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非國有上市公司百強榜
01 聯想控股 北京 — 計算機整機、移動通訊終端製造
02 華西集團 江蘇江陰金屬製品、毛紡品生產
03 華 為 廣東深圳通信網路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
04 沙鋼集團 江蘇張家港煉鋼、專用化學產品製造
05 廣廈控股 浙江杭州建築、房地產經營開發
06 魏橋創業 山東鄒平家紡用品生產
07 民生銀行 北京 — 人民幣存、貸款、結算業務
08 國美電器 北京 — 家用電器、電子通訊產品銷售
09 江西銅業 江西貴溪銅等有色金屬的開采、冶煉
10 蘇寧電器 江蘇南京家用電器、電子通訊產品銷售
11 海爾集團 山東青島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製造
12 娃哈哈集團 浙江杭州飲料、醫葯保健品生產
13 金鑼集團 山東臨沂生豬屠宰、肉類加工
14 中興通訊 廣東深圳電信設備生產及服務的提供
15 正泰集團 浙江樂清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
16 美的集團 廣東順德空調、冰箱等家電製造
17 紫金礦業 福建龍岩黃金、銅等有色金屬的開采、冶煉
18 修正葯業 吉林長春中成葯製造
19 三房巷集團 江蘇江陰 PBT工程塑料、滌綸纖維、化纖紗
20 勝通集團 山東東營化工產品生產
21 南山集團 山東龍口紡織服裝、金屬製品生產
22 東方集團 黑龍江哈爾濱銀行、保險、證劵等
23 西洋集團 遼寧海城耐火材料、復合肥、鋼鐵生產
24 西部礦業 青海西寧鉛鋅銅等有色金屬的開發
25 怡亞通供 廣東深圳供應鏈服務
26 永鋼集團 江蘇張家港建築用鋼材、耐火材料生產
27 金石豆業 遼寧沈陽大豆食用油、豆粕等生產加工
28 三鹿集團 河北石家莊液體乳及乳製品製造
29 雅居樂地產 廣東中山房地產開發經營
30 西水集團 山東東營車輛、飛機及工程機械輪胎生產
31 格蘭仕 廣東順德微波爐、空調等家電製造
32 大眾食品 山東臨沂肉製品加工
33 萬科 廣東深圳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34 金盤實業 海南海口房地產開發經營、汽車銷售
35 敬業集團 河北石家莊鋼材、化工產品
36 合生創展 廣東廣州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37 格力電器 廣東珠海空調、冰箱等家電製造
38 中天鋼鐵 江蘇常州煉鋼、軋材
39 東方希望 上海 — 飼料生產、鋁電、投資
40 波司登 江蘇常熟紡織服裝製造
41 百仕達控股 香港 — 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42 金田銅業 浙江寧波銅加工
43 富力地產 廣東佛山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44 永樂電器 上海 — 家用電器、電子通訊產品銷售
45 伊泰煤炭 內蒙古鄂爾多斯煙煤和無煙煤的開采洗選
46 永興鋼鐵 河南安陽煉鐵、煉鋼
47 華立儀表 浙江杭州供應用儀表及其他通用儀器製造
48 維維集團 江蘇徐州豆製品、乳製品製造
49 叢林集團 山東龍口水泥製造
50 萬向集團 浙江杭州汽車零配件製造
51 伊利股份 內蒙古呼和浩特液體乳及乳製品製造
52 蒙牛乳業 內蒙古呼和浩特液體乳及乳製品製造
53 夢蘭集團 江蘇常熟紡織製成品製造
54 隆力奇 江蘇常熟化妝品、日用化學品製造
55 五徵集團 山東日照拖拉機製造
56 福田重工 山東濰坊機械設備製造
57 京華制管 河北衡水建築裝飾及水暖管道零件製造
58 南京鋼鐵 江蘇南京煉鋼、軋材
59 創維-RGB 廣東深圳彩電、激光視盤機、家庭影院等
60 遠東集團 江蘇宜興電線電纜製造
61 聯華超市 上海 — 超級市場零售
62 萬達集團 山東東營電線、電纜、光纜及電工器材製造
63 華宏實業 江蘇江陰液壓和氣壓動力機械及元件製造
64 榮盛化纖 浙江杭州滌綸纖維製造
65 橫店集團 浙江東陽電氣電子、醫療化工、影視娛樂
66 倪家巷集團 江蘇江陰毛紡織和染整精加工
67 陽光集團 江蘇江陰毛紡織和染整精加工、紡織製成品製造
68 西王集團 山東濱州澱粉及澱粉製品的製造
69 張銅集團 江蘇張家港金屬製品生產
70 恆安國際 福建晉江生活用紙製品及日化護膚品製造
71 盾安控股 浙江諸暨製冷、空調設備製造
72 雨潤食品 江蘇南京屠宰及肉類加工
73 澳洋實業 江蘇張家港紡織服裝製造、毛紡織和染整精加工
74 綜藝集團 江蘇通州應用軟體服務
75 物美商業 北京 — 超級市場零售
76 忠旺鋁型材 遼寧遼陽塑型材、鋁型材等鋁加工材料生產
77 華芳集團 江蘇蘇州棉、化纖紡織及印染精加工
78 雙良集團 江蘇江陰中央空調、鍋爐等機械設備製造
79 長城汽車 河北保定汽車製造
80 如意科技 山東濟寧毛紡織品製造
81 比亞迪 廣東深圳手機電池及汽車製造
82 建龍鋼鐵 吉林吉林鋼鐵、采礦、房地產開發
83 萬利達科技 福建漳州視聽產品、電子產品製造
84 宏安集團 山東文登光纖、光纜製造
85 大成生化 香港 — 澱粉及澱粉製品的製造
86 亞邦化工 江蘇常州染料製造
87 青島變壓器 山東青島變壓器、整流器和電感器製造
88 雅戈爾 浙江寧波紡織服裝製造、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89 金發科技 廣東廣州高性能改性塑料研發、生產和銷售
90 龍盛控股 浙江上虞染料製造
91 太陽紙業 山東兗州造紙及紙製品業
92 海亮集團 浙江諸暨銅材加工
93 寶業集團 浙江紹興房屋工程、土木工程
94 力帆實業 重慶 — 摩托車、汽車製造
95 高力集團 江蘇南京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96 鳳祥集團 山東諸城肉製品及副產品加工
97 天士力 天津 — 現代中葯、化學葯研發和生產
98 道遠化纖 浙江蕭山化纖彈力絲製造
99 大東南塑膠 浙江諸暨功能性塑料製品生產
100 海鑫鋼鐵 山西運城鋼鐵、水泥生產
㈡ 為什麼線下零售品牌名創優品能夠成功上市呢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很多企業對「品類第一股」這個頭銜有必爭之意?其實答案很簡單:它一定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來自資本市場最多的關注及機遇,創造更多的曝光度及聲量。
線下零售業在遭受疫情沖擊後緩慢復甦,各家企業也開始打起精神,使出渾身解數重新俘消費者芳心。在其他家爭得頭破血流時,名創優品卻異常地冷靜。作為「價值零售第一股」,雖然關於上市的消息從很早前就開始傳出,但整體的IPO計劃依舊用了整整三年時間進行籌備和醞釀。從第一家門店開業到現在,七年時間里,名創優品這家年輕的綜合零售商向外界交出了成績單:進駐超80個國家和地區,開設超4200家門店,擁有8000個核心SKU,合作超600個供應商和17個知名IP。
除此之外,名創優品以27億美元(約合190億人民幣)的GMV獲得5.2%的市場佔有率。被Frost&Sullivan稱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
在生活家居賽道一路飛馳的名創優品,獲得了高瓴和騰訊的青睞,也藉此良機昂首走進了紐交所的大門。
北京時間10月15日,自有品牌價值零售商名創優品正式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MNSO」,定價20.00美元,高於此前的發行區間上限,總發行 3040萬股ADS,連同超額配售權發行股份,市值達69.92億美元。
一家公司的定價如果能突破上限,很可能與其獲得投資者超額認購有關。投資者火熱投資的背後,則源於名創優品對價值的全新理解。
外界對名創優品的關注一直持續不斷。正如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發布公司上市後的首封公開信所說,在最近三個月路演,見了近500多個投資經理,華爾街精英問他最多的問題是:「名創優品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如果哪一天名創優品這個企業不行了,你認為問題出在哪裡?」、「把名創優品開到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200家店鋪,你面對困難時怎麼解決?」
如何定義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面對可能遇到的困難如何去解決?葉國富給出的答案是:極致的性價比、持續的高頻上新和全球化開店。
線下新零售的思考
店內簡潔明亮,招牌醒目而不張揚,你一定在很多地方見過它。名創優品一直堅持帶給顧客愉悅的購物體驗,無論是剛進到店裡的感覺,還是結帳時的心情,都能保持輕松愜意的狀態,而不是買到物美價廉貨品的沾沾自喜。
名創優品門店(圖片來源:Franchiseindia)
這種獨特的運營理念和服務意識,來自於創始人葉國富的「意外」發現。
葉國富2012年在日本旅遊時,突然發現日本有很多的百貨店和精品店,也賣著一些便宜但是質量不錯的小商品。
在他感慨以日本的消費之高,賣這些小東西居然還能賺錢的時候,另一個發現讓他覺得更不可思議:這些商品,很多都印著「made in china」。
回國之後,他開始進行市場的調研,查閱了大量中國線下零售行業的資料,並重新思考了行業的痛點和未來發展方向,並於次年在廣州開張了第一家名創優品門店。時至今日,名創優品旗下門店已經超過4200家。
行業通病的「新療法」
輝煌的成績單只是表面,真正驅動名創優品能有如此傑出表現的,還是公司全新的經營模式。而名創優品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消費升級的表現。
名創優品做的是日用品連鎖零售,截至目前為止,公司擁有8,000+核心SKU(單品),涵蓋生活家居、電子電器、紡織品、包袋配飾、美妝工具、玩具系列、彩妝、護膚洗護、休閑食品、香水香氛、文具禮品等11 個品類。
坦率地說,名創優品零售的商品本身並不少見,你在別的店不難找到相似的替代品。既然如此,它成功的核心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傳統零售產業總是價格虛高是因為存在了大量的中間商,層層環節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到手利潤卻下降了。最後商品到店了,零售價格卻高昂到賣不動,上下游都苦不堪言。
為了改變這個情況,名創優品選擇定製化規模直采——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此舉可謂是「撕掉了零售終端價格虛高這最後一層紙」。龐大的線下零售網路賦予名創優品強大的規模化采購優勢,每次下單都是以「萬件」計。同時,許多供應商都是以OEM/ODM的形式買斷式地為名創優品定製設計、生產產品。這種模式避免了競爭,保證了產品供應的低成本。
此外,名創優品通過快速結算進一步提升議價能力。2013年創立至今,名創優品從未拖延供應商一分錢、一分鍾,保證在次月30號前結算當月的所有貨款。中國市場是買方市場,因此供應商出於對回款的擔憂,會在報價上有所保留。但是與名創優品合作,供應商無後顧之憂,會給其提供最低報價。
為了保持消費者的新穎感,並在每次進入商店時為他們帶來新的驚喜,名創優品每隔7天會從10000個產品創意里挑出100個產品進行更新。這個更新過程既叫做「711理念」,也稱之為「百里挑一 」情懷。要達到這樣的周轉速度,與工廠定製產品並向供應商直接采購是最好的方案。
而在供應商的選擇上,名創優品的甄選標准更全面及嚴格,包括質量、產能、行業聲譽和地位。
目前名創優品有超過 600 家供應商,其中大多是上市公司與一線品牌,也不乏一些為國際大牌代工的供應商。
譬如,名創優品的香水來自奇華頓。奇華頓是一家上百年的歐洲最頂級的香精製造商,同時是愛馬仕、香奈兒等經典香水的供應商。名創優品的眉筆10元一支,2年銷售超過1億支,其供應商是迪奧、美寶蓮的供應商。名創優品的手機充電線供應商是立訊,它也是蘋果的供應商。
據統計,名創優品國內門店消費者購買率超過30%
當然,龐大的供應商體系也面臨著如何高效管理並創造更高價值的棘手難題,名創優品在經歷過一番摸索之後,設計了一套數字化運營系統。
設計師、產品經理、供應商和終端門店都參與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是數字化管理,以提升存貨管理效率,縮短訂單時間。
在早期產品設計階段,產品經理將初步產品設計發給供應商徵求意見;當確定產品可以生產上市後,系統向供應商下單,供應商依單生產;產品生產完成後,供應商根據名創優品要求的時間地點,用系統管理從工廠到倉庫的物流;而通過這個系統,供應商也可以獲得終端的實時銷售數據,動態優化生產計劃,避免盲目生產導致的滯銷。
而且,這套數字化運營系統有自動補貨功能,可以調節門店暢銷品庫存的補貨流程,也可以計算門店滯銷商品,並作出實時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化運營系統還包括一個在線質量控制模塊,以便名創優品與供應商、零售合作夥伴檢測和糾正質量問題。
總結下來,就是名創優品總是貫徹著三高和三低。
在三高中:
一是高顏值,重視設計。堅持統一的生活美學理念,高薪聘請專業設計師,搭建設計師平台,簽約優質的IP獲得圖形素材為產品設計提供保障;二是高品質,從供應商篩選、產品設計、原材料檢測、樣品檢測、貨品檢測,到推出產品後的門店抽檢等各個環節,名創優品都建立了嚴格的品控措施,從內部環節保證產品的高質量;三是高頻率,以「711理念」為核心,快速迭代產品方案並推向市場。
而三低中:
一是低成本。通過大規模廠家直采,實現規模效應和減少中轉;二是低加價。保證產品低價高質,讓利消費者;三是低價格。國內門店超95%的產品價格不高於50元。
自2016年以來,名創優品與Hello Kitty、漫威、迪士尼等17個全球知名IP都展開了合作。如果你在其他地方看到這些IP商品,會下意識地覺得要價不菲。但是在名創優品,憑借其科學合理的數字化運營體系,這些國際IP也能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以合理的價格帶給消費者愉悅的購物體驗和滿足感。
名創優品美國好萊塢星光大道門店發售漫威聯名產品
創新的C2M模式
峰瑞資本李豐曾說道,一個消費品牌,短期內銷量能起來,靠的是流量;起量以後,要想辦法把效率提高;提高效率的本質,就是看誰能控制或者創造最好的供應鏈。
對於名創優品而言,目前他們只是因先手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實質上,所有消費者都希望以便宜的價格獲得簡單而優質的產品。而結盟以及合作將產生的巨大能量則是在價格和質量上針對消費者需求的另一種方式。
因為名創優品對供應鏈強大的控制能力,所以他們創新性的加盟方式,也和其他加盟品牌不同。門店加盟商無需負責進貨和門店運營,只負責租金、裝修及人工水電費用等。
而名創優品,則負責產品從設計到銷售的全部環節。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中國區員工為2047名。其中29.9%負責產品研發和供應鏈管理,超過48%負責管理和運營。
從某種意義上說,名創優品實際上是藉助外部渠道,直接連接了供應商和消費者。
這其實是一種創新的C2M(用戶直連製造)模式。它的核心價值是全面迎合消費者需求,以銷量定產量。在用戶端,可以為用戶帶來更低價更優質的產品;在工廠端 ,則賦予了工廠按需生產的能力,減少了庫存風險,以實現雙贏。
萬事俱備之後,當然不難理解為什麼顧客到店的購買率高達30%了。
今年受全球疫情的影響,線下的實體店受到的傷害應該最大的。但是據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2020財年毛利潤為27.32億人民幣,相比2019財年25.11億人民幣增長8.8%;2019財年毛利率為26.7%,2020財年增至30.4%,最後2020財年調整後凈利潤為9.71億,同比增長11.7%,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漲了。
毫無疑問,這證明了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中國社科院此前就有報告就指出,電商平台通過創立工廠直購等活動,既滿足消費者追求超高性價比的訴求,又能幫助外銷型製造企業以薄利多銷打造爆款,快速打開國內市場。
接下來名創優品要做的,就是上市集資加速國際化進程。正如招股書中所說,此次赴美上市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張全球門店和零售網路,升級倉儲和物流網路、進一步提升數字化運營系統等。
名創優品在紐約街頭的戶外廣告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名創優品在給他國消費者提供低價高質商品的同時也能給在外旅行出差的國人以及華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溫暖。而這一切的依託,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Made in China。
㈢ 楊天晗是哪家上市公司董事長
可以去上網去查詢一下這個人的基本狀況
㈣ 高科技上市公司有哪些
1、用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亞太本土管理軟體、ERP軟體、集團管理軟體、人力資源管理軟體、客戶關系管理軟體、小型企業管理軟體、財政及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軟體、汽車行業管理軟體、煙草行業管理軟體、內部審計軟體及服務提供商,也是中國領先的企業雲服務、醫療衛生信息化、管理咨詢及管理信息化人才提供商。
2、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IFLYTEK CO.,LTD.),前身安徽中科大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總部在合肥,成立於1999年12月30日,2014年4月18日變更為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體及晶元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擁有靈犀語音助手,訊飛輸入法等優秀產品。
3、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國際化家電企業,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營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空氣能熱水器、手機、生活電器、冰箱等產品。
4、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通訊(ZTE)。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上市公司。主要產品包括:2G/3G/4G/5G無線基站與核心網、IMS、固網接入與承載、光網路、晶元、高端路由器、智能交換機、政企網、大數據、雲計算、數據中心、手機及家庭終端、智慧城市、ICT業務,以及航空、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傳輸設備。
5、大族激光
深圳大族激光是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重點軟體企業,廣東省裝備製造業重點企業,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科技成果推廣示範基地重點推廣示範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主要科研項目被認定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㈤ 江蘇南京有哪些上市公司
1 南京新百 上海A股 2 南京中商 上海A股600280 3 南京醫葯 上海A股600713 4 金陵葯業 深圳A股000919 5 南紡股份 上海A股600250 6 南京化纖 上海A股600889 7 南京熊貓 香港H股 上海A股600775 8 華東電子 深圳A股000727 9 中北股份 深圳A股000421 10 南京高科 上海A股600064 11 紅太陽 深圳A股000525 12 棲霞建設 上海A股600533 13 南鋼股份 上海A股600282 14 高淳陶瓷 上海A股600562 15 欣網視訊 上海A股600403 16 蘇寧電器 深圳二板002024 17 南京港 深圳二版002040 18 國旅聯合 上海A股600358 19 揚子石化 深圳A股000866,現已退市 20 普天通信 深圳B股210012 21 南京水運 上海A股600087 22 國電南自 上海A股600268 23 寧滬高速 香港H股0177 上海A股600377 24 江蘇弘業 上海A股600128 25 宏圖高科 上海A股600122 26 江蘇舜天 上海A股600287 27 航天晨光 上海A股600501 28 南京中達 上海A股600074 29 國電南瑞 上海A股600406 30 江蘇紡織 上海A股600981 31 中材國際 上海A股600970 32 南大蘇富特 香港創業板8045 33 雨潤食品 香港主板 34 大賀數碼 香港創業板 35 鴻國國際 新加坡 36 三寶科技 香港創業板 37 中聖集團 新加坡 38 擎天科技 倫敦 39 金鷹商貿 香港主板 40 中材科技 深圳中小板 41 江蘇金智 深圳中小板 42 金陵飯店 上海? 43 先聲葯業 美國紐交所 44 中電光伏 美國納斯達克 45 中國傳動 香港 46 南京銀行 上海 47 紅寶麗 深圳 48 雲海股份 深圳
更詳細的數據來自證監會: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ofjs/jgdx/200908/t20090818_120828.htm
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ofjs/jgdx/200908/t20090818_120829.htm
㈥ 生產達蘆那偉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生產打鹵那些偽的上市公司也是非常多的上市公司。
㈦ 為什麼有的零售商慘淡度日,有的卻逆勢增長
7月份的時候,肯德基、必勝客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YUM)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百勝餐飲集團第二季度凈利潤為2.3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34億美元相比下滑30%。百勝餐飲將這一糟糕的業績歸咎於中國市場的低迷——畢竟中國市場對百勝集團利潤貢獻度超過了三分之一。
事實真是如此嗎?英國《金融時報》做了一篇很有意思的分析報道,它對比百勝與星巴克這幾年在華發展情況,提出一個問題:同樣是餐飲,同樣面對中國經濟下滑,為什麼後者卻逐年穩定增長?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在中國發展的外資零售商幾乎涉足到了衣食住行的每一個方面,只要你能找到一個因中國市場低迷業績受挫的例子,就同樣能找到一個在相同背景下逆勢增長的例子。
比如同樣家居品類,百安居、歐倍德相繼退出中國市場,但宜家的中國區卻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再比如服裝品類,Zara去年業績遭遇5年內最大跌幅,但優衣庫卻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即便是同一家企業的不同業態,沃爾瑪大賣場在中國頻頻關店,它的山姆會員店卻漲勢喜人……
這一對對生動的案例再次印證了那樣一句話:沒有疲軟的市場,只有不會經營的企業。誠然,中國經濟的低位運行對實體零售帶來巨大挑戰,去年以來的「關店潮」便是很好的說明。但問題是,如果一味將業績下滑歸咎於市場疲軟,就如同一塊遮羞布一樣掩蓋了更為嚴峻的真相: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企業的經營模式卻一成不變或者變得不夠快。《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這一真相事實上比中國市場的消費疲軟更可怕。
一、沒人承認自己敗於模式
不久前,聯商網針對已經公布上半年財報的101家零售業上市公司做了統計。數據顯示,統計的57家百貨、購物中心品牌中,總體增幅僅約為1.6%,35家出現營收下跌,佔比達61.4%,6家跌幅超過15%,22家營收增長,但多數增幅不高。57家百貨、購物中心企業總體利潤額跌幅約為1.85%、利潤率跌幅為0.23%,52.6%的品牌(30家)凈利率下跌;40%的品牌凈利率低於3%。
而在超市業態,14家超市品牌呈現梯隊分化,步步高、永輝、華潤萬家、物美及紅旗領增超過10%;而高鑫、華聯綜超和京客隆則中規中矩;新華都、聯華、人人樂、中百、三江、卜蜂蓮花6家營收下跌,佔比42.85%。在統計的14家超市業態中,逾57%的品牌凈利及凈利率雙雙下滑,整體凈利率低至1.44%,並有超57%的品牌凈利率低於1%。
面對慘淡業績,多數上市的解釋是,成本上漲、競爭壓力、消費疲軟等外部因素所致。但很少有企業去反思,是不是動作太慢或者變化不夠?聯商網統計的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企業大多數是盤子比較大、跨區域擴張發展比較成熟的企業。事實上,正是這種「成熟」使得企業在創新方面進展緩慢。相比之下,一些善於「折騰」的企業在財報上有較好的表現。
《第三隻眼看零售》走訪零售企業時發現,一些中小的型、區域的零售企業因其體量小,所謂船小好掉頭,其創立力度較強,在行業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有相對較好的增長幅度。這說明,只要願意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做出調整,業績增長也並非難事。
零售商誇大外部環境給企業來帶的經營壓力,卻忽視了企業因自身創新不足而致使自己陷入僵局。回顧這些年退出中國的外資零售商以及一些凋零的本土企業,可以說它們的戰略、管理甚至團隊等方方面面可圈可點,唯獨敗於其模式無法適應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正如《金融時報》評價百勝餐飲那篇文章所述:中國經濟或許正在放緩,但依然在增長,零售額也在增加。然而,抓住增長的機遇再也不是易事,中國食客已開始遠離垃圾食品——這才是企業衰落的本質。
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才是真正的「敵人」
為什麼在零售業一片哀鴻中,如宜家、優衣庫、無印良品等逆勢增長?甚至就連不久前被質疑為「假冒日貨」的名創優品也呈現一片火熱的場景(名創優品實為中國商人葉國富創立的品牌)?通過這些受熱捧的業態,我們可以捕捉到消費者對於購物需求的變化:
1、由滿足基本需求轉為宣洩生活主張
無論是宜家家居的北歐生活情調還是無印良品崇尚自然的經營哲學,這些逆勢增長的品牌無一例外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同時,給自己也貼上了一個標簽:我也就是這樣的人。家居用品、衣著服飾,從基本的需求來看,本無太大差別,但是一旦通過品牌打造讓消費者通過產品來宣洩他內心的生活主張,每個品牌之間的差別可謂天淵之別。
2、由購置單一商品轉為購買解決方案
「消費者在你這里購買了一個鑽頭,但其實他真正的需求是要一個洞」。眼下,商學院告訴我們的道理正在成為現實。為什麼宜家在中國能夠大行其道,這是因為它給消費者不僅僅提供單一的商品,而是家庭軟裝的整體解決方案。宜家通過場景化的陳列,告訴消費者,在北歐,人們的家庭是這樣裝修的,你家也可以如此漂亮!因此,我們的零售商應該考慮,如何提供給消費者它需求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毫無關聯的單個商品。
3、小眾化、垂直化、細分化成為潮流
名創優品的突然爆火說明,年輕的消費者不再迷信所謂的大牌,只要品牌調性符合自己的性格、品質說得過去、價格還OK,那就是我的菜。小眾化、垂直化、細分化成為消費者追逐的新潮流,伴隨著這一潮流一些定位窄眾的品類殺手必將崛起
4、新鮮感永遠是消費者的不懈追求
見異思遷是人之本性,這一點在購物潮流的變遷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餐飲業態早就探討過品牌的短周期性。面對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口味,一些大牌餐飲培植一些小品牌來吸引消費者。以創新烤鴨聞名的大董最近居然推出了烤鴨漢堡,其創新力度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傳統的超市、百貨變化比較慢,雖然這些年一些善於創新的企業不斷超市新的業態,但與餐飲相比,依然顯得後知後覺。
三、業態創新成為實體店必經之路,也將是艱難之路
當下的實體零售業,左邊是海水,右邊是火焰,中間一條鋼絲繩,通向的目的地就是業態創新。零售店每年都在提創新,唯獨這兩年,將創新上升到了業態的層面。也就是說,如果不從模式上打翻重來,小修小補的創新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舉例來說,這兩年業界流行的一個叫法「小業態」反映出行業對於創新的渴求。在以往,零售業態有專業店、專賣店的說法,也有便利店或者社區超市的說法,而「小業態」恰恰反映出零售企業要做的這個業態無法用傳統的定義去歸納它。
但問題是,創新是一條非常艱辛的道路,這條路上要交學費、擔風險。以華潤OLE為例,筆者了解到,這一當年可謂開辟高端超市這一新領域的創新業態也是經歷了多次調整、反復、再加上華潤萬家背後的支持以及耐心等待時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不創新就是等死,創新就是找死。企業如何在兩者這件進行取捨,如何創新、什麼樣的力度來做創新、如何進行風險控制、等等糾結的戰略考量是當下每一位零售企業家需要考慮清楚的,也是要盡早想明白的。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㈧ 中國國際零售巨頭有哪些
中國零售業目前規模無法和國際零售巨頭企業相提並論,一般僅局限於國內,故而沒有中國本土化的國際零售巨頭。國內大型的零售企業有蘇寧、屈臣氏、華潤萬家、大潤發等;國際上零售巨頭有沃爾瑪、家樂福等。
國內零售巨頭
1、蘇寧
創辦於1990年12月26日,是中國商業企業的領先者,經營商品涵蓋傳統家電、消費電子、百貨、日用品、圖書、虛擬產品等綜合品類,線下實體門店1600多家,線上蘇寧易購位居國內B2C前三,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引領零售發展新趨勢。正品行貨、品質服務、便捷購物、舒適體驗。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UNING COMMERCE GROUP CO., LTD.)原為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SUNING APPLIANCE CO., LTD.),2013年2月19日,公告稱由於企業經營形態的變化而擬將更名。
(8)無人零售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零售企業( retailer)也是一種中介機構,它們從製造企業或者批發企業那裡購買商品,然後再將商品轉售給消費者。很多零售企業既銷售商品,又提供服務。[1]
零售企業:零售企業是以直接供應消費者用作生活消費或供應給社會集團作為非生產性消費為基本任務的商業企業。零售企業是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服務的企業,設有商品營業場所、櫃台並且不自產商品、直接面向最終消費者的商業零售企業,包括直接從事綜合商品銷售的百貨商場、超級市場、零售商店等。
參考資料:零售企業——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