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如何證明公司財產與自己財產是相互獨立的
要有完善的財務審計來證明公司財產與自己財產是相互獨立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規定:
第五十九條 一人公司的登記注意事項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公司登記中註明自然人獨資或者法人獨資,並在公司營業執照中載明。
第六十二條 一人公司的財會報告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第六十三條 一人公司的債務承擔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一百一十三條 損害賠償的范圍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案例:
原告某商行持一張「欠款確認書」向法院提起訴訟。欠款確認書載明:「奧西公司在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2月5日期間欠原告某商行貨款27萬元。
逾期未還清所欠款項,願意承擔違約責任,該欠條為法律有效依據。」欠款人處有被告奧西公司蓋章及被告李某簽字,落款時間為2015年1月10日。
被告奧西公司為自然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被告李某為唯一股東。被告奧西公司、被告李某經依法公告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法院依法缺席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有答辯並對對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質證的權利。被告奧西公司、被告李某經本院合法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出庭參加訴訟,視為其放棄了答辯和質證的權利。
原告某商行與被告奧西公司雖未簽訂書面買賣合同,但根據原告商行提交的欠款確認書,可以確認其與被告奧西公司之間成立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
原告某商行已經履行了供貨義務,被告奧西公司亦應履行支付貨款的義務,故原告某商行要求被告奧西公司支付貨款27萬元的訴訟請求,存在事實和法律依據,予以支持。
被告奧西公司於本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向原告某商行支付貨款二十七萬元;被告李某對上述第一項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貳』 公司被收購,固定資產可以轉為股東個人所有嗎
股東對公司擁有股權,被收購後股權已經轉讓。
股東對公司財產沒有所有權,公司對公司財產擁有所有權,因此股東無論在收購前後都不能將公司財產視為個人所有。
公司之所謂「公」是指其自身擁有獨立法人地位,與股東的自然人地位平等,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不得被無故侵佔。
『叄』 股東的個人財產一經出資就轉變為公司的什麼
股東的個人財產已經出資就轉變為公司的股份股東就是拿個人的財產購買公司的股票,然後擁有了公司的股份。
『肆』 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個人財產是什麼意思
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個人財產,是指股東只按自己的入股數對公司負責,不會牽扯的自己的個人財產。
『伍』 如何證明公司財產和股東個人財產混同
公司的賬目不清,就是最好的證據。應該由公司或股東自己舉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六十三條: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5)企業財產如何轉化為股東個人財產擴展閱讀:
目前在法律上,對什麼是公司財產混同沒有明確規定。
公司財產混同主要表現為公司經營場所、主要辦公和生產設備確以及財務的混同三個方面。
由於公司經營場所是固定的,因而認定公司場所和辦公生產設備混同相對容易一些。但是,要對公司財務是否混同進行舉證,往往非常困難,因為第三人通常很難取得公司財務資料。
在司法實踐中,通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收集證據資料,證明公司財務混同:
1、收集債務公司的交易的發票、單證。由於公司與股東財務公章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混同,或者習慣性地與訂立合同主體存在矛盾等,那麼我們就可以對這些存在矛盾的票據、單證等資料比較分析得出公司財務混同的結論
2、通過法院對工商稅務等其他國家機關掌握的財產資料進行調查取證,法院根據案情的需要也可以要求存在混同嫌疑的公司提供相關財產資料。
3、通過網路等其他各種渠道收集可能與涉嫌人格混同的公司相關的網路文獻、司法機關查處記錄等可能對證明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相關的證據資料。
『陸』 如何證明公司股東個人財產獨立於公司財產
這個需要證明嗎?股東的個人財產本來就是獨立於公司的財產的。除非你以個人的財產出資,那你就在你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如果公司的股東是國家,即國有公司,那是不是說國家所有的財產都是公司的呢。那不就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