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有一些公司的股東,會集體減持呢
1、總體而言,上市公司的股東進行減持,大的環境是由於公司股價的估值較高,或至少股東認為其已經高到值得減持的程度。
4、而對於另外一些上市公司而言,由於公司經營狀況整體不佳,因而只要出現能夠套現的機會,這類重要股東就會考慮進行減持套現。這種情況,一般容易出現在新股上市後的第一個限售股解禁期。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散戶投資者就需要警惕該公司股票價格後續可能出現下跌。畢竟,這類公司的經營狀況不佳,意味著很少會有長期的機構投資者願意接盤,這種減持的發生往往暗示著後續股票價格陰跌的可能性在加大。
❷ 我就不明白了,股價跟股東增持減持有什麼關系,關
一般來講,公司増持股票屬於利好,有可能帶動股價上漲,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増持股票即增加持有份額,增持也可以理解為加倉,也就是在原有的持有量基礎上繼續買入。
股東增持影響:
一、控股股東相對其他投資者來講更了解公司經營情況,對行業發展和公司未來的利潤增長會有更好的宏觀把握,這從基本面來說是一個利好。
二、經濟學上講需求和供給,控股股東增持會使市面的流動股份有所減少,當需求大於供給時,市場會推動價格上漲。
案例分析:
佳訊飛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2018年2月8日向公司員工發出增持股票的倡議書。佳訊飛鴻(300213)在今日開盤即一字板漲停。
❸ 有些上市公司自己買很多自己的流通股,怎樣解釋這種現象
大股東增持有很多可能:1、是對公司前景看好,有好的回報。2、該上市公司可能有好的題材,如重組、增發。3、業績可能爆增,有高送配,對於大股東不斷增持的股票,要密切關注,一旦突破,可跟進,或提前低吸持有,等待主力拉升,必有好的收益。以上看法供參考。祝新年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買入的股票天天漲,取得好的收益。
❹ 股票,問題解釋「大股東均有通過減持致使其持股比例精確降於30%以下以避免重組方觸碰要約收購紅線的行為.
"全面要約收購復義制務"是指收購人持有、控制一個上市公司的股份達到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時,繼續增持股份或者增加控制的,應當以要約收購方式向該公司的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約。符合一定條件的可以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豁免。比如:上市公司面臨嚴重財務困難,收購人為挽救該公司而進行收購,且提出切實可行的重組方案的;上市公司根據股東大會決議發行新股,導致收購人持有、控制該公司股份比例超過30%的;中國證監會為適應證券市場發展變化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需要而認定的其他情形,等等。如果不符合這些條件,又不想收購所有已發行股份,就需要避免觸及股份比例30%的界限。所以大股東需要把持股比例降到30%以下,以便重組方操作。
❺ 誰能解釋下為什麼股東數量將近翻倍
大股東增持是好事 股東數量增長卻不是好事 說明籌碼開始分散不利於拉升 這也是為何不漲的原因因為需要洗掉一定的籌碼 把籌碼集中才好漲
❻ 增持是為了主力出貨,那麼為什麼要增持
1、增持不是為了主力出貨。
2、增持通常是大股東買入自家的股票,可以理解為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利好)
3、增持也可能是小股東的買入,也可以理解為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也有可能是為了爭奪公司的控股權,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為重大利好。(參見去年萬科A的股權爭奪大戰)
4、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表面上大股東增持,暗地裡配合莊家出貨。大股東增持是利好,股民看到大股東增持,會預期股價短期內會上漲,進而也跟著增持。當背後,可能莊家卻是大肆的出貨。不過,這情行情現在已經很少了,一方面這種方法太老套,有點經驗的老股民會比成交量看來莊家的操作手法。另一方面,目前證監會的監察很嚴,通過交易席位和後台大數據,能夠識別出這種幕後交易,對莊家來說風險太大。
❼ 大股東和核心管理人員減持或增持股票,是他們看衰還是看好公司未來的表現
可以這么說。
畢竟是真金白銀,自己家的錢少了或多了。
比如減持,從減持者的說明上看,改善生活,歸還過橋貸款等等。是比較多的解釋,算中性吧,避免與業績走向相關,但難以避免揣測。
揣測還是從業績走向上判斷,上述說辭有幾分真或假。
事後走勢往往更具說服力,但事中正確預見往往需要一定功力。
減持,至少增大短期賣壓,極少可以正面解讀。
增持,首先是正面解讀,拿錢來買,至少短期增強買氣。
大股東或核心團隊成員市場號召力更強,增持總是提振多方的。
一般增持是目的性明確的,比如大股東增強控制力,核心團隊往往業績捆綁,強化向心力。
增持的說明,往往使二級市場能夠有對未來業績走向有更具體的了解,對業績提升有很明確的預期。
但是,也有部分公司股權激勵行權遠遠不足的情況,業績惡化是主因。
大股東有時為了穩定市場預期,緩解或試圖止住跌勢,進場增持,雖為利好,但也要謹慎對待。
❽ 股票「增持」和「買入」有什麼區別
首先,增持是證券業中的一句行話,顧名思義就是增加持有,也可以叫加倉。如果是股票評級中看到增持,就是說可以適量買入的意思,比買入這一個直接進行買入的評級低一點。如果是上市公司發公告說有大股東股票增持股票的情況就是說大股東比較看好公司的股票,增加持股數量。
再來區分一下增持和買入的的概念意義。"增持"指增加手上的股數並持有,說明你手上的股票很有潛力,後市還有上漲空間。"買入"就是說這支票現在有買點出現,可以買進了,後市還有上漲空間。
也可理解為「買入」:看好,股價會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增持」:有繼續上升的可能。
(8)大股東增持解讀擴展閱讀:
股票相關術語:
1、A股 A Share
A股是中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市場於1990年成立。
2、B股 B Share
B股是中國大陸公司發行的人民幣特種股票,在國內證券交易所上市,以外幣交易。B股市場於1992年建立,2001年2月19日前,僅限外國投資者買賣。2001年2月19日後,B股市場對國內投資者開放。
3、保證金Margin
在證券市場融資購買證券時,投資者所需繳納的自備款。
4、買入報價和賣出報價 Bid and Ask
兩者合在一起稱為「報價」。買入報價指的是一個買家願意支付的最高價,賣價出報價指的是一個賣家願意接受的最低價格。
❾ 大股東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大股東的減持對於股民來說是一個風險信號,但是利好還是利空還要看股東減持的背景是什麼,主要關注點在以下三個方面。
股票減持時的位置,高位套現還是低位減持,是為了企業發展還是個人發展。
股票減持數量,通常來講股東一般不會出現大量的減持行為,如果一旦出現了超過1%的股本減持,那麼是十分危險的,這樣大量的股票減持很有可能帶來的就是利空的風險。
股票減持的次數,一般情況下減持次數少多數為股東個人行為,如果出現多個股東紛紛減持的現象,那麼可能是因為公司股價處於高位或者經營狀況出現問題此時則建議逢高賣出以規避風險。
所以,其實在分辨真假消息之後,最重要的是分辨其股東增持、減持的背景是什麼;其次要對股東增減持進行分析;最後觀察股東和莊家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