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總經理王強

上市公司總經理王強

發布時間:2021-06-11 01:57:17

1. 請問董事長,董事,CEO,總裁,總經理,經理之間有什麼區別與聯繫上市公司內部的有哪些組織結構謝謝!

自從信息產業興起以來,尤其是網路股泡沫產生以來,「CEO」在中國驟然成為一個流行詞彙。總經理和總裁們紛紛改稱CEO,這個縮寫詞比它的中譯版「首席執行官」更簡潔,在中國人心目中更有神聖感,於是便出現了今天CEO滿天飛的局面。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驕傲的在名片上印著自己是某家新公司的CEO,海爾這樣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企業總裁也要求別人稱他CEO,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個英文縮寫詞的實質內涵。董事長,總裁,CEO,這三個公司領導者的稱謂不僅僅是文字游戲,它包涵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礎,與其說是權力的基礎,還不如說是義務的基礎。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准確的說是ChairmanoftheBoard),總裁是President,首席執行官是ChiefExecutiveOfficer,這是眾人皆知的。但媒體並沒有意識到這三個稱謂的微妙差異,經常把 President譯成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CEO有時候又被譯成總裁,情況十分混亂。Chairman這個職務可能是現代公司管理層最早確定的職務之一,因為它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論上講是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

President和CEO都由Chairman任命,董事會只能由Chairman召集,非例行的股東大會一般也只能由Chairman召集(或者由股東聯名呼籲召集,這要看公司章程)。既然President和CEO都是由Chairman任命的 ,理論上講Chairman也可以隨時解除他們的職務;不僅如此,Chairman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Member of the Board)和監事(Member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雇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即使他沒有多少股份,仁慈的股東往往也會允許他在董事會繼續呆下去。

董事會不是一個行政機構,而是一個立法性質的委員會,這就決定了董事長和董事們之間沒有真正的上下級關系。一位強大的Chairman可能擁有真正的生殺大權,這種大權有時候來自他掌握的多數股份,有時候來自他的人脈資源,有時候來自他早年積累的威信 ,這時董事會不過是Chairman的傀儡而已,President和CEO也必須真正對他負責(不僅僅是名義上的負責),比如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的李嘉誠,他們目前在公司都只保留了Chairman的職務,但對於行政事物他們一樣擁有最高的發言權。

但大部分公司的Chairman只是一種榮譽性職務,就像英國女王一樣,擁有無比尊榮的地位,卻從來不說有分量的話。尤其是資產特別巨大、股權特別分散的公司,如通用汽車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等,各大股東及行政人員的關系非常復雜,Chairman只 是一個德高望重、用來維持局面的「活人神」而已,除了召開董事會沒有任何權力(就連召開董事會都是應President或CEO的要求)。

喔,我也許說錯了,准確的說還是有一點權力的,那就是President或CEO太囂張,以至於大部分股東一致決定發動政變把他搞掉的時候,Chairman經常是政變的主腦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就發動過一次非常著名的宮廷政變,那是在20世紀初期,他是一家鐵礦公司的董事長,總裁是洛克菲勒家族之外的人,他與小洛克菲勒產生了嚴重的沖突,最後小洛克菲勒不得不召開一次特別股東大會來審議罷免總裁議案。當時小洛克菲勒掌握的股份只有四分之一,遠沒有到達左右大局的程度,但他出色地收羅了工人、行政管理者和小股東的心,最終以壓倒優勢罷免了桀驁不馴的總裁。不久前迪斯尼公司的CEO也是這樣下台的,對於一位資深經理人來說,被自己的董事長發動股東趕下台無疑是最悲慘的事情。

President這個詞誕生要比CEO早,范圍也比CEO狹窄。被稱做President的人,無論是總統、總裁還是大學校長、委員會主席,都是有一定權力和社會地位的人,但CEO卻可以隨便用在哪個行政負責人身上。看過《兄弟連》的人都記得,E連的戰士甚至把連長稱為「CO」,連長的上級也稱呼他為「E連的CO」,CO = Commanding Officer。就是officer in charge,也就是(戰地)指揮員的統稱。而具體軍銜沒有關系。對於一個清潔工小組來說,組長就是CEO;對於一個極地探險隊來說,隊長就是CEO,這個詞沒有任何特權榮耀的成分,只代表著某個范圍內的最高執行權和與之相伴的義務。想想中國國內的總裁、總經理們爭先恐後拋棄President的稱謂,視CEO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實在讓人感到好笑,難道他們不知道美英的一個下級軍官、一個職工領班都可以叫做CEO嗎?

一般來說,在公司內部,President是掌握實權的人;在CEO這個稱謂沒有誕生之前,President幾乎是唯一掌握實權的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經常同時給自己加上Chairman和President兩種頭銜,但現代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不是同一群人,再優秀的President往往也只佔有很少的股份,一個小股東是不應該成為Chairman的,就好象一個沒有王室血統的人即使再優秀也當不了國王。有時候大股東的力量太強大(比如摩根、杜邦這些大財團是許多公司的大股東),以至於Pres ident都成為了股東利益的代表,公司的行政實權就落到了其他行政人員手裡,比如執行委員會主席,副總裁,財務委員會主席等等,當然也包括CEO。

President淪為大股東代表的例子,最典型的是1920年代早期的通用汽車公司,當時通用汽車創始人杜蘭特因為瘋狂買空股票而被一腳踢出公司,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杜邦財團立即派遣了一位杜邦家族成員擔任通用汽車的President(注意不是Chairman,在通用汽車的歷史上Chairman一直是無足輕重的角色),直到赫赫有名的阿爾弗雷德?斯隆接任總裁為止。

事實上,西方的President在大部分時候與中國的總經理是一回事情。總經理可以翻譯成「President」,也可以翻譯成General Manager,但後者在西方企業中不是一個常見的職位。但中國企業經常同時設立總裁和總經理,如果把總裁翻譯成President,總經理就應該翻譯成CEO。President和CEO在西方企業里經常合二為一(尤其是在中小企業當中),即我們所說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你稱呼他President或CEO都無所謂;你也可以在禮儀場合稱呼他為President(強調身份和地位),在工作場合稱呼他為CEO(強調執行權和責任)。

在少數情況下,董事長、總裁和CEO都是同一個人,我們稱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或「董事長兼總裁」(稱呼「董事長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實在是太恐怖了,沒有必要),這種兼職大部分由公司創始人擁有(如比爾?蓋茨),有時候也是因為公司的傳統習慣( 如韋爾奇,按照通用電氣的傳統,他同時擔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而且不存在獨立的總裁職務)。

看到這里,大部分讀者恐怕會頭昏腦漲,連我自己都昏了頭,既然President和CEO的職權沒有本質的區別,而且經常是同一個人,那麼為什麼要把這兩種職務分開呢?答案比較復雜:第一,因為某些大公司的行政事務過於繁重,一個人的精力無論如何不能處理,必須有兩個地位平等的最高執行官;有的時候,一家公司同時擁有兩個優秀的領導者,有必要為他們安排平等的地位,所以President和CEO就變成了兩個人。第二,二戰結束之後,歐美大公司的執行權又發生了變化,演化為「重大執行權」和「日常執行 權」兩塊,重大事件如大政方針、重大人事任命和比較大規模的投資等屬於「重大執行權」范疇,由CEO掌握;一般政策、一般人事任命和一般規模的投資等屬於「日常執行權」范疇,由President掌握。如果說CEO是總理,那麼President就是掌握日常工作的第一副總理,如果這兩個職位不屬於同一人,那麼CEO的地位稍微高一點。

我沒有調查CEO和President最早是什麼時候分開的,但最早的著名例子發生在1960年代的福特汽車公司。當時福特三世邀請號稱「藍血十傑」之首的麥克馬納曼擔任福特汽車的President,麥克馬納曼也成為了福特汽車歷史上第一位沒有福特 家族血統的President。但是,福特三世並不想完全放棄行政權,因此他改稱自己為CEO,與麥克馬納曼形成了雙頭統治,這是現代企業歷史上CEO職務流行的開始。

從那以後,公司最高執行權掌握在兩個人手裡變的司空見慣,有時候CEO對總裁有很大的優勢,有時候又是總裁乾綱獨斷。1999年左右,比爾?蓋茨曾經任命一位新的微軟公司總裁,但自己仍然保留董事長兼CEO的職務;許多媒體報道說是蓋茨「辭去」總裁職務,但實際上蓋茨只是把微軟公司的總裁和CEO兩個職務清晰的分離開來,並把日常執行權授予總裁,這談不上什麼辭職可言。

Chairman, President and CEO,這三個詞的關系雖然錯綜復雜,但我們仍然可以把握它的精神實質。簡單的說,Chairman是股東利益在公司的最高代表,它不屬於公司雇員的范疇,President和CEO的權力都來源於他,只有他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President和CEO等最高權力,但他從來不掌握行政權力。一位Chairman如果不兼任President或CEO,就僅僅是一個禮儀職務,一個德高望重的仲裁者,一般來說是某位大股東的代表。President掌握著公司的日常行政權,既可以譯成總裁,又可以譯成總經理;President這個稱謂包含的榮耀和地位比CEO要高,因此經常用於禮儀場合。

許多時候,President和CEO是同一個人,隨便你怎麼稱呼他;但在許多大公司里,President和CEO是兩個人,這時「總裁」和「首席執行官」才有嚴格的差異,有時候兩者地位平等,有時候CEO是總裁的上級(實際情況很復雜,必須一一分 析)。有時候President和Chairman一樣,也淪落為一種無足輕重的禮儀職位,但至今從沒有聽說過CEO變成一種禮儀職位,除了在中國。在中國,無數的經理人瘋狂地給自己加上CEO的冠冕,以為這就是跟世界接軌,就是擁有了最高的榮譽與地位;他們不知道,CEO這個詞在西方沒有任何榮譽與地位的暗示。

來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625284/

2. 加多寶總裁王強被解職和中糧集團入股有關嗎

近日,加多寶集團再曝出人事地震,加多寶集團總裁王強和副總經理徐建新雙雙被解除職務。

去年8月入股加多寶的中糧集團目前仍在對加多寶公司的相關財務數據進行梳理。同時,加多寶集團多個職能部門的員工已經全部離職,市場、營銷等部門也正在經歷「換血」。

雖然加多寶董事長陳鴻道因被大陸警方追捕,一直「蝸居」香港,但其對加多寶公司的控制權仍在。

雖然加多寶董事長陳鴻道目前仍是加多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決策者,公司相關人事任命由其掌控,但其個人目前仍處於被中國警方追捕階段。

陳鴻道外逃案可追溯到1995年,當時王老吉葯業的前身羊城葯業與加多寶集團前身鴻道集團正式簽約,將紅罐和紅瓶王老吉的生產經營權授予鴻道集團;雙方於2000年再次簽訂商標許可主合同,將商標的使用期限延長至2010年。

據廣州市檢察院披露,2002年至2003年,陳鴻道先後通過三次行賄,用300萬港元向原廣葯集團總經理李益民行賄,用較低的商標使用費再次簽訂了兩份補充協議,將王老吉商標許可期限延長至2020年。陳鴻道是否行賄,也一度成為此前王老吉商標權判決的關鍵所在。

2004年,李益民因受賄被捕,行賄案「東窗事發」。2005年10月,廣州公安邊防部門將陳鴻道抓捕歸案,當月19日,陳鴻道取保候審,隨後棄保外逃至香港,至此再也未在公眾面前露過面。

由於陳鴻道並未到案,關於「陳鴻道涉嫌行賄原廣州醫葯集團總經理李益民」一案目前處於「中止審理」狀態,若陳鴻道到案,上述案件將恢復審理。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只要在逃人員尚未追捕歸案,就不會中止偵查,也沒有訴訟時效的限制。這意味著,只要陳鴻道一天不歸案,上述案件就不存在中止偵查的可能。

3. 王強的介紹

王強,河北獻縣人,出生於1973年10月,安新縣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保定市合達電子科技公司總經理,多年從事計算機軟體、硬體開發和項目組織管理工作,在企業ERP、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通信、自動控制等方面的規劃和研發上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4. 安徽建工集團的集團領導都有誰

  1.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趙時運

  2.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家靜

  3.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工會副主席:李長斌

  4.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德堯

  5.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戴良軍

  6.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劉振武

  7.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徽建工技師學院院長、安徽建設學校校長:王禮義

  8.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元曦

  9.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安徽建工集團海外發展公司總經理、安徽建工集團海外公司黨委副書記:汪衛東

5. 好想你王強副總經理酬薪為什麼這么高

能力強,又有高學歷,所以薪酬高

6. 上市公司才由總裁嗎

一般來講,股份制公司才會有這個稱呼。股份制公司不一定是上市公司,而是包含之。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准確的說是Chairman of the Board),總裁是President,首席執行官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這是眾人皆知的。President和CEO都由Chairman任命,董事會只能由Chairman召集,非例行的股東大會一般也只能由Chairman召集(或者由股東聯名呼籲召集,這要看公司章程)。既然President和CEO都是由Chairman任命的 ,理論上講Chairman也可以隨時解除他們的職務;不僅如此,Chairman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Member of the Board)和監事(Member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雇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

一般來說,在公司內部,President是掌握實權的人;在CEO這個稱謂沒有誕生之前,President幾乎是唯一掌握實權的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經常同時給自己加上Chairman和President兩種頭銜,但現代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不是同一群人,再優秀的President往往也只佔有很少的股份,一個小股東是不應該成為Chairman的,就好象一個沒有王室血統的人即使再優秀也當不了國王。有時候大股東的力量太強大(比如摩根、杜邦這些大財團是許多公司的大股東),以至於Pres ident都成為了股東利益的代表,公司的行政實權就落到了其他行政人員手裡,比如執行委員會主席,副總裁,財務委員會主席等等,當然也包括CEO。
President淪為大股東代表的例子,最典型的是1920年代早期的通用汽車公司,當時通用汽車創始人杜蘭特因為瘋狂買空股票而被一腳踢出公司,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杜邦財團立即派遣了一位杜邦家族成員擔任通用汽車的President(注意不是Ch airman,在通用汽車的歷史上Chairman一直是無足輕重的角色),直到赫赫有名的阿爾弗雷德斯隆接任總裁為止。
事實上,西方的President在大部分時候與中國的總經理是一回事情。總經理可以翻譯成「President」,也可以翻譯成General Manager,但後者在西方企業中不是一個常見的職位。但中國企業經常同時設立總裁和總經理,如果把總裁翻譯成President,總經理就應該翻譯成CEO。President和CEO在西方企業里經常合二為一(尤其是在中小企業當中),即我們所說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你稱呼他President或CEO都無所謂;你也可以在禮儀場合稱呼他為President(強調身份和地位),在工作場合稱呼他為CEO(強調執行權和責任)。

希望對你有幫助。

7. 暗夜追光2020車市半年談 丨三大集團高層變動 合並or合作再生疑雲

今年年初,國資委就將加大力度進一步推動央企戰略性重組作為2020年的重點任務之一。作為汽車行業的「央企三巨頭」——中國一汽、東風集團和長安汽車,再次成為了輿論的眾矢之的。

6月份,三家汽車央企聯合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和南京江寧經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60億元成立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

從種種跡象來看,由高層變動引發的行業變動,預示著三大汽車央企的改革正在轉變思路,或許深入合作將成為接下來的主旋律。

紅點觀察:從上半年的三大集團高層變動來看,在經過了前兩年的「破冰」和「加速」之後,今年國企改革勢必將更加觸及核心、邁向縱深,成為實現汽車行業改革全面提速和落地的重要推動力和支撐力量。

而從集團的架構調整、混改的積極探索,再到集體「更名」,三大央企正在以前所未有推進變革的信心和決心,朝著「新四化」發展的方向前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安徽建工集團的集團領導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趙時運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家靜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工會副主席:李長斌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德堯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戴良軍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劉振武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徽建工技師學院院長、安徽建設學校校長:王禮義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元曦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安徽建工集團海外發展公司總經理、安徽建工集團海外公司黨委副書記:汪衛東
所獲殊榮
安徽建工集團承建了大批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和「高、精、尖、特」建設項目,有40餘項成果榮獲國家、省科技進步獎;9項工程榮獲中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100餘項工程榮獲省(市)級建築工程質量獎。
安徽建工集團全力實施由「借船出海」向「造船出海」過渡及「一主兩翼」(即以房建為主帶動勞務輸出、進出口貿易)的跨國經營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業務涉及近30個國家和地區,一大批工程獲得國家外交部、商務部通報嘉獎和國外客戶的高度評價。安徽建工品牌在國內、國際市場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市場佔有率逐年提高。在第四屆ENR「中國承包商60強」排名中,列第34位,並被評為「中國最具成長性的承包商」和「中國最具國際拓展力的承包商」,在安徽建築業100強和外向型企業10強排名中均列第一位,並先後榮獲「全國建築技術創新先進單位」、「全國施工企業設備管理優秀單位」、「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優秀企業」、「中國建築行業企業信譽AAA級單位」、「全國建築系統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十五全國建設科技進步先進集體」、「全國工程總承包先進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建築業誠信企業」、「全國建設系統先進集體」、「安徽省優秀建築業企業」、「安徽誠信施工單位」 、「安徽省第四屆企業管理進步成果一等獎」等榮譽稱號。2009年,在北京召開的2009中國建築500強發布會上,安徽建工集團榮登2009中國建築500強排行榜,位列第12名。這標志著安徽建工集團已經進入中國大企業的行列,成為安徽建工發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9. 為何說上市公司總經理半壁江山歸60後

近日,隨著標點財經研究院聯袂《投資時報》製作的《2017中國上市公司總經理全樣本報告》新鮮出爐,總經理的年齡和學歷情況也由此揭開面紗。

數據顯示,與上一年度相比,總經理的年齡分布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在納入統計3195位上市公司總經理中,60後和70後依舊為中流砥柱,以合計86.57%的佔比獲得絕對優勢,但其中70後的佔比提高至29.48%;50後、40後和30後這些職場老手共佔到總人數的9.24%,而在去年榜單中,僅50後總經理的佔比就達到了10.70%。此外,80後和90後的人數分別從102人和1人增加至132人和2人。

跟隨著80後的腳步,被稱為「新新人類」的90後也逐漸到了走出大學校園的年紀。從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來看,已有兩名90後總經理嶄露頭角,分別為申科股份何建南和*ST金源(現「藏格控股」)肖瑤,二者均為本科學歷,年薪分別為40萬元和25萬元。不到30歲就任職上市公司高管,二人的家族背景為幕後推手。

10. 大公司的總經理為什麼不自己創業

大公司里邊兒的總經理,他們的年薪可以說非常的可觀了,再加上他們現在的這個位置已經不允許或者說沒有精力去創業了,因為他們每天的精力有限,必須要安排好自己公司的一些個機場工作和接待客戶之類的,如果說再去創業的話,可能真的時間上不允許,再加上自己的精力也沒有那麼大。

所以說有的時候面對這些過程,我們要有一個很好的分析與判斷過程,他們可能真的是想創業,但是後來想想真的不如自己待在公司里掙得多,所以說也就不去選擇創業這么一個潞城了,再說了,如果說走到公司總經理這么一個位置,可能是他的精力真的是有限,也許到了一定的年紀可能就不太愛折騰了吧。一個人一輩子能夠做好一件事情,也可以給他帶來很不錯的收入,這也是一種很對的想法。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總經理王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服務專業屬於什麼類 瀏覽:364
基金持倉越來越多 瀏覽:563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