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萬向集團是民營企業還是鄉鎮企業
民營企業。
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滿意請點「擇滿意回答」支持一下,謝謝!
B. 浙江萬向集團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
萬象集團並不是上市公司,該集團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
000559萬向錢潮,1994-1-10上市
600371萬向德農,2002-9-16上市
000848承德露露,1997-11-13上市
C. 萬向企業是上市公司嗎
萬向集團不是上市公司,該集團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
1。萬向錢潮(000559) 控股股東是萬向集團。
2。萬向德農(600371) 控股股東是萬向三農有限公司。
3。順發恆業(000631) 控股股東是萬向資源有限公司。
4。承德露露(000848) 控股股東是萬向三農有限公司。
D. 大運集團被收購了嗎
成功企業經營者的素質
有人這樣概括道,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需要有經濟家的頭腦,政治家的眼光,軍事家的膽識,哲學家的思維。綜觀改革開放以來一些企業家的成敗經歷,筆者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需要具備以下八種素質。
一、機會捕捉能力。這種能力對第一代創業者來說尤為重要。就拿希望集團的掌舵者劉永好來說吧。靠養雞和鵪鶉完成了原始積累的劉氏兄弟正為進一步發展發愁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們闖入了飼料行業。那是1987年的夏天,劉永好到廣州出差,驚奇地發現排長龍買飼料的現象,也就擠到前面抓了一把飼料聞了聞,結果發現這種飼料與傳統飼料迥然不同,不僅沒有臭味,而且還有香味。於是,他向賣方索要了產品說明書,並詢問了有關方面的情況。通過交談他得知,隨著飼養專業戶的日益增多,飼料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回家後,他立即把這一市場信息告訴了他的幾個哥哥,引起了弟兄們的高度重視。經過進一步的市場調查,他們做出了向飼料業進軍的決定。就這樣,幾年後一個飼料大王誕生了。
再來看一下我國中央空調行業的龍頭老大——遠大集團是怎樣發展起來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下海經商的張躍不時從報紙上看到承壓鍋爐爆炸傷人的事件。與一般人把事故當作消遣或談資不同,張躍從這些事故中看到了蘊藏的商機。他和熱工專業畢業的弟弟對爆炸發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研究,發明了「無壓鍋爐供熱技術」,成立了遠大熱工研究所,從而奠定了「遠大」發展的技術基礎。
捕捉機會拓展市場對創業者來說是重要的,對後繼者來說也同樣重要。因為市場是一直在變化著的,原來的市場機會不斷過去,新的市場機會不斷出現,企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面對新的市場機會進行產品創新、技術創新。
二、穩健務實。優秀的企業家都是比較穩健務實的。遠大集團仿效日本豐田公司的做法,採取保守的財政政策,現金儲備始終保持在數億元,這保證了在市場不景氣時企業運行所需的血液。而「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的「三不做」原則亦為世人所稱道:「不賺錢的事不做,有錢賺但所需投資超過自己的融資能力的不做,有錢賺也投資得起但沒有合適的人不做。」這三條看似簡單,很多聰明人卻沒能做到,最後栽了跟頭。
三、魄力。魄力與冒險精神是孿生兄弟。企業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企業經營者的魄力。瞻前顧後、舉棋不定就有可能錯失良機。劉永好兄弟為了全身心地投入新的飼料行業,把每年為其帶來20餘萬元收入的15萬只鵪鶉全部殺了,引來不少非議,但劉氏兄弟義無反顧,最後取得輝煌的成功。可見,「破釜沉舟」的精神不僅僅體現在古代的軍事戰爭中,在今天的商戰中有時也是必需的。
再比如著名企業家魯冠球。由於起步階段技術不過關,魯冠球的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萬向節」質量不好,有些用戶要求退貨。魯冠球沒有責怪用戶難纏,也沒有敷衍推諉,而是派出30多人遍訪用戶,把幾萬套次品全部追回來,並斷然將次品以六分錢一斤的價格賣給了廢品收購站。這一舉措在當時引起了強烈反響,為魯冠球和他的企業贏得了信譽。
四、眼光。一個企業能否取得長遠發展取決於企業決策者有無戰略眼光。有人說,企業要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始終快半拍。快半拍就是眼光,就是機遇,就是優勢。劉永好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快半拍策略。他說,當別人沒有下海的時候他們下海了,當別人沒有在農業領域投資的時候他們投了,當別人沒有產權改革的時候他們改了,當別人沒有投資金融的時候他們投了。這一個個快半拍促使了他們的成功。
還有娃哈哈集團的老總宗慶後。娃哈哈集團是靠生產兒童保健品起家的,但在1993年前後,保健品行業方興未艾、享有高額利潤的時候,娃哈哈便看到了保健品行業的成長局限性。宗慶後發現,在中國的保健品市場上,消費者心理和行業內競爭都處在很不健康、極不規范的狀態之中,企業可以在這上面賺錢,卻難以在這上面謀求穩定、長遠的發展。於是,他決定實施戰略重點轉移,兼並了杭州罐頭廠,將其改造成果奶生產線,悄悄地完成了從保健品行業向飲料行業的戰略轉移。事實證明,這一戰略轉移是正確的、適時的,後來的三株集團的衰落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里的眼光和前面的機會捕捉能力看似相近,其實不同。捕捉機會的能力重在抓住市場現存的商機,而眼光則重在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機會的准確預測。
五、心胸境界。古人雲宰相肚裡能撐船,意思就是說干大事的人要有寬廣的胸懷,心胸狹窄、鼠肚雞腸的人肯定幹不了大事。境界一是指認識境界,就是立意。正如柳傳志所說,立意高才能制定出戰略,才能不滿足現狀繼續向前奮進;立意低只能蒙著做,做成什麼樣就什麼樣,做公司等於撞大運。二是指道德境界。在當今社會,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很難成大事的。柳傳志在創業初期沒有高報酬的情況下之所以能吸引住人才就是靠他能力強、幹得多、拿得少的人格魅力。他提前四五年退休,讓位於楊元慶、郭為等青年才俊,更見其心胸境界非一般人可比。再說魯冠球也是一位心中裝著廣大職工的典範人物。1993年,萬向集團股票上市時有300萬職工股,1元一股,而一上市就是八九元一股,作為企業的元勛又是一把手的魯冠球是有理由多買一些的,但是,為了顧全大局,為了職工可以多買點,他放棄了這次合理合法的發財機會。由此可見,被稱為企業常青樹的萬向集團之所以能夠常青絕不是偶然的。
六、善於用人。由於自然規律的原因,個體會衰老;由於時代變遷的原因,個體會落伍。但企業的發展,不能如此。企業的經營者要想使企業能做到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善於啟用優秀人才。否則,企業會和領導者一起衰老,甚至消亡。柳傳志在聯想成立十五周年慶典上的講話特令人敬佩,他說:「五年後,我還會坐在主席台上,但做報告的肯定不是我了。如果五年後我還以現在的身份做主題報告的話,就意味著『聯想』發展得不好。」那些百年老店之所以長壽,就是善於用人的緣故。
七、溝通能力。唯物論告訴我們,事物的內部和外部都存在著普遍的聯系。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應具備善於溝通的能力。美國著名企業家傑克·韋爾奇說,溝通比權力更重要。管理論也告訴我們,如果不能有效地溝通,就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管理的幾項職能——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都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的。沒有良好的溝通,計劃會夭折,組織會失靈,領導會無效,控制會不力。溝通包括與外界的溝通和企業內部溝通。企業好比一棵樹,缺少與外界的良好溝通就等於截斷了樹木賴以獲得養分的根系,很快就會枯萎。巨人集團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例證。在巨人大廈因未能如期完工而被業主「圍剿」、被媒體曝光的危機關頭,巨人的老總史玉柱不是主動與業主和媒體積極溝通,尋求諒解和支持,而是派出一位不善於溝通的律師去處理問題,史玉柱本人則躲在自己的大辦公室里,終日冥思苦想。結果是好的計策沒想出來,律師「不怕鬧事,不怕曝光」的言行激怒了業主和媒體,最後四面楚歌,柳暗花明的路被徹底堵,「巨人」訇然倒下。與之相反,傑克·韋爾奇則十分懂得與外界的溝通,尤其重視與客戶的溝通,他把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與客戶的溝通上,不能不說是高明之舉。優秀的企業經營者同樣重視企業內部溝通,他們知道,高高在上的領導者很難做出正確的決策。溝通的基礎是尊重人,給別人說話的權利。假如你不尊重別人,別人怎麼可能會把真實的想法告訴給你、把真實的信息反饋給你呢?這一方面柳傳志就做得很好。他還沒想清楚的事情,下屬想清楚了,就按下屬的辦;他與下屬都有想法,卻不能確定誰對誰錯,發生爭執時,也按下屬的辦,但事後要總結,要算帳,下屬對了,獎勵,錯了,要承擔責任;他如果考慮成熟了,就堅決按他的去做。柳傳志可以說為民主與集中作了一個科學的解釋。
八、永不滿足的精神。「知足常樂」是庸人哲學,而非精英哲學、企業家哲學。信奉這一哲學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企業家。企業要發展,就不能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而要不斷創新。例如,劉永好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卻毫不驕傲,仍把學習列為自己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把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與專家學者的交流上。正是這種不斷學習、永不滿足的精神催生了今天的希望集團。如果當初他們四弟兄賣鵪鶉賺到1000萬元時就滿足了,安心現狀,就不會有今天的「新希望」了。
E. 萬向集團是不是民營企業
是的啊!
F. 關系萬向集團的具體資料
萬向集團
http://ke..com/view/442462.html?wtp=tt
G. 魯冠球的萬向成功收購特斯拉曾經最大的競爭對手,特斯拉的市場會有什麼波動
特斯拉可能會變得更加難以生存。
收購菲斯科之後,萬向集團將有怎樣的整合計劃?魯冠球表示,現在首要的問題是解決此前菲斯科的庫存,下一步就是恢復生產。他表示:「我們正在策劃把他們的車子拿到中國來賣,但什麼時候拿到中國來生產沒有時間表。」
萬向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之一,今後是否會給菲斯科供應零部件?在股東大會上,多位投資者問到這個問題。
「一定要供的!」魯冠球說:「不供不現實,別人的汽車我們都要供,我們自己的車我們怎麼會不供,他們已經在研究了。」
有投資者追問:「會不會向特斯拉供應零部件?」魯冠球反問:「有業務我們為什麼不做?」
收購菲斯科的不是萬向錢潮
收購菲斯科的是萬向集團,並非上市公司萬向錢潮,但資本市場依然對萬向錢潮的新能源車概念存在想像。本報此前曾報道,就在萬向錢潮收購成功消息傳出之後的幾天內,數以億計的資金湧入萬向錢潮,爆炒這只「中國特斯拉」概念股。
股東大會上,萬向錢潮董秘許小建再度表示,菲斯科是萬向集團在海外的子公司投資的企業,萬向集團旗下的電動汽車公司也並非上市公司萬向錢潮的資產,未來將如何整合,現在並沒有具體的安排。
「我們曾經承諾在合適的時候會把萬向電動汽車注入到上市公司,並不是把菲斯科注入上市公司,我沒有向社會講過這樣的話。」魯冠球說。
對話魯冠球:電動汽車公司天天在燒錢
萬向錢潮股東大會上,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否認把菲斯科注入上市公司,但表示「在合適的時候會把電動汽車注入到上市公司」。電動汽車何時注入上市公司?魯冠球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沒有時間表,因為沒有效益。
記者:萬向旗下的電動汽車公司何時會注入上市公司?
魯冠球:萬向從1999年就開始搞新能源車了,這個行業的風險比較大,什麼時候社會可以接受,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現在特斯拉的風颳得比較大,從美國刮到中國,刮到世界,這是好的,至少增加了大家對新能源車的信心,也讓政府部門更加重視,讓企業看到希望,顧客也希望早一點買到清潔能源車。
萬向錢潮是萬向集團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已經20多年了。我把萬向看做跟生命一樣重要,20年來從來沒有虧損過。為什麼年年不虧損,因為萬向集團把好的企業放進去。
但現在電動汽車公司天天在燒錢,A123和菲斯科也都在嘩嘩地花錢,外國人用錢,風格不像我們農民出身的人。
電動汽車公司什麼時候放到上市公司去,我現在沒有把握,真的沒有時間表,因為它沒有效益。也許放進去之後,股價馬上上去了,但是沒有效益,(股價)還是要下來,還是會失敗。
H. 萬向集團名例2015年500強企業第幾位
好像世界500強沒上去。
中國企業500強第127位,製造業第58位;
I. 目前萬向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萬向錢潮(000559) 控股股東是萬向集團
萬向德農(600371) 控股股東是回萬向三農有限公司答
順發恆業(000631) 控股股東是萬向資源有限公司
承德露露(000848) 控股股東是萬向三農有限公司
此外,萬向還參股中色股份(000758)、航民股份(600987)、兔寶寶(00204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