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從幾十元到現在幾十萬元,股東大會從幾人到幾萬人,那他的股票數量是不是增加了
通過企業收購實現的股東人數增加,比如最近的上航與東航的合並,原來兩家公司的股東都成了合並後的公司股東。這與中國所有企業通過增發新股實現股票與股東人數的增加有本質的區別,哈撒韋公司的最終結果是實現股東權益的增加,而中國的是稀釋原股東權益,這也是為什麼價值投資在中國行不通的根本原因,不把中小股東當回事。
2. 求關於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管理模式
今天,伯克希爾公司是一傢具有深遠影響的投資控股公司,在全世界所有保險公司中,股東凈資產名列第一;在《財富》500強中,伯克希爾的賬面價值排名第四。伯克希爾公司是一家擁有股票、債券、現金和白銀的保險王國,同時它還有許多實業公司。
任何一種劃分公司種類的做法都不適合伯克希爾公司,伯克希爾的經營范圍包括保險業、糖果業、媒體、多種經營、非銀行性金融、投資、不同性質的公司或是聯合大企業。伯克希爾公司是一家混合型公司,這從經營范圍上不難看出。
3. 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是如何賺錢的
如果你想賣掉投資來補貼家用,你可以賣出一部分股票而不是全部。這和長期投資沒有沖突。
其實巴菲特的股東也有這樣的想法,後來,巴菲特增發了B股。1股A股可以轉換成30股B股。這樣,如果你想賣出一小部分股票時,就可以這樣去操作。他不會影響你的投資。
再解釋一下,為何不分紅,
比如說,企業一年賺了20%,這樣的收益,你非常滿意。並且,你的20%收益如果繼續留在企業的話,可以再按照20%的速度增長。那你如果沒有非常好的其他投資的話,你肯定願意把收益留在企業。反過來,如果企業分紅給你,這樣要扣20%的個人所得稅。如果你想再投資這個企業的話,你就多支持了20%的成本再加上交易成本。所以,巴菲特主張不分紅。
其實分不分紅,與每個企業的屬性有關。不同的公司根據它的收益率,發展情況,股票價格不同,它的分紅政策應該是不同的。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這本書里明確的講了這些問題。希望你有時間看看這本書。會對你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4. 求大神英語翻譯.摘錄自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手冊.
這能翻譯這一段 題目:固有的價值 文現在讓我們聚焦於一個學期,我提到之前,你會遇到未來的年度報告.
內在價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評估投資和企業的相對吸引力提供了唯一合乎邏輯的方法。的內在價值可以被簡單的定義:它是能夠獲得的現金的企業剩餘的電梯在貼現值
翻譯累死了,先把它抄下來,在自已寫啊寫,不會的還要翻字典,求採納,剩下的我會慢慢翻譯的
5.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保險公司
而且伯克希爾公司不只是保險,他的保險之所以能在眾多保險公司中鶴立雞群,是因為他的保值最低,服務最好,賠償能力最強
什麼是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就是在你對你所了解的領域中,找到相關的企業,對在這個領域中的所有企業進行仔細的研究,通過市面資金流量,管理層對股東們的誠信度,他們的能力等做出分析之後,確保這個公司在十年之內,甚至20內也不會發生改變的公司進行投資。
否則那就是投機了,現在電視上的一些股票專家什麼的都是騙人的,如果他們真有能力預測的話,自己早就賺翻了,巴菲特先生曾在10-19歲研究股票,他也想研究出來股票走勢,但最後以失敗告終。
巴菲特開始的公司是融入了親朋好友的錢建立起來的責任制公司,但是最後解散了。
因為那時他有了足夠的錢去投資別的公司,伯克希爾公司和哈撒韋公司原來是兩家棉花廠龍頭,在世界大戰之後受到重創並且合並,此時巴菲特擁有該公司的大量股票,他把公司的管理層換了之後也沒拯救過來,然後棉花產業就倒閉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變成了他的投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