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蓬萊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
2011年6月25日17點30分,中集集團與蓬萊市人民政府、中柏京魯船業合作簽約儀式在煙台東方海天大酒店隆重舉行。中國船舶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中集集團總裁麥伯良、中集集團原董事長周祺芳、中集集團副總裁於亞;煙台市委書記張江汀、秘書長於愛軍、副市長蔡國華、市政協副主席王式亮、中柏京魯船業公司董事長王轟等出席了簽約儀式。儀式由蓬萊市市長孫業寶主持,蓬萊市委書記張代令介紹項目合作情況。
17點38分,在熱烈的掌聲中、與會領導的見證下,中集集團副總裁於亞與蓬萊市副市長杜康生、中柏京魯船業公司董事長王轟分別簽署了《蓬萊市政府與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協議》、《中集京魯造船有限公司合作合同》。中集集團與中柏京魯船業公司簽署合作合同,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海洋工程船型產品和特種船設計建造領域謀求進一步發展。
㈡ 中集集團總部主管車輛公司的領導是誰
中集集團總部主管車輛公司的領導是誰
應為;中集集團總部主管公司車輛的領導是誰
㈢ 打工皇帝的年薪
2012年底,中集集團作為首家B轉H的上市公司,一時間賺足眼球,在港交所的股價也是開門紅。
也就是在2012年,中集集團總經理麥伯良獲得了998萬的高額年薪。這一數額較2011年雖然僅高出了40.26萬元,但是卻是2010年的1.67倍,是2009年59.52萬元的16.77倍。
4年裡年薪漲了十多倍的高管並不僅僅局限於麥伯良。其年報顯示 ,職工監事、副總裁、董秘、財務總監等高管2012年的年薪均比2009年高了十多倍。如副總裁趙慶生2009年的年薪是21.06萬元,而2012年的年薪則高達414.3萬元,整整高出了近20倍;再如副總裁劉學斌,其2012年的年薪是356.9萬元,是2009年的15倍。
如此,中集集團董監高等高管人員(獨立董事除外)的整體薪酬也呈爆發式增長。
2009年,中集集團9位高管的年薪總計為226.43萬元,平均每人25萬;2010年,11位高管的年薪合計為2022萬,平均每人184萬,其中麥伯良的年薪為596.22萬;到了2011年,11位高管的年薪再升至272萬元,其中麥伯良的年薪為957.74萬元;2012年,這一數字再次創下新高,11位高管的年薪合計3561萬元,平均每人324萬元。
高管工資卡里的數額暴增並不意味著普通員工也是如此。
據計算,2009年和2010年,中集集團的平均職工薪酬分別為6.2萬元和6.44萬元,2011年和2012年的平均職工薪酬分別為7.9萬元和8.2萬元。也就是說,其平均職工薪酬4年只增長了32%。
這一增幅雖然好於很多企業尤其是民企,但跟高管薪酬的漲幅簡直是天壤之別。
而這四年,中集集團的業績並未與高管薪酬的漲幅同步。受宏觀經濟不景氣影響,集裝箱和車輛業務市場需求回落,特別是集裝箱銷量和價格同比下滑,中集集團2012年實現凈利潤19.39億元,營業收入543.34億元,同比分別減47.46%和15.27%;2011年,其凈利潤同比增22.95%。
㈣ 南方中遠集團的老總的誰
魏家福
總裁
魏家福先生1998年11月出任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此前,曾任中遠集團海內外多家主要公司總經理,並曾作為公司領導層主要成員負責公司資產經營管理監督。1993年在任中遠(控股)新加坡總裁期間通過收購方式使其在新加坡上市,開中遠集團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先河。
魏家福先生有十多年的航海經歷,作為經驗豐富的船長具有國際航運管理和運營經驗,是船舶與海洋結構設計製造專業博士、航運管理學專業碩士,高級工程師。
作為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先生,在過去5年裡,榮獲了許多國內外知名大獎,以表彰他為國際海運界做出的突出貢獻。較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獎項包括:
1、2004年12月,榮獲美國「國際名人協會」頒發的「國際名人錄」大獎
2、2004年12月,榮獲中國管理界媒體頒發的最高獎「具價值經理人」獎
3、2004年11月,榮獲美國麻州經濟發展聯盟頒發的麻州「經濟促進者」大獎
4、2004年3月,榮獲長灘港授予的最高榮譽獎「港口領航人」
5、2003年12月,榮獲由《勞氏日報》和《亞洲海運》雜志聯合頒發的年度「海運名人」獎
2002年11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全國代表大會上,魏家福當選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魏家福先生兼任以下社會職務:
巴拿馬運河局顧問委員會 成員
新加坡港務集團(PSA)國際顧問委員會 委員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 理事
中國船東協會 會長
美國哈佛商學院亞太地區顧問委員會 委員
中國船東互保協會 董事長
招商銀行 副董事長
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 委員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 主席
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 會長
美國船級社(ABS)海運傑出人士國際委員會 委員
㈤ 中集集團總裁麥伯良被查了
看今天中集看盤的情況,應該沒有
㈥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
王宏,中集集團董事長,53歲,於2007年4月起便出任中集集團非執行董事。王宏先生先後擔任招商局集團企劃部總經理、招商局集團總經濟師、招商局集團副總經理等職務。
麥伯良,董事、總裁,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自1982年起服務於中集集團,歷任技術員、生產技術部經理及副總經理。自1992年起,出任中集集團總裁,自1994年3月起,任中集集團董事。
趙慶生,副總裁。畢業於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現名武漢理工大學)船舶內燃機專業。現任中集集團副總裁。趙先生1983 年加入招商局集團,1991 年至1995年任招商局集團企業部總經理、1995 年至1999年任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7年至1999任中集集團副董事長,1999年起,任中集集團副總裁。
劉學斌,副總裁。畢業於深圳大學工商管理專業。1982 年加入中集集團,曾任中集集團采購部副經理、南通順達集裝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集集團集裝箱分公司副總經理、新會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總經理,1997年起,任深圳南方中集集裝箱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1998 年12 月起,兼任中集集團總裁助理和新會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董事長。2004年3月,任中集集團副總裁。
吳發沛,副總裁。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製造專業學士、工學碩士。曾任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師、副教授,廣東省肇慶市南華自行車榮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6年加入中集集團,1996年12月起,任中集集團信息管理部經理;1998年12月起,任中集集團總裁助理;1999年12月起,任中集集團董事會秘書;2004年3月起,任中集集團副總裁。
李胤輝,副總裁。吉林大學歷史系學士。南京大學國際商學院MBA。吉林大學世界經濟博士。1991 年在團中央工作。1993 年5 月至2003 年3 月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工作,2003 年3 月在商務部工作。2002 年10 月至2003 年10 月被聘為中集集團副總裁(掛職),2004年3月,任中集集團副總裁。
於亞,副總裁、黨委副書記兼公共事務部總經理。畢業於天津輕工業學院機械繫,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在輕工業部(後為中國輕工總會)工作,任部長秘書、辦公廳副主任。後任中國食品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副總裁,凱捷咨詢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2007年8月加入中集集團,任黨委副書記兼公共事務部總經理。自2010年3月起,任中集集團副總裁。
於玉群,董事會秘書。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經濟學碩士。曾在國家物價局工作。1992年加入中集集團,先後任金融事務部副經理、經理,負責股證事務及籌資管理工作。自2004年3月起,任中集集團董事會秘書。
金建隆,財務管理部總經理。會計師。1985年7月畢業於馬鞍山鋼鐵學院會計專業。1975年8月至1989 年4月在杭州鋼鐵廠工作,任財務處科長。1989年加入中集集團,先後任職於中集集團財務管理部、深圳南方中集集裝箱製造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自2001年10月起,任中集集團財務管理部總經理。
曾北華,資金管理部總經理。畢業於武漢大學工業會計專業。1989年加入中集集團。曾任中集集團財務管理部總經理。後任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及兼任中集車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中集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自2009年12月起,任中集集團資金管理部總經理。
㈦ "中集集團(000039)6000萬股激勵高管 行權價17.73元"是什麼意思
中集集團(來000039)今日發布股權源激勵計劃。中集集團擬授予激勵對象6000萬份股票期權,其中該公司董事、總裁麥伯良獲授股權數量為380萬股,占本次計劃期權總量的6.33%。按照計劃,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17.73元,首次未滿足當期行權條件的期權可轉入剩餘行權期。昨日中集集團收盤價16.16元。
根據激勵計劃,中集集團擬授予激勵對象6000萬份股票期權,每份股票期權擁有在行權有效期的可行權日以行權價格和行權條件購買一股中集集團A股股票的權利。對應的標的股份數量為6000萬股,占當前該公司總股本26.62億股的2.25%。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為中集集團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的6000萬股中集集團股票。
這里說的股權期權,是對以後的股價而言的,總體的目標是鼓勵公司高管促進公司發展,以提升公司股價,為公司股價的長期上漲做努力,滿足行權條件時如果行權期公司股價高於17.73元,則可以在規定數量內以17.73元買入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哪怕股價已經到了100元,如果股價低於17.73元的話,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放棄行權,也不會損失什麼,對激勵高管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
㈧ 中集集團的董事會成員 有沒人知道的,
建議: 如果你單位有得心應手的工資軟體,或者你甘心埋頭苦幹不惜汗水,那就省省吧,用不著往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