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為企業並購重組牽針引線的是哪些機構是券商的投行部、基金公司投行部,私募股權基金有類似業務嗎
1、這是券商投行的重要業務,而且法律規定,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重組必需聘請有保薦資格的券商作為財務顧問;
2、私募股權基金(PE)有可能對被投資企業,或潛在投資對象提供信息,進行撮合交易;
3、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一般不直接參與,有可能提供信息或線索;私募股票投資基金受利益驅動,也經常可能發起和參與這類重組交易,謀求內幕交易收益。
Ⅱ 中國證券公司並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反映的是什麼
財務咨詢是證劵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
「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是證券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業務項目收入)減去相關成本(如支付的顧問費、人員工資、調查費用等)後的凈毛利,不含公司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
Ⅲ 科技券商有色有哪些重組並購的股
有很多股票啊,都有潛在的重組並購題材。
Ⅳ 平安官宣收購方正證券,證券重組大幕拉開,這釋放出了什麼消息
平安官宣收購方正證券,證券重組大幕拉開,這釋放的信號是:
1.平安已經向證券行業進軍,這說明看好這個市場的未來;
2.證券做大做強已經成為了很多企業的選擇;
3.券商可能迎來新的估值機會,後期券商股需要重點關注。
平安作為國內非常出名的企業,他的業務從保險到銀行,現在又到了券商,可見平安的野心並不小。平安官宣收購方正證券,證券重組大幕拉開,這釋放出了蘋果開始進軍證券行業,對於證券公司的未來發展他們非常看好,證券做大做強已經成為了很多企業的選擇,這有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平安收購方正證券讓一些小券商得到了新的估值機會,券商板塊五一之後可能會得到市場的追捧,大家需要重點跟蹤,這看能給你帶來利潤。
三、平安收購方正證券這說明平安已經准備做大做強證券市場
大家要知道平安證券旗下有平安證券,這個時候他們還收購方正證券,這說明平安證券已經開始准備在證券市場大展手腳,准備做大做強證券業務,這也說明他們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
Ⅳ 新三板並購重組必須券商參與嗎
是的,規模大一些必須有券商參與
Ⅵ 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給我國上市公司的並購活動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在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並購方式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對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要約收購能否取代協議收購成為市場主流的收購方式;配套於收購的相關財務安排能否有所突破;對並購主體如何監管;如何規范目標公司的反收購行為,等等。這些問題,並不是股權分置改革後就能迎刃而解的,需要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完善,而這正是監管部門所要積極研究並妥善解決的。
其次,企業實施並購需要理性思考,要真正了解並購的戰略意義。企業要明確實施並購的最終目的是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國內大部分行業呈現相對分散的競爭格局,行業整合遠遠還沒有完成,因而並購成長的機會很多。但企業的並購不應該只專注於股票二級市場的融資和炒作,而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上,通過戰略性的並購重組調整自身的產品結構、經營結構甚至整個產業結構,通過強強並購快速壯大企業。並且,在並購中要注重發揮與被收購公司之間在經營、管理、財務、技術、營銷、品牌和文化等方面的協同效應。同時,股權分置改革後國內不少上市公司在全球化視野中並購價值將日漸突出,特別是那些擁有自然資源、品牌、特許經營權、專利及市場份額優勢的上市公司,必然受到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的全面收購。因此,相關上市公司在並購國內企業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防範其他企業的收購,要充分做好反收購的准備工作。
再次,上市公司流通股股東要積極關注並參與上市公司並購活動。股權分置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因持股比例高(往往超過 50%),根本不擔心公司控制權會因敵意收購而轉移;同時,由於股權分置也扭曲了證券市場的正常利益機制,流通股權的交易價格與控股股東(非流通股)之間的利益沒有直接關系,而流通股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又無法真正參與上市公司的管理。因此,流通股股東往往只關心上市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的表現,而對包括並購在內的公司大事並不特別關心。股權分置改革後,流通股股東應轉變這一觀念,要認識到股權分置改革後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趨同和損益與共;並購能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增加公司的市場價值;中小流通股股東還可以享受到由並購帶來的溢價。因此,流通股股東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應該關心上市公司的經營與治理,在有關公司的並購中充分行使自己的股東權利,積極支持有利於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業績的戰略性並購。
最後,券商等並購中介機構要積極參與上市公司並購。在西方發達國家,並購業務被視為低風險、高收益的「金奶牛」,是各大券商和大投行競相追逐的重點業務。從 1995 年到 2003 年,美林、摩根斯坦利、萊曼兄弟三家券商並購重組顧問費年均增長超過 30%,約占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的 1/3,利潤率遠高於發行承銷業務。相比之下,並購業務對現階段作為我國主要並購中介的券商來說還剛剛起步,尚未作為業務的重點。股權分置改革後,由於市場的流動性增強,並購數量和機會將顯著增加,交易也會變得更加復雜,這無疑將給具有專業優勢的券商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因此,國內券商在壯大規模的同時提升業務層次,必須積極介入上市公司並購,分享並購市場成長的利益。現階段國內券商應該通過輔導、路演、承銷、回訪等工作,樹立自身在上市公司、企業及主管部門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並建立與企業長期合作機制,為爭取到並購業務打好基礎。要重視優良團隊的培養,准確定位,樹立品牌,同時還要積極進行金融創新。針對成熟市場並購融資中廣泛使用的垃圾債券、認股權證、可交換債券、優先股、票據等在我國並購融資中基本是空白的現狀,券商要積極研究並借鑒國際成功經驗,開發出各種並購支付方式,豐富我國並購融資工具品種。
總之,後股權分置時代將為推動我國上市公司的並購,促進企業的發展帶來無限機遇,但是面臨的問題也較多,如何應對復雜多樣的企業並購,值得我們關注。
Ⅶ 企業上市前並購重組需不需要券商介入
必須要啊,輔導券商得介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