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危機會怎麼樣
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沖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出口。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出口呈現減速跡象。上半年中國繼續延續出口增長減速的趨勢。從出口金額看,上半年同比增長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長速度降低近6個百分點;從出口數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長8.44%,也明顯低於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長速度。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統計,前5個月收到的報損案件金額高達3034萬美元,同比增長80%;已支付賠款895萬美元,同比增長525.6%。其中,2008年理賠量比2007年同期增長525.6%,本地企業的海外壞賬率增長約為268%。
具體到行業,保險業近年來總體處於上升狀態,除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保費增速降低,但仍超過10%。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8年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較8月份減少近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僅小幅增加約3億美元,9月份出口延續了8月份微幅增長的趨勢。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以美元計價的紡織出口接近零增長,以人民幣匯率計價的出口額持續負增長,20%的紡織企業出現虧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乘用車產銷463.24萬輛和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67%和13.1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個百分點和10.94個百分點。從8月份的汽車銷量來看,歐洲同比銳減16%,北美降幅達15.5%,日本汽車銷量下降14.9%。而中國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5.4%,環比下降了6.0%;船舶行業也深受其害。由於金融危機,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歐洲許多銀行都暫停了船舶融資業務,預訂船舶但未獲融資的比例明顯上升。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如香港金輝船務取消了在大連船舶重工訂購2艘VLCC的訂單,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億美元散貨船訂單,韓國、印度中小船東也相繼出現了取消訂單的情況。就地區而言,東部地區由於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所受損失相對較嚴重。廣東有2萬至3萬家大大小小的工廠倒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家玩具加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中國對拉美、非洲出口金額增長都在40%以上,遠遠高於對歐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額增長速度。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與擴散,中國對歐洲國家,甚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中國整體出口增長構成嚴峻挑戰。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次級債券衍生合約的市場規模被放大至近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體報道這次危機將導致全球金融資產縮水27萬億美元。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們回首今日,可能會把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評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現已顯現,世界經濟下滑幾成定局。中國是這次危機中受損最小的發展中國家,直接損失較小,但是間接影響也不可小視。出口將減少,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作用開始消弱;投資者的信心有所動搖,投資積極性不高;銀行「惜貸」,國內流動性不足。目前,擴大內需,尤其是刺激消費已成為政府和學界統一的經濟調整口徑,但僅依靠個體經濟行為(個人與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顯然有些「牽強附會」。實踐表明,當經濟處於衰退、或預期衰退時,(我國仍處於良性軌道上,但經濟下滑)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應該說,從不久前的「反通脹」到今天的「保增長」政策突變,正在考驗著政府宏觀經濟駕馭和調控的能力。
經濟領域的劇變帶來了人心理上的改變,他們越來越失去安全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排山倒海般到來的金融危機不啻於美國經濟領域的「9·11」。美國人開始質疑美國政府的決策能力,美國數家新聞媒體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8%的接受調查的人認為,當前美國國家路線不對。民心的這種微妙變化,無疑將在即將白熱化的美國大選中發揮「威力」,因此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都在不遺餘力地批評現政府的決策之餘,還熱情洋溢地發布解決經濟困境的「妙招」,為的就是爭取這部分選民。
金融危機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這不僅使得還不起房貸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普通美國人抱怨,連日常開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縮減。
❷ 全球最大的玩具企業
美泰兒(Mattel Inc.,NYSE:MAT),又名 美泰公司,是美國品牌玩具公司,以收入計算,是最大的玩具企業。著名產品: 風火輪、Matchbox、芭比娃娃、棋盤游戲、獅子王、火影忍者、UNO、辛普森一家等。
全球公司分布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中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巴拿馬、秘魯、波多黎各、委內瑞拉。
歐洲:奧地利、比利時、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士、英國。
亞太地區: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台灣、泰國。
1945年,魯絲·漢德勒(B.Ruth Handler)與丈夫伊利奧特漢德勒(Elliot Handler)、Harold Matson三人在一間車房創辦了美泰(Mattel)公司,總部設於美國南加州的 El Segundo,Mattel一名即是由Matt與El兩個字首所組成。第一個產品是Picture Frames,後來Elliot將產品轉向玩偶之家。
1959年,魯絲·漢德勒由女兒裁剪成人紙娃娃啟發,發表了當時世界最有名的芭比娃娃(Barbie),受到極大批的小女孩及母親歡迎,至今已售出超過10億支娃娃。
1997年11月宣布設立全球製造規范GMP,議題包括工資與工時、童工、強迫勞動、歧視、工會組織,並邀請CUNY的Sethi教授來組成這個查核團隊。
2002年4月27日,魯絲·漢德勒在美國洛杉磯去世。
2007年8月15日宣布回收1800多萬件中國製造玩具,其中950萬件在美國,包括「特定玩偶、公仔、玩具組,以及可能造成小型強力磁鐵松脫的配件」。
❸ 東莞合俊集團破產原因,請用經濟學原理詳細解答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依賴北美市場,據介紹這家企業的產品有近70%是出口到美國,而遇到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就直接導致企業破產!這是業內人士最直接的答案。
還有說法:合俊集團高層暗箱操作,投資不當,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加上全球金融危機!!
❹ 合俊玩具廠倒閉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李小萌:合俊倒閉的原因,大家想也無非這些金融風暴、整個大環境、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包括它的企業內部經營的狀況等等,我們現在就來說明一個問題,因為這件事引起關注,它出現的時間點太巧合了,就是當金融風暴颳得最猛烈的時候,這樣一家玩具廠倒閉,跟金融風暴的關聯度究竟有多大?
張源達:我感覺跟金融風暴的關聯度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首先問題是資金鏈斷了,原來積壓的這么多的問題,內部管理問題,成本加的問題,員工工資提高的問題,還有其它的方方面面的問題,這樣一來,實際上這是個導火索,把這些問題點爆了,點爆以後,整個就哄然倒塌,我覺得這方面可能有外部原因,也可能有內部原因,可能內部原因跟外部原因是旗鼓相當,資金鏈是核心問題,資金鏈不能運轉了。因為它過去的很多問題,包括它投資礦業問題,實際上就是說,一般作為企業家,作為投資方來說,作為投資人來說,它有一個規律,這個規律就是說,熟悉的行業,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不熟不做,他現在從玩具行業一下跨到礦業去,如果你儲備了大量專業人才還好辦,如果儲備不了,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他,所以我們主張從上下游產業來擴張,而不是跨區域、跨行業擴張,這樣對他的風險非常大。
李小萌:所以這還是內部原因。
張源達:內部原因之一,所以我剛才說內部原因和剛才原因應該是旗鼓相當。
李小萌:因為有觀點講,他把僅有的資金拿去投礦業,結果把他能夠用來過冬的這筆錢就壓在裡面了,沒有能夠及時挽救合俊,這究竟怎麼剝離開,它是企業經營的判斷決策上的失誤造成的,還是說金融風暴直接吹垮了這個廠子,湯會長的觀點。
湯敏:這個事情實際上很難分得很清楚,但是一般說來這種企業最後破產,往往更重要是他自身的原因,玩具企業也不止合俊一個廠,同樣的金融風暴,同樣這些外部環境,為什麼人家沒垮,為什麼你垮了?同樣你看美國的金融風暴,雷曼兄弟就垮了,還是有別的沒垮。你現在追究下來你看,還是雷曼兄弟自己本身的管理,本身的這些問題造成了在金融風暴出來以後,它會受更大的沖擊。俗話說叫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因為雞蛋上有縫了,所以當問題出來的時候受到沖擊比較大。但反過來說,就是這個大環境又會使更多的企業可能會破產,比如說如果沒有這個大環境,他做的這些錯事可能比較困難,但是他不一定破產,或者可能有個別破產,但不是大部分破產或者相當部分破產,而現在的情況是成批成批地破產,這時候作為一個企業來說,或者作為單個的一個行業來說,可能要抵禦這么大的風暴,有人說這是百年未遇的風暴,可能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而且他的能力就有問題了。所以這時候政府要出來給一些幫助,創造比較好的環境,這點是必要的。事實上現在全世界的各國政府現在都在出現,都在除了救金融市場之外,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或者措施就是救中小企業,因為金融風暴很長一段時間只限在金融,所以它只要金融救市就行,但是現在已經慢慢影響到實體經濟,而一旦影響到實體經濟,首當其沖就是中小企業,所以現在各個國家政府,我們最近做了一個研究,把各國政府各種各樣的措施都看了一下,各國政府現在都採取非常緊急的措施,來幫助中小企業,從融資的,從擔保的,從稅收減免的,從處理不良債權的都在做,為什麼?因為它有這個需要,而且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它也是正確的,也是公正的。
❺ 今年金融危機對江浙一帶影響如何
就算不金融危機,政府也已經出台了一些篩選政策了,比如貨幣緊縮政策,用以遏制投資型經濟增長。不過現在恐怕政府的貨幣政策要放寬,因為確實江浙一帶公司倒閉速度太快了,不和諧。
❻ 新聞所說的「第二波金融危機」是什麼意思
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次貸危機等類型。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
影響危害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沖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出口。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出口呈現減速跡象。上半年中國繼續延續出口增長減速的趨勢。從出口金額看,上半年同比增長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長速度降低近6個百分點;從出口數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長8.44%,也明顯低於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長速度。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統計,前5個月收到的報損案件金額高達3034萬美元,同比增長80%;已支付賠款895萬美元,同比增長525.6%。其中,2008年理賠量比2007年同期增長525.6%,本地企業的海外壞賬率增長約為268%。
具體到行業,保險業近年來總體處於上升狀態,除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保費增速降低,但仍超過10%。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8年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較8月份減少近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僅小幅增加約3億美元,9月份出口延續了8月份微幅增長的趨勢。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以美元計價的紡織出口接近零增長,以人民幣匯率計價的出口額持續負增長,20%的紡織企業出現虧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乘用車產銷463.24萬輛和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67%和13.1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個百分點和10.94個百分點。從8月份的汽車銷量來看,歐洲同比銳減16%,北美降幅達15.5%,日本汽車銷量下降14.9%。而中國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5.4%,環比下降了6.0%;船舶行業也深受其害。由於金融危機,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歐洲許多銀行都暫停了船舶融資業務,預訂船舶但未獲融資的比例明顯上升。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如香港金輝船務取消了在大連船舶重工訂購2艘VLCC的訂單,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億美元散貨船訂單,韓國、印度中小船東也相繼出現了取消訂單的情況。就地區而言,東部地區由於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所受損失相對較嚴重。廣東有2萬至3萬家大大小小的工廠倒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家玩具加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中國對拉美、非洲出口金額增長都在40%以上,遠遠高於對歐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額增長速度。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與擴散,中國對歐洲國家,甚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中國整體出口增長構成嚴峻挑戰。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次級債券衍生合約的市場規模被放大至近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體報道這次危機將導致全球金融資產縮水27萬億美元。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們回首今日,可能會把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評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現已顯現,世界經濟下滑幾成定局。中國是這次危機中受損最小的發展中國家,直接損失較小,但是間接影響也不可小視。出口將減少,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作用開始消弱;投資者的信心有所動搖,投資積極性不高;銀行「惜貸」,國內流動性不足。目前,擴大內需,尤其是刺激消費已成為政府和學界統一的經濟調整口徑,但僅依靠個體經濟行為(個人與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顯然有些「牽強附會」。實踐表明,當經濟處於衰退、或預期衰退時,(我國仍處於良性軌道上,但經濟下滑)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應該說,從不久前的「反通脹」到今天的「保增長」政策突變,正在考驗著政府宏觀經濟駕馭和調控的能力。
經濟領域的劇變帶來了人心理上的改變,他們越來越失去安全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排山倒海般到來的金融危機不啻於美國經濟領域的「9·11」。美國人開始質疑美國政府的決策能力,美國數家新聞媒體23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8%的接受調查的人認為,當前美國國家路線不對。民心的這種微妙變化,無疑將在即將白熱化的美國大選中發揮「威力」,因此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都在不遺餘力地批評現政府的決策之餘,還熱情洋溢地發布解決經濟困境的「妙招」,為的就是爭取這部分選民。
金融危機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這不僅使得還不起房貸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普通美國人抱怨,連日常開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