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屆風雲浙商人物
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公司創辦人、主席、首席執行官 馬雲 奧康集團董事長 王振滔 納愛斯集團總裁 庄啟傳 吉利集團董事長 李書福 華立集團董事長 汪力成 浙江大虎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大虎 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徐立華 宋城集團主席 黃巧靈 現代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章鵬飛 杭州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杭州大廈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樓金炎 2004年度「風雲浙商」名單 吳鷹:UT斯達康(中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鄭堅江:奧克斯集團董事長、總裁 姚季鑫:浙江三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 李大鵬:浙江康萊特集團董事長、總裁 王建沂:富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愛蓮: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長 鄭秀康:康奈集團董事長 鄭勝濤:中瑞財團董事長 朱張金:浙江卡森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元忠:庄吉集團董事長 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雲 海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馮亞麗 寶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阮小明 浙江中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建榮 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書福 台州市商業銀行董事長 陳小軍 開元旅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妙林 浙江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曉光 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 倪捷 法圭亞美傑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勝華
⑵ 鄭元忠的介紹
鄭元忠,浙江柳市人,高級經濟師,現任庄吉集團董事局主席,溫州市第十一、十二屆人大代表。庄吉集團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現有成員企業18家,涉足服裝服飾、船舶工業、有色金屬、房地產和金融投資等領域,年產值20億多元,創利稅1億余元。
⑶ 庄吉集團公司的庄吉大事記
8月9日庄吉船業兩艘6000Kw·70M海洋工作船開工投產。
2009年9月,鄭元忠董事長榮膺「改革之星——新中國60年·60位改革人物」和「功勛之星——新中國60年·60位企業家」。 9月19日,「庄吉」牌男襯衫榮獲全國襯衫產品質量檢測「優等品」,吳邦東總裁當選為「第三屆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9月23日,中共庄吉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成立,倪蓓愛當選為黨委書記。 庄吉集團工業園區有限公司坐落於平陽縣平瑞公路104國道旁,公司佔地面積200畝,於1997年由庄吉集團投巨資興建,現有員工近2000人,專業生產「JUDGER庄吉」西服、女裝、休閑裝等成衣系列產品,年產量120萬套(件),近兩年連續實現產值超億元、利稅超兩仟萬元,連年被評為平陽縣重點工業企業、納稅大戶、明星企業。
企業殊榮:庄吉西服按單項規模、效益在國內排前五名。1996年以來連續七年列入中國服裝行業「雙百強」、2000年以來列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998年以來被評為浙江省行業最佳經濟效益企業,被省人民政府列為「五個一批」重點骨幹企業、浙江省三星級企業、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和建設中國(溫州)服裝名城功勛企業,是浙江省首家通過「省質量管理獎」的服裝企業,並被中國服裝協會第一屆男裝專業委員會選舉為副主任單位和溫州服裝商會會長單位,成為「穿在溫州」的領頭雁。
質量保證:1997年,庄吉投資8000餘萬元興建現代化工業園區,並引進美國、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際先進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及管理技術,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西服生產線。庄吉力求與國際標准化管理接軌,率先通過ISO9001-2000轉版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成為全國首家獲得「雙綠色」認證的服裝企業,2003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綠色企業」,使產品質量得到可靠保障。庄吉產品歷年接受監督檢驗,蟬聯三屆「全國用戶滿意企業」;2005年榮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
名牌戰略:庄吉西服先後獲溫州市名牌產品、浙江省名牌產品、中國十大男裝品牌、中國最具時尚男裝品牌、中國最佳男裝設計獎、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男裝品牌等。「JUDGER庄吉」商標先後被認定為溫州市知名商標、浙江省著名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2003年庄吉西服獲得「中國名牌產品」殊榮。庄吉聘請義大利國際著名設計師巴達薩里先生擔任首席設計師,義大利著名工藝師伯格拉里先生為技術顧問,台灣著名歌星周華健出任庄吉品牌形象代言人,以「莊重一身、吉祥一生」將關愛社會、關愛人生的品牌主題演繹得深入人心,而使庄吉獲得極佳知名度和美譽度,蜚聲海內外。
庄吉集團以領先一步的戰略態勢,以振興民族服裝品牌的使命感與拼搏進取的團隊精神,來共同塑造諧美、奮進的企業文化,進而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產業規模化、產品多元化、團隊職業化、資本社會化、品牌國際化,以保障企業不斷走向輝煌,永續發展。 浙江庄吉船業有限公司建於2004年,注冊資金3億元人民幣。公司位於溫州樂清市磐石鎮陡門村沿江,西接溫州大橋,北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雁盪山,南通溫州,東靠百島之縣洞頭,距溫州機場、火車站各15公里,毗鄰104國道和甬台溫高速公路,1740米長的海岸線和34.1416公頃(約合512畝)的海域使用權證,以及31.4834公頃(約合472畝)的舾裝碼頭用海面積。優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庄吉船業大開放、大發展的成長基礎。
庄吉船業由從事船舶製造和航海多年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投資組建,從建廠到現在,先後建造了十多艘3,200噸至30,000噸級的各類船舶,船舶的質量獲得船檢和船東的一致好評。公司主要從事油輪、二類化學品船、散貨輪、集裝箱船及特種工程船舶的建造業務。公司憑借現代經營理念在軟硬環境建設上致力於高起點、大投入,不斷率先應用新工藝、新方法,形成現代造船總裝模式的先進船舶製造基地,將專業人才培訓、創造獨特企業文化和人文環境作為庄吉船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努力創建一個集船舶設計、船舶建造、船舶貿易、船舶運輸、船舶修理五位一體的現代船舶工業業態,謀求庄吉船業的永續發展。
公司現有員工800多人,其中管理人員120人,其中高中級工程師、工程師72人。公司已通過ISO9001-2000及CCS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取得CCS、BV、GL、DNV等各國船級社的工藝認可,06年於上海船舶設計院(SDARI)建立合作夥伴關系,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做保證、豐富的造船經驗做鋪墊和高效的管理模式做推動,已經具備按照國際海事公約和有關國家鋼規及標准承造各型國內及出口船舶的能力。主打船型定位在6萬噸以下的各類船舶。
公司在2006年年底開始興建新廠,規劃年造船能力30萬載重噸。已建成6個船台:
1號船台尺度為28m×175m,門式起重機,起吊能力40t+20 t +40t+20t;
2號船台尺度為26m×225m,門式起重機, 起吊能力為40t+10 t +40 t +10t;
3號船台尺度為67m×225m,門式起重機, 起吊能力為2×75+125/20t;
7號船台尺度為40m×225m,門式起重機,起吊能力為2×75+100/20t;
8號船台尺度為40m×225m,門式起重機,起吊能力為2×75+100/20t;
9號船台尺度為40m×225m,門式起重機,起吊能力為2×75+100/20t。
待建的船塢:船塢尺度為120m×225m;
待建的船台:4號船台尺度為40m×225m。
新建鋼結構為50,000平方米的船體車間,配備5-150噸行車20餘台,最大起重能力300噸,新配備有8m×30m數控切割機4台,等離子切割機2台,150噸平板轉運車1輛,400t和1500t油壓機各1台,δ20mm剪板機1台,Ф114及Ф60彎管機各2台,15m銑邊機2台,垂直自動焊機2台,900t肋骨成型機2台,各類吊機28台,氬弧焊機、二氧化碳焊機、角焊機、埋弧焊機、自動焊機、等各類焊接設備532台,管子加工車間10,000平方米,6,000平方米的二噴四塗的噴塗車間,300M長的舾裝碼頭,可以同時停泊四艘萬噸級的船舶舾裝。
庄吉船業始終堅持「以船東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一點一焊,精益求精;一件一段,精工細作。 崇尚科學,嚴格規范;品質安全,重於泰山。求真務實,與時俱進;銳意創新,品牌爭優」的質量方針;樹立「自信、拼搏、誠信、求實」的企業精神;奉行「充分滿足顧客需求,務必保障船東滿意」的服務宗旨;全面展示企業開拓進取、追求卓越、奮力拚搏、後來居上的良好形象。庄吉船業熱忱期望與四海賓朋真誠合作,乘風破浪攜手共創輝煌! 天津現代城·庄吉商業中心由中國著名西裝庄吉品牌生產企業浙江庄吉集團及天津現代集團投巨資興建,自2004年7月開始運作,預計2006年9月開業。
該商業中心坐落於天津第一商圈濱江道和時尚高消費前沿南京路的聚焦點,屬天津市商業核心的核心,具有龍頭地位。四至范圍:東臨濱江道、南靠南京路、西側至長春道,佔地面積1387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6800平方米,是目前天津市第一商圈(濱江道商圈)最大單體量的商業物業。地上8層,地下兩層(地下二層是停車場),地下一層至六層每層8部扶梯,七、八層每層4部扶梯,2部觀光梯,11部直梯。現代城·庄吉商業中心帶給消費者更為精緻、豐富、知性、感性兼具的生活體驗,全力打造一個百貨新航母。商場設施先進、購物環境一流,是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於一體的一站式時尚購物中心,必將成為天津商業的核心和時尚潮流的窗口。 ....公司以「管理樹品質,技術出精品」為經營理念。採用扁平式標准化質量管理體系,確保了每道工序、每針每線的完美,努力諦造高、中檔襯衫加工服務的「品牌」。
....公司與義大利、韓國、日本、國內等主要襯衫面料生產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面料、款式緊跟國際潮流,保證滿足各類客戶不同的需求。公司以一流的品質、良好的信譽,為國內、國際著名品牌服務。
....同時,名天襯衫與北京、南昌等服裝學院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引進高學歷服裝專業人才,提高企業的核心力。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服務意識和團隊精神。為了提高中層管理幹部的素質,公司還經常邀請國外專家以及高校教授來公司授課,以使公司管理層能時刻掌握最新的設計理念和營銷思想。
....名天人願與您攜手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共創美好的明天。
⑷ 鄭元忠的庄吉集團
庄吉集團是一家無區域性服裝企業集團,其前身為溫州庄吉服裝有限公司,創於1993年。1996年成立庄吉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坐落在溫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2號小區。現有成員企業12家,員工2000多人,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擁有400餘家連鎖專賣店。專業生產「JUDGER庄吉」牌西服及高級成衣系列產品。現年產高檔西服68.8萬套,2002年銷售收入8.15億元。
企業殊榮:庄吉西服按單項規模、效益在國內排前五名。1996年後列入中國服裝行業「雙百強」、2000年後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998年以來浙江省行業最佳經濟效益企業,並被省人民政府列為「五個一批」重點骨幹企業、浙江省三星級企業、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單位和建設中國(溫州)服裝名城功勛企業;並被中國服裝協會第一屆男裝專業委員會選舉為副主任單位和溫州服裝商會會長單位,成為「穿在溫州」的領頭雁。
質量保證
1997年,庄吉投資8000餘萬元興建佔地150餘畝的現代化工業園,並引進美國、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先進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及管理技術,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西服生產線。庄吉力求與國際標准化管理接軌,通過ISO9001-2000轉版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成為全國首家獲得「雙綠色」認證的服裝企業,使產品質量得到可靠保障。庄吉歷年接受監督抽查均達到國家優等品,並榮膺「浙江省質量管理獎」,蟬聯三年「全國用戶滿意企業」。
名牌戰略
庄吉西服先後獲溫州市名牌產品、浙江省名牌產品、中國最具時尚男裝品牌、中國最佳男裝設計獎、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男裝品牌等。「JUDGER庄吉」商標先後被認定為溫州市知名商標、浙江省著名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庄吉聘請義大利國際著名設計師巴達薩里先生擔任首席設計師,義大利著名工藝師伯格拉里先生為技術顧問,台灣著名歌星周華健出任庄吉品牌形象代言人,以「莊重一身、吉祥一生」將關愛社會、關愛人生的品牌主題演繹得深入人心,而使庄吉獲得極佳知名度和美譽度,蜚聲海內外。
庄吉集團以領先一步的戰略態勢,以振興民族服裝品牌的使命感與拼搏進取的團隊精神,來共同塑造諧美、奮進的企業文化,進而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產業規模化、產品多元化、團隊職業化、資本社會化、品牌國際化,以保障企業不斷走向輝煌,永續發展。
⑸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風雲人物前十名
改革開放風雲人物
改革開放風雲人物騰增壽王均瑤王鴻銓謝進興南士木邵奇星南存輝王碎奶邢慧芳王振滔李榮光王 璋楊介生陳定模曾旭光溫邦彥胡成中朱炳新鄭元忠葉康松鄭裕靠
◇ 改革開放風雲人物
滕增壽 男,1938年生。浙江東方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高級經濟師。曾獲全國勞動模範、優秀企業家、十大中國改革風雲人物。九屆全國人大代表。1984年至今,在滕增壽的帶領下,溫州玻璃鋼建材廠從一家小窮虧的國營企業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6億多元,工業年產值18億元,創利潤8000多萬元的集團公司,整個集團先後被評為浙江省和全國建材行業優秀企業,被國家公布為全國首批轉換經驗機制好的典型國有企業,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512家重點國有企業,同年組建浙江東日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浙江東日」股票,是溫州市唯一的上市公司。 王均瑤 男,1966年生。均瑤集團公司總裁。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青聯委員,全國優秀青年鄉鎮企業家,省、市政協委員,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1991年7月,王均瑤以一個普通農民創辦天龍公司,並開辟國內首條私人包機溫州至長沙的航線。1992年4月,創辦中國首家私營包機公司,並開辟溫州至上海包機班。1995年7月,在天龍包機公司基礎上成立了均瑤集團公司。1994年創辦均瑤航空飲品公司,牛奶已開發出8個品種10多個系列;1998年4月均瑤賓館投入試營業。如今,均瑤集團已開辟航線50餘條。分公司十二家,分布國內十多個大中城市。王均瑤為報效社會至今已為公益事業捐款200多萬元。 南存輝 男,1963年生。中國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1997年中國鄉鎮企業十大新聞人物」、 「中國經營大師」,浙江省工商聯合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常委、九屆全國人大代表。1984年南存輝把一個只有8名員工,年產值1萬元的家庭作坊式工廠,發展成為至今以正泰集團公司為核心的,擁有39個成員企業、800多個協作廠、500多家國內銷售公司和特約經銷處、在國外設有20多個公司和總代理結構的年產值16億元的跨國、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是中國低壓電器行業產量、產值、品種最齊全的企業之一。在全國同行中首家由國家工商局核准為無區域性集團。 楊介生 男,1960年生。上海錦麗斯企業集團董事長,上海市青聯委員,長寧區十大優秀青年企業家980年,楊介生以300元起家,克服困難,艱苦創業。1994年,楊介生成功將原上海襯衫三廠廠房改造成涉外寫字樓——海螺大廈,1997年與上永物業有限公司合作,使100多位工人避免下崗,同年開始興建4萬多平方米的錦麗斯公寓,為舊區改造和安居工程作貢獻。楊介生的企業累計為上海創造了300多個就業機會,配合了上海國有企業的改革。目前,錦麗斯企業集團下屬十多家公司,分布於溫州、杭州、上海等地。楊介生還關注教育與科技,設立全國性蘇步青數學獎,合計捐資教育累計一百多萬元,並獲1998上海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 王碎奶 女,1947年生。永嘉橋頭鈕扣市場黨支部書記、橋頭個體勞動者協會會長及省、市、縣婦聯委員。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省九屆人大代表。曾多次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個體勞動者、省級優秀婦女幹部等光榮稱 號。1979年改革開放初期,身為村婦女主任的王碎奶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沖破傳統農村婦女的觀念,走出灶台,走向櫃台,大膽投身到市場經濟大潮中去。和一批富有商品經濟意識的開拓者,在橋頭鎮建成了一座舉國矚目的「東方第一大鈕扣市場」。十幾年來,橋頭鈕扣市場在王碎奶的帶動下,先後成立了黨政工團等組織,經常有效地開展學習、培訓、競賽等活動,鼓勵文明經商,開展公平競爭,打擊各種假冒偽劣,形成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機制,有力地推動了鈕扣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陳定模 男,1939年生,曾任蒼南縣龍港鎮委書記,蒼南縣體改委主任。1981年擔任錢庫區委書記兼區長,該區率先實行包產到戶,錢庫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成為溫州市十大專業市場之一。1984年任龍港鎮委書記,大膽地提出土地有償使用和梯度移民的設想,敢於創新,勇於改革,使原來的小漁村成為了中國第一座農民城,為中國農村城鎮化開辟道路,引起了中央領導和全國各地的關注 1989年任蒼南縣體改委主任時,開始了股份合作企業規范化工作的探索。 1993年在山西太原與人合作創辦太原商貿城。 鄭元忠 男,1952年生。中國精益集團董事長、庄吉集團副董事長。中國服裝協會理事、溫州市七屆政協常委。1985年,鄭元忠作為柳市「八大王」案件中的電器大王,創辦了樂清市第一家規范化股份合作企業精益開關廠,並取得了國家機械部在全國城鎮頒發的第一批低壓電器生產許可證。1992年創建的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創辦了中外合資庄吉服裝有限公司。1996年,組建了庄吉服飾集團,1997年庄吉獲溫州名牌產品和知名商標榮譽稱號,並成為溫州市第一家躋身全國服裝行業「雙百強」企業,建成了溫州第一家民營企業工業園區。鄭元忠創辦了溫州第一家民辦服裝研究所,溫州服裝業第一家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並取得產品方圓認證企業。 葉康松 男,1950年生。現任康龍集團總裁,1997年被推選為溫州旅美同鄉會會長。葉康松原任永嘉縣上塘鎮鎮委書記,1986年辭職經商。1988年成立了溫州第一家私營農業開發公司——溫州康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1996年美國康松公司改名為美國康龍集團公司,並躋身於中國私營企業500強。目前,該公司在美國已擁有六大子公司,並在國內北京、上海等地設置分公司與辦事處,從事健康、美容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國際貿易和農業開發等。去年,康龍集團組建國際交流中心,其服務內容包括:承辦政府代表出訪,承辦商務考察,承辦產品展銷等。康龍集團當前年銷售額已超億元大關,成為國際性企業集團。 鄭裕靠 1952年生於蒼南縣下洋鄭村,大學文化,從小酷愛武術,十三歲開始學武,數十年的勤學苦練使鄭先生武學造詣很深。鄭先生於1991年在"中日武術友誼賽"上獲南拳冠軍。1992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首屆"國際武術錦標賽"上,他被邀上主席台,同李鐵映、李德生、李夢華、伍紹祖等國家領導同志在一起。93年獲"舟山國際武術比賽"南拳亞軍。94年浙江省第十屆運動會被評為十佳教練員,98年在"沈陽亞洲體育節"上獲"搏克(蒙古式摔跤)"比賽第二名。98年11月作為中國隊領隊在"法國巴黎市長杯"中國式摔跤比賽期間被法國巴黎電視二台特邀,獲武術表演一等獎。 幾年來,《光明日報》等報刊共刊出90餘篇有關我校的文章。 鄭裕靠先生現為國家一級武術教練,國家一級武術摔跤裁判,浙江省體育總會常委,浙江省武術協會副主席,浙江省建威門拳會主席,浙江省銅鍾氣功協會副理事長,浙江省自由式摔跤隊總教練,蒼南縣政協常委,蒼南縣裕靠體育學校校長,蒼南縣興港高級中學校長。 南士木 男,1946年生,樂清市糧農協會會長,浙江省首屆龍頭企業常務理事。全國勞動模範,溫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和第五、七屆政協委員、浙江第八、九屆黨代表。1985年以來,從事農業土地規模經營,率先創辦浙南地區第一個個人農場。現擁有固定資產600多萬元,經營耕地面積830畝,其中水田面積250畝。1997年總產值230萬元,創純利30.5萬元,上繳稅收4.1萬元,已形成一個內部機制靈活、設施齊全的農業龍頭企業。曾多次被評為省、市優秀農民企業家。 邵奇星 男,1959年生,溫州市海螺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1984年至1987年連續四年市勞動模範,當選省六、七屆人大代表,1992年至1997年連續六年榮獲溫州市優秀廠長(經理)金鹿獎,並獲金鹿最高榮譽獎。還先後榮獲溫州十優青年,浙江十佳青年廠長,省優秀共產黨員,省新長征突擊手,商業部勞模,全國百名優秀青年廠長,全國勞動模範。
1982年,溫州市制傘廠瀕臨倒閉,邵奇星同志在此危難之際上任廠長,他率先在全市打破工資等級制,使職工收入與貢獻掛鉤,企業起死回生,扭虧轉盈。1985年兼並了食品三廠,在全市開創成功兼並企業的先例。1992年又兼並了停產三年之久的溫州汽水廠。1996年又接管九家商辦企業。15年海螺集團先後兼並、接管11家企業,使企業注入改革活力,重新煥發青春。
李榮光 男,1955年生,中國榮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國榮光集團系溫州市首家鄉鎮企業集團,橫跨浙江、江蘇、河南三省,已連續五年綜合經濟實力居瑞安市第一名,先後獲得溫州市「特級明星企業」,浙江省「八五時期規模經濟效益先進企業」,「浙江省十家最佳民營鄉鎮企業」和「浙江省文明鄉鎮企業」等榮譽稱號。李榮光也連續五年獲得溫州市優秀廠長(經理)金鹿獎,並被評為溫州市勞動模範、浙江省十家最佳民營鄉鎮企業家和最佳優秀鄉鎮企業家 李榮光關心社會公益事業,共向教育、體育及各種社會公益事業捐資達280多萬元。李榮光重視產業扶貧,在文成、泰順等貧困山區設立各類鞋幫加工點,安排了10000人就業。 王璋
男,1937年生。甌海區曙光高級職業中學校長。曾被評為八優校長,市先進教育者、省十佳校長。1985年,王璋在連續作了兩次胃切除大手術後,提前退休,並於1986年創辦全省第一所民辦中等職業高中——甌海區曙光高級職業中學,任校長至今。目前在擁有16個班級,258名學生,68位教職員工的中央教科所國家重點課題實驗學校。該校佔地面積達40畝,建築面積10548平方米,配備計算機152台,圖書2.5萬冊,多媒體語音室,財會模擬室,電工電子室,舞蹈廳,健身房等各種教學設備。該校已為社會輸送初、中級實用人才1978名職高畢業生,其中99名優秀畢業生考上大學,學校還開辦摩托車、汽車駕駛等短期培訓班192期,培訓人員達2萬多人。 王鴻銓 男,1937年生。原溫州市民政局副局長。1997年被民政部門授予「全國殯葬改革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1984年王鴻銓到市殯葬改革辦公室,為狠剎喪事大操大辦、大出殯等歪風做了大量工作。他堅決貫徹執行市政府關於殯葬改革的決定,到處奔走呼號,積極開展宣傳。使幾千年的土葬陋習和喪事大操大辦的歪風得到改變,喪事從簡、遺體火化、不開追悼會、骨灰撒江河、不搞迷信的新風逐漸形成。鹿城區火化率從25%上升到97.5%。同時他極其重視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自1998年殘聯成立以來兼任兩屆理事長,在殘疾人康復、勞動就業、教育和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捐募等方面做出較大貢獻。
謝進興 男,1946年生。溫州特陶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曾獲溫州市勞動模範、溫州市優秀廠長、浙江省優秀廠長、勞動模範、浙江省建材行業優秀企業家、中國經營大師、溫州市第三輪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金鹿獎得主。自1986年以來,謝進興把一個只有40來人,固定資產80萬元,虧損達100萬元的小廠發展成為一個擁有89家子企業,600多人,總資產3.8億元,年盈利數千萬元的大型企業集團。1995年以來,該企業榮獲「中國特種陶瓷功勛企業」、「溫州市工業企業管理優秀企業」、「市級文明單位」、「先進黨組織」、「浙江省技術進步優秀企業」。 邢慧芳 女,1966年生。文成縣黃坦鎮王宅村黨支部書記兼文成縣天蓬動物養殖有限公司經理。省科技星火帶頭人,市優秀農民企業家、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第五屆市十大優秀青年,市第八、九屆人大代表。 1988年,邢慧芳靠從信用社借貸的1.4萬元,創辦了文成縣第一家科學養豬場。她利用科學飼養方法,改寫了山區單一養肥肉型商品豬的歷史,使瘦肉率提高到57%。並利用自身的技術資金和市場優勢,幫助尚未脫貧的農民出點子、送技術、助資金、解難題,舉辦多次科技養豬培訓班,為300多人次無償傳授「養豬經」,使14家貧困戶脫了貧。1994年,她與另外幾家養豬專業戶投資450萬元,創辦了集種、養、加、產、供、銷一條龍的股份制企業——文成縣天蓬動物養殖有限公司,年出欄商品豬1萬頭以上。 王振滔 男,1965年生。中國奧康集團總裁。浙江省優秀鄉鎮企業家、溫州市勞動模範、金鹿獎得主、市人大代表。
王振滔經過10年的努力,將一個只有10來人,資產不到3萬元的小廠發展成為目前以奧康集團公司為核心的、擁有20多家成員企業、30多家分公司、並在全國內外300來家大中型商場設有專櫃,共有員工1500多人、固定資產1.2億元,年產值2.38億元,創利稅3500萬元的大型企業集團。1995年、1996年、1997年連續三年屬全市同行業稅利大戶之首,經濟效益列浙江省同行業第一,溫州市工業企業第四。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集團、國家大型鄉鎮企業、無區域集團、雙文明企業。奧康鞋業產品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奧康牌皮鞋榮獲「98中國十大真皮鞋王」稱號。
曾旭光 男,1946年生。華士服裝(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78年移民法國巴黎,現為旅法華僑俱樂部副主席。曾兩度被評為市優秀廠長(經理)「金鹿獎」。
曾旭光1980年在巴黎創辦紅玫瑰服裝紡織品進出口公司。1992年在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巨資創建獨資企業——華士服裝(中國)有限公司,率先在溫州實行西服大流水作用,以先進的設備、科學的企業管理方法,為溫州的服裝業上檔次、創名牌起到帶頭推動作用。華士服裝(中國)公司創辦至今,在曾旭光的精心經營下,公司的生產和經營每年不斷增。1995年被溫州市政府評為「溫州市名牌」,1996年評為「溫州知名商標」、「浙江西服名牌」;1996年中國服裝利稅百強企業。
溫邦彥 男,1947年生。浙江永久科技實業公司總裁。中國發明協會全國委員,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常務理事。1988年榮獲全國經濟改革人才獎和全國首屆十佳科技實業家,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89年被選為全國勞模。曾是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 三十年來他堅持自學,先後獲得十八項中、美等國發明專利,其中多功能電磁閥榮獲第十五屆日內瓦國際發明金質獎和中國專利優秀獎,其個人還榮獲經聯合國注冊的世界發明一級騎士勛章。1981年,溫邦彥自籌資金,創辦了生產自己發明的新產品的工廠——永久機廠。85年又創辦了私立科研所和機電學校,闖出了一條集科技開發、生產經營、教學培訓三位一體的創辦科技實業新路。 胡成中 男,1961年生。中國德力西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全國優秀企業改革家」、中國經營大師、浙江省功勛鄉鎮企業家,浙江省第二屆優秀青年企業家,獲國際科學與和平貢獻獎,溫州市政協常委、溫州市工商聯副會長,浙江省工商聯常委、浙江省九屆人大代表。
1997年胡成中把一個只有8名員工,年產值僅5萬元的作坊式小廠發展成為至今以德力西集團公司為核心的,擁有100多家成員企業和600多家協作層企業,並在國內外設立了近400家銷售公司和代理機構。集團公司經營100多個系列4000多個規格的低壓電器產品,是中國低壓電器行業產量、產值、品種最齊全的企業之一。
朱炳新 男,1934年生,永嘉縣甌北鎮和二村炳新農場場長。朱炳新熱衷於糧田規模經營,無私奉獻於農業事業,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頌揚,17年來,每年被授予永嘉縣售糧大戶獎;1985年——1989年連續被評為溫州市勞動模範;199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連續三屆(六、七、八屆)被選為省人大代表。朱炳新同志自八十年代初經營糧田以來,到今年止,經營戶達47戶,經營面積1700多畝。17年來,年年超額完成國家的定購任務。前幾年,盡管市場糧價高於國家收購價,但朱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除留足種子糧、口糧(包括轉包戶口糧)、飼料糧外,將所有餘糧全部賣給國家,十餘年來,已共向國家提供商品糧156.1萬斤,向轉包戶提供口糧38.3萬斤。
⑹ 為什麼經商的同時也要學習
致冒思維:
窮人:有時候,盡管有好的項目,但是往往因為自己不懂行業相關知識而放棄,沒辦法,沒有把握的事情不能做呀!
溫州人:經商要求不熟不做,但是要熟悉靠的是學習的精神,只有你有決心、有毅力努力去學習,邊做邊學,既能夠抓住市場機遇,又能夠把握市場發展的方向,最終肯定能夠做出一些成績來。
經營者通常會面對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這一行有利可圖,但是自己卻沒有相關的知識,怎麼辦呢?
是先去努力學習,然後再去干這一行呢?還是先干著,邊干邊學?
相信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但是精明的溫州人卻返其道而行之。創業需要機遇,如果凡事要等到萬事俱備,往往就會失去機遇。
浙江奧奔妮集團董事長鄭晨愛在創辦制衣廠的時候。對於服裝業並不了解。但是,當時任糖煙酒公司業務經理的鄭晨愛家住三牌坊,不遠處就是妙果寺、八角井等服裝市場,服裝市場的火爆的行情讓眼光敏銳的鄭晨愛開始關注服裝業的發展前景。
當時的溫州開始流行西服,鄭晨愛通過電視了解到,內地許多城市的人們仍然穿著老式中山裝,他立刻意識到,西服市場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於是,鄭晨愛立即辭職,並買了7台縫紉機開始製作西服。第一年,鄭晨愛就獲得一些了利潤。鄭晨愛說,選擇西服業的另一原因在於自己原先是個地道的門外漢,而西服的款式很少改變,只要在工藝和設備上作好功夫就可以了,創業相對容易些。實際上,鄭晨愛從一竅不通到事業的成功,付出的是不斷學習的努力。他說,自己對於服裝也一樣,要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希望全面徹底讀懂這一行業。
阿里巴巴的馬雲說過:「很多時候創業者因為自己搞不清楚而不去創業,實際上等你搞清楚以後就更不會去創業了。書讀的不多沒有關系,就怕不在社會上讀書。」
庄吉集團董事長鄭元忠當年做的企業並不是生產服裝,他的生意之路十分坎坷從創建精益開關廠到組建精益集團,鄭元忠一路走得還算順利。但是,喬石委員長到精益集團的視察,卻讓鄭元忠意識到了自己嚴重的不足。他說:「當時我的企業是有了一定的規模,喬石委員長到企業來視察:問我賺了多少錢。我說也就百把十萬的,他問把增加的固定資產算進去了嗎,那也應該是賺來的錢。企業家賺錢越多對社會的貢獻就越大,這裡面需要很大的學問。我聽了後滿臉羞紅,當時就想我的學歷只是初中二年級的水平,要大有作為對社會有大貢獻,這種水平肯定不可能,當時我就下了決心要上大學。」
1992年,當精益集團正蓬勃發展時,40歲的鄭元忠毅然放棄50萬年薪的精益集團董事長之職,保留30%股份,去溫州大學讀經濟學。後來,他又轉讀服裝設計專業。
這件事情讓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鄭元忠的解釋是:「我上大學是花了血本的,我是與企業完全脫離,聘請了一個總經理代替我的工作,他的年薪50萬。讀了兩年,單花費聘請的代理經理的費用就是一百多萬,那年我已經40多歲了,我去上學不是去鍍金,混『文憑』,而是實打實的學生,住進了普通的學生宿舍,關掉了手機,謝絕了所有的應酬,認認真真地過起了大學生活,三年的課程,我用了兩年完全修讀完了,在不惑之年,終於圓了我的大學夢。走出校門,重返商海,那感覺就是不一樣,胸中的天地更寬闊,這筆錢花得真對。」
1993年,鄭元忠創辦了「庄吉」。
在溫州大學讀書期間,鄭元忠不僅在學習,更在思考,在捕捉商機。
1998年5月份,作為溫州政協常委的他,提案建議溫州大學私有化,並提出一系列高薪聘請清華、北大聯合辦學,招生價格浮動的提議。「我要一人買下溫州大學。」鄭元忠此言一出,媒體嘩然。鄭元忠卻說:「在溫州大學讀書時,我就認為學校在管理運作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產生了改制溫州大學的想法。……後來溫州市政府找我談話,說這方面市政府有困難,溫州大學有那麼多教職員工,你改制後要求很高,去外地聘請教授,那麼這裡面幾百個教職員工怎麼辦,我們市政府承受不了這個壓力,我一想這也的確是個問題,就退了一步,將買下溫州大學,改為投資搞溫州大學服裝學院。目前我們投資了五千多萬元,我想過不了多久,我們的服裝學院將是全國一流的。」
鄭元忠感言:「30歲時看自己20歲做的事,已經不算什麼事了;到了40歲看30歲做的事,也不覺得是大事了;現在50歲了,想想40歲的時候,還是不成熟,人的一生看來的確要活到老,學到老。」
邊做邊學,邊學邊做,溫州人似乎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貫徹者。正是這種精神,溫州人獲得財富的同時也得到了自身素質的提高,「草根」商人正在慢慢蛻變。
溫州人語錄:
什麼事情不怕自己不懂,只怕自己不做,邊做邊學,總會有成績的。——美特斯·邦威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周成建
我們面臨的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要讓知識經濟起來,我們也要讓經濟知識起來。——上海錦麗斯有限公司總裁楊介生
30歲時看自己20歲做的事,已經不算什麼事了;到了40歲看30歲的事,也不覺得是大事了;現在50歲了,想想40歲的時候。還是不成熟,人的一生看來確實要活到老,學到老。——庄吉集團董事長鄭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