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們公司最近准備重新整合股份,有部分股東准備轉讓股權,就想咨詢一下關於公司股權整體轉讓的流程是怎樣
問:我們公司最近准備重新整合股份,有部分股東准備轉讓股權,就想咨詢一下關於公司股權整體轉讓的流程是怎樣的,有沒有什麼特別規定?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依據公司法公司的股權只能轉讓,公司賣了股東的股權仍然存在,沒有股東大會通過決議公司是不能轉讓的,轉讓時沒有全體股東簽字這轉讓協議是無效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判令公司買賣轉讓協議無效。公司法人代表對這次轉讓行為造成的損失負賠償責任。
❷ 長期股權投資一定形成股權合並嗎
長期股權投資不一定形成股權合並。長期股權投資可以分為聯營企業、合營企業投資和子公司投資,當企業對被投資企業擁有重大影響或者共同控制時,採用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會計計量。後續採用權益法進行核算,這不形成股權合並,當企業對被投資企業控制形成母子公司時,該股權投資採用長期股權投資計量並後續採用成本法進行核算,這形成股權合並。
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形成股權合並要看具體的控股比例,以及其他的公司決策因素等。
❸ 有關企業合並和股權轉讓問題
1.轉讓股權要交稅
2.A收購B的餘下股份.這樣會快些哦,但是要資金.收購後(A有B的100%股權)就是外資企業了
❹ 公司合並:如何確定股權比例
公司合並是公司實現擴張、壯大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優化公司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然而從規則角度考察公司合並制度,不難發現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法律問題,例如合並後公司的注冊資本及股權安排。
----兩條路徑確定合並注資
----公司合並分為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公司法》對公司合並的程序作了相對詳盡的規定,諸如合並各方應簽署合並協議,應經有權管理機構通過,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自作出合並決議之日起10 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30 日內在報紙上公告等。2001 年,國家工商總局出台了《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合並與分立的規定》,對外資企業之間合並後的注冊資本等做了詳細的規定。然而,對內資企業間的合並、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間的合並如何處理注冊資本,無論《公司法》還是《公司登記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的政策均未作出明確規定。實踐中也存在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一是將吸收合並各方的注冊資本簡單相加;另一種是對被吸收合並方進行清產核資,按照被吸收方的凈資產評估值與吸收方的每股凈資產相比折價入股確定吸收方的注冊資本增加額。
----在法律層面沒有對吸收合並時注冊資本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上述兩種方式的處理似乎均不違規。近期,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實踐中大體統一了計算方法,即合並後的存續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合並前各公司注冊資本之和;合並後的存續公司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為被吸收合並方的凈資產額與吸收合並方注冊資本之和。
----這種做法有其法理依據。公司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應繳的出資額,非經法定程序不能隨公司資產的變動而變動。根據法理,公司注冊資本具有資本確定原則、資本不變原則、資本維持原則,因此公司合請您登錄後閱讀全文
❺ 吸收合並跟控股合並有什麼區別
有以下幾點區別:
1、合並方式不同:吸收合並,是指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企業合並成一家企業。控股合並,是指一家企業購入或取得了另一家企業有投票表決權的股份,並已達到可以控制被合並企業財務和經營政策的持股比例。
2、是否保有法人資格不同:通過控股合並,原有各家公司依然保留法人資格。但通過吸收合並,只保留一個法人資格。
3、合並的主要形式不同:吸收合並的主要形式有:母公司作為吸收合並的主體並成為存續公司,上市公司注銷;上市公司作為吸收合並的主體並成為存續公司,集團公司注銷;非上市公司之間的吸收合並。
控股合並只有一種形式,即為企業通過收購其他企業的股份或相互交換股票取得對方股份,達到對其他企業進行控制的一種合並形式。
(5)整合的是股權還是股份擴展閱讀
吸收合並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進行:
1、吸收方以傾向資金購買被吸收方的全部資產或股份,被吸收方以所得貨幣資金付給原有公司股東,被吸收方公司股東因此失去其股東資格。
2、吸收方發行新股以換取被吸收方的全部資產或股份,被吸收公司的股東獲得存續公司(吸收方)的股份,從而成為存續公司的股東。存續的公司仍保持原有的公司名稱,並對被吸收公司全部資產和負債概括承受。
❻ 長期股權投資與企業合並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企業合並分為吸收合並、控股合並、新設合並。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的結果,只有一個會計主體存在,所以不涉及合並財務報表;控股合並又分為統一控制下的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通過收購其他企業的股份或相互交換股票取得對方股份,達到對其他企業進行控制。取得的「對方股份」就是合並方(購買方)對被合並方(被購買方)的長期股權投資。個人理解,如有錯誤請指正。
ps:有視頻講的很細很好,留個郵箱發給你
❼ 有的公司為什麼將=股合並為一股
並股又稱合股,指的是把兩股或多股合成一股的財務操作手法,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是一種躲避退市的方法。
對上市公司有好處,如果公司有集資需求,合股後一般可以籌到更多的錢。
與合股對應的是股權的拆細,比如送股,轉增等。
但是不管是並股還是送股,其實股票的總價值都沒有改變,因為持有2股1塊的股票和持有1股2塊的股票是一樣的。
❽ 控股子公司的收入在合並報表中是全額納入總公司報表還是按照股權比例納入收入有法律條文嗎
合並報表是什麼?合並報表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會計報表的有關數據的報表。該報表可向報表使用者提供公司集團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可以正確的了解和評價整個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經營狀況。
關於合並報表這些事情講的太清楚了,一下子就看懂了
關於合並報表有人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假如老王有一個牧場,他想要入手幾頭奶牛,一隻奶牛一萬元一頭,但是老王錢不夠,只有2.9萬元,買兩頭奶牛不劃算,買三頭錢又不夠,正好牧場的李會計手裡有點錢,於是他出資了1000元,和老王一起買了三頭牛。那麼要怎麼做期末合並報表呢?盡管這三頭牛老王佔了大部分,但是李會計也出了錢,那麼要怎麼分呢?
三頭牛的劃分其實就是合並財務報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當子公司不是全資子公司的時候,怎麼做這個財務報表?
有的人認為這還不好弄,老王的是老王的,李會計的是李會計的,這個所說的也就是比例合並法,子公司的所有資產、負債和凈利潤,按母公司所持的股份納入合並報表。
有人認為那就全部算成一個人的吧,也就是全額比例合並法,把子公司的所有資產、負債和凈利潤全部納入合並報表。
還有人認為,可以把子公司的資產、負債一般全額合並,凈利潤按母公司所持的股份納入合並報表。
關於合並報表這些事情講的太清楚了,一下子就看懂了
這三種想法分別對應的是所有權理論、母公司理論、實體理論。
所有權理論:子公司所有資產、負債和凈利潤按母公司持有的股份納入合並報表。強調的是終極財產權,即對財產具有獨占性、排他性的一切權利,擁有對財產的絕對支配權和最終處置權。在這個理論下子公司凈資產納入合並報表中,商譽、公允價值、賬面價值都沒有子公司的份額。
母公司理論:財務信息的主要使用方是母公司股東,子公司的少數股東不是主要使用方。二者不具有相等的地位。以母公司理論編制的合並報表,子公司的少數股東看作是外部權益。少數股東權益視為負債,少數股東在利潤表中享有的損益視為費用。在這個理論下子公司凈資產納入合並報表中,商譽、公允價值沒有子公司的份額、賬面價值有子公司的份額。
實體理論:將母公司、子公司看做是一個整體,站在主體的視角來編制合並報表。少數股東不再是外部權益,少數股東和母公司股東的地位是相同的。無論母公司持股多少,子公司所有資產、負債和凈利潤都納入合並報表,且包括商譽的全部金額。在這個理論下子公司凈資產納入合並報表中,商譽、公允價值、賬面價值都有子公司的份額。
關於合並報表這些事情講的太清楚了,一下子就看懂了
母公司理論的公式為:凈利潤-少數股東損益=歸母凈利潤
實體理論的公式為:凈利潤=歸母凈利潤+少數股東損益。
母公司理論是以母公司為主,少數股東不是財務信息的主要使用方。所以歸母凈利潤被看作真正的凈利潤,少數股東損益視為費用扣除。
假如老王持股90%,收入1萬元,費用7千,按照母公司的理論,收入1萬元,費用7000元,歸母凈利潤2700元,特殊費用:少數股東損益為300元。
按照實體理論就是收入1萬元、費用7000元、凈利潤3000元,歸母凈利潤2700元,少數股東損益300元。
關於合並報表這些事情講的太清楚了,一下子就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