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電集團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電集團是國企。
中電集團於1901年在香港注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是香港兩家電力供應商之一(另一家為香港電燈)。近年亦在澳洲、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投資發展及營運能源項目。
中電在香港營運三間發電廠,青山發電廠(4108兆瓦)、龍鼓灘發電廠(2500兆瓦)和竹篙灣發電廠(300兆瓦)生產,總發電量為6908兆瓦。三間發電廠均由美國埃克森美孚能源有限公司及中華電力合營(分別佔60%及40%權益)的青山發電有限公司持有。
2. 中國電子信息集團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何區別
信息集團是由原電子部工廠組成的集團;科技集團是由原電子部研究所組成的集團
3.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是什麼級別的單位
是中央企業。
特別指出,在我國除了廣義和狹義定義的中央企業外,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這些中央企業歸國務院直屬管理,屬於正部級。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以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家批準的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之一,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3)中國電子集團改革擴展閱讀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1、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目前有96家。
2、由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管理的中央企業,屬於金融行業,如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
3、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中央企業,屬於煙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等。
4.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2所 是什麼性質的公司
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2研究所,創建於1958年,是國家專業從事嵌入式計算機技術和產品研發的骨幹研究所,長期專注於基礎軟體、關鍵晶元、嵌入式計算機等領域的科研開發,是我國最早建立的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研究所之一,也是我國南方計算機技術研究開發基地。
32所總部目前位於上海市漕河涇經濟開發區桂林路418號,佔地面積20多畝;嘉定分部建設正在
規劃中,佔地面積300畝,力求打造成為軍民融合、集聚行業相關價值鏈的產業基地。32所及關聯公
司現有職工近4000人,其中,所本部1000多人。
建所以來,歷經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傳承與創新,從艱苦創業到蓬勃發展,32所走過了五十
多年的 光輝歷程。從神算所到上海IT的黃浦軍校,從歷次技改到重大科研項目的攻關,32所取得
了卓越的成績,為我國的國防建設研製成功多種聞名遐邇的中大型計算機,創造了我國計算技術發
展史上的數十個第一,近500項科研成果獲獎,其中10項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80多項獲部、省
(市)級科研成果獎。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32所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在科技體制改革的道路上堅持長期不懈的 探索,緊緊抓住發展趨勢,自主創新,搶占制高,以多種形式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90年代,誕生了 IT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華東電腦;本世紀,誕生了最優秀的網路服務公司——華訊公司。經過多年 的發展、調整、改制、重組,這些公司正在朝著更高目標的現代化企業發展道路上闊步邁進。
5.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是否歸工信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成立於2002年3月1日,是以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
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也是國家批準的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之一。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由國資委管理,是將以前工信部的一些資源整合而組建的企業,管理許可權劃歸國資委
6.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屬於什麼性質屬於事業性單位嗎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屬於央企。不屬於事業性單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科,英文縮寫CETC)成立於2002年3月1日,是以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也是國家批準的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之一,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所屬二級成員單位58家,三級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和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注冊資本47.68億元,2013年實現總收入1200億元。
(6)中國電子集團改革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發展歷程:
中國電科具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國家級科技人才48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265人。擁有1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研究應用中心、7個研發中心,有27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中試線、生產線、裝配線和機加工中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研究、設計、試制、生產及試驗能力體系,有完備的質量保證體系。
取得了一批領先或接近國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始終保持著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地位。在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負責人2004至2013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十次奪得A級和任期考核連續三次奪得A級。
在首都60周年國慶閱兵活動中,中國電科研製生產的以空警2000、空警200預警機為代表的7型裝備首次分別組成空中方陣、雷達方陣、通信方陣的三個獨立方陣接受檢閱。
在載人航天工程中,中國電科作為副總指揮長單位,在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中承擔了重要任務,負責測控通信系統設備、雷達探測設備、太陽能電池和大量關鍵元器件的研製任務。
在探月工程中,中國電科作為副總指揮長單位,在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和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中承擔研製生產任務。在國家公布的16個重大專項中,中國電科在多個專項中承擔規劃和總體設計工作等重要攻關任務。
在中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中國電科參與承擔了衛星定位綜合服務系統、電源系統、地面終端系統以及檢測認證服務等多項任務,並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中國電科堅持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先後承擔國家公共突發事件應急平台系統、北京奧運會安保指揮中心系統、
上海世博會安保項目以及博鰲亞洲論壇、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安保解決方案等大型公共安全系統工程,承建國家電子政務網、全國氣象雷達網、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和軌道交通系統等一大批國家重大信息系統工程。
形成「電子信息產品與裝備製造」、「行業信息化應用系統工程」、「現代信息服務」三大產業群和安全電子、能源電子、軟體與信息服務、電子製造裝備與儀器儀表、新型元器件等五大產業板塊。
中國電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展現共和國長子頂樑柱作用。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的搶險救災中,中國電科提供應急指揮通訊、衛星導航、氣象探測、機載電子測繪、高原炊事保障等先進的電子信息裝備及技術支持,為黨中央實施抗震救災指揮做出了重要支撐。
中國電科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拓展國際貿易市場,已初步建成覆蓋全球重點市場的外貿營銷網路。相繼與幾十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並代表國家參加多個國際組織,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CETC品牌和形象。
7.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什麼級別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大型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級別。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8. 1991年中國電子總公司是在哪些單位基礎上成立的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科,英文縮寫CETC)成立於2002年3月1日,是以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
9.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國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中國電子概念一共有9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中國電子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4家中國電子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根據龍頭挖掘機自動匹配,中國電子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股票中誕生中電廣通、中國軟體、中國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