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貸款違約怎麼辦
A銀行會爭取你的房產,但是你的房屋已經抵押給B銀行,就是你的房產證在B銀行,一旦你無力還款B銀行會首先起訴你,並收回你的房產。A銀行是沒有辦法封鎖已經抵押他行的房產。
2. 哪家上市銀行受08年金融危機影響最大
持有美國次級債或對美國破產公司的貸款造成的損失。如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工商銀行對雷曼公司貸款5000萬美元;招商銀行對雷曼貸款8000萬美元;
中國商業銀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購及投資因危機加重,過去的「抄底」行為變成了現在的「墊背」結果。按照高盛的預測,2009年香港H股中資銀行的獲利大約下降4%-8%;規模較小的股份制A股銀行獲利下降幅度更達到8%-13%。
每家銀行都很難過,房地產貸款,次貸危機,金融產品衍生品,不是誰損失最大,中國的銀行是大部分是國有,還是那句,國家調控始終是中國穩定的有力支持。
3.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投資銀行受了什麼影響
對金融危機最普遍的官方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共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政府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麼危機還是看不到頭?
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採用「杠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麼,次貸,杠桿和CDS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通過什麼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
在眾多的金融危機分析文章中,始終沒有看到對這些問題的簡單明了的解釋。本文試圖通過自己的理解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為通俗易懂起見,我使用了幾個假想的例子。獨家之言,不恰當之處歡迎批評討論。
一、杠桿
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杠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杠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二、CDS合同
由於杠桿操作高風險,按照規定,不允許銀行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杠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S。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杠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三、CDS市場
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這樣一來,CDS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復的抄,現在CDS的市場總值已經抄到了62萬億美元。
四、次貸
上面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那裡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人們說次貸危機是由於把錢借給了窮人。其實,直接借貸給窮人買房只是次貸的一部分;失去工作與收入的人由優級貸款變為次級貸款是又一部分。筆者以為,次貸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貸給了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人。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了房產投機的主意。他們把自己的住房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9%以上,憑他們自己的收入很難對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等都跟著賺錢。
五、次貸危機
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終於到了走頭無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此時違約就發生了。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那裡,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C。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在那裡呢,在G手裡。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加上300億CDS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13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瀕臨倒閉。
六、金融危機
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杠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准備倒閉。因此,A,A2,...,A20一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游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七、美元危機
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萬億的違約CDS。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政府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政府就要賠出20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採取什麼措施,美元貶值已經不可避免。
4. 銀行貸款違約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怎麼辦
很可能給公司帶來資金問題,有違約記錄,銀行就不可能再為你續貸,以後的融資都會受影響。另外供貨商的欠款有可能要求提前歸還,造成企業無法正常經營了,甚至破產等。巨人大廈是怎麼倒下的,就是企業的資金鏈斷了,沒有外援,就會陷入困境。
5. 2008年金融危機是怎麼回事
簡單的說,美國在2001年之後執行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鼓勵私人消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房地產作抵押的貸款消費。在房價上漲的時期沒有問題,06年之後美國經濟有通脹的風險,所以美聯儲連續升息,房地產價格下降,貸款出現大面積的壞賬,銀行受不了了,私人的消費自然也下降了。
這在以前也發生——市場經濟的周期性波動無法避免。這次之所以如此嚴重還有很多原因,主要的一個是所謂的抵押貸款證券化(次級貸款證券化),解釋起來可能有些麻煩。
簡單的說就是,銀行將貸款賣給另外的公司並收回資金,這個接受貸款的公司以此為基礎發行證券,將這種證券賣給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就是說,這個公司承諾這些貸款的還款利息和本金最終構成投資者的投資收入)。如果貸款者確實按期還款的話,整個鏈條沒有一點問題,而且銀行放貸轉身就賣出去,看似一點風險也沒有,所以銀行降低放貸的標准,許多不審慎的貸款都獲得批准。
房價下跌,抵押品價值下降,貸款大量違約,最終對資本市場投資者的支付也出現問題,證券化這種金融創新將幾個市場聯系在一起,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力,調整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於是,,,,就危機了
6. 銀行貸款違約你知道有什麼後果嗎
您好,
1、信用記錄會產生污點
我國個人徵信體系對於個人信用記錄管理非常嚴格,主要制約個人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借貸關系,所以信用貸款一旦違約會對個人信用記錄產生污點,之後借貸人申請信用卡或銀行貸款那是相當麻煩的,或是要承擔相當高的利率,甚至銀行直接不批。
2、逾期還款滯納金較高
如果信用貸款出現逾期,貸款機構首先會電話催收,並將借款人列入逾期名單,同時利率上浮,作為逾期滯納金。滯納金力度各家貸款機構不盡相同,如花旗銀行,會在原利率的基礎上加收50%的利息,而平安銀行一般不會收取罰息,除非是惡意逾期還款。但小貸公司收取的違約金可能會還要多一些。
3、逾期超過一定金額將走法律程序
當信用貸款借貸人惡心逾期還款或根本還不上的時候,信用貸款機構或銀行就會根據當時簽署的信用貸款合同走法律程序起訴借貸人。
7. 2008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
早期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
2007年-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早期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
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9日,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個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7)2008年後上市公司銀行貸款違約擴展閱讀
爆發:
9月14日星期日,雷曼兄弟在美國聯准會拒絕提供資金支持援助後提出破產申請,而在同一天美林證券宣布被美國銀行收購。
這兩件事標志著接下來這一星期2008年9月全球股市大崩盤的序幕,在9月15日(星期一)和9月17日(星期三)全球股市發生市值暴跌的情形。
8. 有大量的資金了,為什麼上市公司還是會向銀行貸款
因為做生意,現金總是多多益善的。
如果全是銀行借款,那麼公司資產負債率過高,利息就吞死了你。如果全是股權融資,來個新項目、新產品、新市場就融資,原股東也是操碎了心,一會兒擔心股權稀釋,一會兒擔心被收購。
一般都是先借款,不夠了再做個增發啥的進行股權融資。企業的這種直接間、間接融資是配套相輔相成的,是個披薩餅,有餅有肉。
上市也有別的好處,比如股權可以流通,你急需用錢可以做個股權質押啥的;股票流動性好可以變現。另外,上市公司一般比非上市的信息透明,默認資質更好,發行債券或借貸的利率也低。
9. 請問貸款違約後銀行會採取什麼措施-20分
1、違約銀行採取的措施首先會給你的信用記錄記一筆違約記錄,在西方信用記錄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好的信用記錄可以說是一個人的一筆財產,因為信用好的話不僅銀行願意貸款而且貸款利率比較低。另一方面銀行會提請訴訟使你破產,比如房貸的話就會沒收你的房子。
2、如果財產不夠的話,銀行就會提起訴訟,法院裁決你破產,對於破產的人是很嚴酷的,比如你破產後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會自動扣除還給銀行,而且你不能申請貸款,不能去高檔的場所,不能使用奢侈品,如果你違反了這些原則法院會更加嚴厲的處罰。要是你去世的話銀行自認倒霉,就會提計不良貸款來沖銷。
3、保險公司當然自己承擔了,人家都買了違約保險了,那麼保險公司就要承擔賠付責任,這跟我們平時的意外保險等類似的。當然如果保險公司賠付不了那麼保險公司也要申請破產咯。另一方面也有給保險公司再保險的保險公司。這在美國很發達,這類保險公司被稱為再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