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春蘭股份改革

春蘭股份改革

發布時間:2021-09-14 07:36:27

Ⅰ 春蘭的資產置換的具體方案、具體內容是什麼

2009年9月,春蘭股份以價值6.56億元的應收賬款以及旗下三家子公司股權,置換春蘭集團的土地、電力等資產。以蘇州春蘭、春蘭洗滌機械等股權、資產,置換春蘭集團等擁有的泰州電廠10%股權、泰州星威房地產公司60%股權及15.6萬平方米土地,春蘭股份與交易各方於2009年9月24日對置換的資產進行交割,2009年9月29日完成涉及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和房屋所有權證的變更,2009年9月30日完成涉及的股權變更公司的工商變更登記。本次資產置換已實施完畢。置出資產交易總額達656334088.33元,置入資產交易總額656819914.88元。

Ⅱ 最早的中國空調公司春蘭,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聽過

對於不少有一定年紀的人來說,春蘭空調曾經的風光無限他們是深有體會的。

時間撥回到32年前,那時的春蘭集團的還叫「江蘇泰州冷氣設備廠」,一個瀕臨破產的國有小廠。曾做過技術員的陶建幸臨危受命,接下了廠長的重任並開始對公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1989年,江蘇春蘭製冷設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陶建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春蘭集團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公司所生產的「春蘭」牌空調市場佔有率不斷攀升。

然而多元化擴張戰略過快最終還是出現了顧此失彼的問題,新業務還沒能完全成熟起來,曾經的支柱產業空調業務則不斷下滑。2002年年報顯示,春蘭股份持股的江蘇春蘭摩托車有限公司、江蘇春蘭動力製造有限公司、江蘇春蘭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江蘇春蘭洗滌機械有限公司全部虧損。2005年,春蘭股份不堪重負,主營業務利潤5.15億元,比上一年同期下降4.81%;凈利潤虧損2595萬元,這是春蘭股份自1994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2006年、2007年春蘭股份未能扭轉虧損局面,於2008年5月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暫停上市。

「春蘭的衰落最主要原因就在於其在最鼎盛的時期把上市公司春蘭股份拿來做房地產、摩托車、卡車、電動車等,把大量資金用在了非主營業務方面,而空調主業的開發、推廣力度明顯變小。」在劉步塵看來,春蘭集團這種不合理的擴張導致了公司不但副業沒有培育起來還拖垮了主業。

Ⅲ 春蘭股份整體上市極高盛入主的可能性

越朦朧越好吧!

老牌家電企業春蘭股份(600854.SH,下稱「春蘭」)(行情,資訊)去年業績再次預
虧。
據春蘭27日公告,江蘇春蘭製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經初步測算,預計2006年春蘭全
年虧損1.9億元左右,具體數據將以今年4月27日披露的2006年年度報告為准。由於春
蘭2005年虧損約2595萬元,公司將因連續兩年虧損而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至於虧損的原因,春蘭在公告中稱,為了提升市場佔有率和盈利能力,春蘭在去年
第四季度對銷售策略、政策及產品價格進行了調整,加大了對終端零售的投入,造成營
業性費用階段性上升;其次,因應收賬款余額的賬齡延長,使得計提的壞賬准備相應增
加。
開拓二三級市場成本增加
一位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去年家電零售大賣場整合加快,大賣場對
家電製造企業的壓力增大,春蘭因此加大了在渠道建設上的投入,去年春蘭投入過億元
,在二三級市場新增加了5000個銷售網點,以形成多元化的銷售渠道,經營費用因而上
升。
目前,空調仍然是春蘭銷售收入中最大的一塊業務。蘇寧空調事業部部長王明祥
昨天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春蘭空調去年在蘇寧體系的銷售額增長了70%。而據
《空調銷售》雜志調查,去年春蘭空調在國內的銷量大約近百萬台,與前年差不多。
據一位接近春蘭的人士介紹,2007冷凍年開局之後(註:從2006年9月份開始),春
蘭空調加大了三四級市場的開拓力度,像江西省有50~60個縣,派了大約60個業務員,
網點的擴張,意味著成本的增加,但是9月份才投進去,不可能一下子產出就提升。而且
,春蘭空調2006冷凍年的銷量與2005冷凍年差不多,但是2006冷凍年銅價飛漲,春蘭空
調產品的漲價不能完全抵消原材料成本的漲幅。
激勵機制有待完善
上述人士還直言,春蘭空調在上世紀90年代初至2002、2003年在中國空調行業內
的品牌影響力是很大的,後來產銷量逐步下滑。這與春蘭的人員激勵機制不到位有關,
此前春蘭的MBO被喊停;另外,新產品的數量一直沒有跟上市場的節奏。
去年,春蘭在股改方案中提到,股改後春蘭將來可能引入股票期權激勵機制。不過
,廣州證券的分析師鍾楚宏認為,空調行業競爭完全白熱化,激勵機制只是因素之一。
春蘭的現狀與它的戰略定位、經營機制、成本控制、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原因都有關,
從目前情況看,春蘭還沒有真正突破發展中的瓶頸。
春蘭方面有關人士強調,春蘭空調去年並不是沒有亮色,出口增長不錯。春蘭進出
口公司總經理馮斌昨天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春蘭空調的出口去年仍有一定增
長,尤其在東歐、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開拓得非常好。

Ⅳ 陶建幸的春蘭的發展

春蘭,一度躥紅的空調品牌就快被市場遺忘了。春蘭股份(現為*ST春蘭(6.43,0.02,0.31%)),中國股市曾經的「三駕馬車」因連續三年虧損停牌長達十八個月之久,直到近日才又重回到投資者視野之中。2009年11月9日,*ST春蘭對外宣布,已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通知,公司股票於2009年11月13日恢復交易。
陶建幸,一度喜歡鎂光燈的春蘭集團董事長如今也變得低調而隱忍。據說,在2009年春天北京「兩會」間隙,他曾躲在賓館房間,任由記者在外敲門而始終不開。陶建幸的這種隱忍,顯然與春蘭股份目前遭遇的困局深有關聯。這個春蘭集團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因連續三年虧損,去年被暫停上市,這幾乎讓春蘭集團矮了其他同行一頭。
分析認為,是陶建幸一手推行的多元化戰略拖累了春蘭。在十多年前,陶建幸就主張,當企業獲取穩定利潤時,要開始尋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他還曾預計,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單一化的家電企業將很難生存。資料顯示,1994年,春蘭股份持股35%與母公司春蘭集團合資生產摩托車;1998年,春蘭股份開始掌控江蘇春蘭洗滌機械公司75%股份;至2005年, 春蘭股份又先後介入摩托車、洗衣機、冰箱、汽車底盤和壓縮機等項目。但以上業務的經營並不盡如人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春蘭的發展。
最終,多元化發展的春蘭在主業空調上跌了跟頭。2005年,春蘭空調業務開始下滑,逐漸跌出行業前十名。到2008年,春蘭股份已經跌至6元。2008年停牌前,*ST春蘭連續三年共虧損超過5億元。
*ST春蘭為保住上市公司席位展開了諸多自救行動,並制訂了詳細的重組方案。其中,比較引人關注的是,2009年9月,用6.56億元的應收賬款以及旗下3家子公司股權置換了母公司春蘭集團擁有的泰州電廠10%股權、泰州星威房地產公司60%股權和15.55萬平方米土地等資產,並開展房地產業務。通過與春蘭集團資產重組,春蘭股份主營由空調生產銷售轉變為房地產,*ST春蘭也由家電股逐漸轉變為房地產股。
對於最早主導春蘭集團多元化的陶建幸來說,上市公司*ST春蘭被冠上房地產股之名,恐非他的初衷。
點評
春蘭變身房產股,是不得已之舉。畢竟眼下保殼任務重。去年依靠府財補貼而實現盈利,今年恐怕不行了,所以公司才採取了資產置換的辦法,目的就為了保持2009年盈利,是為保殼而做的鋪墊。
昔日家電名牌變身地產股是有點可惜,但如果是順應市場的,並且能將春蘭拖出泥潭,這樣的變身就是有價值的。況且目前,春蘭想東山再起並躋身主流品牌行列的困難很大,原因有兩個:首先,空調行業整體環境並不是很好;第二,主流品牌過於強勢,弱勢品牌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分析認為導致春蘭衰落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多元化戰略的拖累,再就是改制的失敗。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到今天,我們可能還得再問一個問題,陶建幸還能帶領春蘭走多遠?
誠然,沒有陶建幸就沒有春蘭當年的輝煌。但是,企業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掌門人。今天的春蘭需要怎樣的領導人,能帶領它走出困境並迎來新的發展?
企業家如何交接換代實現企業平穩過渡?這是包括海爾、春蘭等一大批中國企業正面臨的一大考題。

Ⅳ 春蘭集團會將新能源注入春蘭股份嗎

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
春蘭集團會將新能源注入春蘭股份是存在這種可能性和預期的。

Ⅵ 春蘭股份這支股票到底怎麼樣啊

不錯的股票

Ⅶ 春蘭到底有沒有倒閉

江蘇春蘭製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2011年年度報告,其在去年實現營業收入9.6億元,同比減少8.28%;實現凈利潤1837.3萬元,完成扭虧為盈。

Ⅷ 春蘭股票原名是春蘭股份,為什麼變成*ST 春蘭

06年是虧損的,07年前三個季度是微利但並不意味著年報也是盈利,估計年報已經虧損了,但是我們還沒有公開的財務報告看到。

Ⅸ 春蘭股份是王的女人嗎

春蘭股份是王的女人
這世上有太多東西沒有永恆,這世界有太多事情沒有結果,而美麗依舊美麗,輝煌依舊輝煌,又何必斤斤計較時間的長短,又何必兜兜轉轉尋求因與果。花兒落了,明日還會開,流星雖逝,美麗的願望永存心底。

Ⅹ 春蘭空調曾經是世界品牌為什麼如今卻銷聲匿跡了

如今,提到家電三巨頭,必然是想到美的、格力、海爾,這三家無疑是當下最火的家電企業,也是做的最大的三家。


曾經,中國家電業有很多優秀的企業,都創造過不少的輝煌,不過,時過境遷,大部分已經沒落消失,成為了人們的美好回憶。今天要說的三個家電品牌,也都曾是行業巨頭,不輸現在的三巨頭。他們就是科龍、長虹、春蘭。

1994年,當時已經成為世界空調七強之一的春蘭開始盲目追求多元化生產,介入冰箱、摩托車、卡車、甚至汽車等多個領域,領著奧克斯、新飛、美的等一種追隨者,拉開"家電造車"的序幕。


但最終,多元化發展的春蘭在主業空調上跌了跟頭。2005年,春蘭空調業務開始下滑,逐漸跌出行業前十名。到2008年,春蘭股份已經跌至6元。2008年停牌前,春蘭連續三年共虧損超過5億元。


如今整個研發部門也只剩5人,面對強敵,春蘭便再無翻身之地。


盲目擴張似乎已經成為了電器市場的病症,而科龍也不能倖免,曾經的豪強,到如今慘遭收購,讓人唏噓。


科龍虧損主要原因是壞賬太多,形成了財務黑洞。成本上升過快,曾經海信總裁周厚健還誇獎過科龍的毛利率高達30%,而同期海信只有7.73%。之所以這么高的毛利率,是因為潘寧堅持高品牌高價格戰略。也有規模效應的因素。但隨著潘寧的出走,科龍之前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市場競爭就是這么殘酷,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被淘汰了自然會有新的取代。但是前人的經驗還是值得後來的企業學習。

閱讀全文

與春蘭股份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紐威股份的市盈率 瀏覽:906
浦發萬傭金不上怎麼辦 瀏覽:994
華升股份重組失敗 瀏覽:922
股票還st嗎 瀏覽:422
金融控股公司服務實體經濟 瀏覽:169
投資理財專業屬於什麼類別啊 瀏覽:458
廣西南寧金融服務公司外包 瀏覽:745
澳瑞克外匯保本跟單 瀏覽:219
敘永證券公司電話 瀏覽:936
長投學堂是一家金融服務機構 瀏覽:398
上海電器股票價格查詢 瀏覽:132
廣東信託破產案的總結 瀏覽:103
美金支票匯率 瀏覽:675
天使輪融資對企業 瀏覽:322
金融機構應對附屬機構 瀏覽:686
深圳旺金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客服電話 瀏覽:974
泰興方興信託 瀏覽:424
直銷銀行理財要視頻認證什麼意思 瀏覽:504
易鑫融資租賃是什麼 瀏覽:66
抵押貸款300月供多少年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