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會計信息披露時間是哪天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時間 是每年的4月30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今日發布《關於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布置滬市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工作。除常規的披露要求外,《通知》對今年的年報披露還提出了兩項新要求。一是上市公司如果在報告期內發生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股5%以上的股東違反相關規定買賣公司股票,或發生其他涉嫌違規買賣公司股票且公司已披露將收回涉嫌違規所得收益的,公司應在本次年報全文的「重大事項」中披露董事會收回其所得收益的時間、金額;二是上市公司在執行新會計准則過程中,根據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最新發布的規定對前期已披露的2009年期初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做出變更或調整的,應當作為單獨議案與本次年報同時提交董事會審議,並在董事會決議公告中對變更或調整的具體項目和金額進行說明。
《通知》要求上市公司應當於2010年4月30日前完成2009年年度報告的編制、報送和披露工作。在2010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新上市的公司,如在上市公告書中未披露經審計的2007年年度業績情況的,也應當於4月30日前披露2009年年報。上市公司預計不能在4月30日前完成本次年報披露的,應當在4月15日之前提交書面報告,並公告不能按期披露的原因、解決方案及延期披露的最後期限。上證所將自5月1日起對該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實施停牌,並對公司或相關人員予以公開譴責。
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頻率是什麼
每個季度會有業績報告,如果有任何需要的披露信息,比如一些重大消息,是要隨時進行披露的
⑶ 上市公司如何信息披露才算及時
上周維權在線主持嘉賓
本報投資者維權志願團成員 四川華晨律師事務所 成鵬 律師 簡介:四川大學畢業。1991年開始執業,1994年起介入證券法律事務。曾在一起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中,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法經(1998)392號函,最後撤銷了某法院作出的終審裁定,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成鵬
當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投資者在反映較多的問題之一。主要集中在個別上市公司對重大事件不能及時披露或者披露信息不完整,長期停牌;個別上市公司披露虛假信息;少數機構和個人利用未公開披露的信息進行內幕交易;個別媒體編制、傳播虛假信息擾亂證券市場等等。 由於此類問題主要涉及上市公司的臨時報告,投資者應當了解臨時報告應公布哪些重大事件。筆者認為,重大事件包括: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或者發生大額賠償責任;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公司的董事、1/3以上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董事長或者經理無法履行職責;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公司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的決定;或者依法進入破產程序、被責令關閉;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仲裁,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被依法撤銷或者宣告無效;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被有權機關調查,或者受到刑事處罰、重大行政處罰;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違法違紀被有權機關調查或者採取強制措施;新公布的法律、法規、規章、行業政策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董事會就發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資方案、股權激勵方案形成相關決議;法院裁決禁止控股股東轉讓其所持股份;任一股東所持公司5%以上股份被質押、凍結、司法拍賣、託管、設定信託或者被依法限製表決權;主要資產被查封、扣押、凍結或者被抵押、質押;主要或者全部業務陷入停頓; 對外提供重大擔保;獲得大額政府補貼等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或者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額外收益;變更會計政策、會計估計; 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錯、未按規定披露或者虛假記載,被有關機關責令改正或者經董事會決定進行更正等等。 在發生上述重大事件後,上市公司應當立即用臨時報告的形式予以披露,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影響。 投資者如何判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及時?及時,是指自起算日起或者觸及披露時點的兩個交易日內。根據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在最先發生的以下任一時點,及時履行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義務:事會或者監事會就該重大事件形成決議時;有關各方就該重大事件簽署意向書或者協議時;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知悉該重大事件發生並報告時。在時點之前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應當及時披露相關事項的現狀、可能影響事件進展的風險因素:該重大事件難以保密;該重大事件已經泄露或者市場出現傳聞;公司證券及其衍生品種出現異常交易情況。 上市公司未在規定期限內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中國證監會將按照《證券法》處罰。對構成虛假陳述、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有權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
⑷ 上市公司當天披露的信息,怎麼顯示的披露時間是第二天
我不同意推薦的答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時,都是通過交易所網上業務專區製作發布的,其中會有一個「擬披露日期」的選項。如果工作人員在專區提交信息披露申請的時間晚於11:30分,那麼系統認可的有效的擬披露日期必須大於當日,所以如果是臨時性公告,上市公司會將當日申請披露的公告日期填寫成系統認可的擬披露日期(即申請的次日)以保持一致。所以就出現了今天披露的公告,日期寫的卻是明天的情形。而如果是三會決議公告等,系統認可的擬披露日期雖為信息披露申請的次日,但公告文稿的日期也必須填寫為會議召開當日,以事實為准。需要強調的是,上市公司信披是一件非常嚴肅、謹慎的事項,公告一旦發出就表示了公司最權威的言論,根本不允許存在什麼筆誤,這是監管部門、上市公司非常忌諱的事情!
⑸ 年報,中報,季報的法定披露時間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 上市公司應當披露的定期報告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季度報告。凡是對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均應當披露。
年度報告中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經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第二十條 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中期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季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第3個月、第9個月結束後的1個月內編制完成並披露。
第一季度季度報告的披露時間不得早於上一年度年度報告的披露時間。
(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時間擴展閱讀: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第二十一條 年度報告應當記載以下內容:
(一)公司基本情況;
(二)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三)公司股票、債券發行及變動情況,報告期末股票、債券總額、股東總數,公司前10大股東持股情況;
(四)持股5%以上股東、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情況;
(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情況、持股變動情況、年度報酬情況;
(六)董事會報告;
(七)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八)報告期內重大事件及對公司的影響;
(九)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全文;
(十)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二條 中期報告應當記載以下內容:
(一)公司基本情況;
(二)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三)公司股票、債券發行及變動情況、股東總數、公司前10大股東持股情況,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的情況;
(四)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五)報告期內重大訴訟、仲裁等重大事件及對公司的影響;
(六)財務會計報告;
(七)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三條 季度報告應當記載以下內容:
(一)公司基本情況;
(二)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三)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四條 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對定期報告簽署書面確認意見,監事會應當提出書面審核意見,說明董事會的編制和審核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報告的內容是否能夠真實、准確、完整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定期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無法保證或者存在異議的,應當陳述理由和發表意見,並予以披露。
第二十五條 上市公司預計經營業績發生虧損或者發生大幅變動的,應當及時進行業績預告。
第二十六條 定期報告披露前出現業績泄露,或者出現業績傳聞且公司證券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出現異常波動的,上市公司應當及時披露本報告期相關財務數據。
第二十七條 定期報告中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非標准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董事會應當針對該審計意見涉及事項作出專項說明。
定期報告中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非標准審計意見,證券交易所認為涉嫌違法的,應當提請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第二十八條 上市公司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和中期報告的,中國證監會應當立即立案稽查,證券交易所應當按照股票上市規則予以處理。
第二十九條 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季度報告的格式及編制規則,由中國證監會另行制定。
⑹ 上市公司半年報最晚什麼時候披露完畢!
你好,半年報是上市公司按每一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財務報表。半年報包內括描述公司經容營狀況,以及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等的會計報表。一般半年報的披露時間是在每年的7月到8月期間。
上市公司半年報公告信息包括:公司基本情況;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公司股票、債券發行及變動情況,報告期末股票、債券總額、股東總數,公司前10大股東持股情況;持股5%以上股東、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情況;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情況、持股變動情況、年度報酬情況;董事會報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等等。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上市公司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中期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季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第3個月、第9個月結束後的1個月內編制完成並披露。
如果,上市公司在規定披露時間結束日前,並未披露上市公司年報。上市公司在下個月的第一個交易日,中國證監會立即立案稽查,證券交易所應當按照股票上市規則予以處理,交易所會將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實施停牌處理。同時對公司及相關人員予以公開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