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汽集團股價三年前是多少
上汽集團發布《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2月產銷快報》顯示,去年最後一個月,該集團產量為61.15萬輛,同比減少2.87%;銷量為69.76萬輛,同比增長5.76%,實現其2019年唯一一個單月銷量同比正增長。然而,這並沒有改變上汽集團的倒退命運。
㈡ 上汽集團2020年11月產銷快報出爐,榮威、MG熱銷八萬輛!
在剛剛過去的11月,在廣州車展的帶動下,整個中國車市繼續延續熱銷態勢。作為國內汽車龍頭的上汽集團也有著不錯的銷量表現。12月4號下午,上汽集團正式發布了2020年11月產銷快報,其中:
2020年11月,上汽集團共銷售汽車64.39萬輛,同比增長10.7%;
2020年1-11月份,上汽集團累計銷售汽車485.39萬輛,同比下跌12.39%;
MG品牌方面,全新一代MG5在11月8號上市後,訂單爆棚,目前市場上一車難求。另外,MG領航、第三代MG6也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上汽集團公布3月銷量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合資板塊下滑明顯
受疫情影響,國內汽車市場在今年第一季度普遍銷量遇冷,上汽集團也不例外,銷量的下滑也與此有直接關系。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相比2月份,3月車市已經有明顯增長,上汽集團同樣也實現了增長,雖然在3月的銷量同比降低58.56%,但是環比2020年2月的47,365輛已經增長了388.7%。
近日,上汽集團在官網公布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3月份產銷快報,從資料中可以看出上汽集團3月份銷量共231,455輛,同比下降58.56%;1-3月,上汽集團累計銷量679,028輛,同比下降55.71%。
(圖為上汽MAXUSD90Pro;圖片來源上汽MAXUS官方)
除了這些合資品牌的發力外,自主品牌像上汽榮威也在4月推出了上汽榮威i6的新車型;上汽MAXUS同樣也有多款新車推出,如新上汽MAXUSD60、上汽MAXUSD90Pro等。
總結:
即便上汽集團的一季度銷量情況呈現的是下滑趨勢,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句話很適合用來形容上汽集團的現狀,所以在接下來合資品牌集體發力的同時配上自主品牌上汽榮威、上汽MAXUS等共同發力,我們可以相信二季度的上汽集團銷量將會出現不錯的反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上汽集團2019年凈利潤預計約256億 同比減少28.9%
財經網訊上汽集團2019年凈利潤256億,同比減少28.9%。
1月13日,上汽集團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約256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少104億元,下降了28.9%左右;歸屬上市公司扣非凈利潤歸約為214億元,同比下滑34%左右。
公開數據顯示,上汽集團2019年整體銷量為623.8萬輛,同比下降11.54%。
由於銷量下滑,上汽集團還下調了2019年銷量目標。根據彭博社報道,上汽集團年銷量目標下調至654萬輛,原定目標是710萬輛。目前來看,上汽集團仍未完成下調後的銷量目標。
自主和合資兩大乘用車板塊銷量同時下滑是主要原因。其中,上汽大眾全年銷量為200.2萬輛,同比微降3.07%,占總銷量的32.1%。而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下滑幅度超雙位數。
對於上汽通用五菱銷量下滑,任萬付表示五菱旗下車型以低端車為主,這些車型大部分都是用作生產工具(如來拉建材或者送貨),但隨著消費升級,這部分需求減少,使得五菱銷量大幅下滑。
上汽乘用車板塊得益於2019年下半年銷量回暖,降幅有所收窄。上汽乘用車去年全年銷量為67.3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70.2萬輛,下滑幅度為4.1%。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截止到2020.2.4,上汽集團股票是否仍然值得持有
我個人認為上汽集團的股票仍然值得持有,因為從這兩年的發展速度以及上汽集團的綜合競爭優勢來看,我認為上汽集團的股票優勢還是非常大的,而且在未來的股票上升區間仍然屬於潛力股。下面從三個方面來分析股票會上升的三個原因。
第3點行業優勢。因為傳統燃油汽車行業正在慢慢走向末路,但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快速發展,上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上面也有自己的品牌優勢,所以在未來的發展當中,上汽集團其實並不會因為市場的激烈競爭而慢慢掉隊,反而會因為自己的技術優勢處於第一梯隊,因此我認為上汽集團的股票還會進一步上升。但是整個股票上升的時間有一定的過程,這個過程期間必須要保持正確的發展觀念和正確的選擇方向,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公司慢慢發展壯大。
㈥ 上汽集團2019年報:凈利潤創五年新低,研發投入仍超百億丨壹財眼
相比而言,上汽通用在單車收入上的提升值得關注,2019年企業銷量為160萬輛,同比下滑18.8%;營業總收入為1878.21億元,同比下滑16.32%;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09.58億元,同比下滑29.85%。
然而,得益於產品結構的優化,主要是凱迪拉克銷量佔比提升1.7個百分點,及SUV銷量佔比上升,上汽通用單車收入同比增長3.07%至11.74萬元,但單車利潤仍呈下降態勢,同比下滑13.58%至0.68萬元。
上汽通用五菱2019年銷量為166萬輛,同比下滑19.4%;營業總收入為857.27億元,同比下滑15.45%;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大幅下滑至16.99億元,而因為商轉乘的推進,其單車收入也出現逆勢增長,可惜單車凈利潤仍大幅下滑至千元左右。
寫在最後
雖然不少企業都表示,疫情對中國車市的影響是暫時的,但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下滑已是大概率事件,上汽集團也因此制定了更為謹慎的2020年目標,包括營業總收入7800億元(同比下滑7.5%)、營業成本6786億元(同比下滑6.54%)、銷量600萬輛(同比下滑3.82%)。
龍頭尚且如此,其他企業的挑戰無疑將更為嚴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上汽集團的歷史
上汽集團早期的成功與和德國大眾的成功合作有莫大的關系。大概是看到了這種成功合作帶來的機遇,1997年6月,通用汽車集團也決定和上汽集團合作,建立了合資公司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與通用的合作同樣非常成功,在2000年-2004年,上汽集團總銷量較之前翻了一倍,其中大部分就來自上海通用的貢獻。
● 憑借MG品牌打入歐洲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通過收購獲得的英國MG品牌於2011年4月13日在英國的長橋(Longbridge)工廠正式開始量產,量產車型為MG6。雖然這個品牌是英國的,但目前已經完全歸屬中國上汽集團旗下,能在海外建廠生產值得肯定,尤其是在英國這種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除了在英國進行投產外,上汽集團在今年(2012年)6月,在美國密歇根州伯明翰市由其旗下的美國分公司上海汽車工業美國分公司(Shanghai Automotive Instries Corp. USA Inc.)開設了新的北美管理中心。開幕式還邀請到了美國密歇根州州長里克·斯奈德(Rick Snyder)以及通用汽車的高層管理。因此很有可能上汽集團和通用汽車的合作將不僅限於在中國,很可能還會延伸至北美。
● 目前中國最強大汽車廠商之一
1996年的時候,上汽集團的年總產量為30萬輛,如今上汽集團的年總產量已經超過300萬輛,增長幅度超過十倍。2010年,上汽集團年產量達到358萬輛,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2011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突破400萬輛,銷量同比增長12%,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9.5個百分點。這也標志著上汽集團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汽車企業之一。
上汽集團相比許多自主品牌,相對更有歷史。但我們將上汽集團的發展史看下來,才知道上汽真正的崛起是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其地位的穩固和高速發展都是在近20年左右的時間內發生的。而上汽集團的「發家史」也恰好是一個「合資史」,早期與德國大眾的合作以及後來去美國通用汽車的合作都是上汽集團高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但我們要討論的是自主品牌,而不是合資品牌。接下來,我們要來看看真正屬於上汽自己的品牌。
● 榮威品牌
榮威是上汽集團真正具有完全自主權的品牌,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品牌。於2006年10月推出,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榮威的品牌在6年時間裡面發展迅速,其產品已經覆蓋中級車與中高級車市場,「科技化」已經成為榮威汽車的品牌標簽。榮威品牌口號為「品位,科技,實現」。目前,榮威在售車型有榮威950、榮威750、榮威550、榮威350以及榮威W5。
● 榮威750
作為國內首款實現量產的具有純正英倫設計及技術基因的中高級轎車,榮威750廣泛應用了歐洲高檔車技術,而它所具有的優雅經典的外形、激情澎湃的動力,更貼合了社會進取族群在價值和審美取向上的趨勢。同時,榮威的推出,也標志著上汽創造性整合國際國內優勢資源,高起點地打造自主汽車品牌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源於網路分享。。。
㈧ 上汽集團2019年凈利潤為256.03億元 同比下降28.9%
財經網汽車訊?上汽集團發布2019年年報,歸母凈利潤下滑28.9%,為10年來首次下降。
4月13日,上汽集團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該公司的營業總收入為8433.24億元,同比下降6.53%;總資產達到8493.33億元,同比增加8.5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6.03億元,同比下降28.90%。這是上汽集團自整體上市後十年來首次出現凈利潤下滑。
上汽表示,公司本年整車銷量同比減少,同時疊加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加劇供需矛盾,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
分業務來看,汽車製造業務的營收為8265.30億元,同比降低6.88%,毛利率為12.15%;金融業務營收為167.94億元,同比增長15.28%,毛利率為73.28%。
現金流方面,2019年上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62.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5.53%,主要原因為公司之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發放的客戶貸款同比減少。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同比下降498.83%,主要原因為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本期根據流動性需要,調整了金融資產的配置,投資支付的現金同比增加。
2019年,上汽集團全年整車銷量為623.8萬輛,同比下降11.5%,降幅超過國內車市大盤(8.0%)。其中,乘用車銷售537.8萬輛,同比下降12.7%;新能源汽車銷售18.5萬輛,同比增長30.4%;整車出口和海外銷售35萬輛,同比增長26.5%。
在過去的一年中,上汽乘用車及其合資品牌陸續發布了榮威RX5MAX、榮威Ei5、上汽大眾途鎧、途昂X等新品。
此外,帕薩特在中高級轎車市場銷量排名第一,上汽通用五菱則連續推出4款新寶駿車型。
2019年,上汽集團的研發投入為147.7億元,推進「新四化」技術的各項業務開展。
在新能源方面,上汽實現了第二代EDU電驅變速箱的批產上市,繼續推進EDUG2Plus、電軸、HairPin電機、專屬電動車架構、全新一代電子電器架構等技術和產品的自主開發工作,並啟動了400型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的開發。
此外,上汽大眾MEB新能源工廠落成,上汽大眾MEB、上汽通用BEV3等電動車平台開發項目也在推進過程中。
上汽集團表示,公司面向未來的電子電器架構、新一代智能座艙等自主開發工作正在推進,並圍繞智能駕駛產業鏈,加快產品開發和能力布局。
在共享化方面,上汽旗下出行服務品牌享道出行注冊用戶數超過700萬,日均訂單穩定在10萬單以上。
上汽認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國內宏觀經濟和汽車市場將面臨階段性的嚴峻考驗。但隨著疫情的消退,階段性被抑制的汽車消費需求將出現回補。
業績預期方面,上汽集團表示,2020年公司將力爭實現整車銷售600萬輛,預計營業總收入為7800億元,營業成本6786億元。
受疫情影響,上汽集團在2020年初的銷售情況出現大幅下跌。官方數據顯示,該公司1-3月的累計銷量為67.9萬輛,同比下滑55.71%。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上汽集團一季報出爐:回暖加快,手持667億現金備戰未來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已經在車市「寒冬」中奮戰兩年的各大車企「雪上加霜」。
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3月,國內乘用車共銷售287.7萬輛,同比下降45.4%。
不僅國內車企受到影響,跨國車企也同樣不能倖免,剛剛公布財報的福特汽車,2020年第一季度凈虧損高達20億美元;連一向穩健的日本豐田汽車都出現了兩位數的跌幅,在剛過去的3月累計銷量68.2萬輛,較上年同月減少23.8%,已經連續三個月低於去年同期。
六百億現金流加大研發投入
在此形勢下,作為中國自主車企的「領頭羊」,上汽集團(600104)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營業收入和利潤沒有出現逆勢增長。
4月29日,上汽集團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59.47億元,同比下降47.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1億元,同比下降86.42%;公司每股收益為0.10元。
和跨國車企相比,在行業下行疊加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國內汽車龍頭上汽集團仍能穩健盈利實屬不易。關於2020年半年度業績變化原因,上汽集團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趨勢是影響今年車市走向最重要的風險因素。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公司將積極發揮競爭優勢、搶抓市場機遇;但考慮到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疫情對國內經濟和車市的影響尚待進一步觀察。
而再從一季度財報中仔細發掘,我們可以發現它還有著競爭對手難以超越的優勢——「現金為王」。
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末,上汽集團母公司報表持有貨幣資金667.47億元。疫情難關之下,多家跨國車企都開始為流動性而四處融資,上汽集團的600多億現金,無疑是車企穩定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隨著復工復產號角的吹響,車企也將迎來一輪新的挑戰,誰能迅速調整狀態邁入正軌,誰能在難關下保持企業定力,修煉產品內功,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
手握大筆現金,也讓上汽集團在「新四化」創新轉型過程中得到充足的資金保障。一季度,上汽集團合並研發支出30.90億元,其中母公司研發費用10.74億元,占母公司收入比例達11.9%,在國內同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
不僅如此,隨著去年年底上汽大眾MEB平台投產,加上2021-2022年上汽奧迪有望開始運營,上汽集團將迎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3月整車銷量環比增長近四倍
眾所周知,一季度車市在疫情的影響下可謂受到「重創」。但從上汽集團最新公布的產銷數據不難看出,3月銷量已經開始大幅回暖,二季度回暖的速度更有望加快。
數據顯示,與2月份相比,上汽集團3月上汽集團整車銷量環比增長389%,取得汽車行業銷量恢復最快的成績。
從旗下的品牌來看,上汽乘用車和上汽大通的3月銷量環比增長分別高達4倍和3倍。
而上汽旗下合資三強也各有亮點,從環比來看,上汽大眾的銷量從3月的1萬輛增長到3月的6萬輛;上汽通用從0.7萬輛增長到4.6萬輛,而上汽通用五菱3月份零售超過13萬輛重奪銷冠。
具體車型上,各大品牌主銷車型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例如,上汽大眾朗逸,3月銷量4.9萬輛,環比增長44.5%,同比增長26%,一季度累計銷量14.1萬輛;凌渡3月銷量達到1.18萬輛,環比增長79.2%。而上汽通用旗下的別克GL8,在非疫情期間長期保持著月均過萬的銷量,這也讓競品望塵莫及,隨著3月復工復產,GL8立馬就交出了7868輛的好成績。
尤其是,1-3月份上汽集團經銷商庫存下降近22萬輛,終端壓力得到緩解,經銷商信心也在持續恢復。
新能源與海外市場「雙雙開花」
更加值得關注的事實是,在疫情帶來全球車市的大跌中,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以及海外銷量依舊強勁,成為黯淡車市中的一抹「上汽藍」。
數據顯示,1-3月上汽實現整車出口及海外銷售6.68萬輛,逆勢同比增長5.4%,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其中,上汽集團旗下全球化品牌名爵在全球市場延續強勁增勢,1-3月名爵海外零售達3.7萬輛,同比猛增113%。
尤其是在印度市場。雖然印度名爵自2019年下半年才開始產生銷量,但是第一季度6928輛的銷量,使得名爵超越了通用五菱印尼、上汽正大、南京依維柯等公司,在集團內排在第七的位置,躥升迅猛。
上汽海外業務的另一個功臣,也有「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的上汽通用五菱。在疫情影響下,轉產口罩的上汽通用五菱海外銷量依然實現逆勢增長,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整車及KD件累計出口突破2.07萬台/套,同比增長254%,實現「開門紅」。原版全球車寶駿530目前拓展到中東市場,首批訂單的1660輛在2月25日陸續發運到中東,並在3月收獲2554輛的追加訂單。
另一方面,上汽新能源優勢不減。1-3月銷售1.93萬輛,增速繼續跑贏大盤。
與此同時,上汽加快提升「三電」系統的自主核心能力,第二代EDU電驅變速箱成功批產上市,第二代EDU Plus、電軸、HairPin電機、專屬電動車架構、全新一代電子電器架構等技術和產品的自主開發工作正持續推進,並在燃料電池前瞻技術領域,啟動了400型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的開發,加快提升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上汽集團將堅持不懈推進新四化創新,確保生產經營平穩有序,增強經濟運行的韌性,為開啟新一輪創新發展繼續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一季度財報出爐,上汽的資產負債表亮了,果然是艱難時期見真章!
2020年,對於各行各業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尤其是汽車行業,歷經了2018和2019兩年的沖刷,強者尚可勉強支撐,而弱者基本被淘汰干凈,2020年再來一個疫情爆發,整個汽車行業的景象一派凋零。
不過,始終是偌大的一個產業,自我調整能力非常強,隨著3月份車企們的陸續復工復產,再加上國家的以及自身的一些政策加持,部分車企的狀態迅速得以恢復。其中,上汽集團的表現就著實讓人再次刮目相看。
一份來之不易的一季度財報
4月29日晚,上汽集團發布了第一季度財報。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已經披露的第一季度業績的國內上市車企中,多數車企是僅實現微利甚至是虧損的。而從財報來看,上汽集團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營業總收入1059.4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1.21億元。
有一組數據是十分值得關注的,財報顯示,到一季度末,上汽集團母公司報表持有貨幣資金667.47億元,現金流管理成效顯著。現在,疫情雖然在國內已經得到一定的控制,但由於境外病例仍在持續輸入,依然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按照這樣的情況下去,即便車企自身會制定政策去應付市場,但有錢才好辦事,倘若沒有充足的現金,便會出現首尾不顧的情況。
有著充足資金的上汽集團,和其它車企相比顯然更能夠抵禦市場的不確定性。最為關鍵的是,在應付市場之餘,另一方面上汽集團一直都在為「新四化」創新轉型而做出改變,特殊時期亦是如此。財報顯示,上汽集團第一季度合並研發支出為30.90億元,其中母公司研發費用10.74億元,占母公司收入比例達11.9%,在國內同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
3月銷量環比大增389%,庫存壓力降低
從銷量上來看,與2月份相比,3月份上汽集團整車銷量環比增長389%。
具體到品牌,3月份上汽通用五菱零售超過了13萬輛,由此重奪銷量冠軍寶座。而一向以定製化作為品牌和產品特色的上汽大通,在疫情期間也是表現優秀,其3月份銷量同比降幅收窄至個位數。
作為上汽集團的利潤大頭,上汽大眾第一季度零售25.8萬輛,位居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的第二名,其中,大眾品牌零售22.9萬輛,繼續保持國內單一品牌銷量冠軍。車型方面,多次坐在轎車銷量第一把交椅的朗逸,3月份繼續排在了第一位。
新能源業務方面,1-3月份上汽集團共計銷售1.93萬輛新能源汽車,增速同樣跑贏了大盤。
國內市場逐漸恢復元氣,而海外市場的勢頭則是依舊強勁。數據顯示,1-3月份上汽集團實現了整車出口及海外銷售6.68萬輛,逆勢同比增長5.4%,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旗下全球化品牌名爵在全球市場延續強勁增勢,1-3月名爵海外零售達3.7萬輛,同比猛增113%。
在疫情期間,銷量的高低可以衡量一家車企的真正實力,而經銷商的庫存高低更是衡量了一家車企的靈活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所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經銷商佔比僅為28.9%,另有7.4%的經銷商目標完成率在50%以下,由此看來,經銷商的生存狀態成為了汽車市場發展不可忽視的一個地方。
所幸的是,在市場表現好之餘,上汽集團沒有忽視經銷商的利益。在第一季度,上汽經銷商庫存下降了近22萬輛,終端壓力得到緩解,經銷商信心持續恢復。
政策加持,上汽集團4月利好舉措多多
趁著3月份各大車企陸續復工復產,為了加快恢復汽車市場的狀態,中央的三大舉措和上海政府的《若干政策》可謂是刺激了汽車消費的釋放。
作為國內四大汽車集團中的一員,上汽集團的發展對於整個中國汽車產業起著關鍵性作用,在受益之餘,上汽集團也及時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4月22日,上汽斯柯達推出了品牌提振計劃,公布了全系產品7.79-24.79萬元的最新建議零售價區間以及全新商務政策,引發熱烈反響。據悉,就在當周的周末,斯柯達全系訂金訂單客戶較上周周末數量增長65%,其中主打的SUV系列車型周末訂金訂單的增長尤為明顯。
總結
綜合來說,上汽集團的第一季度財報可以看到三大亮點。第一是在疫情期間,上汽集團依舊實現了1059.47億元的營業收入和11.21億元的凈利潤;第二,上汽集團的資產負債表十分強悍,持有貨幣資金667.47億元,可謂貨幣資金充足,能夠輕松應對市場的更多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新四化」的創新轉型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第三,上汽集團的狀態恢復甚快,庫存在逐漸得到緩解,也得益於國家和地方以及其自身的政策加持,我們基本上無需對上汽集團接下來的狀態擔憂。
總而言之,疫情之下的財報是更顯實力高低的,就看第一季度那份來之不易的財報,上汽集團的實力可見一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