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指南針國際集團張軍

指南針國際集團張軍

發布時間:2021-06-11 02:08:39

⑴ 張軍的人物經歷

1985年,張軍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
1988年,獲得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
1990年,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國際暑期學院(ISSE))結業;
1992年,獲得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
1992-1995年間分別獲得「英國文化委員會」(British Council) 和「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US Committe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with China)提供的獎學金在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 和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88-1993,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助教、講師;
1993-1997,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1997-至今,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1994,10-1995,5 任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經濟系客座副教授
1997,9-1998,3 任英國倫敦經濟學院STICERD 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1998,3 任丹麥奧胡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訪問教授
1998,11-1999,1 任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經濟學部招募研究學者
1999,7-8, 任日本青山學院國際政治與經濟系IMBA 講座教授
2000,6-8, 任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2000,9-2001.9 任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2002.6-8 任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
2002,9-2003,1 任韓國慶北國立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2003,1 任香港嶺南大學亞太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
2003,6-8 任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
2004,6-7 任韓國全南國立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
2005,6-9 任芬蘭赫爾辛基聯合國大學「經濟發展世界研究院」(WIDER)訪問研究員。
2005,7-2006,12 任日本早稻田大學「亞洲共存」數字教學項目特聘講座教授
2006,4- 任復旦大學「當代中國經濟」長江特聘教授
2007,5-8 任加拿大女王大學政策研究學院訪問研究員
2007,1 2 任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
2008,3-5 任美國耶魯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⑵ 張軍的詳細資料

性別:男
籍貫:江蘇蘇州
生日:1977.11.26
身高:1.75米
體重:75公斤
項目:羽毛球(混合雙打)
搭檔:高崚 【輝煌戰績】張軍1986年進入蘇州市體校,1991年進入江蘇省體工隊,1996年進入國家二隊,後進 入國家一隊。張軍的技術特點是後場攻擊力強,劈殺力量過人,不足之處是戰術上缺乏靈活性。他與高崚配對為中國奪得了奧運會歷史上第1枚混雙金牌。但如今由於戰術單一,已經和搭檔分道揚鑣,目前已經成為一名羽毛球教練。(高陵目前的混雙搭檔是鄭波,兩人目前世界排名第二)
1997年中國公開賽男雙亞軍(與楊明)
1998年瑞士公開賽男雙冠軍(與張尉),亞錦賽男雙亞軍(與張尉),亞運會男團亞軍主力成員(與張尉);
1999年第6屆蘇迪曼杯冠軍主力成員(與張尉);
2000年悉尼奧運會混雙金牌(與高崚),馬來西亞、日本公開賽混雙四強,泰國公開賽混雙冠軍;
2001年國際羽毛球超級大獎賽男雙冠軍(與張尉),世界羽毛球大獎賽總決賽男雙第3(與張尉)、混雙第3(與高崚),世錦賽混雙冠軍(與高崚),中國、日本公開賽混雙四強,全英公開賽混雙冠軍,韓國公開賽混雙亞軍;
2002年全英賽混雙第3名(與高崚),中國、印尼、新加坡、全英公開賽男雙八強,日本公開賽男雙四強,中國公開賽混雙冠軍,亞錦賽混雙冠軍,亞運會混雙八強,印尼公開賽混雙四強;
2003年日本、全英公開賽混雙冠軍;
2004年雅典奧運會混雙冠軍。
2008年成為奧運火炬手

⑶ 羽毛球運動員張軍的資料

籍貫:江蘇蘇州
生日:1977.11.26
身高:1.75米
體重:75公斤
項目:羽毛球(混合雙打)
搭檔:高崚
輝煌戰績
張軍1986年進入蘇州市體校,1991年進入江蘇省體工隊,1996年進入國家二隊,後進入國家一隊。張軍的技術特點是後場攻擊力強,劈殺力量過人,不足之處是戰術上缺乏靈活性。他與高崚配對為中國奪得了奧運會歷史上第1枚混雙金牌。但如今由於戰術單一,已經和搭檔分道揚鑣,目前已經成為一名羽毛球教練。(高陵目前的混雙搭檔是鄭波,兩人目前世界排名第二)
1997年中國公開賽男雙亞軍(與楊明)
1998年瑞士公開賽男雙冠軍(與張尉),亞錦賽男雙亞軍(與張尉),亞運會男團亞軍主力成員(與張尉);
1999年第6屆蘇迪曼杯冠軍主力成員(與張尉);
2000年悉尼奧運會混雙金牌(與高崚),馬來西亞、日本公開賽混雙四強,泰國公開賽混雙冠軍;
2001年國際羽毛球超級大獎賽男雙冠軍(與張尉),世界羽毛球大獎賽總決賽男雙第3(與張尉)、混雙第3(與高崚),世錦賽混雙冠軍(與高崚),中國、日本公開賽混雙四強,全英公開賽混雙冠軍,韓國公開賽混雙亞軍;
2002年全英賽混雙第3名(與高崚),中國、印尼、新加坡、全英公開賽男雙八強,日本公開賽男雙四強,中國公開賽混雙冠軍,亞錦賽混雙冠軍,亞運會混雙八強,印尼公開賽混雙四強;
2003年日本、全英公開賽混雙冠軍;
2004年雅典奧運會混雙冠軍。
2008年成為奧運火炬手

⑷ 張軍的主要著作

中文著作
《中級微觀經濟學》(主編),2008,高等教育出版社。
《為增長而競爭:中國增長的政治經濟學》(與周黎安合編),2008年,上海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轉型、治理與中國私人企業的演進》,200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
《讀懂中國經濟》,2006年,中國發展出版社。
《資本形成、投資效率與中國的經濟增長》,200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
《高級微觀經濟學》(主編),200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
《組織、制度和中國的經濟改革》(2004)
《資本形成、投資效率與中國的經濟增長》(2005)
《中國的工業改革與經濟增長》,2003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聯書店。
《書里書外的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1月版。
《高級微觀經濟學》(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話說企業家精神、金融制度與制度創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走近經濟學》,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版。
《市場的微觀結構》(譯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協調博弈:互補性與宏觀經濟學》(譯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合作團隊的經濟學:一個文獻綜述》,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比較經濟模式:關於計劃和市場的經濟分析》,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中國經濟改革的回顧與分析》,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年版。
《經濟、社會與文化:張軍經濟隨筆集》,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我們身邊的經濟學》,(譯),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
《雙軌制經濟學:中國的經濟改革1978-1992》,上海三聯書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微觀經濟學》(主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2000年新版。
《中國過渡經濟導論》,立信出版社1996年版。
《特權與優惠的經濟分析》,立信出版社1995年版。
《現代公司的理論與經驗》,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年版。
《公共選擇》(譯),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版。
《現代產權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版。
《法和經濟學》(主譯),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版。
《西方宏觀經濟學導論》(譯),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代表性中文論文
「改革以來中國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效率變化研究:1978-2005」(與陳詩一合作),《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三十年來中國:經濟改革3與增長模式」,《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1期。
「中國地方官員為什麼要改善基礎設施?」(與王世磊合作),《經濟學季刊》,2007年1 月(第7卷第2期)。
「分權與增長:中國的故事」,《經濟學季刊》2007年10月(第7卷第1期)。
「官員的任期限制、異地交流與經濟增長」(與高遠合作),《經濟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國為什麼擁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與高遠等合作),《經濟研究》,2007年第3期首篇。
「中國金融深化-生產率關系的再檢測:1978-2001」(與金煜合作),《經濟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國省國際資本存量的再估計」(與吳桂英等合作),《經濟研究》,2004年第8期。
「權威、企業績效與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王祺合作),《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中國的工業改革與效率變化:方法、數據、文獻與現有的結論」(與陳詩一等合作),《經濟學季刊》,2003年10月號。
「市場結構、成本差異與國有企業的民營化進程」(與羅長遠等合作)在《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的首篇。
「關於中國資本存量的另一種測度方法」(與章元合作),《經濟研究》2003年第7期。
「改革以來中國的資本形成與經濟增長:新的發現與解釋」,2002,《經濟研究》,第6期首篇。
「增長、資本形成與技術選擇:對中國經濟增長下降的解釋」,2002,《經濟學季刊》(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第2卷第1期。
「關於信息產品共享的經濟模型」(與姜建強合作),2002,《經濟學季刊》(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第2卷第2期。
「中國國有工業利潤率的變動模式:1980-1997,2001,《經濟研究》,第3期。
「集體所有制鄉鎮企業改制的經濟學分析」(與馮曲合作),2000,《經濟研究》,第7期。
「中國製造業利潤率的決定:來自普查的證據」(與村上直樹等合作),2000,《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冬季號。
「轉型國家的初始條件,改革速度和經濟增長」(與Hallagan合作),1999,《經濟研究》,第10期。
「需求,規模效應和中國國有工業的虧損:產業組織的方法」,1998,《經濟研究》,第6期。
「改革起點和改革路徑:一個可行的模擬」(與Hallagan合作),1996,《經濟研究》,第1期首篇。
「蘇聯的增長方式:一個綜述」(與韓賢旺合作),1996,《經濟研究》,第8期。
「社會主義的政府與企業:從退出角度的分析」,1994,《經濟研究》第9期。
「中央計劃經濟下的產權與制度變遷理論」,1993,《經濟研究》,第5期。
「尋求短缺的制度原因」,1991,《經濟研究》,第12期。
「產權結構、所有制和社會主義企業制度」,1989,《經濟研究》,第8期。
「改革後中國農村改革產品的供給:理論與經驗研究」,1998,《社會科學戰線》,第1期。
「過渡經濟學:我們知道什麼?」,1998,《社會科學戰線》,第5期。
「轉軌經濟中的過度進入問題--對重復建設的經濟學分析」,1998,《復旦學報》,第1期。
「改革後中國農村的非正規金融部門:溫州案例」,1997,《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20卷(秋季)。
「過渡經濟學:理論的回顧與爭論」,1997,《上海經濟研究》,第4期。
「中國農村的公共產品供給:改革後的變遷」,1996,《改革》,第5期。
「中國的漸進改革為什麼成功?」,1996,《經濟學家》,第3期。
「關系:一個初步的經濟分析」,1995,《世界經濟文匯》,第6期。
「信息費用、有限理性和計劃的約簡:對中國計劃經濟結構的一個假說」,1992,《經濟發展研究》,第3期。
「國有企業的貨幣激勵:理論與經驗研究」,1991,《上海經濟研究》,第6期。
「關於企業制度的理論模式」,1991,《世界經濟文匯》,第4期。

⑸ 張軍華的人物簡介

張軍華,男,1977年2月出生,湖北京山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林業工程系副主任。2009年入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劃」,2010年入選「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現為中國林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林業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林產化學加工工程專業組成員,中國微生學學會會員。是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國際期刊的審稿人。個人簡歷2008.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2009.9----2011.6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博士後2005.7----2008.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講師2002.9----2005.6 南京林業大學,博士1999.9----2002.7 西南林業大學,碩士1995.9----1999.7 西南林業大學,本科 獎勵與榮譽雲南省科學技術發明三等獎,200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先進科技工作個人,2008陝西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五名),2012

閱讀全文

與指南針國際集團張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服務專業屬於什麼類 瀏覽:364
基金持倉越來越多 瀏覽:563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