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打造上市公司步驟

打造上市公司步驟

發布時間:2021-08-20 23:03:32

『壹』 請問公司上市具體操作流程

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要經過一定的程序。按照《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與《公司法》的規定,股票上市的程序如下:

1.上市申請與審批。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公開發行股票符合條件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委員會提出申請;上市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確定上市時間,審批文件報證監會備案,並抄報證券委。

《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交易,應當報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證券管理部門批准,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送有關文件。

《公司法》同時規定,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證券管理部門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股票上市交易申請,予以批准;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不予批准。

目前,符合上市條件的股份有限公司要經過經過證監會復審通過,由證券交易所審核批准。

2.申請股票上市應當報送的文件。

股份公司向交易所的上市委員會提出上市申請。申請時應報送下列文件:

1)申請書;

2)公司登記文件;

3)股票公開發行的批准文件;

4)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公司近3年或成立以來的財務報告和由2名以上的注冊會計師及所在事務所簽字。蓋章的審計報告;

5)證券交易所會員的推薦書;

6)最近一次招股說明書;

7)其它交易所要求的文件。

3.訂立上市契約。

股份有限公司被批准股票上市後,即成為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前,還要與證券交易所訂立上市契約,確定上市的具體日期,並向證券交易所繳納上市費。

4.發表上市公告。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票上市交易申請經批准後,被批準的上市公司必須公告其股票上市報告,並將其申請文件存放在指定地點供公眾查閱。

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告-般要刊登在證監會指定的,全國性的證券報刊上。

上市公告的內容,除了應當包括招股說明書的主要內容外,還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1)股票獲准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和批准文號;

2)股票發行情況,股權結構和最大的10名股東的名單及持股數;

3)公司創立大會或股東大會同意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決議;

4)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簡歷及持有本公司證券的情況;

5)公司近3年或者開業以來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以及下一年盈利的預測文件;

6)證券交易所要求載明的其它情況。

『貳』 公司規劃上市的整個詳細過程及准備

企業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來說,企業欲在國內證券市場上市,必須經歷綜合評估、規范重組、正式啟動三個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

第一階段 企業上市前的綜合評估

企業上市是一項復雜的金融工程和系統化的工作,與傳統的項目投資相比,也需要經過前期論證、組織實施和期後評價的過程;而且還要面臨著是否在資本市場上市、在哪個市場上市、上市的路徑選擇。在不同的市場上市,企業應做的工作、渠道和風險都不同。只有經過企業的綜合評估,才能確保擬上市企業在成本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進行正確的操作。對於企業而言,要組織發動大量人員,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為了保證上市的成功,企業首先會全面分析上述問題,全面研究、審慎拿出意見,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後才會全面啟動上市團隊的工作。

第二階段 企業內部規范重組

企業首發上市涉及的關鍵問題多達數百個,尤其在中國目前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諸多財務、稅收、法律、公司治理、歷史沿革等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很多問題在後期處理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因此,企業在完成前期評估的基礎上、並在上市財務顧問的協助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預先處理好一些問題是相當重要的,通過此項工作,也可以增強保薦人、策略股東、其它中介機構及監管層對公司的信心。

第三階段 正式啟動上市工作

企業一旦確定上市目標,就開始進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實務操作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選聘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審計及法律調查、券商輔導、發行申報、發行及上市等。由於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務機構有五六個同時工作,人員涉及到幾十個人。因此組織協調難得相當大,需要多方協調好。

『叄』 如何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最終做成上市公司

馬雲曾經在一個特定場合說,做企業不一定要做大做強,做得舒服更重要,這句話說得很好,舒服是最高境界。對於做強做大,很多成功企業家均用了自身說法來詮釋這個問題。
做大和做強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統一於企業發展全過程之中。並沒有嚴格的標准來界定企業做大到什麼規模才開始做強,也沒有嚴格的標准界定企業做強到什麼程度才開始做大。做大和做強可以相互促進、補充。一方面,做大為做強提供物質基礎和條件,一些社會資源也會向大企業傾斜,的如研發資金。並且一般來說,企業做大會相對增強抗風險能力。在短期內,當做大的機遇到來時,企業應抓住機遇擴張規模,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做大可以有效消滅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從中長期來說,只有競爭力強的企業才能生存和發展,才能做大,否則,在做大的過程中,會被累跨。
對於這個先有雞後有蛋還是先有蛋後有雞的問題,任何論證、爭論都毫無意義。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和經濟效益(還有其他目的的企業,如一些公益性的企業組織等,不在論述之列),做大和做強都是手段。但競爭力強的公司往往盈利能力也較強,而企業單純規模膨脹不一定盈利能力就強。雖然企業短期內可以承受有較大的銷售收入而沒有銷售利潤,但長遠來說這樣肯定不能生存。企業關鍵是要把規模擴張轉化為經營效益,競爭力是決定企業經營成敗和命運的所有因果關系中最值得關注的因素。
筆者提倡一種做強做大,相機而動。先來說說中國的風電行業,中國風電,四處開發,只要有風的地方(還是要能發電),就有風電。早三年前,當時風電的上網電價還沒有敲定,搞風電,肯定是費力不討好,但是為什麼這么多企業都蜂擁而上,不為別的,先做大,佔了地盤,以後國家審批的時候,央企要並購重組的時候,木已成舟,生米已變成熟飯,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不是干這行業的都成了這行業的。還有,溫總理多次關注的房地產,70%的中央企業均有地產,把其當作主營業務的不下三分之一。很典型的先做大,做大了資源來了,腰桿硬了,說話頂用了。筆者不完全統計,只要有新興的行業,如果被美化成未來發展趨勢與潮流,在沒有制定進入門坎前,只要有實力的企業均是打破頭顱都要往裡鑽。太陽能也是如此,前期的項目可行性報告均是以後利潤多的出油。
先做強後做大,很大情況有點類似中國的傳統經濟,就像滾雪球,靠自身的力量,慢慢積累,逐漸強大。當然,正是因為成長的慢,在2008年特定的金融危機,也就死的慢,或者還活著。帶有連鎖效應的企業,必須先做強,才有資格談做大。特別是想以此為題材進行股市編輯故事的企業,首先必須把樣板店做成很強,即盈利性很好。讓人看到很好的效應,看到未來,看高市盈率,才會營造一個個億萬富翁。如果旗艦店都要死不活,那麼只有一條路,低價轉讓,企業生命到此結束。所以很多中國的餐廳老闆從來沒有想過(可能想過我不知道)會身價數億,但由於奇特的資本效應,關注未來,成就諸多神話。如2007年11月20日在國內A股上市的「瘋狂鴨子」全聚德(002186)(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則創造了諸多紀錄;2008年6月12日,1999年才發展起來的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也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成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中國內地餐飲企業,「小肥羊」這名字也一躍成為中國餐飲標志性品牌的代名詞。這些都是先做強的典型代表。
做大做強,做強做大,沒有絕對的真理,要根據自己情況,參考企業的自我個性,以及對於風險的要求,酌情選用。

閱讀全文

與打造上市公司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水股份為何大漲 瀏覽:736
中國富成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348
43號文後土地儲備融資 瀏覽:529
融資擔保公司屬於金融服務業嗎 瀏覽:852
山東中泰證券集團 瀏覽:179
天獅集團自費去法國 瀏覽:738
海通證券吳中路 瀏覽:85
期貨數學模型演算法 瀏覽:999
股東會公司權力機構 瀏覽:227
完成c輪融資5家p2p 瀏覽:879
外管局為什麼限制外匯保證金業務 瀏覽:872
定期投資理財可以賺到錢嗎 瀏覽:584
湖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瀏覽:392
支付寶里的理財銀行倒閉了賠嗎 瀏覽:757
目前哪個銀行理財 瀏覽:556
做外盤期貨的人多嗎 瀏覽:228
雙黃公司股票 瀏覽:663
境外炒外匯出金 瀏覽:143
理財產品都含基金嗎 瀏覽:750
控股信託的銀行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