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購入原材料後,沒有用完的原材料,是否計入本期的營業成本
只計使用部分進入成本,其他形成存貨。
買原材料:
借:材料采購 5000
貸:現金 5000
入庫:
借:原材料 5000
貸:材料采購 5000
領用材料:
借:生產成本 3000
貸:原材料 3000
報表上反映剩餘原材料2000應計入,資產——存貨。
設備計入固定資產,按相應會計期間計提折舊,直到到使用年限後處理。
『貳』 原材料是屬於成本還是費用里的營業成本里的主營業務成本
購買材料借記原材料還是主營業務成本呢?
企業購買的存貨(材料、零部件、成品等),都不能直接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只有售出的貨物,才能將銷售成本轉主營業務成本,沒有售出的還要掛賬,何時售出何時轉主營業務成本,這樣才符合會計匹配性的原則。
企業購買的存貨可計入原材料,也可計入庫存商品。計入原材料還是計入庫存商品的判斷是:是否還需要繼續加工(加工後才能售出)?如果需要進一步加工,計入原材料(因為需要進一步加工的物資,加工成本還要歸集與核算,需要用生產成本科目);如果進貨後可以直接銷售或簡單包裝後銷售,計入庫存商品。
成本流程:
原材料——領用投產——生產成本——完工後——庫存商品——銷售後——主營業務成本
半成品委外加工費記什麼科目呢?
使用「委託加工物資」科目,主要分錄:
1、發出材料委託他人加工時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
2、支付加工費時
借:委託加工物資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3、委託加工材料收回入庫時
借:原材料
(需要繼續加工的)
庫存商品
(可以直接銷售的)
貸:委託加工物資
4、委託加工產品直接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
/
銀行存款
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金)
『叄』 原材料 生產成本 主營業務收入之間的關系
原材料是生產成本的構成部分。
企業要生產產品,第一步是投入原材料,通過機器的加工,轉變成了企業所需要的產成品,其次是人工工資及機器的損耗,是構成生產成本的第二部分。
收入是企業銷售產成品得來的,是原材料的成本及增值的合計。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生產產品,然後銷售出去賺取利潤。
所以,三者之間的關系就是,原材料等於或者小於生產成本,收入是企業的生產成本與企業增值利潤的合計。
『肆』 「主營業務成本」和「營業費用」的區別
主營業務成本和營業費用的區別:
1、定義不同:
(1)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
(2)營業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日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
2、核算內容不同:
(1)主營業務成本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2)營業費用科目核算的內容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廣告費、展覽費、租賃費(不包括融資租賃費),以及為銷售本公司商品而專設銷售機構的職工工資、福利費、辦公費、差旅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攤銷等。
舊會計准則叫營業費用,新的會計准則下叫銷售費用,即在新會計准則下銷售費用=營業費用。
『伍』 購買材料是借記原材料還是計入主營業務成本
企業購買的存貨(材料、零部件、成品等),都不能直接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只有售出的貨物,才能將銷售成本轉主營業務成本,沒有售出的還要掛賬,何時售出何時轉主營業務成本,這樣才符合會計匹配性的原則。
『陸』 營業成本構成的金額總和與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不等是什麼原因
合並報表中的營業成本因為在合並報表時存在抵減情況,有時會和各個公司單獨報表的營業成本不一致,這是正常情況,比如材料轉出,
『柒』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和計算主營業務成本時都計算了原材料,有什麼區別啊
完工產品成本(即當期入庫的商品成本)中含原材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指已銷售的商品成本,
如果當月初月末都無庫存兩者應一樣
『捌』 原材料成本和主營業務成本一樣嗎
對於製造業來說,因有具體的產品加工,所以原材料應該計入生產成本,完工後轉為庫存商品,經過銷售後再轉為主營業務成本。
至於材料直接領用銷售,銷售時應該計入其他業務收入,對應的材料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對於加工服務業來說,因為沒有具體的實物產品或說實物產品不是自己的存貨,在發生加工修理服務等勞務過程中就已經實現了銷售,所以才可以直接轉主營業務成本。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