爾就必須賣掉5536萬股,這樣對蘇泊爾公司而言,就完全喪失了對公司的控制權,公司成長帶來價值增長的激勵就沒有了意義,不利於蘇泊爾團隊的穩定;而seb也無法穩定一個強有力的本土管理班子,這對雙方都將得不償失,何況還與股改承諾相違背。 那麼seb會不會高溢價完成收購呢?如果高溢價收購,就意味著seb可能需要按照38.5元的價格來實施收購,那樣seb原來所設計的較低成本的並購方案預算將大幅提高。 而seb也似乎沒有更多的退路可以選擇。據了解,seb已經將其在歐洲的兩條生產線搬遷至中國,並解僱了當地的工人,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seb不提高要約收購價格,只購買了蘇泊爾持有的5356萬股,可能性很小。因為在seb眼裡,蘇泊爾比我們眼裡更值錢。 2007年11月20日,由於中國證券市場的火爆和蘇泊爾股價的持續走高,雖然seb最終只能以高於協議價格29元/股的價格實施了要約收購,完成了此次並購方案。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從此次並購方案的設計和成本分析以及行業選擇來說都無疑是成功的。

希望採納

F. 蘇泊爾被收購了嗎

本報訊(記者 吳敏)蘇泊爾和多數股東SEB昨日披露相關收購細節,部分要約收購期滿後的SEB一共持有蘇泊爾(002032)52.74%的股權,其支付的總成本為3.27億歐元,合每股30.5元。本月20日SEB向蘇泊爾股東提起的部分要約收購期滿,SEB對於蘇泊爾的收購全部完成,這也是首次出現的外資公司以部分要約的方式收購A股上市公司股權。

少數預受要約股份將不被收購

SEB集團通過本次要約收購獲得蘇泊爾的股份數占蘇泊爾總股本的22.74%.SEB集團根據預定計劃通過受讓股權、定向增發以及部分要約收購三步獲得蘇泊爾的多數股權,但由於部分要約收購價格的提高,使得部分要約收購成為三步中成本最大的部分。本次要約收購總金額達2.17億歐元21日已支付。而此前8月31日完成的定向增發耗資7200萬歐元。全部收購耗資3.27億歐元,綜合計算,每股平均收購價為人民幣30.5元。

在2006年開始的計劃中,SEB提出的部分要約收購價格為18元,但最後A股市場一路上揚,蘇泊爾股價也逐漸上漲至40元上方。最終SEB集團報出的部分要約收購價為47元。與最初價格相比,SEB因此多支付1.4億歐元。

此次部分要約收購的股份數量為4912萬股,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要約收購期滿日,有6604萬股預受要約,為預定收購數量的134%,因此將有一部分預受要約的股份不會得到收購。

SEB強調蘇顯澤繼續管理

SEB集團將通過本次要約收購獲得蘇泊爾總股本22.74%的股權。收購完成後,SEB集團將持有蘇泊爾52.74%的股權。此外,公司創始家族持股量為36%,公眾持股量為11%.但蘇顯澤的管理團隊仍將保持穩定。

SEB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戴樂濤說,SEB將決定繼續由蘇顯澤來領導蘇泊爾管理團隊,使蘇泊爾品牌在中國和國際市場,特別是在亞洲市場更具競爭力。蘇顯澤目前僅持有蘇泊爾總股本的1.04%.蘇顯澤稱,SEB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將使得蘇泊爾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並購是指目標公司控股權發生轉移的各種產權交易形式的總稱,主要形式有合並、兼並、收購等。
收購是指一個企業通過購買和證券交換等方式獲取其他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股權。
合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通過法定方式重組,原有的公司都不再繼續保留其法人地位。
兼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通過法定方式重組,只有兼並方繼續保留其法人地位。

具體案例:

保時捷的創始人:費蒂南·保時捷
大眾汽車創始人:費蒂南·保時捷

保時捷和大眾本來就是一家,保時捷持有大眾51%的股份,保時捷未能全面收購大眾,反而與大眾合並。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G. 蘇泊爾被法國收購了,就不是中國的了嗎

品牌保留,工廠與原來變化不大,產品依舊,就是股東會人員變了,成了法國的加工廠。蘇泊爾並購案是炊具業巨頭法國SEB集團於2007年獲國家商務部批准成功控股蘇泊爾一案。2006年8月14日,蘇泊爾與SEB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06年8月30日,蘇泊爾臨時股東大會通過與SEB戰略合作協議;2007年4月2日,商務部批復雙方框架合作協議;2007年8月11日,證監會通過雙方合作內容;2007年12月20日,SEB順利完成蘇泊爾52.74%股權收購,雙方實現戰略合作。



(7)seb集團收購蘇泊爾成功了嗎擴展閱讀:

蘇泊爾與SEB集團建立戰略合作之後,雙方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SEB集團給蘇泊爾輸入了創新的技術,國際領先的管理流程和生產工藝,帶來了規模的疊加和協同效應。公開數據顯示,2007年後,蘇泊爾連續六年業績保持穩健增長。

2013年,蘇泊爾實現收入83.9億元,凈利潤5.9億元,同比增長21.7%。蘇泊爾品牌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蘇泊爾與SEB集團既定的戰略已經顯現出了很好的成效。蘇泊爾與SEB集團的戰略合作,入選《商業評論》雜志評選的中外企業合作經典案例。

H. SEB跟蘇泊爾是什麼關系

SEB是蘇泊爾的第一大股東。

SEB已成為一個國際化企業,擁有80個分支機構, 業務范圍廣及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員工總人數達15000名。

賽博集團經營著兩個世界知名品牌:特福(TEFAL)、好運達(ROWENTA)、以及其它四個地區的著名品牌,現持有蘇泊爾(002032)71.31%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

(8)seb集團收購蘇泊爾成功了嗎擴展閱讀

根據《要約收購協議》,SEB收購蘇泊爾控股權計劃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SEB協議受讓蘇泊爾集團持有的蘇泊爾股份1710.33萬股、蘇增福持有的蘇泊爾股份746.68萬股、蘇顯澤持有的蘇泊爾股份75萬股,合計約2532萬股,占蘇泊爾現有總股本的14.38%。

第二步,蘇泊爾向SEB全資子公司定向增發4000萬股股份,增發後蘇泊爾的總股本增加到21602萬股,SEB將持有蘇泊爾股份6532萬股,占增發後蘇泊爾總股本的30.24%。

第三步,觸發要約收購義務,SEB將向蘇泊爾所有股東發出收購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約,部分要約收購數量為6645萬股股份;如部分要約收購全部完成,SEB屆時將持有蘇泊爾13177萬股,占蘇泊爾總股本的61%,成為蘇泊爾控股股東。

閱讀全文

與seb集團收購蘇泊爾成功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標普調低遠洋集團 瀏覽:91
貴金屬粉體材料 瀏覽:241
湘財證券新民路 瀏覽:989
網路定期理財屬於基金 瀏覽:55
金三角戰法策略指標 瀏覽:724
杭又集團股價 瀏覽:549
香港接受境外匯款 瀏覽:463
金融公司新媒體運營 瀏覽:80
我國銀行理財公司 瀏覽:265
港股委託價格範圍 瀏覽:327
2008年6月美元匯率 瀏覽:299
招商基金高端理財 瀏覽:742
阿里巴巴最大股份是 瀏覽:312
武漢城市圈棉花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瀏覽:503
80年一分硬幣回收價格 瀏覽:744
郵儲紅色系列貴金屬 瀏覽:987
海航集團信託貸款 瀏覽:139
基金專業理財產品 瀏覽:962
淘寶優惠券傭金插件 瀏覽:811
郵政分公司金融崗位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