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保誠保險公司在香港上市股票編號是多少
HKG:2378
② 英國保誠集團的下屬公司
保誠集團亞洲公司經營壽險和資產管理,業務遍及13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越南和阿聯酋。
人壽保險:保誠集團亞洲公司為客戶提供度身定製的儲蓄、保障和投資服務,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台灣推廣投資連動產品。保誠集團亞洲公司已擁有一個41萬經紀人組成的網路,為數量超過1000萬的客戶服務。
基金管理:保誠集團亞洲公司為個人、機構投資者和集團內部管理資產。資產主要投資於證券、固定收益產品、不動產、私募股權基金、養老基金和結構化產品等。 為了配合零售保險業務發展的需要,集團收購了M&G後,成功將其與英國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PPM)合並,現已成長為英國頂尖的零售投資管理服務公司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全英最大的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之一,M&G管理基金逾3,300億美元。英國保誠集團的業務遍及世界各地,為全球數以千萬計的客戶提供零售金融服務,秉承著一貫優良的服務宗旨,採取長遠的投資策略,讓員工發揮所長,同時積極拓展業務,推出勝人一籌的產品和服務,致力為股東賺取最佳的投資回報。以股東回報總額計算,保誠的目標是要穩居「金融時報證券交易所100種股票價格指數」 (FTSE100)表現最優秀的25隻成分股之一。憑借物有所值及穩健周全的產品和服務,我們希望能與客戶建立長遠而互利互惠的關系。英國保誠集團在過去 160年來久負盛名,今後亦會竭盡全力,繼續奉行忠誠盡責、服務社群的精神。
③ 英國保誠
英國保誠集團在1848年創立,當時命名為英國保誠投資信貸保險公司(Prudential Investment, Loan, and Assurance Company),業務以人壽保險為主。英國保誠保險成立後,業務迅速發展,1890年初,便成為了英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為英國人民提供周全的保障,至今仍傲踞榜首。 在二十年代,英國保誠集團業務擴展到亞洲、歐洲、加拿大、紐西蘭及澳洲等地,服務網路遍布全球。
④ 什麼是英國保誠集團
英國保誠集團在1848年創立,當時命名為英國保誠投資信貸保險公司(Prudential Investment, Loan, and Assurance Company),業務以人壽保險為主。英國保誠保險成立後,業務迅速發展,1890年初,便成為了英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為英國人民提供周全的保障,至今仍傲踞榜首。 在二十年代,英國保誠集團業務擴展到亞洲、歐洲、加拿大、紐西蘭及澳洲等地,服務網路遍布全世界。
⑤ 英國保誠集團的集團歷史
保誠集團創建於1848年,當時主要是為上層階級人士提供人壽保險和信貸。1854年,保誠建立產業部,開始向工人階級提供一種新型保險——產業保險,保費低至1便士。保誠為這個保險市場開發了一種新體制——門到門(door to door)的經紀人服務。1856年,保誠推出針對10歲以下兒童的保單,新產品為保誠開辟了廣闊市場。1912年,按照國家保險法案(National Insurance Act),保誠協同政府運作立案社團(Approved Societies),為500萬人提供疾病救助和失業補助。1923年,保誠在印度建立第一個海外壽險分支。
1924年,保誠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1926年,為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保誠建立公眾部(Publicity Department),推出一系列保障家庭生活的新保單。1929年,基於內部員工養老計劃的技術經驗,保誠創立團體養老保險業務。1978年,保誠重組為控股公司,以利於管理的靈活性和產品的多樣化。1986年,保誠收購美國的傑信人壽保險公司;同年,Prudence女神標志被重新啟用為集團的現代品牌形象。1994年,保誠集團亞洲公司成立,總部設在香港,以拓展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以外的其他潛在市場。1999年,保誠收購M&G(英國領先的單位信託投資公司)。
2000年,保誠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05年,保誠與南非領先的醫療健康保險公司Discovery合資成立PruHealth,在隨後的兩年內已擁有10萬名保單持有人。2007年,保誠不動產投資管理公司(PRUPIM)與保誠集團亞洲公司合資,成立保誠不動產投資管理(新加坡)公司(PRUPIM Singapore),建立亞洲第一個開放式泛亞太基金——亞洲不動產基金(Asia Property Fund)。
2010年5月25,保誠在香港及新加坡掛牌以介紹形式上市。港股代碼02378,上市開盤價59.7港元,7個月後的2011年3月10日最高漲到103元。
2010年差點就成功蛇吞象,以355億美元收購友邦保險,如果成功,這就是史上最大金額保險業並購案。後來保誠提出降價到303.75億美元,但AIG董事會以2票贊成10票反對否決。其實,這件收購案對AIG集團的股東(包含美國政府在內的投資者)是大大利好,因為有人說其內涵價值200億美元左右。後來,AIG董事長哈維·格魯伯(Harvey Golub)因否決英國保誠降價收購案而辭職,而CEO羅伯特·本默切(Robert Benmosche)因支持改收購案繼續留任,英國保誠管理層也繼續留任。
⑥ 了解英國保誠保險公司的朋友請進來
英國保誠集團簡介
英國保誠集團在1848年創立,當時命名為英國保誠投資信貸保險公司(Prudential Investment, Loan, and Assurance Company),業務以人壽保險為主。英國保誠保險成立後,業務迅速發展,1890年初,便成為了英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為英國人民提供周全的保障,至今仍傲踞榜首。
在二十年代,英國保誠集團業務擴展到亞洲、歐洲、加拿大、紐西蘭及澳洲等地,服務網路遍布全球。
1986年,集團收購了美國傑信人壽保險有限公司(Jackson National Life),如今該公司已成為美國五大年金業務保險公司之一。集團1996年獲准在倫敦開展個人銀行業務並於1997年收購了蘇格蘭相互保險公司(Scottish Amicable)
英國保誠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上市人壽保險公司,在二十多個國家聘用近三萬名受過專業訓練的當地員工,集團深信通過員工當地化,更能貫徹用心聆聽的服務宗旨,了解當地顧客所需。
身為英國最大的保險公司(按資金管理額計),英國保誠集團擁有超過一千二百五十項的產業,總值超過七十億美元。
保誠集團更是英國最大的投資機構,通過集團全資附屬投資公司的英國保誠資產管理公司(Prudential Portfolio Managers,簡稱PPM),在全球管理的基金總額超過二千一百億美元,而PPM駐港辦事處則管理亞洲區超過一百二十億美元的資產,投資項目包括股票、地產及基礎設施,在中國的投資也相當龐大。
了解顧客所需,是英國保誠集團的成功之道。無論集團的顧客身在何處,所做何事,保誠的服務宗旨就是用心聆聽,迎合顧客的需求。
[編輯]保誠集團與中國
從1986年開始,英國保誠集團已經開始細心留意中國人民所需。為了更深入了解中國市場,保誠集團在1994年在北京、上海及廣州設立了代表處。並於1997年在天津和沈陽增設兩家代表處,成為第一家代表機構的歐洲保險公司。2000年10月13日在廣州,與中國中信集團成立「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成為入世後中國第一家合資保險公司成立,當時英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專程趕來參加儀式,足以證明外國對加入中國保險業的重視和信心!
保誠的高級職員在集團主席和總裁率領下曾多次訪華,與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中國人民銀行及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高層領導互相交換意見。保誠還出席了上海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更成為雇員福利國際論壇董事局成員及社會保險與保險論壇的委員。多位中國高級官員也率團訪問集團的英國總公司及亞洲總部。
保誠在國內經常進行務實性的消費者調查,目的是更能深切了解中國人民所需。集團經常舉辦研討會和培訓班,彼此分享及交換寶貴的經驗,以促進中國保險業的發展。這種不但有利個人,更惠及全國的願望,令保誠全心全意細心聆聽,促進雙方了解。
衷誠合作之道始於全情投入
保誠積極推動中國的保險業及令當地人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采。
培訓及獎勵計劃從一九八六年起,該集團開辦了一系列長、短期的培訓課程,更和中國金融學院及湖南財經學院設立英國保誠獎學金。保誠引以為榮的是資助中國金融學院設立了「英國保誠閱覽室,為院系內師生提供全面的保險參考書籍及製造良好的學習與研究環境。
英國保誠之友計劃,更邀請國內金融及保險專業人員前往香港、新加坡和英國的辦事處,參加為期長至一年的保險管理訓練課程。
高瞻遠矚更創高峰
要落實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模式,人壽保險業的發展是不容忽視的。
展望未來,中國人民對年老時的經濟保障需求日殷。英國保誠集團擁有完善管理和雄厚財力,如能進入中國保險市場可有助舒緩中國政府在此方面的負擔。相信通過引進先進的專業管理、市場拓展技巧、嶄新的產品以及靈活運用基金,可使中國的保險業務蓬勃發展。
英國保誠集團致力於培訓國內員工,為他們開拓新的保險領域,幫助推動中國保險業的發展。該公司會繼續用心聆聽各界反映,以全面實現對中國的承諾,同時通過積極及有建設性的交流,雙方的友好關系更趨鞏固和成熟。
英國保誠集團立志協助中國擴展保險領域,豐盛中國人民的生活,繼續為中國人民及當地經濟發展作出熱誠的貢獻。
⑦ 保誠 什麼時候上市
「一旦中國相關監管規定允許,我們將會盡早行動。」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鄧肯·尼德奧爾表示,希望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能成為首家在中國A股上市的境外交易所。據介紹,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外,路透集團、恆生銀行等跨國公司在不同時期也表示過登陸上交所國際板的意向。英國媒體認為包括渣打銀行、英國保誠在內的銀行和保險商也有意在中國上市。此前,上交所透露,在考慮引入諸如匯豐、可口可樂、西門子等跨國公司上市。推薦閱讀周期蓄勢待發商品緩步下行膠市仍處於尋底過程中2012年有色金屬將黯然失色糖價跌破6500地方收儲或啟動2012年鋼價走勢或將前低後高需求拖累PVC難改弱勢格局信心略恢復甲醇步入盤整期2011期貨產品創新領跑者系列訪談一些分析師認為,A股會吸引一些中國地區業務比例不斷攀升的外資製造業公司,比如在中國擁有大量業務的聯合利華。高盛集團分析師吉姆·奧尼爾認為,包括沃爾瑪在內的服務行業公司對登陸A股也感興趣。目前,從公開表達上市意願的公司情況來看,這些公司覆蓋了金融、化工、消費品、房地產等多個行業。業內人士分析,這些企業鍾情在A股市場上市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提升其在亞太區或者中國區業務的價值估值。由於大型跨國公司業務范圍廣,亞太區或者中國區業務在公司總體業務中所佔份額不高,新興市場的價值很難體現在資本市場上,上市後將可以全面反映這些業務。第二,合資公司希望在境內市場以人民幣直接融資,支持其境內再投資,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三,可以避免外商投資所涉及的審批程序。上市後享受國民待遇,獲得更大的經營投資自由度。第四,境內市場的估值往往高於成熟市場,有助於提升公司的總體估值。第五,上市後對加深民眾的影響力和提升品牌效應有利,有助於開拓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居民擁有較高的儲蓄率,境外優質公司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將為股民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對象,在幫助境外公司融資的同時,也將提高中國股市和國際金融市場的關聯度。專家建議,為了減少市場開放初期的不確定性,在大規模實施之前,可以先選擇少量公司進行試點。在行業選擇上,應優先選擇製造業、消費品行業等財務狀況比較透明的行業,而不是金融業等監管方式與境內不同的行業。在企業選擇上,可以優先選擇在華投資規模大、創造就業機會多、稅收貢獻高的外資企業,允許這些企業利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以此激勵更多的外資企業為中國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