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rm是個什麼公司 和高通 nvidia 三星蘋果什麼關系
ARM是一家英國晶元設計公司,以設計低功耗高效能的晶元著稱,其設計的CPU等晶元占據了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90%以上份額,以及廣泛應用於其他諸多工業領域。該公司並不直接生產晶元,而是專注於晶元設計,並授權其他公司生產,高通、三星、蘋果、NV都是AMR的客戶,比如三星、蘋果手機上就是用的ARM處理晶元。ARM起初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早期曾經試圖進如PC市場,但遭到英特爾等巨頭阻撓,轉而專注於低功耗嵌入晶元的研發,並通過對其他生產公司授權獲得利益。因其行事低調,直到移動便攜通信終端迅猛發展的這幾年,很多人才發現這家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的極大能量,甚至有人說,如果未來有人能打敗英特爾,那麼他可能就是ARM,特別是這次微軟的WIN8開始支持ARM處理器,讓ARM同英特爾直接競爭的日子更近了一步,也讓英特爾這樣的晶元巨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2. 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是屬於ARM架構還是X86架構的
ATOM處理器是X86架構。
Intel Atom(中文名:凌動,開發代號:Silverthorne)是Intel的一個處理器系列,採用45納米工藝製造,集成4700萬個晶體管。L2緩存為512KB,支援SSE3指令集,部分型號支持VT虛擬化技術。與一般的桌面處理器不同,Atom處理器採用順序執行設計,這樣做可以減少電晶體的數量。為了彌補性能較差的問題,Atom處理器的起跳頻率會較高。
3. 比較常見CPU的區別:Intel、ARM、AMD
一、開發公司不同
1、Intel:是英特爾公司開發的中央處理器,有移動、台式、伺服器三個系列。
2、ARM:是英國Acorn有限公司設計的低功耗成本的第一款RISC微處理器。
3、AMD:由AMD公司生產的處理器。
二、技術不同
1、Intel:支持超線程術,同時快速運行多個計算應用,或為採用多線程的單獨軟體程序提供更多性能。
2、ARM:支持Jazelle技術使Java加速得到比基於軟體的Jaarm處理器階梯圖 va虛擬機(JVM)高得多的性能,和同等的非Java加速核相比功耗降低80%。
3、AMD:支持Alchemy 解決方案有低功率、高性能的 MIPS 處理器、無線技術、開發電路板及參考設計套件。
三、特點不同
1、Intel:用於提供出色的能效表現,並更快速地運行多種復雜應用,支持用戶改進各種任務的處理。
2、ARM:本身是32位設計,但也配備16位指令集,比等價32位代碼節省達35%,卻能保留32位系統的所有優勢。
3、AMD:AMD對於CPU的倍頻鎖定限制較松,因此廣受許多超頻用戶的歡迎。但也由於缺乏過熱保護,超頻過度的CPU有較高的燒毀風險。
4. arm將來會不會取代intel
不會。
arm的是risc指令集,作為精簡指令集,本身功能就不全面,優勢是高效,低功耗,屬於小而精,目前主要在手機,平板方面占尤。
x86是cisc指令集,雖然累贅但功能齊全,屬於大而全,劣勢是功耗大。目前主要在桌面pc占優。
從兩者特點看,很難直接競爭,雙方適用的場合都不相同。x86設備能做到的事,arm設備還不能完全做到,比如ipad就不能取代你家裡的電腦。
從系統看,基於arm的是安卓和ios,wp,塞班等移動系統,而基於x86的是windows和mac。也有跨平台的linux,unbuntu,meego等。
arm目前的性能很難應用在pc桌面級別,主要是性能還追不上目前的pc處理器。少數的例子是三星的chromebook的exynos5250處理器。
intel也有涉及手機處理器,比如聯想k800的z2460和razr i的z2480,atom架構,不過受制於應用兼容性問題。intel也從2013年開始進行soc生產,基本傳統的cpu是不再涉足。
amd主要是桌面處理器市場被intel積壓,只好另尋出路,在arm結構的處理器市場尋找前路。
intel的x86要想與arm競爭,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降低功耗,縮寫面積,其次是要有移動系統的支持,而不是x86不能完全兼容安卓等問題。
從目前看,intel集中在桌面pc,筆記本等市場,arm集中在移動設備如手機,平板,雙方唯一交匯的是伺服器,但也沒什麼波瀾,雙方目前都交不上手,何談取代。
從長遠看,arm設備更適合隨身,比如智能眼鏡,智能電視,智能冰箱,自動車載,自動販賣機等,像攻殼機動隊,全面回憶2012等科幻片里,植入手掌的電腦,易容頸圈,會思考的槍,單兵智能眼鏡,電子腦等更適合的是arm,而不是面積過大,功耗大,模塊不集成的x86。但這不是arm取代intel,而是arm取代x86。即便這些成為現實,x86仍有不可取代之處,比如伺服器的終端等,比如我相信黑客帝國里matrix會使用x86而不是arm設備來管理龐大的整個地球系統。
從公司看,arm是賣arm架構授權,和賣mali系gpu,但不生產cpu和賣cpu或者soc。而intel是生產和賣cpu,但不出售x86授權(amd是個意外例外),也不生產gpu。arm的地位更像x86的ibm而不是intel。
所以,我不會說什麼arm取代intel這種違和的話。我會認為arm會取代intel的x86成為智能電子設備的主流,但同時intel的x86也會有無法被arm取代之處。
5. arm與intel的關系
都是晶元製造商喲,只是arm製造的晶元多用於移動設備如手機,智能mp4等,現在也已經開發出電腦用的cpu了,
6. ARM和英特爾哪個厲害
ARMCPU由於其特點(小、低功耗,性能不錯)主要用於手機、PDA等。
intel 平台,CPU核心技術先進,計算能力高,處理速度快。
AMD平台,CPU技術略落後一些,處理能力差一些,不如intel的。
intel 連接構架古老,已經十分的落後,是整機的性能瓶頸,造成了CPU性能十分出眾,幾倍於AMD的性能,安裝到十分落後的主板上面,性能大大折扣,甚至不如 AMD的整機性能高。性價比太差了。
AMD 平台,靠先進的連接構架,充分發揮系統的優勢,減少了各個緩解的瓶頸。用低性能的CPU來跑出了高性能的整機系統。
7. ARM是英國公司么很強么,相比intel和AMD怎樣
就像上面說的第一句。ARM是一個英國的公司,它本身不生產晶元,只研究一種微控制器晶元的核心。然後把這些核心授權給 各個晶元廠商生產實際晶元,然後晶元廠商每賣出一個顆帶ARM架構核心的晶元,ARM公司就從中收取專利費(他們靠專利費養活自己據說這個公司很小的,但很賺錢的,世界上的手機除了中國的山寨機用聯發科的晶元,其他的基本都是ARM的晶元,所以說,你只要買了品牌手機,手機費里就包括了給ARM公司的專利費) )。
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我們平時電腦里用的,稱呼的CPU晶元其學名應該是微處理器(uP)。而樓上說的單片機學名應該是微控制器(MCU)。真正的CPU只是這兩種晶元內部的一個區域單元(中央處理單元是CPU的直譯)。電腦里的微處理器晶元除了CPU還有其他的單元,只是人們把其CPU功能誇大了才稱其為CPU。單片機里也有CPU。
最開始並沒有微處理器和微控制器之分,只是後來隨著科技發展,慢慢分出這兩種晶元形式,微處理器做計算機上的核心使用,而微控制器則用於工業控制通信等領域。而因為科技發展越來越快,手機MP4等設備要求微控制器的功能接近電腦的微處理器,但還要求其功耗很低,所以ARM微控制器開始向電腦的微處理器方面靠近。去年,已經有廠商打算把比較新版的ARM晶元作為計算機微處理器使用,直接當筆記本電腦的微處理器(好像是華碩說要用ARM做上網本,具體報道我已經忘了2010年初的事情)。
ARM公司現在也提出要向計算機行業進軍。他們的優勢在於自己不生產晶元,而是做核心技術,然後讓其他廠家比如三星、恩智浦(前飛利浦半導體部門)、飛思卡爾(前摩托羅拉部門)、德州儀器等廠來生產晶元,這些廠家能賣出去晶元,ARM就收錢,他們虧本不關ARM的事情。所以對於ARM來說,他們只要能保持和提高ARM架構的晶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是穩賺不賠的。
補充:高通用的晶元是很多,但多數都是ARM內核的。
8. 現在的英特爾處理器,有沒有ARM架構的處理器,英特爾的
目前Intel沒有ARM架構的處理器。以前倒是有過,就是Intel的Xscale事業部,其PXA系列處理器就是ARM核心的,但幾年前Intel將其出售給Marvell之後,就再也沒有涉入ARM領域,潛心開發自己的X86嵌入式處理器——ATOM。
9. 現在ARM架構越來越厲害了,那英特爾的X86會不會停產不做新的了呀,比如酷睿I9,I11等,那樣的話
不光英特爾有做ARM的打算,連AMD都開始轉戰ARM了。X86服役30年左右了。實在在設計方面很難再有提升了,而且隨著處理器性能的提高,核心的增加,指令集越發的臃腫,處理器性能方面的提升也越發的難以搞下去。不從材料上有突破,那X86將什麼活路了。
因為X86體系的時間長,相關的技術和理論很充足,從現在來說X86是不能放下的。作為一種成熟的體系架構,X86也有可取之處,這就是標准,如果沒有體系化標准化,這個X86其實沒有任何用處。太老了。可以說從70年代,處理器一直都是增加,增加而增加,沒有任何從底層來解決性能提升的好辦法。摩爾定律都救不了它咯。做還是會做的。像濤哥一樣,事事都要慢慢來,慢慢放下。
10. ARM和intelX86的區別
ARM體系架構是指令和數據是分開的匯流排,使用RSIC精簡指令集較多,所以執行指令周期較短,處理不復雜的任務效率高。
x86是馮諾依曼結構,數據和指令復用匯流排,csic復雜指令集,指令更復雜,能做更復雜的任務,但是指令周期也隨之變長,平均效率不算很高。
所以ARM一般用在手機平板移動處理器,x86用在對任務要求高的電腦工作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