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股東有國資的科創企業

股東有國資的科創企業

發布時間:2021-07-21 17:06:51

① 哪些「國有科技型企業」可以進行股權激勵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在此給出一下回答:

《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暫行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科技型企業,是指中國境內具有公司法人資格的國有及國有控股未上市科技企業(含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國有企業),具體包括:

(一)轉制院所企業、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投資的科技企業。
(註:對於本辦法第二條中的(一)、(二)類企業,近3年研發費用占當年企業營業收入均在3%以上,激勵方案制定的上一年度企業研發人員占職工總數10%以上。成立不滿3年的企業,以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三)國家和省級認定的科技服務機構。

(註:對於本辦法第二條中的(三)類企業,近3年科技服務性收入不低於當年企業營業收入的60%。)

【讀解】很顯然,這里的「國有科技型」概念必須做狹義解釋,主要指向的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關的科技企業,因而,除新三板掛牌國有科技企業外,其他國有投資企業並不是此次股權激勵的重點對象。

股權激勵的十二條紅線:''不得」之情形

(1)企業成立不滿3年的,不得採取股權獎勵和崗位分紅的激勵方式。

(2)企業不得面向全體員工實施股權或者分紅激勵。

(3)企業監事、獨立董事不得參與企業股權或者分紅激勵。

(4)大、中型企業不得採取股權期權的激勵方式。

(5)大型企業的股權激勵總額不超過企業總股本的5%;中型企業的股權激勵總額不超過企業總股本的10%;小、微型企業的股權激勵總額不超過企業總股本的30%,且單個激勵對象獲得的激勵股權不得超過企業總股本的3%。

(6)企業不能因實施股權激勵而改變國有控股地位。

(7)股權期權授權日與獲授股權期權首次可行權日之間的間隔不得少於1年,股權期權行權的有效期不得超過5年。

(8)企業不得為激勵對象購買股權提供貸款以及其他形式的財務資助,包括為激勵對象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貸款提供擔保。

(9)企業要堅持同股同權,不得向激勵對象承諾年度分紅回報或設置托底回購條款。

(10)採用間接方式的,持股單位不得與企業存在同業競爭關系或發生關聯交易。

(11)股權激勵的激勵對象,自取得股權之日起,5年內不得轉讓、捐贈。

(12)在職激勵對象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企業收回激勵股權。

【讀解】以上可以稱之為「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的十二個鐵律」,也是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的底線和風險點。

激勵方式

按照文件規定,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方式主要有三種: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權期權

一、股權出售

股權出售,就是將國有股權出售給激勵對象。

文件對股權出售沒有更為詳細的規定。只是原則性指出:「第十條 企業實施股權出售,應按不低於資產評估結果的價格,以協議方式將企業股權有償出售給激勵對象。資產評估結果,應當根據國有資產評估的管理規定,報相關部門、機構或者企業核准或者備案。」

二、股權獎勵

1、股權獎勵必須與股權出售相結合

文件規定:第十三條 企業用於股權獎勵的激勵額不超過近3年稅後利潤累計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的15%。企業實施股權獎勵,必須與股權出售相結合。

股權獎勵的激勵對象,僅限於在本企業連續工作3年以上的重要技術人員。單個獲得股權獎勵的激勵對象,必須以不低於1:1的比例購買企業股權,且獲得的股權獎勵按激勵實施時的評估價值折算,累計不超過300萬元。

【讀解】股權出售是指按照一定條件,將國有股權的所有權轉讓給激勵對象,而股權獎勵是指基於一定條件,激勵對象可以無償獲得一定的國有股權,但文件同時規定,股權激勵對象必須在無償獲得一定股權同時要購買同等數量的國有股權。

2、股權獎勵的企業條件:

第十條企業實施股權獎勵,除滿足本辦法第六條規定外,近3年稅後利潤累計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應當占近3年年初凈資產總額的20%以上,實施激勵當年年初未分配利潤為正數。

近3年稅後利潤累計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是指激勵方案制定上年末賬面凈資產相對於近3年首年初賬面凈資產的增加值,不包括財政及企業股東以各種方式投資或補助形成的凈資產和已經向股東分配的利潤。

三、股權期權

1、只有小型和微型國有科技型企業才可以使用股權期權進行激勵。

按照企業劃型標准,也就是說只有營業收入在2000萬以下的工業科技型企業,和營業收入在1000以下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信息傳輸業才可能成為激勵對象。

2、 企業業績考核主要指標

按規定主要指標為: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現金營運指數等

3、企業以股權期權方式授予的股權,激勵對象分期繳納相應出資額的,以實際出資額對應的股權參與企業利潤分配。

4、股權激勵的激勵對象,自取得股權之日起,5年內不得轉讓、捐贈

四、分紅激勵

分紅激勵分為兩類:項目收益分紅激勵與崗位分紅激勵。

1、項目收益分紅激勵

第一種分紅辦法:約定。由重要科技人員與企業實現約定。

第二種分紅辦法:法定。具體為

(一)將該項職務科技成果轉讓、許可給他人實施的,從該項科技成果轉讓凈收入或者許可凈收入中提取不低於50%的比例;

(二)利用該項職務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的,從該項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中提取不低於50%的比例;

(三)將該項職務科技成果自行實施或者與他人合作實施的,應當在實施轉化成功投產後連續3至5年,每年從實施該項科技成果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5%的比例。

2、崗位分紅

1、擬實施激勵企業的財務條件

近3年稅後利潤累計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應當占企業近3年年初凈資產總額的10%以上,且實施激勵當年年初未分配利潤為正數。

2、對象條件

激勵對象應當在該崗位上連續工作1年以上,且原則上每次激勵人數不超過企業在崗職工總數的30%

3、分紅限制

(1)企業年度崗位分紅激勵總額不高於當年稅後利潤的15%。

(2)激勵對象獲得的崗位分紅所得不高於其薪酬總額的2/3。

(3)激勵對象自離崗當年起,不再享有原崗位分紅權。

以上就是經股網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② 一個公司第一大股東是國有法人就是國有企業嗎如果第一大股東是境外法人就是外資企業

國有企業是指 國家各級政府授權單位或國有單位出資或控股的企業,這個概念側重於經濟性質、所有制形式。與之相對應的其他經濟性質是: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

③ 國資控股企業算是國企嗎

國資控股企業就是國企啊。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是國企,就是看國有資本是否占據控股地位。農業銀行現在也已經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不再是純粹的國有獨資企業,但國有資本仍然占據控股地位,所以農業銀行仍然屬於國企的性質。

看F10資料的話,紫金礦業的第一大股東是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港交所的全資子公司,並不是國有企業。之所以這樣顯示,是因為紫金礦業已經在H股上市,在港交所交易的這部分股權是由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進行相應的結算,所以這部分股權其實是分散在港交所的若干投資者手裡的。紫金礦業的實際控股股東是閩西興杭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福建省屬的地方國有資本對紫金礦業有最終的控股權,所以紫金礦業應視為國企的性質,說全面一點是福建省屬的地方國有股份制企業。

④ 國有控股的科技股有哪些

所謂科技股,簡單地說就是指那些產品和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
比如:從事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計算機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線數字電視、生物醫葯製品的服務與生產等等的公司通稱為科技行業。目前,科技股在市場上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很難區分。 祝你好運一生!點擊好評,謝謝你!

⑤ 國有企業的大股東都是政府是嗎

國有企業的大股東是政府。

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特點,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5)股東有國資的科創企業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於歷史原因,國有企業的分類相當復雜。對於中國的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投資或持股超過50%的即為國有企業。

在1978年改革開放前,乃至到20世紀末,國有企業一直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對象,國有企業的建立,其中政府稅收的很大部分都投入到國有企業中,大量的國有企業因此建立和出現,有的國有企業還是由原來的政府部門轉變而來的,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原來是郵電部,改為電信局,

後來在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本世紀初改組成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電信企業。中國的國有企業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登記注冊,資產的投入主體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就是國有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有企業

⑥ 有限公司的股東為國有企業且兩股東為隸屬關系,可以相互轉讓股權嗎

主要是看公司章程對於股權轉讓是怎麼規定的!
再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而你說的兩個公司是國企而且互為隸屬關系,那轉讓股份是非常方便的事情,國企裡面也有很多有交叉持股的,所以答案是可以的!

⑦ 國有企業持有參股企業多少股權,可以合並財務報表相關法律法規是什麼

與其他表決權持有人之間的協議能夠控制半數以上表決權的;依據為《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第十三條規定:除非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能主導被投資方相關活動,下列情況,表明投資方對被投資方擁有權力:投資方持有被投資方半數以上的表決權的。投資方持有被投資方半數或以下的表決權,但通過與其他表決權持有人之間的協議能夠控制半數以上表決權的。

合並資產負債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7)股東有國資的科創企業擴展閱讀:

合並財務報表的相關要求規定:

1、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不屬於母公司的份額,應當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列示。

2、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或其他方式增加的子公司以及業務,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3、在對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形成的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進行抵銷的同時,也應當對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或無形資產的攤銷額與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相關的部分進行抵銷。

⑧ 國有參股企業將其參股子公司中的股權轉讓是否經國資委審批

國有參股單位的股東在參加上述股東大會前應完成其所持國有資產變動情況、結果向其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報批的程序。

這類企業與一般競爭性企業無疑,沒有強制性社會公共目標,經濟目標居主導。如果它們也提供公共服務,那是它們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應該予以鼓勵和支持。

(8)股東有國資的科創企業擴展閱讀

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並不等同於股權轉讓生效。

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即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門進行相應的股東變更之後,該股權轉讓協議的受讓一方才能取得股東身份。

閱讀全文

與股東有國資的科創企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信基金理財產品到期查詢 瀏覽:319
中信建投期貨深圳營業部 瀏覽:619
期貨的交易雙方是誰 瀏覽:703
中國潤和集團 瀏覽:5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影響 瀏覽:861
小公司合夥融資合同範本 瀏覽:26
融資意向能比項目投資額高嗎 瀏覽:384
8月11日黃金走勢圖 瀏覽:790
論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 瀏覽:304
大連國際酒類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瀏覽:268
艾弗森3200萬信託基金 瀏覽:733
剖析哈葯股份 瀏覽:347
天順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90
理財產品的利率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504
期貨比喻不 瀏覽:239
股票放了兩年 瀏覽:817
山西煤炭企業杠桿率 瀏覽:925
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購買二級債 瀏覽:271
理財產品數據支撐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