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陳李濟葯業有限公司是不是國有企業
廣州白雲山陳李濟葯廠有限公司隸屬於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在滬、港兩地上市的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廣州市政府授權經營管理國有資產的國有獨資公司。
② 廣州陳李濟葯廠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陳李濟是廣州盡人皆知的中葯老字型大小,在陳李濟中葯博物館中,就濃縮了這個老字型大小四百多年崎嶇和輝煌的歷史。踏入館內,在「火兼文武調元手,葯辨君臣濟世心」對聯下,擺設著明代的青花將軍壇,清代的鬥彩貯葯瓶,古色古香的酸枝木葯櫃上,刻著「蘇合丸」、「白鳳丸」、「寧坤丸」等人們熟悉的葯名,令人恍如踏上時光隧道,在芬芳的葯香里重返清末民初的氛圍。大廳最醒目的是正中紅底金漆的一個碩大的壽字,據介紹,這是我國書畫界巨擘吳作人先生為紀念陳李濟創建385周年所題。
金字招牌
陳李濟創建於公元1600年(明朝萬曆27年),迄今已逾四百年之久。在清代,同治皇帝因服其「追風蘇合丸」,葯到病除,稱其神效。由此,以「杏和堂」為商號的廣東陳李濟,更名躁大江南北。光緒年間,「帝師」翁同和又為之題寫「陳李濟」店名,三個鎏金大字至今尚存。陳李濟後人陳永涓介紹:「陳李濟創建於1600年,除史料外,有我家的家譜為證,自太公陳體全至我十一代,代代皆有記載,太公墓冢還在南海。」
陳李濟確為我國創建於明、興盛於清、圖存於民國、尚存於今世的中華著名品牌,歷史上與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三足鼎立的南葯代表,而陳李濟的歷史比同仁堂早69年,比胡慶余堂早274年。雖然各地中葯商號林立,然而,滄海遺珠,陳李濟無疑是中華民族留下的無價之寶。
我們翻開歷史,以公元1600年為座標,上溯22年,(1578年)李時珍中葯葯典【本草綱目】問世。上溯28年,即明隆慶5年,中醫葯界發明了「人痘接種術」,面對全世界最凶惡的天花瘟疫,勇敢地跨出了致勝的第一步。就在這中醫和中葯發展到空前繁榮的背景下,具有現代企業股份制特徵的、以同心濟世為宗旨的中成葯企業陳李濟應運而生。在此後四百多年裡,陳李濟在繼承歷代古方驗方的基礎上,研製生產數十種中成葯,包括膏、丹、丸、散、茶、酒等,銷售遍及南北大地,遠至東南亞各國。葯效之靈,製品之精,可謂無人不知陳李濟,有口皆碑杏和堂。每年秋試,舉子們入京力搏龍門一躍,因千里迢迢進京趕考,舉子們不免會受些風寒之侵,水土不服之屙。陳李濟以紅紙包一丸,並自編歌唱頌,歌以贈之,葯到病除,贏得「廣葯」之譽。據說慈禧太後長期服食陳李濟的「烏雞白鳳丸」,容顏保持老而不衰。
數千年來,中醫中葯就是我們民族健康的守護神,護佑著民族的興旺。數百年後的今天,當人們重新審視陳李濟這份珍貴的、不可多得的人類非物質文明遺產的時候,我們不能不為之奉上一掬深深的謝忱。
③ 廣州白雲山陳李濟葯廠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州白雲山陳李濟葯廠有限公司隸屬於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在滬、港兩地上市的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陳李濟是一家現代化的中成葯生產企業,創建於公元1600年(明萬曆27年),是中國中葯行業現存最老字型大小之一,是國家認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及廣州市政府認定的「廣州市老字型大小企業」。
法定代表人:石洪超
成立時間:1959-09-24
注冊資本:11284.541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10100008676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廣州大道南1688號
④ 陳李濟的企業發展
「老字型大小」是金礦而不是金山
不斷求新求變,下半年將推新葯治免疫性疾病
自身資源如此豐厚的「陳李濟」,的確讓人折服。但李國駒清楚地認識到,「老字型大小」是金礦而不是金山,後者俯拾即是,而挖掘前者仍需今天的努力。
在「文革」期間,「陳李濟」這個品牌曾一度被雪藏,廠名被改為毫無特色的「廣州中葯二廠」。上世紀80年代,時任當家人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恢復「陳李濟」這個斷了10餘年的老字型大小。
第二步是歷史性搬遷,上世紀90年代末從住了近400年的「老地方」———北京路繁華街市中搬出,進駐目前位於市郊的新廠區。400年「老祖宗」的基業就此遠離,這在當時面臨多大的壓力?但新當家人還是力排眾議,順利遷出。事實證明,這一步後來竟成「老字型大小」刷新的拐點。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事,主要有兩件:一舊一新。」李國駒說,「舊事」是梳理中葯文化,建立中葯博物館,希望這種梳理弘揚品牌甚至整個中葯的文化;「新事」是加大科研力度,實現中葯現代化。「無論新事、舊事,都是為了『老字型大小』將來發展的大事」。
事實上,今天的中葯現代化「陳李濟」並不含糊。已經在全國各地成功上市的腰椎骨病治療性葯物「舒筋健腰丸」深受患者的贊許。即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的免疫性疾病治療葯物「復力通」,就是這樣一個帶有突破性的中葯現代化產品。目前,治療類風濕、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病,西葯還無能為力,常因激素的濫用導致人體變形。10年前的「九五」攻關計劃,「陳李濟」就申報這一創新項目。李國駒清楚地記得,入選當年「九五」計劃的醫葯項目只有5項,而10年滾動下來,只有「復力通」成功拿下,並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定為第一批中葯走向國際主流市場的「種子產品」。
附:圖片顯示的是按古代陳李濟的內部格局製作的
廣州陳李濟葯廠隸屬於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在滬、港兩地上市的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陳李濟是一家現代化的中成葯生產企業,現有員工近600人,各類專業人員佔全廠總人數的35%,其中執業葯師35人,高中級工程技術人員60人。 南葯老號 生生不息
陳李濟創建於公元1600年(明萬曆27年),迄今已有四百餘年,是我國中葯行業現存最老字型大小之一,是國家認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及廣州市政府認定的「廣州市老字型大小企業」。
陳李濟由廣東南海商人陳體全、李升佐兩公共同創立,名號「陳李濟」,寓意「陳李同心,和衷濟世」。陳李濟保存至今逾百年的木質楹聯上就刻載著「火兼文武調元手,葯辨君臣濟世心」十四個字,充滿哲理與抱負,歷代陳李濟人秉承「同心濟世」的企業精神,誠信為本,悉心炮製古方正葯、創新研發現代新葯,推動南葯老號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1998年,陳李濟實施歷史上的首次搬遷,由創業398年的北京路遷至廣州大道南新址,老企業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被列入全國中成葯重點生產企業50強,獲廣東省「質量效益型企業」稱號,連續十年被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誠信傳承 品質恆遠
陳李濟因誠信立業,陳李濟人世代傳承「工藝雖繁必不減其工,品味雖多必不減其物」的制葯宗旨,悉心研製炮製技術,形成陳李濟的特色工藝,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療效。陳李濟採用獨特工藝自製的「百年陳皮」,是廣東三件寶——「陳皮、老薑、禾桿草」中的上品,曾被清同治皇帝欽定為貢品;陳李濟於清初首創、制售的蠟殼丸,首開中葯包裝工藝先河,為「廣葯」地位奠定了基礎,直到現在,陳李濟的部分產品如曾獲國家銀質獎、暢銷海內外的壯腰健腎丸等,仍保留這種蠟殼蜜丸劑型。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陳李濟的技術力量、生產和檢測設備不斷壯大和更新,質量體系與國際水平接軌不斷完善,確保產品的工藝與品質滿足現代要求。全廠通過了國家GMP認證,還獲得加拿大GMP認證和澳洲TGA組織的GMP認證,建立了GAP葯材生產基地,從加拿大、英國、義大利等國引進自動化設備和生產線,建有高標準的葯品質量檢測場地並配備各種高精度檢測儀器,採用嚴格的生產工藝系統和高標準的質量體系組織生產。 名牌產品 造福社群
四百餘年,古方正葯。陳李濟創業初期即廣集良方,以精湛工藝研製各種療效獨特的古方正葯,清末民初就生產有膏、丹、丸、散、茶、酒、曲、錠等八個劑型中成葯,銷路遍及南北大地,遠至東南亞各國。據載,清同治皇帝偶染風寒,服用了陳李濟「追風蘇合丸」,葯到病除,稱其神效。由此,以「杏和堂」為商號的廣東陳李濟名躁大江南北。清朝每年科舉秋試,舉子們千里迢迢進京趕考,多備有陳李濟的追風蘇合丸、附子理中丸、救急通關散、萬應如意油、天王補心丹、太乙紫金錠等葯品,以應不時之需。
陳李濟目前主要生產中葯口服固體制劑,劑型有傳統的丸劑和現代的膠囊劑、片劑、顆粒劑、滴丸劑,現階段已形成了心腦血管類、風濕骨痛類、婦科類、滋補類、呼吸類、消化類六個產品系列,主要產品有壯腰健腎丸、烏雞白鳳丸、補脾益腸丸、喉疾靈膠囊、咳喘順丸、舒筋健腰丸等。多個產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及國家、省、市名牌產品、優質產品稱號。龍頭產品——壯腰健腎丸已遍銷全國,並以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領先於國內所有同名產品;以創新的「雙層葯丸」工藝研製的補脾益腸丸,在國內不斷擴大的范圍內造福於結腸炎患者;在華南地區久負盛名的烏雞白鳳丸系列產品,以及專治「喉嚨痛」的喉疾靈膠囊亦逐步向國內其它區域拓展。今天的陳李濟,已經走出盡人皆知的華南地區,銷售網路遍布全國,部分產品更遠銷國外,扎實構建市場基礎的同時,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科技研發 創新先導
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陳李濟堅持「長線品種與短線品種相結合、高精尖品種與短平快品種相結合、自行開發與產學研相結合」的方針開展產品研發,著力於新葯、名優產品二次開發、保健品、食品、化妝品的創新研究。國家級新葯——昆仙膠囊於2006年面世,標志著陳李濟的科研開發水平躍上了新台階,該產品用於治療國際公認重大疑難疾病——類風濕關節炎(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科技部「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優秀成果」項目,列入「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范疇,產品技術處於目前同類產品的世界領先水平。該產品作為中葯復方新葯還被列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2008年,源自百年涼茶秘方並以獨特工藝製作的「陳李濟植物飲料」正式進入國內保健飲料市場,更是體現了陳李濟緊貼時代脈搏的創新能力。陳李濟於2007年被認定為「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還承擔國家葯品標准提高行動計劃中的21項葯品(包括企業的全部主導品種)標准起草工作。科技與創新,為陳李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品牌文化 企業之光
四個世紀的歲月歷練,「陳李濟」已經發展成為國內著名的品牌,居首屆「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價值百強榜」前列,「陳李濟」商標連年被評為廣東省、廣州市著名商標,「陳李濟中葯文化」被列入廣東省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弘揚「同心濟世」的企業精神和突出古方正葯特色,進一步提升「陳李濟」品牌的影響力,履行傳承嶺南中葯文化的社會責任,陳李濟建立了嶺南地區首家中葯行業博物館——「陳李濟中葯博物館」,博物館以中葯傳統製作工藝為主要內容,以場景還原為主要表現形式,配合多種先進演示手段,展現中葯歷史、中葯工藝,其鮮明的陳李濟傳奇色彩、濃郁的中葯文化品味獲得了社會各界稱譽。博物館被廣州市政府命名為「廣州市華裔青少年中華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成為廣東省多家高等中醫葯院校的教育基地。 著眼未來 遠瞻願景
以誠信立業,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陳李濟確立了未來的發展思路:以創新經營理念為主線,改革企業運行機制;打造「陳李濟」全國性強勢品牌;構建婦科、男性和止痛用葯三大產品系列;以「快速、持續、穩定、健康」為准則,實現有陳李濟特色的中葯現代化;成為傳承嶺南中葯文化、以養生為主的保健葯品專家。陳李濟將發展成為集中成葯、保健品、食品、葯妝品於一體的「大中葯」企業。
古方正葯誠為本,同心濟世四百年。陳李濟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更優質的產品造福大眾,以更優良的服務回饋社會。
⑤ 廣州陳李濟葯廠的介紹
陳李濟是廣州盡人皆知的中葯老字型大小,在陳李濟中葯博物館中,就濃縮了這個老字型大小四百多年崎嶇和輝煌的歷史。
⑥ 廣州陳李濟葯廠的簡介
踏入館內,在「火兼文武調元手,葯辨君臣濟世心」對聯下,擺設著明代的青花將軍壇,清代的鬥彩貯葯瓶,古色古香的酸枝木葯櫃上,刻著「蘇合丸」、「白鳳丸」、「寧坤丸」、「舒筋健腰丸」等人們熟悉的葯名,令人恍如踏上時光隧道,在芬芳的葯香里重返清末民初的氛圍。大廳最醒目的是正中紅底金漆的一個碩大的壽字,據介紹,這是我國書畫界巨擘吳作人先生為紀念陳李濟創建385周年所題。
⑦ 廣州陳李濟葯廠的同心濟世
作為中國最早建立的制葯企業,陳李濟能歷四百多年而至今一脈相傳,誠信為本、同心濟世的宗旨,功不可沒;再細究其根本,就在於一個「濟」字上。「濟」是給予,是對弱者的扶助;「濟」更是目的,是創建者以及一代代陳李濟人的追求。也是博大精深的以「仁」為核心的中華文明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有濟世之心,才會堅守古方正葯之「正」,那古方正葯之「正」,正就正在用料必用「天字第一號」的正品一等的地道貨:東北的人參鹿茸、化州的正宗橘紅、德慶的何首烏、肇慶的茨實、陽春的砂仁,特別是作為鎮店之寶的新會正宗陳皮;有濟世之心,就能「工藝雖繁必不減其工,品味雖多必不減其物」,於是,「追風蘇合丸」、「烏雞白鳳丸」、「壯腰健腎丸」、「補脾益腸丸」等享譽中華的名牌產品誕生了;有濟世之心,也就有了蠟殼葯丸包裝工藝的首創,為我國中成葯的發展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同心濟世」的宗旨引領下,歷代陳李濟人以行善為樂事,將免費為勞苦大眾服務列為店鋪規章,扶危濟困,施葯贈茶代代不綴。更令人感動和敬佩的是,陳李濟為了預防火災,重金從英國進口三部消防水車及有關器材,組織義務消防隊,除消防用具外,另備葯箱隨行應急,消防用具皆書黑底白字「陳李濟」,一旦市民遇火災,立即停工義務施救。
歷史已悄然遠去,消防車靜靜無語,然而陳李濟人當年的善舉,依然在羊城口口相傳。
⑧ 陳李濟是在滬、港兩地上市的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嗎
是的。
陳李濟是在滬、港兩地上市的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⑨ 陳李濟是國企嗎
廣州白雲山陳李濟葯廠有限公司隸屬於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在滬、港兩地上市的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廣州市政府授權經營管理國有資產的國有獨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