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十大重工企業
影響世界的重工品牌」國內7家工程機械企業入選
三月 13, 2009 by celover
類別: 行業資訊
發表評論
由世界著名品牌大會和世界品牌組織、美中經貿投資總商會、環球城市電視台世界企業研究中心聯合推選的2008年度影響世界的中國力量品牌500強排行榜1月1日在韓國首爾向全球公布。中聯重科、三一、徐工、柳工、廈工、龍工、山推7家工程機械企業入選」影響世界的重工品牌」,位列該榜的還有大連重工和國機集團。
2008年度影響世界的中國力量品牌500強的推選,主要採用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信用度、滿意度、忠誠度、影響度、成長度、創新度八個方面的18個指標對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台灣四地3000多個企業品牌進行綜合評價和多輪篩選,最後由國際專家委員會審核確定68類品牌入選。
http://www.celover.com/news/affect-the-world-heavy-brand-domestic-engineering-machinery-enterprises-seven-selected.html
② 國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國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機資產】成立於2011年1月26日,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世界500強企業,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的全資子公司,為國機集團的資產管理平台,以資產管理、資產運營、資產投資為核心業務,涵蓋國際貿易、產權經紀等增值業務的綜合性資產管理公司。國機資產全資/控股擁有國機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華隆(香港)有限公司、國機時代置業(北京)有限公司、機翔房地產開發公司、江蘇華隆興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廈門華隆進出口公司、中機機械基礎件成套技術有限公司、江西中汽進出口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弘
成立時間:1993-12-15
注冊資本:13498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0501480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9號華普國際大廈11、12層
③ 中機集團全稱是什麼
中機集團全稱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7年1月,簡稱「國機集團」。2013年7月與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重組,成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國機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
在全球擁有近5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10家上市公司、140多家海外服務機構和近10萬名員工。中機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2142億元;多年來,在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和國資委中央企業績效考核A級企業中排名第一。
業務領域: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圍繞裝備製造業和現代製造服務業兩大領域,著力打造研發、製造、服務三大產業;機械設備製造、工程承包、貿易和服務。服務領域涵蓋工業、輕工、汽車、造船、礦業、冶金、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專業服務。中機具有較強的資源整合和利用能力。
強大的研發;雄厚的研發實力、廣泛的全球營銷網路、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項目融資能力,形成了涵蓋設計、研發、銷售的完整產業鏈;製造業、工程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等,具有獨特的產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優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④ 蘇美達集團是央企嗎
不是。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78年,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員企業。專注於貿易與服務、工程承包、投資發展三大領域,擁有73家成員企業和分支機構,其中海外機構19家。
2014年主營業務收入394億元人民幣,位列中國進口規模百強企業第54位 、中國出口百強企業第22位;蘇美達品牌位居2014CCTV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第60位。
蘇美達以各種方式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通過愛心捐贈履行災害救助的社會責任;通過設立愛心基金扶貧幫困;通過攜手所在社區關愛弱勢群體,創造和諧家園。
蘇美達關注年輕人的未來。建設希望小學讓更多孩子走進課堂;設立貧困家庭助學基金幫助年輕人實踐求學之路;與高校合作實施「卓越人才計劃」啟迪年輕人創新夢想。
(4)國機集團2017世界500強擴展閱讀:
2010年 母公司國機集團首次進入世界500強;
2012年 實施公司制改造,更名為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
2012年 蘇美達動力工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屬測試中心成為中國國家認可實驗室(CNAS);
2013年 設立蘇美達香港公司,打造國際化投融資平台;
2014年 完成首次海外收購,成功收購美國著名家紡企業部分股權;
2014年 「國機集團新能源研究院」落戶蘇美達;
2014年 推進無疆界生產, 在河南建立蘇美達輕紡工業園, 在緬甸投資設立蘇美達輕紡實業工廠,開啟產業國際化;
2014年 蘇美達日本公司成立;
2015年 正式啟動「十三五」戰略規劃工作;
2015年 首次成功發行中期票據,實現直接融資。
⑤ 2017全球工程機械50強是哪些企業
共有九家中國企業上榜。
排名 公司 總部所在地 工程機械銷售額 市場份額
1.卡特彼勒(Caterpillar) 美國 213.38億美元 16.5%
2.小松(Komatsu) 日本 140.53億美元 10.9%
3.日立建機(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日本 65.85億美元 5.1%
4.利勃海爾(Liebherr) 德國 61.80億美元 4.8%
5.沃爾沃建築設備(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瑞典 59.47億美元 4.6%
6.斗山工程機械(Doosan Infracore) 韓國 49.28億美元 3.8%
7.迪爾(John Deere) 美國 49.00億美元 3.8%
8.徐工集團(XCMG) 中國 47.71億美元 3.7%
9.特雷克斯(Terex) 美國 44.43億美元 3.4%
10.山特維克礦山與岩石技術(Sandvik Mining and Rock Technology) 瑞典 36.45億美元 2.8%
11.三一重工(Sany) 中國 35.42億美元 2.7%
12.傑西博(JCB) 英國 34.80億美元 2.7%
13.神鋼建機(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日本 32.02億美元 2.5%
14.中聯重科(Zoomlion) 中國 30.29億美元 2.3%
15.豪士科-捷爾傑(Oshkosh Access Equipment (JLG)) 美國 30.12億美元 2.3%
16.維特根(Wirtgen Group) 德國 27.95億美元 2.2%
17.美卓(Metso) 芬蘭 25.86億美元 2.0%
18.CNH工業(CNH Instrial) 義大利 23.04億美元 1.8%
19.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stries) 韓國 18.75億美元 1.4%
20.多田野(Tadano) 日本 17.26億美元 1.3%
21.住友重機械(Sumitomo Heavy Instries) 日本 17.26億美元 1.3%
22.久保田(Kubota) 日本 17.01億美元 1.3%
23.馬尼托瓦克(Manitowoc Cranes) 美國 16.13億美元 1.2%
24.威克諾森(Wacker Neuson) 德國 15.03億美元 1.2%
25.曼尼通(Manitou) 法國 14.71億美元 1.1%
26.阿特拉斯科普柯築路設備(Atlas Copco Construction Technique) 瑞典 13.83億美元 1.1%
27.帕爾菲格(Palfinger) 奧地利 13.57億美元 1.0%
28.法亞集團(Fayat Group) 法國 11.81億美元 0.9%
29.Astec Instries 美國 11.47億美元 0.9%
30.希爾博(Hiab) 芬蘭 11.45億美元 0.9%
31.柳工(Liugong) 中國 10.25億美元 0.8%
32.安邁(Ammann) 瑞士 8.78億美元 0.7%
33.龍工控股(Lonking) 中國 8.36億美元 0.6%
34.竹內(Takeuchi) 日本 7.68億美元 0.6%
35.Skyjack 加拿大 7.59億美元 0.6%
36.Bauer 德國 7.18億美元 0.6%
37.加藤(Kato Works) 日本 7.10億美元 0.5%
38.山推(Shantui) 中國 6.15億美元 0.5%
39.愛知(Aichi) 日本 5.55億美元 0.4%
40.洋馬(Yanmar) 日本 5.12億美元 0.4%
41.歐歷勝(Haulotte Group) 法國 5.06億美元 0.4%
42.廈工(XGMA) 中國 4.93億美元 0.4%
43.古河(Furukawa) 日本 4.77億美元 0.4%
44.森尼伯根(Sennebogen) 德國 3.60億美元 0.3%
45.默羅(Merlo) 義大利 3.60億美元 0.3%
46.Hidromek 土耳其 3.38億美元 0.3%
47.山河智能(Sunward) 中國 2.99億美元 0.2%
48.福田雷沃(Foton Lovol) 中國 2.71億美元 0.2%
49.Bell Equipment 南非 2.36億美元 0.2%
50.貝姆勒(BEML) 印度 2.17億美元 0.2%
拓展資料:
核心觀點
1 機械行業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屬於周期性行業。同時,行業屬於資本,技術及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工程機械行業處於成熟期,增長速度較低。
2 機械行業內部子行業眾多,產品覆蓋范圍廣泛,行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除少數先進生產製造技術行業外,大部分行業不具備壟斷性。同時,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生產集中度低,生產力水平低下,科研水平趕不上創新需要,整體來看,行業投資機會較少。
3 由於地區環境的影響,機械行業區地發展不平衡,東部地區在投入、產出及效益方面均占絕對優勢,中西部地區基本處於弱勢。由於國家持續加大對西部地區的開發力度,這一形勢在逐漸改變,東部地區絕對量雖繼續大幅增長,但比重呈下降趨勢。
4 從機械行業銷售產值分布情況看,機械產品市場主要是內需拉動型。機械產品出口增長速度很快,但是總的生產發展更快,出口產品所佔份額比例仍然有限,基本維持在15% 20%左右。
5 石化通用機械、農業機械、儀器儀表、機械基礎件四個子行業的工業總產值位於機械行業前四名,工業總產值ਛ超過了1000 億元,合計共占機械行業總產值的69%, 在行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⑥ 國機重工是工程機械行業唯一的央企嗎
是。中國國機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機重工」,二級央企)成立於2011年1月,是世界500強——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機集團,一級央企)的全資子公司,是由國機集團旗下工程機械業務資源重組整合改制而成立的大型裝備製造企業集團。
⑦ 中國建築500強——國機集團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國機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現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擁有5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6家上市公司,70多家海外服務機構,全球員工總數近8萬人。國機集團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2008年經營額已突破1000億元。
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成立於1997年1月,是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
國機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旗下聚集了中國機械工業機械裝備研發與製造、工程承包、貿易與服務等領域的核心骨幹企業。擁有5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6家上市公司,70多家海外服務機構,全球員工總數近8萬人。國機集團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2009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20億元。
國機集團主要業務包括:機械裝備研發與製造、工程承包、貿易與服務。服務領域覆蓋了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建築、輕工、汽車、船舶、礦山、冶金、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重要產業領域,為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專業化服務。
國機集團具有較強的資源集成和運用能力。雄厚的研發實力、廣泛的全球營銷網路、強大的資金實力和項目融資能力,形成了涵蓋設計、研發、製造、工程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完整產業鏈,具備獨特的產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優勢。
在機械裝備研發與製造業務領域,國機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農業機械、林業機械、地質裝備製造企業,以及最重要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之一,眾多市場領先的優秀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同時擁有在重型機械、電站設備、石化通用、機床工具、汽車工程、機械基礎件、儀器儀表及環保設備等領域強大的研發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向國內外市場提供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裝備和技術。
在國際工程承包業務領域,作為全球知名的國際工程承包商,國機集團連續多年入選(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前50強、「全球200強工程咨詢設計企業」前100強,在業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工程市場具有重要的市場地位。2009年,國機集團名列(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第28位、「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00強」第77位。
在貿易與服務業務方面,國機集團是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和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引進的重要窗口,是中國最大的汽車貿易和服務商。2009年,以機電產品為主的進出口貿易與服務業務已達63億美元,成為中國機械工業最大的進出口貿易企業。
作為全球知名的國際工程承包商,國機集團連續多年入選(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前50強、「全球200強工程咨詢設計企業」前100強,在業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工程市場具有重要的市場地位。2009年,國機集團名列(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第28位、「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00強」第77位。並且榮獲「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的榮譽獎項。
「中國建築500強」是中國建築施工企業聯合會對中國建築業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企業實力發展調查研究宣傳發布工作,今年對超過12,000家利潤總額在3000萬元至90億元之間的中國大陸建築施工、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中國建築企業進行了數據採集研究,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資信等級、社會貢獻、業主滿意度等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排名,並對部分候選企業進行實地拜訪,從中遴選出500家中國建築500強企業。
這是中國建築施工企業聯合會連續第六次對中國建築業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企業實力發展調查研究宣傳發布工作。今年我們對超過12,000家利潤總額在3000萬元至90億元之間的中國大陸建築施工、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中國建築企業進行了數據採集研究,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資信等級、社會貢獻、業主滿意度等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排名,並對部分候選企業進行實地拜訪,從中遴選出500家中國建築500強企業,並且評選出:2010年度《中國25家最具全球競爭力國際承包商》、《中國50家最佳年度建築承包商》,《中國25家建築承包商管理進步特別大獎》,《中國工程設計咨詢50強》等分類榜單。
「2010年中國500強「的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秉承「合力同行,創新共贏」的企業理念,致力於「和」文化建設,國機集團將努力打造國內一流、世界著名的綜合性裝備工業跨國集團,成為中國機械工業的領跑者,人類文明和進步的推動者。
⑧ 任洪斌的締造國機神話
國機集團的核心子公司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CMEC)正積極准備赴港上市,年底前將公布融資細節。至今國機集團在A股有三家上市公司,鼎盛天工、軸研科技、中工國際。
作為多家上市公司的老總,任洪斌到底有什麼「武林秘笈」,使得國機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
任洪斌是個直爽干練幽默
任洪斌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國機集團」)的總裁,作為國資委直屬的大型中央企業,國機集團在全球100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中排名第47位。而在2001年8月底上任國機集團總裁時,任洪斌是當時全國近二百家央企中最年輕的總裁,因此他被稱為「少帥」總裁,中工國際是國機集團旗下的其中一家上市公司。
在任洪斌的第一個任期內,國機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經營額翻了一番多,2005年達到500億元;利潤總額增長了2.5倍。2006年經營額再創佳績,達到了650億元。
任洪斌到底有什麼「武林秘笈」,使得國機集團取得了這么良好的發展業績?
解決兩個問題
2001年8月底,任洪斌以新任總裁的身份來到國機集團總部上班。當時的國機集團總部還在北京西城區三里河一棟不起眼的6層小樓里辦公。那裡給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沒有生氣,缺少人氣。他發現集團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和總部中層幹部的年齡都比他大,員工絕大多數是原機械部機構改革分流過來的機關工作人員。而且,擁有的近60家子公司業務領域分散、規模參差不齊、實力相差懸殊,整個集團管理鬆散,缺乏凝聚力。集團總部沒有經營、沒有收入、沒有明確的主業,只是以管理為主,靠收取子公司管理費生存。
有知情人士分析,國機集團的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對任洪斌本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任洪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一些日子對國機集團的了解,任洪斌意識到,要改變國機集團的現狀,就必須迅速轉變觀念,按照企業發展規律辦事。任洪斌認為,「無論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其根本都是企業,我不相信國有企業就搞不好。」
在第一次與國機集團總部員工的見面會上,任洪斌要求總部每一位員工思考兩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每一位員工在集團公司中的工作是否不能被取代?
之後,國機集團總部率先實施公開競聘上崗的做法。一開始有很多員工不能接受,各種議論和傳言滿天飛。
任洪斌立即做出了回應:如果哪個中層幹部真正想好了不參加競聘,他就可以不用在原來的崗位幹了。雖然阻力很大,但任洪斌始終認為,「企業就非得這么做才能發展」。因此,「不換思想,就換人」成為了任洪斌當時進行人事改革的重要原則之一。
任洪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很多當時很好理解我這個問題的員工,都通過競聘獲得了滿意的職位,很快成長起來了。但沒有意識到我這個問題含義的員工,結果失去了職務或調離了原來的崗位。」
2004年,國機集團又進行了三次以公開競聘的方式選擇人才的成功嘗試,對包括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等在內的國機集團下屬重要企業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重要職務進行了公開招聘。
任洪斌提出的要求總部每位員工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國機集團作為企業的生存基礎是什麼?
當時國機集團經營主業沒有確立起來,總部又缺乏經營能力,談不上對全集團眾多子公司經營工作的有效指導和管理,這顯然是違背企業發展規律的。任洪斌認為,服務只是國機集團總部業務的一部分,這是比較被動的。作為企業來說,要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就應該承擔項目,開展經營活動。
「非實體經營」這個詞產生了,這是國機集團獨有的經營概念或理念。任洪斌認為,叫什麼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要認可這一思路。這個思路是指,要充分發揮國機集團的整體優勢,利用國機集團的品牌和其他無形資產,積極承攬國內外大型綜合性業務,並組織國機集團所屬企業共同實施,帶動企業共同發展。在此基礎上,把屬下的工貿企業和科研院所用多種紐帶連接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及市場影響力。而且,「非實體經營」項目選擇的一大原則是:國機集團下屬公司靠自己的實力無法拿到的項目,國機集團總部才出面解決,這樣可以避免總部與子公司爭項目、搶市場。
繼續上市之路
這些年來任洪斌通過解決「兩大問題」,確定了以經營為中心,使國機集團取得了成績。但任洪斌並不因此而變得飄飄然。他表示,國機集團到了今天這種狀況,才是風險最大的時候。2005年底,國機集團遷址到中關村辦公。他告誡正在享受現代化辦公環境的員工們,一旦從這一現代化的寫字樓中搬出去,到時會連原先那個破舊小樓都去不成了。
隨著企業的發展,國機存在著一些隱憂。據有關人士分析,國機集團下屬企業之間業務仍比較孤立,沒有形成整合效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機集團生產、製造這一環節比較薄弱,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還不夠完善。
顯然,任洪斌已經意識到了這些隱憂。來自國機集團的資料顯示,該集團正在布局以海內外工程承包為主體,以國內貿易、高新技術產品開發與生產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其重點培育的「四大戰略板塊」已經形成,即工程承包與成套設備、工程設計與施工監理、科研開發與產品製造、國內外貿易。
任洪斌勾畫好了國機集團的未來,「到2020年,國機集團的銷售收入要達到1200億元,成為『世界五百強』,這是很保守的數字,我相信肯定能提前完成。」
按照任洪斌的戰略,一大工作重點就是要繼續推進重組進程。近幾年來國機集團針對下屬70多家二級子公司進行了戰略重組。2006年子公司數目已減少為43家,2020年還將減至30家以下。
日前,國機集團正式審定並通過了新一輪資產重組方案,計劃將核心子公司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CMEC)整體改制,申請H股上市。CMEC赴港IPO已經進入倒計時狀態,相關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年底前將公布融資細節。任洪斌表示,還將用幾年的時間推動下屬子公司的上市,國機集團未來至少要擁有1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據了解,在任洪斌上任前,國機集團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但目前為止,國機集團在A股有三家上市公司,鼎盛天工、軸研科技、中工國際.
「然後,到了適當的時期,整個國機集團將整體上市。」任洪斌解釋道,「一方面,資金緊張仍是我們面臨的問題之一,我們需要融資;另一方面,上市後,能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企業管理也會更加科學、規范。」
⑨ 工程機械世界排名
以銷售額為序,2008年全球工程機械50強排名
第一名:卡特彼勒 318億美元
第二名:小松製作所 182億美元
第三名:特雷克斯 98.9億美元
第四名:日立建機 81.86億美元
第五名:利勃海爾 78.11億美元
第六名:沃爾沃 71.19億美元
第七名:山特維克 49.07億美元
第八名:迪爾 48.18億美元
第九名:CNH 44.64億美元
第十名:斗山INFRACORE 42.41億美元
第十一名:阿特拉斯.科普柯 40.19億美元
第十二名:馬尼托瓦克 38.83億美元
第十三名:神戶制鋼所 36.66億美元
第十四名:美卓礦機 35.99億美元
第十五名:徐工集團 32.38億美元
(以下只列中國的公司)
......
第十八名:三一集團 23.52億美元
......
第二十五名:柳工集團 13.59億美元
......
第三十五名:龍工 9.01億美元
第三十六名:廈工機械 8.63億美元
第三十七名:山推股份 8.59億美元
......
第四十六名:國機集團 5.85億美元
參考資料:中國工程機械2009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