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格力電器是國企嗎,格力電器是國企嗎知識
格力電器是國有控股企業。
格力電器的前十大股東,格力集團18.22%,為第一大股東,另外還有兩家國有企業,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匯金,分別是第三和第五大股東。其他的股東多為外資,以及自然人,包括董明珠本人,為第十大股東。
國企為國資控股50%以上,才是純正的國企。國資為最大股東則為國家控股企業。格力集團是珠海市國資委下屬公司,格力電器則是格力集團控股公司。
(1)格力電器有哪些股東擴展閱讀
2019年1月1日,格力電器將於1月16日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董事會換屆選舉,在董事候選人方面,第一大股東格力集團推薦董明珠、黃輝、望靖東、張偉參選,第二大股東京海擔保推薦張軍督、郭書戰參選。同時,董事會推薦劉姝威、邢子文、王曉華為獨立董事候選人。
2020年4月13日,格力電器拋出了一份回購方案,擬以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60億元(含)的資金總額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70元/股。
❷ 格力股東有多少個股東
000651格力電器;根據該上市公司一季報,截止2018-03-31,股東人數為435,187
❸ 格力董明珠在格力有多少股份
百分之六七十是怎麼來的?
格力電器是國有企業,最大的股東是格力集團。
有份2012年介紹里說她有2000多萬股。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告里看了一下
出席21名股東及代表總共占格力電器百分之34的股份。股票總數約為10億股,現在股價是33塊,百分之34差不多三分之一多點,這個算來格力電器怎麼也值900多億。
這么看來她擁有的股份最多佔格力電器的百分之一,也有好幾億了。
❹ 格力電器 格力地產有什麼關系
格力地產是格力集團的一個投資項目,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的股東。格力集團專是控股投資屬機構,格力電器是經營管理機構,格力地產和格力電器一樣是格力集團的賺錢工具。
格力地產坐落於南海之濱「百島之市」珠海,是一家集房地產開發、海洋經濟產業、口岸經濟產業以及現代服務產業於一體的集團戰略化、全國布局性企業。
格力地產2014年02月20日發布公告稱,珠海市國資委將無償劃轉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地產51.94%股權到該市新設立的國資改革重組平台公司,股權劃轉完成後,將形成珠海市國資委-平台公司-格力地產的控制關系。
(4)格力電器有哪些股東擴展閱讀:
格力集團成立於1985年3月,經過33年的發展,成為珠海市目前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企業集團之一,形成了工業、房地產、石化三大板塊綜合發展的格局。
全集團擁有「格力」、「羅西尼」兩個中國馳名商標,「MMC」廣東省著名商標,格力空調和羅西尼手錶雙雙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2005年,格力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9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7.4億元,出口創匯5.5億美元。
❺ 格力公司是民營企業嗎
格力公司是國企,格力電器是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控股子公司,珠海市國資委監管的珠海市國有企業,所以格力電器也有國企的性質,也可以叫做珠海市屬國有股份制企業。
1985年,珠海市政府決定以公司為主體開發北嶺工業區,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珠海格力集團公司的前身誕生了,它的使命,是發展特區的工業,壯大珠海的經濟實力。在一片荒地上開發工業區,帶動了房地產項目的興起,身處特區的獨特環境,以貿促工方式的廣泛應用,使貿易業也得到了發展。
(5)格力電器有哪些股東擴展閱讀: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1996年11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依靠組裝生產家用空調,現已發展成為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產業覆蓋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通信設備等領域,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現有近9萬名員工,其中有1.2萬名研發人員和3萬多名技術工人,在國內外建有14個生產基地,分別坐落於珠海、重慶、合肥、鄭州、武漢、石家莊、蕪湖、長沙、杭州、洛陽、南京、成都以及巴西、巴基斯坦;同時建有長沙、鄭州、石家莊、蕪湖、天津5個再生資源基地,覆蓋從上游生產到下游回收全產業鏈,實現了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
2018年,公司營業總收入2000.24億元,凈利潤262.03億元,納稅160.23億元。
參考資料來源: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官網-公司簡介
網路-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❻ 珠海格力電器和格力集團是同一個單位么有什麼差別
1、股份變少,格力集團由珠海國資委全資持有,原為格力電器大股東。今年年初,格力電器完成混改,格力集團將其持有的格力電器15%股權以416.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高瓴資本。轉讓完成後,格力集團則只保留3.22%占股,從控股股東變為小股東。未來,格力集團將變身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台。
2、戰略不同,盡管格力電器的董明珠和雷軍「不對付」,但另一家「格力」已經成了小米緊密無間的投資夥伴。最新消息稱,9月初,格力集團給小米投資了35.45億元。
格力集團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近日格力集團與小米集團、中信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約定在產業基金、金融服務、產業投資、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據了解,格力集團這35.45億元投資的是小米發起的小米產業基金,該基金主要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核心裝備、前沿科技等領域的小米生態鏈和優質供應商進行深度布局。
3、隸屬關系,格力集團曾是格力電器的最大股東,但近年陸續出售股份後,前者只是後者普通股東的一員。去年4月,格力電器公告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交易完成後格力集團對格力電器的持股比例將下降至3.22%。
❼ 格力電器2015半年報股權結構,董明珠持多少股
截止於2017年11月5日董明珠持有(000651)格力電器44,488,492股。
自上市以來,格力集團一直在進行減持或轉讓股份,不過轉讓幅度最大的一次源於2006的股權分置改革,格力集團將所持股份大幅轉讓給經銷商和管理層。因為這次改革,格力電器還被媒體稱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先行者」。
(7)格力電器有哪些股東擴展閱讀:
鳳凰網財經梳理發現,自格力電器上市後,格力集團逐步「減持」持有格力電器股票。1998年和2000年,由於新進了股東,格力集團持股比例小幅縮水,一直到2005年,格力集團合計持有格力電器股權比例一直在50%以上,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2005年,證監會推動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格力電器積極推進。2006年3月,格力電器啟動股權分置改革,格力集團持股比例首次降至低於50%。
根據格力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公司決定對管理層實施股權激勵,激勵股份總數量為713 萬股,激勵股份來源為珠海格力集團公司。激勵股份的每股出售價格為5.07 元(2005 年12月31 日公司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值),激勵股份價格遠低於當時格力股價。
格力集團從所持股份中劃出2639萬股股份,作為格力電器管理層股權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如格力電器2005年度、2006年度和2007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分別達到承諾,則格力集團將以當年年底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值作價,將股份出售給公司高管人員、中層幹部、業務骨幹及公司控股子公司高管人員。
2006 年7 月11 日,公司實施了每10 股轉增5 股,原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規定向公司管理層出售的股份數量由713 萬股相應調整為1069.5 萬股
其中,董明珠作為董事、總裁,獲得激勵250萬股,佔全部激勵計劃的23.38%,合計需要資金967.5萬元。激勵價格為3.87 元(2006 年12 月31 日公司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值)。
截止2006年底,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股份降至40.84%。歷史資料顯示,三次股權激勵分別從格力集團手中把1.62%、1.33%和1.28%的股權轉讓給格力電器管理層,合計轉讓了4.23%的股權。大股東格力集團對上市公司控制力逐步下降,而格力電器管理層逐漸擁有了一定的投票權。
股權激勵對象還包括格力經銷商,這一變動在2007年基本完成。2007年,格力集團向公司主要經銷商作為股東的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轉讓格力電器10%的股權,使之位列公司第二大股東,並成功引入經銷商聯盟成為公司戰略投資者等方式。
截止2007年底,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股票驟降至22.58%,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73%。
2009年7月股市走出金融危機,格力集團減持了上市公司股權,直到12月底,格力集團減持了約1.85%的上市公司股權。同樣在這一年,格力集團旗下格力地產也在大舉減持上市公司股權。
此外,格力電器在2007年12月和2012年1月先後兩次完成了增發,第一次增發了接近3000萬股,對上市公司總股權約有3.6%的攤薄,對格力集團及旗下格力地產的股權帶來了1%左右的股權攤薄。
2012年1月格力電器再次增發,增發股份近1.9億股,對上市公司總股權形成6.3%的攤薄,比第一次增發的影響更大。
截止2012年底,格力集團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從19.45%減少到了18.22%,減幅為1.23個百分點,旗下格力地產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從1.22%下降到了1.15%。
這使得格力集團及旗下格力地產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到了20%以下,在此次股東大會選舉董事時,格力集團及旗下格力地產只擁有了19.37%的投票權,歷史上首次低於20%。
2013至2018年三季度期間,格力電器持股比例一直穩定在18.22%,持股比例為格力地產逐漸退出了前十大股東名列,董明珠成為了十大股東之一。
梳理格力集團的「減持史」發現,自上市以來,格力集團一直在進行「減持」或轉讓,不過轉讓幅度最大的一次開始於2006的股權分置改革,格力集團將所持股份大幅轉讓激勵給經銷商和管理層。因為這次改革,格力電器還被媒體稱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先行者」。
此次,格力集團擬再次轉讓格力電器股權,甚至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動,背後根源可能還是國企改革。宋清輝對啟陽路4號表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逐漸退出競爭性行業背景下,格力電器控制權變更原因或是出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這也是國企國資改革發展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變革。
❽ 董明珠在格力有多少股份,請詳細一點
格力的十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