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1年, A股中小板和創業板中95%股票估值太高,請問還有什麼股票值得投資
中國股市都是賭,勝景山河那類相當多,它只是比較倒霉,最後一天死了,發行價那麼高。
中國股票都是炒,管你什麼垃圾股。看誰最後接棒站崗吧
⑵ 對一個上市公司怎麼估值
一個公司的股票估值,可以認為跟是否上市沒有關系,該值多少錢,還是多少專錢,上市只是增加了流屬動性。況且牛市會溢價,熊市會負溢價。
每股收益是7000/1600=4.3元,按靜態市盈率15,價值66元人民幣。
2011年盈利 7000*120%*120%=10080萬元,按靜態市盈率15,價值100080/1600*15=94.5元人民幣。
如果按照另外一個指標,算出來更多。
但是前提條件是:
1 股本規模不變
2 保持20%年增長率。這個增長率,到了後面,很難保證。
3 美國股市穩定。
最大的風險,是在納斯達克能否順利上市。
⑶ 2011年A股市場的走勢和大致分析
2011年我的整體觀點就是不悲觀、不樂觀,首先,就全球來看美元貶值是趨勢,因此全球大宗商品上漲也是趨勢,A股豈能獨善其身;第二,估值較低的A股就是一估值窪地,像我們的大藍籌如興業銀行2010年每股收益3.28元,市盈率8.4倍,這顯然不支持深跌。周四A股大跌,前期平台2580-2630會抵抗一陣子,現在新股上市開盤就破發,似乎已經到了管理層的底線,如果A股停止或暫緩新股發行我們很有可能會迎來一輪大級別上漲行情,控制好倉位,關注政策面的轉變,深套的朋友此時止損已無太大的意義,慢慢的T+0降低成本吧
從大盤走勢看,回補10月8號的跳空缺口已經無庸置疑,但關鍵是回補後,A股是否仍有下跌空間,我們的觀點的是,緊盯目前的貨幣政策和新股擴容速度,如果這兩大利器仍無變化,那麼A股直奔2550點甚至去考驗去年7月份的低點也並不是不無可能的。
當然,在股指的暴跌中,我們也見到了部分的暖意。比如有更多的公司股東開始增持自家的股票,說明了產業資本開始認同部分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又比如國新公司促央企整體上市提速,央企整體上市有望在2011年加速。預計到2011年底,整體上市央企有望達到40家。目前,央企整體上市戶數已達24家,這將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投資機會。再比如今年證監會將對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審核程序進一步從簡,而公司債的發行將成為今年的「重頭戲」,且募集資金可直接用來償還銀行貸款,我想這間接的打消了今年擴大直接融資就是大發新股的部分疑慮,當然效果如何我們還得走一步看一步。
隨著市場繼續向跳空缺口的靠近,短線空頭力量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市場短線需要縮量整理,拋壓減弱是大盤止跌的重要原因,然盤中作多力量仍顯薄弱,投資者悲觀預期仍影響行情發展,預計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進程展開,基本面數據有望穩定市場預期,大盤後市有望震盪反復中逐步回穩。目前,2010年年報披露已經展開,而從前期市場表現來看,高估值品種顯然面臨著較大的調整壓力,這其中一方面是基本面成長性對股價水平的考驗,另一方面則可能宏觀調控下實體經濟增速放緩對這些高估值高成長個股基本面的考驗,而這兩方面的壓力在短期內仍可能延續;藍籌股的估值糾偏行情有可能在年報披露期間繼續發展下去,雖然近期由於市場流動性矛盾引發藍籌股再度回吐。不過,這些大盤股過低估值已經將其增長放緩風險進行了充分估計,而藍籌股再融資壓力峰值已經過去,市場整體流動性狀況也應該好於去年下半年,因此,藍籌股估值水平持續下探的空間比較有限。當然,市場要形成企穩反彈行情仍需要利多催化劑,而短期則建議逢低增持低估值藍籌股的防禦策略。
⑷ 2011年股市走向
股指的走勢多是出人意料之外的!
先說點利多吧:2010年至現在止,中國的股指和美國,香港,金磚四國比都要差。相反,中國的經濟面又是最好的。根據人狗理論,中國理應補漲。
再說點利空吧:多數上市公司分紅較少,新股繼續多發,重融資輕分紅,投機性強等等這些A股固有毛病仍在。
權衡輕重:認為2011年向上的可能性大!
正如劉紀鵬說的;「股市不能辦成發行者造富場和股民血淚場」
聯想到現在A股的平均股價低於20年的平均值,600多隻開基中有200多隻開基的累計凈值在面值1元以內,以發行了3年的封基仍虧10%--30%,大盤新股的破發率出奇的高,,,,,,這些綜合指標顯示:現在的股市就是一個:「股民血淚場」!
可以肯定:這種現象肯定不正常!這種現象肯定不能繼續下去!
結論:股市決不會永遠是「股民血淚場」!更不可能永遠是基民的「血淚場」!
因此可以肯定的說:2011年股指向上的可能性大!
⑸ 2011高估值股票有哪些
應該是他們
⑹ 某上市企業准備增資1000萬股,該企業2011年凈利潤預計2500萬,現有股本7000萬股,以16倍市盈率估值,計算
1、增發後企業股份價值=16*2500=40000萬
2、增發股份每股價格=40000/8000=5元
3、若企業提出以2012年預計凈利潤4000萬元進行估值,將增資8000萬元【16*(4000/8000)*1000】
⑺ 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如何估值
你好,
司估值是指著眼於公司本身,對公司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公司內在價值決定於公司的資產及其獲利能力。
公司估值是投融資、交易的前提。一家投資機構將一筆資金注入企業,應該佔有的權益首先取決於企業的價值。公司估值有利於我們對公司或其業務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進行正確評價,從而確立對各種交易進行訂價的基礎。
公司估值是證券研究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估值是一種對公司的綜合判定,無論宏觀分析、資本市場分析、行業分析還是財務分析等,估值都是其最終落腳點,投資者最終都要依據估值做出投資建議與決策。
基本邏輯—「基本面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價格」
公司估值的方法
(一)公司估值的基礎
基於公司是否持續經營,公司估值的基礎可分為兩類:
1.破產的公司(Bankrupt Business) 公司處於財務困境,已經或將要破產,主要考慮出售公司資產的可能價格。
2.持續經營的公司(On-going Business) (PE投資的對象) 假定公司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經營,可使用以下估值方法。
(二)公司估值的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
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特點是主要採用乘數方法,較為簡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銷率估值法、EV/銷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
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特點是主要採用折現方法,較為復雜,如股利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和期權定價法等。
相對估值法反映的是市場供求決定的股票價格,絕對估值法體現的是內在價值決定價格,即通過對企業估值,而後計算每股價值,從而估算股票的價值。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相對估值法(Relative
Valuation or Comparative
Valuation)亦稱可比公司分析法,通過尋找可比資產或公司,依據某些共同價值驅動因素,如收入、現金流量、盈餘等變數,借用可比資產或公司價值來估計標的資產或公司價值。在運用可比公司法時,根據價值驅動因素不同可以採用比率指標進行比較,比率指標包括P/E、P/B、EV/EBITDA、PEG、P/S、EV/銷售收入、RNAV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比率指標是P/E和P/B。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⑻ 2011年企業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現狀
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因素
隨著我國讓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的各項資產業務迅猛發展,出現了因資產轉讓、企業兼並、企業出售、企業聯營、股份經營、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清算、企業租賃等而發生的產權、經營權的變動;同時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省、計算機軟體等無形資產在企業中所佔比例不斷增加,無形資產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對無形資產價值的估算已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一、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特點
無形資產是有形資產的對稱,是指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獨立實體,對生產經營與服務能持續發揮作用並能帶來經濟利益的一切經濟資源。由於它是無形的特殊資產,因此它的價值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1.無形資產價值的弱對應性。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同於有形資產的價值,具有特殊性、例外性。盡管有些無形資產的形成是可以進行成本核算的,如新技術的研製開發和新產品的研製往往要做成本記錄,但無形資產的生產成本在會計賬目上往往是不完整的。而且無形資產屬創造性勞動成果,成果的出現帶有較大的隨機性、偶然性和關聯性,常常是在一系列努力與失敗和投入與浪費後才取得的一些成果,而失敗的損失代價很難預計和確切量化,從而使無形資產的開發費用缺乏明確的對應性。
2.無形資產價值的虛擬性。由於無形資產價值具有弱對應性的特點,因此其評估值的准確性普遍低於有形資產的評估值,特別是一些無形資產的內涵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外在形式的含義,這時無形資產的成本只具有象徵意義。例如商標成本核算的是商標設計費、登記注冊費、廣告費等,而商標的內涵是指商品內在質量信譽,它包括了該商品使用的特種技術、配方和多年的經驗積累,此時商標形式本身所費的成本只具有象徵性或稱虛擬性。
3.無形資產具有增值性與貶值性。無形資產評估值的增值性,不僅僅表現為其交換價值貨幣旦有時間價值效應,即隨貸幣貶值、物價上漲其評估值會相應增加,更為重要的是其增值性源於收益能力和有效期。無形資產收益能力強,有效使用期和保持期長,對使用者的效益貢獻大,轉讓價格也會提高,評估值會更大;同時,無形資產的增值性還在於它具有共享性、共益性、可交換性。汗的無形資產可以同時多頭、多次轉讓。經濟和技術是發展的,隨著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現代化,技術經濟含量更高、功效更強大的無形資產的產生,會逐步或迅速地取代原有的可替代的無形資產,從而造成原有無形資產的貶值乃至被淘汰。從技術進步角度講,一般無形資產都有其生命周期的限制,從成熟期轉向衰退期甚至淘汰期就會有功能性貶值。
4.無形資產的價值構成不同於一般商品。無形資產是由復雜的腦力勞動創造的,由於凝結在無形資產內部的勞動旦較大,再加上無形資產的產生不能批量生產,而是個別的一次性生產,具有較大的探索性和風險性,常常是在經過一系列的失敗以後才取得的。因此,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像有形資產那樣由凝結在其中的讓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而是由個別生產者在個別生產中所消耗的實際勞動時間來計量。無形資產同一般商品相同的構成要素都是W:C:V:M,但一般商品的情況是C:V:M,而無形資產特別是技術性無形資產的M通常大大高於C:V.
⑼ 2011年股市趨勢是什麼
關鍵詞:震盪向上
如何說2010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復雜環境令股市表現差強人意,那麼2011年股市面臨的恐怕是更為復雜的環境,行情的演繹或將更為捉摸不定。
內外環境復雜
2010年,股市面臨的外部環境是歐美經濟復甦乏力,美國失業率高企,歐洲則籠罩在主權債務危機的陰雲中。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雖然在內需的帶動下取得了較高的經濟增速,但美元貶值帶來的本幣升值和輸入性通脹壓力日益增強,政府不得不出手收緊流動性,抵禦熱錢的沖擊。
這種情況在2011年還將延續。市場研究人士認為,由於各主要經濟體利益無法達成一致,所以各方角力、博弈的結果將大大增加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匯率及資本流動引發的緊張局面可能會加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來說,雖然經濟仍將保持強勁的復甦勢頭,但經濟復甦的基礎並不十分牢固,通脹、美元漲跌、政府幹預政策等都將給股市帶來風險。尤其是要警惕一旦美日歐經濟復甦態勢穩定,加息預期升溫甚至開始加息後,資金出現迴流,對新興市場造成的沖擊。
2011年,股市還將面臨十分復雜的內部經濟環境。2011年我國經濟發展仍處在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良性循環轉變的關鍵時期。作為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和「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將在穩定中求得較快發展。一方面,將擴大內需,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居民收入增長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另一方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在完成4萬億元投資計劃續建、收尾項目的同時,「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建設將陸續啟動,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也將建設。預計消費和投資將繼續推動經濟平穩增長。
與此同時,通脹將成為2011年經濟的重要擾動因素。美元貶值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加上國內成本上升推動的物價上漲,令通脹的控制難度加大,2011年的通脹形勢可能相當嚴峻。分析人士認為,由於面臨CPI統計指標調整、資源稅費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外生因素擾動,對2011年通脹形勢的預計更加困難。明年夏糧豐收與否將成為物價形勢的重要分水嶺。發改委已經將2011年的CPI升幅目標上調到4%,也說明了通脹形勢的嚴峻性。一旦通脹出現失控跡象,市場對經濟前景的判斷將隨著進一步緊縮政策的到來而發生變化。
為應對大量流入的熱錢和嚴峻的通脹形勢,明年的貨幣政策將由「適度寬松」調整為「穩健」。在短期內,控制通脹將是政策調控的第一目標,但同時也要兼顧「保增長」目標,所以貨幣政策將在兩個目標之間徘徊,令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大。
可以說,通脹與政策變數將是擾動2011年的A股市場運行的重要因素。
市場供需均衡
股市已進入了全流通時代,市場人士認為,整個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已變為買方市場,結束了供給的短缺時代。不過,盡管2011年的解禁市值較2010年有所減少,但快節奏的新股發行和嚴重的超募現象仍對資金面形成較大壓力。
銀河證券預計,2011年股市融資規模預計將超過8000億元,其中IPO融資約3000億到3500億元,再融資和小盤股可能成為擴容的主力。國盛證券則預計,A股擴容將加快,以進一步吸納流動性,A股募集資金將超過1.2萬億元,IPO公司家數將超過500家。
而從資金供給情況看,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預計還將繼續,將限制投機和投資進入樓市,而對農產品價格的行政管理措施也將對投機資金構成壓力,加上存款利率的漲幅跟不上CPI,所以投機、投資資金,以及居民存款有可能更多地被吸引到股市。華泰聯合預計,2011估計約有3400億元資金由樓市流入股市,另外由於債券收益率較低,由債市流入股市的資金可能也將達到約5300億元。中金公司則預計,2011年個人投資者、基金、保險及社保基金、券商理財、信託投資和企業年金帶來的新增入市資金合計約1.23萬億元。
中金公司預計,從A股IPO、增發配股再融資,以及限售股解禁規模等方面測算,2011年資金需求量約為1.01萬億元,全年資金凈供給大概在2200億元。可比口徑下,資金供需程度會好於2010年。
而作為股市基石的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市場普遍預期企業盈利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11年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同比將增長20%左右。
由此可見,對2011年的股市來說,資金面和業績面也許都不是問題,決定市場運行的關鍵因素還是信心。市場人士認為,各種超預期的變化都可能給市場帶來風險,比如經濟結構轉型進展差於預期、對通脹的調控影響到經濟增速、貨幣政策收緊對投資者心理短期造成過大打擊等等。
另外,種種跡象表明,國際板在2011年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推出國際版,將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提升內地證券市場在國際上的地位,既有利於中國經濟整體的發展,也有利於減輕國內流動性過剩的壓力。
指數震盪向上
處於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市場各方將密切關注外圍市場、政策取向、流動性等因素的變化,市場也將隨著投資者預期的改變而波動。
由於市場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所以股市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考慮到經濟環境的復雜性,所以全面走牛的可能性也不大,結構分化將比較明顯。
從通脹和政策角度判斷,全年市場前低後高、震盪向上的概率較大。預計全年上證綜指核心運行區間在2600~3600點,滬深300指數的核心運行區間在2800點~4000點,市盈率維持在12~18倍之間。如果按照2011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20%左右的預期計算,上證綜指的高點可能達到3800點或更高,滬深300指數或摸高至4300點。
2011年上半年,政策將主要應對通脹和熱錢湧入的壓力,貨幣政策將趨於偏緊。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對於經濟增長可能出現階段性的悲觀預期,從而使市場延續震盪格局。在信心不足的情況下,股指或再次下探底部。
進入下半年,如果通脹壓力得到緩解,貨幣政策將隨之放鬆,而政府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經濟維持穩定增長態勢,市場可能出現系統性的上漲機會,或創出年內高點。
操作策略上,上半年以控制倉位、精選個股為主。雖然上半年市場處於相對低位、區間震盪的可能性較大,但市場會有局部熱點出現,比如,上市公司2010年良好業績出爐、「兩會」召開、「十二五」規劃出台等,在弱市中會頻現結構性的投資機會。而下半年則以提高倉位、增持低估值的周期股為主,抓住市場整體上行的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均是助漲助跌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市場的波動幅度。
四板塊有機會
市場目前普遍認為2011年的股市主線將緊密圍繞通脹與轉型,市場將在較長時間內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響,即通脹、政策調控、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人民幣升值。
板塊行情將主要圍繞以下四方面展開。一是「收入倍增計劃」和通脹預期下的大消費概念。可以在消費普及與升級中尋找投資機會,關注零售、家電、食品飲料、旅遊、中葯、交通通信、汽車、品牌服裝、白酒等板塊。
二是以「十二五」規劃為主線的戰略新興產業板塊,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科技、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七個方面。隨著「十二五」規劃在2011年年初出台,相關政策的陸續出台有望使新興產業板塊在市場中一枝獨秀。分析師普遍認為,固體廢料與污水處理、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生物農業和生物醫葯、城市地鐵與城際高鐵、核能、電動汽車、海洋資源開發等值得重點關注。
三是煤炭、鋼鐵、有色、金融等行業中具有估值優勢的大盤藍籌股。如果調控政策逐步進入觀察期,市場將企穩上行,受政策壓制的周期性股票的估值有望修復,出現階段性投資機會。
四是區域振興的投資機會,尤其關注西部開發主題。「十二五」期間,區域結構調整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包括中西部地區、新疆在內的區域板塊可能有更多的投資機會。
2600~3600點預計2011年上證綜指核心運行區間,高點可能達到3800點或更高,2010年核心運行區間為2500~3000點
2800~4000點預計2011年滬深300指數的核心運行區間,或顆摸高至4300點。2011年核心運行區間為3100~3600點
12~18倍 預計2011年滬深300股票平均市盈率,目前約為15.73倍
目前為8000億元預計2011年股市融資規模,其中IPO融資約3000億到3500億元。2010年截至12月12日,股市融資規模達9346億元,其中IPO融資規模高達4685.22億元
20% 預計2011年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增長率,2010年前三季度為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