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騰訊的的股份都有誰持有各佔百分之多少
1.當年馬化騰創業突見成效的時候,急需資金購買伺服器和為員工開支,當時准備尋找國外風險投資,IDG和盈科數碼以各占騰訊20%股份的代價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正是這22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為騰訊日後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礎。那是1999-2000年左右。
2.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控股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以110萬美元的投資,在不到一年中即獲得1000餘萬美元的回報已經堪稱奇跡,但事實證明盈科還是低估了騰訊的成長潛力。
3.起源於南非的MIH絕非等閑之輩,其在納斯達克和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主營業務是互動電視和收費電視,年營業額約2.5億美元,市值40多億美元,是個實實在在的傳媒巨頭。其對中國即時通訊市場的關注與理解,更加彰顯了來者的不凡。
4.MIH從盈科手中購得20%騰訊股權的同時,還從IDG手中收購了騰訊控股13%的股份。但是顯然,一旦看清了騰訊的成長潛力,MIH不甘僅僅成為一個參股投資的角色。
5.此後的2002年6月,騰訊控股其他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讓給MIH,騰訊的股權結構由此變為創業者佔46.3%、MIH佔46.5%、IDG佔7.2%。
6.但在持股比例和公司經營管理的界定上,MIH與騰訊創業團隊顯然經過一番良好的協商,在MIH短暫控股時期,騰訊控股的具體經營管理主要還是由馬化騰等主要創辦人負責,MIH方面派出的兩名非執行董事並不負責騰訊控股的具體事務。
7.直到2003年8月,騰訊創業團隊才將IDG所持剩餘股權悉數購回,並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經過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最終完成了上市前MIH與創業團隊分別持股50%的股權結構。
『貳』 騰訊市值亞洲第一,為什麼馬化騰不是中國首富
騰訊股權,
南非大鱷MIH為第一大股東,佔35.64%。
南非聯合銀行集團(ABSA)佔10.46。
馬化騰佔13.10%
『叄』 馬化騰在騰訊佔有多少股份
馬化騰個人僅持有騰訊股份14.3%。
『肆』 騰訊董事會成員,各佔多少股份
騰訊創業初期(約1999年),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IDG和香港盈科數碼各自分享騰訊20%的股份,做為交換條件,二者共向創業初期的騰訊投資220萬美金。
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數碼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手中騰訊20%的股權,接手方為南非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此後,MIH米拉德集團公司又從IDG手中收購12.8%的騰訊股份。此時,騰訊的股權架構處於騰訊團隊佔60%、MIH集團33%、IDG佔7.2%。
一年後的2002年6月,MIH集團再度從騰訊控股馬化騰之外創始人手中購得13.5%的股權,此時騰訊股權結構變為騰訊及其合作創業者占據46.3%、MIH占據46.5%、IDG佔7.2%。
2003年8月,出於上市方面的原因,騰訊進行股權結構調整,在將IDG手中7.2%股權悉數回收的同時,同時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此時控股結構變成騰訊與MIH各持50%的局面。
2004年,騰訊IPO發行4.2億股公眾股,此次IPO採取增加股本方式稀釋原有股東比例。12位自然人與MIH所佔騰訊控股比例各從50%減到37.5%。同年8月31日,ABSA Bank宣布持有1.85億騰訊股票,占已發行股份的10.43%。
至此,騰訊股權結構變為,騰訊及其創使人37.5%、MIH集團37.5%、ABSA Bank10.43%。其中馬化騰個人持股約14.43%。如果在2004年套現,馬化騰可凈賺1.8億。
『伍』 馬化騰持股比例是多少
馬化騰 年齡:42歲/ 籍貫:廣東省汕頭市/ 職務: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公司總部:深圳市/ 所屬行業:互聯網軟體與服務/ 持股比例:持有騰訊控股10.25%股權/ 股東地位:第二大股東
當年馬化騰創業突見成效的時候,急需資金購買伺服器和為員工開支,當時准備尋找國外風險投資,IDG和盈科數碼以各占騰訊20%股份的代價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正是這22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為騰訊日後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礎。那是1999-2000年左右。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控股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MIH 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以110萬美元的投資,在不到一年中即獲得1000餘萬美元的回報已經堪稱奇跡,但事實證明盈科還是低估了騰訊的成長潛力。
『陸』 萬達王健林,騰訊馬化騰,誰有錢
11 馬化騰 320 騰訊 即時通訊、門戶網站、在線游戲、C2C
1 宗慶後家族 800 娃哈哈集團 飲料
2 李鋰家族 400 海普瑞 醫葯
3 張茵家族 380 玖龍紙業 包裝紙
4 梁穩根 370 三一集團 中型機械
5 李彥宏 360 網路 搜索引擎
6 嚴彬 360 華彬集團 飲料、房地產、投資
7 劉永行家族 350 東方希望 氧化鋁、重化工、飼料
8 王健林 350 萬達集團 房地產、文化產業
9 張近東 350 蘇寧電器 家電零售、房地產
10 許榮茂家族 330 世茂集團 房地產
11 馬化騰 320 騰訊 即時通訊、門戶網站、在線游戲、C2C
12 王傳福 310 比亞迪 汽車、手機零部件、充電電池
13 魯冠球家族 290 萬向集團 汽車製造業、房地產、農業、有色金屬、金融
14 沈文榮 290 沙鋼集團 鋼鐵
15 吳亞軍家族 280 龍湖地產 房地產
16 陳麗華 270 富華集團 房地產、紫檀博物館
17 呂向陽 260 融捷投資 汽車、手機零部件、充電電池、礦產
18 高彥明 250 河北遠洋集團 遠洋運輸
19 何享健家族 250 美的集團 家電
20 劉永好家族 250 新希望 農業、食品、化工、房地產、金融
21 陳發樹 240 新華都 零售、金礦、旅遊、酒、醫葯
22 黃光裕家族 240 鵬潤投資 家電零售、房地產、投資
23 楊惠妍家族 240 碧桂園 房地產
24 朱孟依家族 240 合生創展/珠江投資 房地產
25 盧志強 230 泛海建設 房地產、金融
26 孫廣信 230 廣匯集團 房地產、能源、汽車銷售服務、建材
27 許家印 230 恆大地產集團 房地產
28 周成建家族 230 美特斯邦威 服裝
29 杜雙華 220 日照鋼鐵 鋼鐵、投資
30 黃偉、李萍夫婦 220 新湖集團 房地產、金融
31 黃文仔 220 宏宇集團 房地產、木業
32 劉滄龍、劉海龍兄弟 220 宏達集團 冶金、化工、房地產、金融
33 榮智健 220 中信泰富 綜合
34 秀麗·好肯家族 家族 220 人和商業 商業地產
35 張志祥 220 建龍集團 鋼鐵、造船、機電製造
36 祝義材 220 雨潤 食品、房地產
37 丁世忠家族 210 安踏 體育用品
38 李金元 200 天獅集團 保健品
39 童錦泉 200 長峰房地產 房地產
40 張志熔 200 恆盛地產 熔盛重工 房地產、船業
41 黃茂如、張靜夫婦 185 茂業集團 房地產、零售
42 劉忠田家族 185 忠旺集團 鋁型材、塑料
43 陳卓林家族 180 雅居樂 房地產
44 丁磊 180 網易 門戶網站、在線游戲
45 郭廣昌 180 復星集團 綜合
46 朱林瑤 180 華寶國際 香精香料
47 沈國軍 170 銀泰集團 房地產、零售
48 胡明聰家族 160 白雲電氣 機械設備
49 周福仁 160 西洋集團 復合肥、礦產、耐火材料、鋼鐵
50 施文博 155 恆安集團 個人護理用品
51 梁慶德家族 150 格蘭仕 家電
52 林秀成、林志強父子 150 三安 鋼鐵、LED
53 潘石屹、張欣 夫婦 150 SOHO中國、房地產 房地產
54 史玉柱家族 150 巨人集團 在線游戲、金融
55 許連捷 150 恆安集團 個人護理用品
56 葉立培 150 仲盛集團 房地產
57 張中能、郭梅蘭夫婦 150 東陽光集團 鋁加工、制葯、礦產
58 黃世再家族 145 大中華國際 房地產、投資
59 葉澄海家族 135 信立泰葯業 葯業
60 高德康家族 130 波司登 服裝
61 鍾聲堅 130 仁恆集團 房地產、造紙
62 曹德旺、陳鳳英夫婦 125 福耀玻璃 玻璃
63 陳天橋家族 125 盛大網路 互動娛樂
64 陳義紅、劉培英夫婦 120 中國動向 運動服裝
65 龔虹嘉、陳春梅夫婦 120 海康威視 視頻監控產品
66 李寧、李進兄弟 120 李寧 體育用品
67 宋作文家族 120 南山集團 綜合
68 修淶貴 120 修正葯業 醫葯
69 嚴介和、張雲芹夫婦 120 太平洋建設 基礎建設
70 張桂平家族 120 蘇寧環球 房地產
71 張力 120 富力地產 房地產
72 李振江家族 115 神威葯業 醫葯
73 呂慧、陳寧寧母女 115 嘉鑫控股 鐵礦石進出口、鋼鐵、房地產、金融
74 安康家族 110 華蘭生物 生物葯業
75 陳啟源、萬玉華夫婦 110 霸王集團 日化用品
76 黃煥明 110 明發集團 房地產
77 馬雲家族 110 阿里巴巴 電子商務、投資
78 南存輝家族 110 正泰集團 工業電器、投資
79 蘇萌 110 高德置地 房地產
80 楊鏗 110 藍光集團 房地產、飲料
81 何巧女、唐凱夫婦 105 東方園林 林業
82 黃如潤 105 世紀金源 房地產、飯店、購物中心、金融、礦產、物業
83 吳瑞林家族 105 僑興集團 通信設備、礦
84 朱共山 105 保利協鑫 太陽能晶元、發電廠
85 杜廈家族 100 家世界 私募基金
86 方威 100 方大集團 碳素製造、鋼鐵、煤焦、房地產
87 黃曦家族 100 福信集團 金融、房地產
88 黃澤蘭家族 100 章源鎢業 鎢礦
89 李新炎、倪銀英夫婦 100 中國龍工 重型工程用車
90 李兆會家族 100 海鑫鋼鐵 鋼鐵、金融
91 劉益謙 100 新理益 投資
92 倪召興家族 100 中融集團 房地產、石油、金礦
93 王玉鎖、趙寶菊夫婦 100 新奧集團 天然氣、房地產、生物制葯
94 徐明 100 實德集團 建材、金融、家電、足球
95 張志東 80 騰訊 即時通訊、門戶網站、在線游戲、C2C
96 周澤榮 100 僑鑫集團 房地產
97 朱保國家族 100 健康元 醫葯
98 耿建明、耿建富兄弟 95 榮盛發展 房地產
99 黃毅 95 中升集團 汽車銷售
100 吳建龍 95 向日葵光能 光伏產業
『柒』 騰訊誰占的股份最多
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騰訊股權的變化過程:
1、騰訊創業初期,IDG和盈科數碼(李澤楷創立)共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各獲得20%的股份。
2、2001年6月,盈科數碼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MIH,隨後MIH還從IDG手中收購了其擁有的騰訊12.8%的股份。
3、2002年6月,騰訊一些(不含馬化騰)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讓給MIH,至此,騰訊的股權結構變為創業者佔46.3%、MIH佔46.5%、IDG佔7.2%。
4、2003年8月,出於上市方面的原因,騰訊進行股權結構調整,將IDG手中7.2%的股權悉數回收,最終控股結構變成騰訊與MIH各持50%的局面。
5、2004年,騰訊IPO發行4.2億股公眾股,此次IPO採取增加股本方式稀釋原有股東比例。12位自然人與MIH所佔騰訊控股比例各從50%減到37.5%。同年8月31日,ABSA Bank宣布持有1.85億騰訊股票,占已發行股份的10.43%,這時候,騰訊股權結構變為,創始人團隊37.5%(馬化騰個人持股約14.43%)、MIH集團37.5%、ABSA Bank10.43%。
6、目前,從騰訊2016年年報中可以看出其主要股權結構為:MIH33.25%,AdvanceDataServices Limited8.73%,JPMorgan Chase & Co.6.68%,馬化騰8.73%。
雖然MIH佔有騰訊33.25%的股份,是第一大單一股東,但是並沒有投票權,只有分紅的權益,所以騰訊的控制權在馬化騰及其管理團隊手中。
『捌』 馬化騰在騰訊佔有多少股份財富有多少
馬化騰個人僅持有騰訊股份14.3%截至昨天港股收市,騰訊公司每股166港幣的收盤價,總市值高達2700億港幣
摺合350億美元。
而這個數據已經超過ebay、雅虎和亞馬遜這些巨型互聯網公司。截止昨日納斯達克收盤,雅虎市值203.35億美元;eBay市值281.70億美元;亞馬遜市值349.33億美元;Google市值1451.86億美元。自此騰訊成為市值僅次於Google的全球第二大的互聯網公司。
目前騰訊最大股東MIH(南非)持有股份46.5%,即再增持4%就佔有絕對控股(超過50%)。
要說騰訊是個國產山寨公司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因為外國人是大老闆。
『玖』 馬化騰有多少騰訊股份
截止2020年6月24日,馬化騰有54.29%的騰訊股份。
作為一家沒有風險資金介入就成立的軟體公司,初期的每一筆支出都讓馬化騰和同伴心驚。截止2020年6月24日,其中許晨曄股份有11.43%,陳一丹股份有11.43%,張志東股份有22.86%。
1998年馬化騰與他的同學張志東「合資」注冊了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之後又吸納了三位股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
馬化騰也因此成為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排名第4位。2019年10月19日,入選2019福布斯年度商業人物之跨國經營商業領袖名單。
(9)馬化騰占萬達股份擴展閱讀:
馬化騰和騰訊的其它相關介紹:
馬化騰在決定做OICQ的時候,當時國內已經有了兩家公司先做,產品比騰訊更有市場名氣。馬化騰沒有想得更多,除了因為這個產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項發展業務移動局、尋呼台、無線尋呼方案和項目相互促進外,因為當時飛華、中華網等許多公司有意向做即時通訊項目,市場很有發展前景。
騰訊擁有《穿越火線》2012年至2021年在中國大陸的獨家代理運營權。2019年12月,法院確認《全民槍戰》因侵害《穿越火線》游戲6幅游戲地圖的復制權和信息網路傳播權的賠償金額為4524萬元。
『拾』 馬化騰為什麼在萬達退股了
萬達海外擴軍!到處掉坑,虧大了。
馬化騰是聰明人。看別人掉坑裡了還往裡跳嗎?
作為投資來說都是有利而往,無利則退。
馬化騰退出萬達是個精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