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擊敗可口可樂封神的陳鴻道,怎麼最後成了逃犯
因為陳鴻道為了以初始價格繼續延續商標的使用權,陳鴻道“賄賂”了時任廣葯集團總經理李益民。而李益民的女兒在澳洲意外重傷,急需約300萬港元的治療費、律師費等,當時陳鴻道“大方”地施以援手,解決了資金問題,所以這個案件一直沒有定論。
加多寶集團和北京控股集團在香港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多寶集團棄保外逃香港十多年的集團董事長陳鴻道首次公開現身,為合作儀式站台,引發熱議。對此,廣州檢察院宣傳處劉韜表示,對於陳鴻道的追捕,廣州市檢察院從未停止。“對於他此次公開現身香港,我們將繼續追捕”。
❷ 跪求王老吉老闆陳鴻道的詳細簡歷。。。
陳鴻道,廣東東莞市長安鎮人,早年在宏遠批發市場從事批發生意,後到香港尋求發展,1995年以加多寶公司的名義,從廣葯集團陳鴻道取得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在內地的獨家經營權,2003年通過與專業營銷策劃機構合作,將王老吉定位為「預防上火」的功能飲料,至2008年,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的銷售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成為銷售額超越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第一品牌。現為廣東加多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自1995年在東莞推出第一瓶紅色罐裝王老吉之後,加多寶集團用十三年的時間,將無數罐這樣的飲料銷到了全國各地並已延伸至東南亞、歐美等海外市場。現在,該集團在廣東、福建、浙江、北京、湖北建立了五個大型生產基地,集團員工逾萬人。
陳鴻道篤信佛教,在香港是知名的慈善人士,不擅在公眾面前露面的陳鴻道倒是時有出席一些宣揚佛法、善事的場合,在香港陳鴻道有「佛商」之稱。據說在加多寶集團的管理中,陳鴻道非常講求和諧,從不主動辭退管理人員,即便管理者能力不濟,最多也就是被調換到不重要的部門,不用擔心被炒魷魚。他甚至要求管理團隊每天早上一定要吃麵包、喝牛奶,周末沒事一定要去爬山[1]。講究修行、追求寧靜的佛家精神似乎也滲入到了加多寶集團的企業文化。一位接近該公司高層的人士這樣評價加多寶集團,「這是一家『安靜』的公司,很有定力」。該人士稱,除了早年曾有一段時間銷售過自有品牌的綠茶產品外,這些年它「一直專注於王老吉涼茶的運作」。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陳鴻道領導的加多寶集團為地震災區捐出1億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里氏7.1級地震後,在4月20日中央電視台募捐晚會上,加多寶集團捐款1.1億元。
❸ 陳鴻道有什麼罪
1997年,廣葯集團旗下的廣州羊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王老吉食品飲料分公司與香港鴻道集團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合同。2000年,作為王老吉商標的持有者,廣葯集團與鴻道集團簽署了正式合同,約定香港鴻道集團對「王老吉」商標的租賃期限至2010年。
此後的2002年至2003年間,鴻道集團又與廣葯集團簽署了兩份補充協議,將商標租賃時限分別延長至2013年和2020年。在此期間,廣葯集團原總經理李益民曾收受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共300萬港幣賄賂。
廣葯集團認為,正是因為李益民受賄,王老吉商標才會被「嚴重賤租」。從2000年到2010年,紅罐王老吉已從2億元銷售額增加到了160億元,而同期加多寶給廣葯的年商標使用費僅從450萬元增加到506萬元,即便到2020年也只有537萬元。
廣葯方面給出的信息,李益民從陳鴻道方面獲得的300萬元港幣,是陳鴻道在2001年8月、2002年8月和2003年6月分三次送給李益民的。對送重金給李益民的原因,陳鴻道在其證詞中說,早在上世紀90年代,加多寶公司就租用「王老吉」商標,到2003年的時候商標使用權就到期了,陳鴻道要求廣葯集團把商標使用權加簽10年,這個時候李益民以女兒出事為由向他索要300萬港幣,陳當時雖然覺得有些為難,但是因和李益民所在廣葯集團有業務往來,擔心不給錢會影響公司業務,只好分三次給他。對陳的證詞,李益民氣沖沖地表示,他從來沒有主動向陳要一分錢;李益民的律師也認為,陳出具這份證詞是為了推卸責任。
「2004年6月,檢察院對陳鴻道涉嫌行賄進行調查,陳鴻道供認其行賄是為了延長『王老吉』的使用權。2005年10月2日,廣東公安邊防部門將犯罪嫌疑人陳鴻道抓捕歸案,當月19日,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陳鴻道採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但陳鴻道棄保潛逃,至今未能將其抓捕歸案。」廣葯集團高層如是稱。
2005年7月1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李益民做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李益民收受賄款人民幣20.9萬、港幣329萬、美元2.5萬,對其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李益民對此表示不服,遂提出上訴。同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對李益民做出15年有期徒刑的終審判決。
律師稱陳鴻道最高可判無期
昨日,中國經濟網記者就陳鴻道棄保潛逃案采訪北京一陳姓律師,陳律師告訴記者,依據我國刑法第389條規定:行賄罪是指行為人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而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行為;第390條規定: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陳律師表示,陳鴻道屬於多次行賄,且行賄數額特別巨大,根據行賄罪量刑標准,可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其棄保潛逃又屬從重處罰情況之一,情節特別嚴重,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記者隨後以簡訊方式采訪加多寶企業傳訊首席代表田威,請他就陳鴻道行賄且棄保潛逃最高可判無期徒刑發表看法,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未收到田威的任何回復。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行賄受賄是一對孿生姐妹,兩者相互推波助瀾,是最嚴重、最惡劣的腐敗現象之一,短期內可致兩敗俱傷局面的出現。而廣葯、加多寶確確實實都為行賄受賄這個「大便宜」付出了沉重代價:不僅兩名行賄受賄的直接當事人一人被判重刑,一人棄保潛逃長達七年,「加多寶紅罐王老吉」王國也轟然坍塌,「廣葯王老吉」前路漫漫。
❹ 陳鴻道的成功故事
說到陳鴻道,很多人並不熟悉,但如果說王老吉,沒聽過的佔少數,畢竟它曾經是涼茶的第一品牌,但如果說沒聽過加多寶,那隻能說您out了,《中國好聲音》把這個品牌可以說是推向了宣傳的高峰,但對於他們之間的關系,很多人肯定並不了解,下面小編就向您介紹陳鴻道與他的兩個品牌!
陳鴻道,廣東東莞人,「涼茶大王」,現為加多寶集團及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經營的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的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帶領王老吉成為「中華第一罐」。
陳鴻道,從廣葯集團取得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在內地的獨家經營權。
陳鴻道篤信佛教,在香港是知名的慈善人士,他甚至要求管理團隊每天早上一定要吃麵包、喝牛奶,周末沒事一定要去爬山[1]。
「王老吉」與陳鴻道。
王老吉的老闆陳鴻道行事卻極為低調,即使在億元捐款這樣重大的社會活動上,陳鴻道也並未現身。
「王老吉」商標之爭。
備受關注的王老吉之爭,因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廣葯收回紅色罐裝及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的生產經營權,香港加多寶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這一結果,似乎已塵埃落定。
5月11日晚間,廣州葯業發布公告稱,5月11日,廣葯集團收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日期為2012年5月9日的裁決書:廣葯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於「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該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講過陳鴻道一手打造出來的「王老吉」如今已經不能夠為他所用了,然而只要有著同樣的拼搏精神,相信「加多寶」照樣會火爆當前市場。經過這個夏天,經過《中國好聲音》這個平台,陳鴻道和加多寶無疑取得了一個令人驕傲的成績!
❺ 陳鴻道的相關事件
根據2000年廣葯與鴻道所簽合同,鴻道集團對「王老吉」商標的租賃至2010年到期。2000-2010年間,加多寶每年交給廣葯的商標使用費從450萬元增加到506萬元。
2002至2003年間,雙方又簽署了兩份補充協議,將商標租賃時限分別延長至2013年和2020年。不過,加多寶每年給廣葯的商標使用費即便到2020年,也僅為537萬元。
隨後,廣葯提出,兩份補充協議簽定的背景是,時任廣葯集團總經理的李益民收受陳鴻道300萬港元賄賂,從而將王老吉商標「嚴重賤租」,因此,後兩份協議無效。
2004年,李益民行賄案發。2005年10月,廣東公安邊防部門將陳鴻道抓捕歸案,當月19日,陳鴻道取保候審卻棄保外逃,至今未歸案。 據一位曾與陳鴻道打過交道的業內人士介紹,陳鴻道生於廣東東莞長安鎮,現年四十五六歲,早年就到香港闖盪。盡管現已是富豪級的人物,但其日常交通工具只是兩輛在香港毫不起眼的豐田阿爾法商務車,「面相很端正,說話慢條斯理,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對佛學有很深的研究」。不擅在公眾面前露面的陳鴻道倒是時有出席一些宣揚佛法、善事的場合,在香港陳鴻道有「佛商」之稱。
「『濟世為懷』是180多年前涼茶始祖王老吉確立的祖訓。」加多寶集團有關人士表示,「集團捐獻一個億善款,是本自佛家大慈大悲的情懷,盡一個企業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發自內心地希望能夠幫助受災的人。」
陳鴻道篤信佛教,在香港是知名的慈善人士,據說在加多寶集團的管理中,陳鴻道非常講求和諧,從不主動辭退管理人員,即便管理者能力不濟,最多也就是被調換到不重要的部門,不用擔心被炒魷魚。他甚至要求管理團隊每天早上一定要吃麵包、喝牛奶,周末沒事一定要去爬山。 2008年5月17日一大早,加多寶集團董事長陳鴻道在香港邀請屬下公司的幾位高管人員一塊喝早茶,如此輕松的氛圍里陳老闆拍板做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屬下企業王老吉涼茶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1億元人民幣!
5月18日晚,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愛的奉獻——2008抗震救災募捐晚會」上,王老吉主管品牌的副總楊先生鄭重代表企業捐出1億元人民幣,用於四川地區抗震救災工作,此番善舉贏得掌聲雷動。楊先生表示,「此時此刻,加多寶集團、王老吉的每一位員工和我一樣,虔誠地為災區人民祈福,希望他們能早日離苦得樂」。
一時間王老吉成為網路上各大論壇里最火熱的名詞。然而這家靠賣王老吉罐裝涼茶飲料企業的老闆陳鴻道行事極為低調,幾乎沒有任何公開的資料。以至於網民們在這一次捐贈行動中把他與王永慶、李嘉誠、邵逸夫等商業巨擘放在一起相提並論時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在捐款的次日晚,國內一知名網路論壇出現了一個標題為「讓王老吉從中國的貨架上消失!封殺它!」的帖子。這個引人注目的標題引起了被加多寶義舉所感動的公眾的憤怒,但打開帖子再看,發帖者所指的「封殺」其實是要表達「買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買一罐!」的意思。正話反說產生的強烈反差刺激了無數公眾跟帖留言,「今年夏天不喝水 要喝就喝王老吉」、「加多寶捐了一億,我們要買光它的產品,讓它賺十億」,類似這樣的跟帖出現在大量網站的論壇上。數日後,網上甚至出現了王老吉在一些地方賣斷貨的傳言。網路上數量驚人的討論、轉載和點擊量,使這一事件引起大量傳統媒體的關注和跟進報道。
許多人相信,「封殺王老吉」的帖子及其產生的巨大影響,只不過是一名受加多寶捐款所感染的網友無心插柳的舉動。災難時期的人們,都盼望著「英雄」的誕生。而加多寶在賑災中的表現,自然為它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尊敬。
如果不是中央電視台上的億元捐款,或許大多數消費者都還不知道加多寶集團這家企業。市場上無處不在的紅色罐裝王老吉涼茶,正是該企業在幕後一手打造出來的。有資料顯示,2007年,該集團的王老吉涼茶總銷量突破了50億元。在2007年第一季度,由國家統計局、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王老吉已成為「2007年度全國罐裝飲料市場銷售額第一名」。
罐裝王老吉的巨大影響,甚至使其與在科技領域取得神話般成就的谷歌(google)公司聯繫到一起。「我們休息室里的飲料都是王老吉」,谷歌公司曾這樣來表現它在中國的本土化努力,不過這家公司的員工多半也沒有留意到王老吉背後的加多寶集團。
在似乎無所不知的互聯網上,也罕有關於陳鴻道——加多寶集團董事長的資料介紹。即使在億元捐款這樣重大的社會活動上,陳鴻道也並未現身。 然而,逐漸有人懷疑這一給王老吉及加多寶集團帶來廣泛美譽的「封殺」事件,並非是網民的無心之舉,實際上是「人為操作的」。一位網名為Sonia的網路營銷界人士說,她的一位朋友參與了該事件的運作,「加多寶找了公關公司和專業發帖團體策劃運作了此事,由這些公司和團隊將帖子擴散到各大論壇上,並通過大量跟帖掌握著網路的輿論導向和延續影響」。
另一位有過網路營銷經歷的業內人士也在網上稱,王老吉從2007年就開始重視網路營銷的傳播效果,並在該領域有所投入,「常規時期在論壇上每個月的投入數額都比較大」。他認為正是因為有此前的資源和經驗積累,加多寶才能在捐款後的關鍵時刻快速高效地開展網路營銷。「一個公眾矚目的企業行為、一條引人關注的帖子、一群高效有力的網路推手,以及最終引發的一個廣受關注的社會新聞,這些重要因素都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說是一個網路營銷的經典案例」。
Sonia說,由於相關公司均與加多寶簽署了保密協議,所以具體內情外人難以獲悉。不過她提到一些有跡可循的細節,很多在不同網站論壇上頻頻跟帖贊美加多寶和王老吉的IP地址「都是重復的」,而且很多論壇用戶也是「5月18日以後才注冊的」。
企業在自然災難中通過巨額捐款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其動機其實並無過失,但也似乎不便言說。但Sonia從網路營銷的角度表達了其對「『封殺』王老吉」一事的認可,她在博客上說,「這是一次完美運用了互聯網傳播力量的網路營銷事件」,認為這不僅強力幫助加多寶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還提升了消費者對王老吉品牌的忠誠度。
但廣州一位接近加多寶管理層的公關公司老闆對此則持懷疑態度,他認為通過網路發帖進行品牌營銷的行為不符合加多寶集團的企業氣質,尤其「在為地震災區捐巨款這樣的大事上,他們不會採用這種『幼稚』的形式宣傳自己」。他猜測帖子的發布或之後的部分跟帖有可能是加多寶集團員工的個人行為,而由此引發的社會反響並非為這些員工先前所預料到。
無論怎樣,網路上的傳播使王老吉這個品牌和加多寶這家企業都贏得了公眾的更多認可。如果說王老吉涼茶之前還只是一個飲料品牌,那麼這一品牌已經獲得了無數企業夢寐以求的社會美譽。
網民菜包子已經是王老吉的忠實擁躉,除了在網上極力灌水支持「封殺王老吉」外,她與閨蜜們的聚餐飲料都轉向了王老吉。在廣州一家生意紅火的火鍋店,店員正在收走桌上的王老吉空罐,她說,這段時間點王老吉的客人比平時多出了一半,而她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曾為加多寶集團提供過品牌策劃和推廣服務的成美營銷顧問公司曾有過這樣的經歷:該公司為加多寶集團策劃的廣告片中,因為出現了釣魚的片段,而被加多寶公司管理層要求進行更改,「他說釣魚是在殺生」。成美公司的總經理耿一誠認為,加多寶集團此次的巨額捐款,跟陳鴻道篤信佛教有很大關系。
有傳言稱,在加多寶集團的管理層中,陳鴻道從來不主動辭退管理人員,「即便管理者能力不濟,最多也就是被調換到不重要的部門,不用擔心被炒魷魚」。
耿一誠對陳鴻道最深的印象是,「他將佛法的精神延伸到了企業管理中,這讓加多寶在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上既有很強的企業定力,又能心懷遠見,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選擇」。 據說,除陳鴻道之外,包括原加多寶集團總經理陶應澤(現為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現任加多寶集團副總經理陽愛星,數位高層都是佛教信徒。
講究修行、追求寧靜的佛家精神似乎也滲入到了加多寶集團的企業文化。一位接近該公司高層的人士這樣評價加多寶集團,「這是一家『安靜』的公司,很有定力」。該人士稱,除了早年曾有一段時間銷售過自有品牌的綠茶產品外,這些年它「一直專注於王老吉涼茶的運作」。
據說,加多寶集團副總經理陽愛星對公司每一個廣告策劃都會嚴加審核,凡是與「怕上火,喝王老吉」這一定位有差異的一概不用。他甚至要求將每一個廣告片都交由與加多寶合作了多年的一位香港導演拍攝,這樣做只為一以貫之地體現出王老吉涼茶的品牌形象。耿一誠也說:「很多企業在廣告播放後,如果一段時間內見不到產品銷量提升,就會焦急地來問到底怎麼回事,但加多寶的人從來沒有給我們打過這樣的電話,他們很有主見」。
一個人只做一件事跟一個人做十件事相比,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運作企業往往也是如此。從走街串巷一家家推銷王老吉涼茶,加多寶幾乎將所有的努力都圍繞著這一產品展開。在產品市場擴大之後,運作單一產品的好處得到了直接的體現。
在品牌影響力巨大的作用下,已有數不清的商家在全國范圍內銷售罐裝王老吉涼茶。據了解,僅在廣州市就有超過1000家批發商每天在向數量龐大的各類型客戶供貨。 自1995年在東莞推出第一瓶紅色罐裝王老吉之後,加多寶集團用十三年的時間,將無數罐這樣的飲料銷到了全國各地並已延伸至東南亞、歐美等海外市場。該集團在廣東、福建、浙江、北京、湖北建立了五個大型生產基地,集團員工逾萬人。
加多寶集團為配合開拓全國市場策略,集團分別在東莞、北京、紹興、杭州、福建、廣州設立生產基地。集團分別在1999年在廣東省東莞長安鎮設立『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底投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2004年中在浙江省紹興市成立『浙江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2005年中在福建省石獅市投資成立『福建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
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寶集團在大陸地區設立的獨家投資公司。公司正式成立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公司總部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毗鄰深圳。佔地約一百畝,一期廠房面積約一萬平方米,投資額達二億多元,二期投資額逾三億元,總投資額超過六億元。
❻ 陳鴻道 出生日期
陳鴻道,廣東東莞人,「涼茶大王」,現為加多寶集團及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經營的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的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成為銷售額超越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第一品牌,帶領王老吉成為「中華第一罐」。2016年胡潤百富榜以180億財富,位居榜單第132位。
近日,加多寶集團和北京控股集團在香港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多寶集團棄保外逃香港十多年的集團董事長陳鴻道首次公開現身,為合作儀式站台,引發熱議。對此,廣州檢察院宣傳處劉韜表示,對於陳鴻道的追捕,廣州市檢察院從未停止。「對於他此次公開現身香港,我們將繼續追捕」。
而加多寶方面則拒絕對此事進行表態。[1]
❼ 鴻道國際是由誰創立的呢
是我最崇拜的中國四大名廚陳緒榮大師的親傳弟子高先生創立的,現在能夠做到鴻道國際創始人和彩虹吧吧的技術總監,以及鄭州大學的創業導師我覺得是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