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案例
( 1)該公司股票的 系數為1.5
( 2)該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5%+1.5×(8%-5%)=9.5%
( 3)甲項目的預期收益率=(-5%)×0.4+12%×0.2+17%×0.4=7.2%
( 4)乙項目的內部收益率=
( 5)判斷是否應當投資於甲、乙項目:
∵甲項目預期收益率7.2% <該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9.5%
乙項目內部收益率 14.4% >該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9.5%
∴不應當投資於甲項目,應當投資於乙項目
( 6)A、B兩個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
A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12%×(1—33%)=8.04%
B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10.5%+2.1%=12.6%
( 7)A、B兩個籌資方案的經濟合理性分析
∵ A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8.04% <乙項目內部收益率14.4%
B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12.6% <乙項目內部收益率14.4%
∴ A、B兩個籌資方案在經濟上都是合理的
( 8)再籌資後該公司的綜合資金成本:
=
=
( 9)對乙項目的籌資方案做出決策:
∵ 8.98%
∴ A籌資方案優於B籌資方案。
『貳』 某上市公司上年末股本總額為1億元(全為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凈利潤5000萬
上年市盈率=5000/10000=0.5 市銷率=3/1=3
今年市盈率=5000*(1+10%)/10000=0.55 市銷率=3*(1+5%)/1=3.15
市盈率估價=0.55*30=16.5
市銷率估價=3.15*5=15.75
『叄』 【教材例26-2】某上市公司20×7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8 200萬元,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20 000萬
可轉換債券按照實際利率法進行後續計量,可轉換債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得出「應付利息」,可轉換債券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得出「財務費用」,本題中實際利率就是不具備轉換選擇權的類似債券的市場利率3%,票面利率2%。所以假設轉換所增加的凈利潤是增加稅後「財務費用」,使用的利率是實際利率3%
『肆』 某上市公司2013年普通股每股收益0.6元,每股市價6元
市盈率10倍
『伍』 某上市公司發行普通股1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發行價格5元,支付手續費20萬元,咨詢費60萬元。
您分錄借貸不平。
我的答案:
借:銀行存款 4920
貸:股本 1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920
股票溢價發行,支付的手續費和咨詢費,沖減資本公積。
『陸』 某上市公司2006年1月1日發行在外普通股16 000萬股,
企業派發股票股利、公積金轉增資本、拆股或並股等,會增加或減少其發行在外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的數量,雖不影響所有者權益金額,但是相當於改變了每股收益。因此,為了保持會計指標的前後期可比性,應計算稀釋作用,視同列報最早期已經發行,應當按調整後的股數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
『柒』 什麼是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
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業應當按照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從而計算出的每股收益。如果企業有合並財務報表,企業應當以合並財務報表為基礎計算和列報每股收益。
企業應當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收益公式∪基本每股收益 = 凈利潤/總股本。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企業的所得稅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稅率愈高,凈利潤就愈少。我國現在有兩種所得稅率,一是一般企業25%的所得稅率,即利潤總額中的25%要作為稅收上交國家財政;另外就是對三資企業和部分高科技企業採用的優惠稅率,所得稅率為15%。
當企業的經營條件相當時,所得稅率較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要好一些。
中國人壽200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246億
舉例說明:如一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營業收入為4000萬元,總共進了2萬台家用電器,平均每台家用電器的平均進價為1500元,員工一年的工資100萬元,房屋租賃等開支為400萬元,營業稅率為3%,則這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總成本為:
總成本=家用電器的總進價+員工工資+房屋租賃費用=2×1500+100+400=3500(萬元)
營業稅=營業額×營業稅率=4000×3%=120(萬元)
則這家電器商店的利潤總額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
=4000-3500-120=380(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25%時,其凈利潤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2]
所得稅費用=380×25%=95(萬元)
凈利潤=380-95=285(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稅是應納稅所得乘以稅率,但應納稅所得有時候並不等於會計利潤有調整項目。
『捌』 關於股本問題 題目: 某上市公司發行普通股1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發行價格5元,支付手續費20W,支付
股本的金額就是股份數乘以每股面值,無論費用或者價格是多少。實際發行的募集資金扣去發行費用後超過股本金額的溢價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手續費和咨詢費是計入發行費用的,但不用單獨在費用科目里單列,直接在發行收入里扣除。
會計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4920萬
貸:股本 1000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920萬
『玖』 注冊會計師2015年3月在對某上市公司2014年度報表進行審計時,發現該公司
因為目的是短期持有賺取差價,所以應該認定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題中的錯誤有:
1、資產成本計算錯誤。股票中已經包含的股利應該作為應收股利,不能計入成本。而且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手續費0.3萬元應直接計入投資收益,也不能計入資產成本。所以成本應該是53萬元,不是65.3萬元。
2、收到股利時的處理錯誤。收到股利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股利,不可能出現投資收益。
3、賣出時投資收益的計算。賣出時用收到的存款減去成本即可,即63萬元減去53萬元,等於10萬元。
綜上,整個過程實現的投資收益共計10-0.3=9.7萬元,而不是3萬元。
『拾』 某上市公司2016年年底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為5000萬股,2017年5月7日派發股票股利1000
說流通在外這個描述不妥(很多股票還有大非小非等暫時不能流通的股),你應該要說總股本是多少,你用凈利潤除於最新的總股本就能得到每股收益了。一個軟體都有顯示的,不用自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