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眾160億砸向純電動之後,豐田又在氫燃料電池車領域點了把火
文/宋雙輝
就在大眾拿出20億歐元(約160億元人民幣)砸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之後,另一大巨頭豐田汽車也開始行動了。
兩周前,大眾汽車先後在中國市場辦成兩件大事,先花11億歐元成為了動力電池企業國軒高科的第一大股東,又拿出10億歐元獲得了江淮控股50%股份以及江淮大眾合資公司的管理權。
大眾的態度很明確:在中國的純電動乘用車市場,我要發力了。
而另一家跨國巨頭、此前也一直被認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過於慢熱的豐田汽車,則選擇了另一條跑道發力——氫燃料電池車。
6月5日,豐田與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和億華通簽約,宣布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投資總額50.19億日元,豐田出資佔比65%,億華通15%,其他四家車企各佔5%。
這家公司瞄準了商用車市場,希望通過技術手段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商用車市場的普及。
豐田談「氫」說愛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豐田汽車的態度一直很明確,油電混動是最佳過渡方案,終極環保車就是氫燃料,純電動不是它的菜。
豐田對氫燃料技術的開發和混動技術一樣早,都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了。和混動一樣,豐田目前在氫燃料技術專利層面也是有很高的話語權,掌握許多核心技術。
只不過受制於居高不下的成本,以及加氫站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氫燃料電池車在全球並沒有迎來大爆發。那麼如何降成本、增加加氫站數量呢?只靠豐田自己的力量肯定沒戲,必須靠朋友。
中國市場無疑是氫燃料的熱土,發展氫能燃料電池技術被寫入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推進加氫設施建設也被寫入了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所以兩年前豐田就開始鋪路,2018年就與北汽福田和億華通達成了合作意向,要聯手打造氫燃料電池客車,還將服務於2022北京冬奧會。
去年豐田章男親自跑來清華大學,宣布成立清華大學-豐田聯合研究院,氫燃料電池就是主要研究課題。隨後又與一汽和蘇州金龍就氫燃料電池大巴的合作達成共識。
這次成立合資公司,豐田在中國氫燃料領域又多了東風和廣汽兩個新夥伴,一個是商用車巨頭,一個是在華合資多年的鐵哥們,兩家又都是國企背景,合作意義深遠。
外資入局,攪動新能源市場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早就是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了,如果說幾年前政府還是希望通過補貼和政策傾斜的方式先讓自主品牌們跑起來,那麼如今已經進入第二階段,敞開大門讓外資品牌帶著投資和技術入場,帶活整個新能源產業。
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出現同比銷量下降,今年前四個月的銷量又同比減少了近4成。如果要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20%甚至25%的目標,那麼必須給予市場更多的外力刺激。
所以我們看到了動力電池「白名單」廢止,看到了特斯拉國產享受到各種政策優待,看到了大眾在江淮大眾合資公司中的股比提高到了75%,如今又看到了豐田與四家國有車企在氫燃料領域的牽手。
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出現,認為對外資過度開放,是對實力不足的自主品牌的一種碾壓,是引狼入室,我倒是認為沒必要這么悲觀。
「狼」早就來了,我們沒必要保護弱者,否則失去機會的就將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歐洲已經躍躍欲試想要趕超中國成為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了,法國德國最近都拿出幾十億歐元砸向電動車,我們更要努力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華為把榮耀業務賣給深圳智信,榮耀有了更好的發展嗎
是的,現在榮耀發展的也很好,而且旗下有很多的手機智能手環,平板電腦,技術水平也是很高的。
3. 請問浙江省內有哪些汽車製造企業
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原名北京億華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高品質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更多客戶創造理想的用車體驗。公司由清華大學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中心副主任方運舟博士、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和上海哲奧投資管理公司聯合創始成立。
2016年11月,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亮相,合眾新能源汽車進入公眾視野。
2017年4月19日,合眾新能源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獲得發改委批准。合眾新能源成為第13家獲批國家新能源汽車牌照的企業。
2017年10月31日,合眾新能源汽車變更股權結構,實際控制人方運舟變為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後者出資3.3億元收購了合眾新能源近53.4%的股份。
2018年3月,合眾新能源從浙江桐鄉搬來這個比鄰上海。
2018年5月,合眾新能源浙江桐鄉智慧工廠正式竣工。
2018年6月1日,合眾新能源發布全新企業品牌HOZON以及旗下產品品牌NETA哪吒汽車。同時,合眾還發布了全新哪吒汽車概念車為EUREKA 01以及設計理念。
2018年6月6日,工信部發布了第308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公示,在新增汽車生產企業清單一欄中,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列。在2017年獲得國家發改委頒發的新能源汽車牌照後,合眾新能源作為獨立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正式獲得工信部核準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成為全國第7家拿下工信部生產資質的造車新創企業。
2018年6月21日,哪吒汽車進入工信部的新能源產品目錄。
公司在企業運營、研發、生產、營銷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款車」:獨立研發了一款新能源汽車車型,將在2018年三季度上市。
「一座工廠」:合眾新能源的自建工廠——桐鄉智能製造工廠全面竣工,初期產能為年產8萬輛。
「一張牌照」:合眾新能源正式獲得工信部核準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成為全國第7家獲得發改委和工信部雙重認可的企業。
「一個戰略股東」:引入了知合出行這一戰略大股東。
2018年11月29日,合眾新能源變更法人,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已退出,由方運舟接任。
2018年11月,華夏幸福董事長王學文從合眾汽車撤資的同時,宜春市金合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成為合眾汽車的新控股股東。
宜春市金合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合眾汽車51.31%股份,宜春市金合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的背後是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局。第二股東桐鄉眾合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合夥企業佔比16.46%,背後則為合眾汽車董事長方運舟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