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航天科工集團防禦系統

航天科工集團防禦系統

發布時間:2021-07-24 06:13:42

❶ 中國也有導彈防禦系統了真的假的

◎即使導彈防禦體系構架完畢,也不能100%保證完全防止導彈的攻擊,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作為軍企」長子「,」不可能把導彈生產線改裝成易拉罐生產線。 奧一網 前日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高紅衛接受廣東省內媒體專訪,披露中國目前已經完全具備部署導彈防禦體系的技術。另外,該集團下一步將全面實行軍事技術服務民用領域的「大防務」戰略,即將軍事上的防禦技術應用於金融、政治、文化等領域,幫助民用領域控制風險。 誰都做不到100%防禦導彈 上屆航展,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首次提出構建「導彈防禦體系」的宏偉計劃,兩年後,這一計劃的實現與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記者在本屆航展上看到,該集團公司參展導彈近20種,包括防空、海防、地地三大系列,首次顯露出我國導彈防禦體系概念,體現中國導彈武器系統保衛國家領空、領海、領土的能力和水平。 本屆航展,航天科工集團研製的新一代的fl-3000n艦艇自衛防禦導彈武器系統,以及c602、c705導彈武器系統的反艦導彈武器系統都屬首次亮相。fl-3000n艦艇自衛防禦導彈雖然「瘦長」,但足可有效攔截各型反艦導彈,對付海上、空中和陸地對艦艇發起的飽和攻擊,構成保衛艦艇安全的最後一道堅固屏障。而c602、c705可裝載於機動車輛或水面艦船,用於打擊敵大、中型水面艦艇及編隊。 該集團副總經理高紅衛表示,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很多年前都在策劃,但受到政治、經濟、技術等原因制約,離構建完畢仍然需要一定的階段,但僅從科工集團負責的技術層面出發,目前已無障礙。 「我們的導彈防禦系統不能和美、俄等大國相比,它們實行的是全球戰略,中國只是維持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同樣,即使導彈防禦體系構架完畢,也不能100%保證完全防止導彈的攻擊,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高紅衛坦言:「之所以提出大防務戰略,就是要讓導彈的防禦從技術層面進入生活。」 「大防務」體系超出軍事領域 作為中國第一的導彈軍工企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目前已經可以從技術層面完成對國家稅務系統、金融系統的風險控制,並將構建覆蓋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大防務」體系。下一步,將著重研發文化領域的技術安全。「但高紅衛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作為軍企」長子「,」不可能把導彈生產線改裝成易拉罐生產線。「 高紅衛透露,目前集團的發展策略是從兵器等優勢領域進駐民用行列,優化國民生活質量。他舉例說,北京奧運會期間,該集團藉助軍工技術研發的奧運安保科技系統中的電子票證查驗系統(rfid)首次成功使用,一張奧運會入場券(證)中植入了rfid電子標簽,技術人員可寫入各種信息,對人員及物品等進行系統管理。這一系統已經被2010年上海世博會採用,並將為廣州亞運會以及深圳大運會保駕護航。「未來的中國居民只使用一張廉價的卡片就可以擁有銀行卡、身份證、公交卡、個人檔案等所需的一切功能,這個技術已經成熟。」但他認為,該系統全民普及的成本雖然不高,但替換現有各種必需品成本卻非常高,將來到了全社會都認可時,大規模推廣的時候也就到了。 航展或成「軍事技術的奧運會」 高紅衛認為,航展已經成為珠海的一個城市標志,「國家對珠海航展是十分重視的。通過它,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們的軍事力量,促進同行交流和科技發展。高紅衛說:」這次我們把國家保密許可范圍之內,允許拿出來展示的最新型武器都帶來了,相信會對民眾的思維、眼界有一次大的提升。「 高紅衛還介紹,未來的戰爭必然是技術和技術的戰爭,也許就是兩架無人駕駛戰斗機的對抗,打勝者就贏得整場戰爭。高紅衛預言:「珠海航展,有一天也可能成為軍事技術的奧運會。」 高紅衛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2002年國防科工委「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❷ 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 哪個好兩者有什麼區別

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 哪個好?兩者有什麼區別?科技總體上要好一些,科技搞民品,五院航天總體設計,錢多。科工搞軍工,2院(地空導彈研究院),3院(飛航導彈研究院)等。
但也不能這么絕對,具體還要看哪個所,本人覺得501(五院總體部,載人航天總體事業部)最好。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都是屬於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它們在職能和管理方面有所區別,它們的區別為:
1、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
2、航天科工現由總部、5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11個公司制、股份制企業構成,控股6家上市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3、中國航天科技是擁有「神舟」、「長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而中國航天科工是參與了「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研製、生產、測試、監控等任務。
4、中國航天科工以航天防務、信息技術、裝備製造為主業,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系統、飛航導彈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和研製生產體系,所研製的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磁等各個領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發產品主要有衛星,運載火箭,衛星應用設備及產品,衛星運營服務產品,高端工業計算機、集成電路、光機電等信息技術產品,碳纖維、覆銅板、飛機剎車盤等新材料產品,太陽光伏、風力發電設備等新能源產品。
(2)航天科工集團防禦系統擴展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的前身都是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兩個集團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並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兩個公司都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兩個公司在1999年7月,從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❸ 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有什麼區別

航天科技集團抄和襲航天科工集團的區別有:

1、經營范圍不一樣:航天科技集團經營運載火箭、載人飛船、戰略導彈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則是航天防務、信息技術、裝備製造等。

2、公司性質不一樣: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獨資企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

3、500強排名不一樣: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排名343位。2016年7月2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以27867.3百萬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381位。

❹ 我想了解下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的具體區別,以及集團下屬各有什麼單位和機構

一、指代不同

1、航天科工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並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

2、航天科技集團:是在我國戰略高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


二、下屬機構不同

1、航天科工集團:目前擁有6個研究院、1個科研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餘戶企事業單位,遍布全國各地,職工13餘萬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超過40%,先後有1599名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航天科技集團: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志性成果。

三、發展不同

1、航天科工集團: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航天防務技術,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飛航導彈武器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與研製生產體系。

2、航天科技集團:承擔著我國全部的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行器等宇航產品及全部戰略導彈和部分戰術導彈等武器系統的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

❺ 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的發展里程

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創建於1957年11月16日。隸屬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國防科技工業重點研究院之一,是中國航天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院總部及科研生產主體位於北京。 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防禦技術研究院己從國家導彈武器控制系統專業技術研究院發展成為集開發、研製、生產、試驗和服務於一體,以系統總體技術、體系研究和系統集成技術為主導.以微電子、光電子、機電技術為基礎,在武器系統總體、導彈總體、精確制導、雷達探測、目標特性及目標識別、模擬技術、軍用計算機及共性軟體、地面設備及發射技術和先進製造技術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具有雄厚技術實力和整體優勢的綜合性研究院。

❻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發的超級高鐵真的假的

不是一個公司算是改革後專屬領域不同的兄弟單位原來航天系統是由國防科工委歸口管理的,在1998年以前,國防科工委是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的機構,既帶有軍隊性質,又是政府部分,1998-1999的改革後,國防科工委的軍隊職能劃給了解放軍總裝備部,成為了一個純政府部門。這樣,航天系統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面,軍隊系統和非軍隊系統。軍隊部分的航天系統主要包括酒泉、西昌、太原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和各航天測控中心(北京、西安、遠望等等),以及一些航天事業和航天工程的領導機構,比如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等。各單位的職能從名稱上就一目瞭然,比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就是負責衛星發射的,如此等等。非軍隊系統包括政府部分的國家航天局,國家航天局國防科工委下屬的一個部分,管理民用航天事業、對外代表國家。真正的航天科研體系已經改組為了企業體制,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這兩個集團下屬的各研究院/所/事業部,是中國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也就是說,航天大部分型號產品都是他們研製的。航天科技集團實行母子公司體制,下設7個大型研製實體:1)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運載火箭與戰略導彈2)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衛星與飛船4)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5)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運載火箭、導彈、衛星、飛船6)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原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十院合並重組而成電子技術、導航技術7)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航天科技集團第七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實行事業部體制,下設四個事業部和六個研究院,在六個研究院中,有四個研究院與四個事業部是一體的,還有兩個研究院沒有編入事業部體制1)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一事業部(航天科工一院)宇航與信息技術2)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二事業部(航天科工二院)防空、防天技術3)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三事業部(航天科工三院)飛航導彈技術4)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四事業部(航天科工四院)運載技術與特種地面車輛5)航天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六院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6)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七院北京建築設計補充:1)航天科技集團和科工集團在研究院編號上已經有了重復,科工集團一院的說法還很少出現,所以現在提到一院基本上都是CALT()2)科技集團沒有二院和三院,而科工集團的二、三事業部(二、三院)是以原來的二院、三院為主組建的,所以提到二院、三院,基本上還是原來的二院和三院。3)原航天總公司四院是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總部在陝西,有一個大的科研基地在內蒙,就是四院駐內蒙指揮部,又叫河西公司;99年分家的時候,四院給了科技集團,但河西公司屬於科工集團,科工集團將河西公司重命名為六院,這樣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就有了兩家,科技集團四院和科工集團六院,代表產品分別是載人航天逃逸發動機和EPKM。4)科技集團將067基地改名為航天科技集團六院,067基地在中國航天史上功不可沒,其液體發動機是長征火箭的動力之源。這樣六院也有了兩個,需要注意區分。5)科技集團共有130多個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各地,有職工9.33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2萬人,包括6800多名高級工程師,1200多名研究員,31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工集團共計18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近l0萬名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40%。

❼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什麼樣的一個關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原來航天系統是由國防科工委歸口管理的,在1998年以前,國防科工委是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的機構,既帶有軍隊性質,又是政府部分,1998-1999的改革後,國防科工委的軍隊職能劃給了解放軍總裝備部,成為了一個純政府部門。這樣,航天系統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面,軍隊系統和非軍隊系統。

軍隊部分的航天系統主要包括酒泉、西昌、太原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和各航天測控中心(北京、西安、遠望等等),以及一些航天事業和航天工程的領導機構,比如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等。各單位的職能從名稱上就一目瞭然,比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就是負責衛星發射的,如此等等。

非軍隊系統包括政府部分的國家航天局,國家航天局國防科工委下屬的一個部分,管理民用航天事業、對外代表國家。

真正的航天科研體系已經改組為了企業體制,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這兩個集團下屬的各研究院/所/事業部,是中國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也就是說,航天大部分型號產品都是他們研製的。

航天科技集團實行母子公司體制,下設7個大型研製實體:

1)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 運載火箭與戰略導彈

2)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 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 衛星與飛船

4)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 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5)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 運載火箭、導彈、衛星、飛船

6)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原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十院合並重組而成 電子技術、導航技術

7)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 航天科技集團第七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實行事業部體制,下設四個事業部和六個研究院,在六個研究院中,有四個研究院與四個事業部是一體的,還有兩個研究院沒有編入事業部體制

1)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一事業部(航天科工一院) 宇航與信息技術

2)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二事業部(航天科工二院) 防空、防天技術

3)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第三事業部 (航天科工三院) 飛航導彈技術

4)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四事業部(航天科工四院)運載技術與特種地面車輛

5)航天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六院 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6)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七院 北京 建築設計

補充:

1)航天科技集團和科工集團在研究院編號上已經有了重復,科工集團一院的說法還很少出現,所以現在提到一院基本上都是CAL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2)科技集團沒有二院和三院,而科工集團的二、三事業部(二、三院)是以原來的二院、三院為主組建的,所以提到二院、三院,基本上還是原來的二院和三院。

3)原航天總公司四院是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總部在陝西,有一個大的科研基地在內蒙,就是四院駐內蒙指揮部,又叫河西公司;99年分家的時候,四院給了科技集團,但河西公司屬於科工集團,科工集團將河西公司重命名為六院,這樣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就有了兩家,科技集團四院和科工集團六院,代表產品分別是載人航天逃逸發動機和EPKM。

4)科技集團將067基地改名為航天科技集團六院,067基地在中國航天史上功不可沒,其液體發動機是長征火箭的動力之源。這樣六院也有了兩個,需要注意區分。

5)科技集團共有130多個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各地,有職工9.33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2萬人,包括6800多名高級工程師,1200多名研究員,31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工集團共計18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近l0萬名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40%。

❽ 中國能自己自產導彈防禦系統,那最厲害是什麼呢

讀中國導彈防禦體系概念

在本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首次公開了我國的導彈防禦體系概念。雖然我國也使用「導彈防禦」這一名稱,但與美國正在積極構築的導彈防禦系統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概念的含義不同。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是准備應對來襲導彈打造的,通過多層攔截理念分別構築了不同的導彈攔截分系統,如海基高空攔截系統、陸基高空攔截系統、空基激光攔截系統等,依照彈道導彈的起始段、中段和再入段進行三段攔截。而我國的導彈防禦體系,則由防空、海防、地對地三大導彈系列組成,並不是單一的應對導彈威脅,而是組成我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的中堅力量。
反導彈系統

第二,防禦范圍不同。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不僅要保護美國本土的安全,還擴展到駐外美軍以及盟國的安全,因而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充分體現了美國的全球戰略思想。而我國的防禦體系僅為保衛我國安全之用,充分體現了國土防禦的思想。

第三,部署地域不同。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不僅部署在美國,而且在西歐、東歐、東北亞以及太平洋和大西洋上都部署有預警中心和導彈攔截器,而我國的防禦體系以保衛本國安全為核心,全部部署在本國國內。

第四,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具有濃厚的進攻色彩。由於美國率先打造並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盡管冠以「防禦」的名號,但其實質是使其他國家對美國的戰略威懾失去作用,主動破壞大國之間的戰略平衡,具有典型的進攻性色彩。尤其是美國將導彈防禦系統部署在中、俄等大國附近,其意圖如「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而中國的導彈防禦體系是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已經在建設導彈防禦系統方面邁出巨大步伐之後,被迫研發的,只具有防禦性功能。

第五,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將導致太空軍事化。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未來還將在太空部署預警偵測系統,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考慮部署天基的激光攔截器,這將直接導致太空軍事化。而中國一貫堅持和平利用太空政策,強烈反對太空軍事化,我國的導彈防禦體系不會推動太空軍備競賽。
至於最厲害的,應該是東風洲際導彈吧!

❾ 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有什麼區別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以版下簡稱航天科權工集團)同屬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其前身都源於1956年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首任院長錢學森),歷經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

1999年7月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根據主要業務發展方向分拆為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類似於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

航天科技集團主要承擔載人航天和戰略項目的研製。如載人航天與月球探測(神舟飛船、嫦娥探月、空間站)、北斗導航系統等。

航天科工集團主要承擔進攻型項目的研製。如各類型的防空導彈、飛航導彈等。

但是發展到今天,相互之間的技術合作越來越多,同時項目競爭和技術競爭也很激烈。

❿ 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有什麼區別

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都是屬於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它們在職能和管理方面有所區別,它們的區別為:

1、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

2、航天科工現由總部、5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11個公司制、股份制企業構成,控股6家上市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3、中國航天科技是擁有「神舟」、「長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而中國航天科工是參與了「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研製、生產、測試、監控等任務。

4、中國航天科工以航天防務、信息技術、裝備製造為主業,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系統、飛航導彈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和研製生產體系,所研製的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磁等各個領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發產品主要有衛星,運載火箭,衛星應用設備及產品,衛星運營服務產品,高端工業計算機、集成電路、光機電等信息技術產品,碳纖維、覆銅板、飛機剎車盤等新材料產品,太陽光伏、風力發電設備等新能源產品。

(10)航天科工集團防禦系統擴展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的前身都是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兩個集團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並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兩個公司都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兩個公司在1999年7月,從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閱讀全文

與航天科工集團防禦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艾弗森3200萬信託基金 瀏覽:733
剖析哈葯股份 瀏覽:347
天順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90
理財產品的利率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504
期貨比喻不 瀏覽:239
股票放了兩年 瀏覽:817
山西煤炭企業杠桿率 瀏覽:925
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購買二級債 瀏覽:271
理財產品數據支撐 瀏覽:203
金融機構在保護消費者 瀏覽:538
工程建設融資租賃客戶經理 瀏覽:988
融資時投資方出讓多少權益 瀏覽:55
今日基金理財如何注冊 瀏覽:885
山西信託的員工待遇怎麼樣 瀏覽:930
關聯交易金融機構比例稅務 瀏覽:739
岳陽友阿股東 瀏覽:308
長江融資網貸款好不好 瀏覽:787
注冊投資理財公司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694
玩外匯說內部有人 瀏覽:550
中信證券武漢分公司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