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個國產奶粉打敗巨頭捱過三聚氰胺沒躲過什麼劫
「國際品質,華人配方」,你還記得這句有些年頭的廣告詞,和那個曾被譽為「國產奶粉第一品牌」的貝因美么?
(圖文無關)
貝因美在奶粉新政後推行的總承銷模式是由一個總承銷商將負責一兩個產品品類在全國范圍的渠道規劃、營銷推廣。但是對於貝因美的總承銷模式,行業內卻備受爭議。
據報道,有大型乳企奶粉事業部負責人認為,這種承銷模式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一是承銷商同時代理幾個品牌,不可能把資源集中起來只做貝因美;二是不排除承銷商為開拓市場挖貝因美經銷商牆腳的可能。
母嬰行業獨立評論員年永威認為,貝因美把這些稀缺品牌拱手交給承銷商令人匪夷所思。
對此,貝因美此前回應表示,總承銷商帶來的是雜牌清退後的增量市場,原有市場依然掌握在公司經營團隊手中,因覆蓋的區域和渠道不同,不存在價格和促銷等方面的沖突。
㈡ 恆天然為什麼能在中國做的這么好
恆天然是全球領先的乳品出口及牛奶加工企業,每年的出口量佔全球貿易總量的三分之一。如今,恆天然進入中國40多年,近三年的業務增長不斷加速,創造新高。最近恆天然發布全球半年財報,恆天然大中華區營收對全球的增長貢獻了85%的份額,中國已然成為恆天然全球最大、發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市場。
作為跨國企業,恆天然是為數不多的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外企之一。朱曉靜在演講中分享了在外企優勢逐漸消弭、市場競爭環境依然激烈的情況下,恆天然如何在中國保持穩定發展和長期增長。
守正: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市場
朱曉靜表示,不同於許多外企公司僅僅將中國作為第二大市場,恆天然在最初就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市場,在戰略發展和創新應用等方面都傾向於中國市場,為中國客戶和消費者服務。
早在2007年,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不斷變化和增長的乳品需求,恆天然就開始在中國投資建設牧場,恆天然中國牧場是恆天然在紐西蘭本土之外唯一的海外自建牧場。這充分體現了恆天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是恆天然在中國布局「從牧場到餐桌」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十年磨一劍,如今恆天然已在中國建成三大牧場群,共有15座牧場,7萬頭奶牛,每年產出約3億多升奶,兌現了將最優質的國際乳源與本土乳源呈獻給中國客戶與消費者的承諾。
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的理念,恆天然還引進了紐西蘭先進的食品安全生產及質量管理系統。2017年12月,在榮獲SQF二級認證後時隔一年以後,恆天然中國牧場通過年度復審,成為國內首個獲得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可的SQF(安全質量食品)最高級別的三級認證的牧場,同時在各項指標中獲得高評分等級「優秀」,一舉成為中國乳業生產運營的典範。
在執行嚴格的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體系下,近期恆天然中國牧場大力推行「生態共贏」項目。該項目旨在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將國際先進的糞污綜合利用理念引入中國,實踐循環經濟的種養結合模式,發展具有高附加值產品的深度資源化產業,推進中國乳業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牧場戰略之外,恆天然在保持傳統B2B業務優勢的同時,還將更多牛奶轉向生產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產品。這一戰略也取得了豐厚的回報。2018財年上半年,大中華區消費品牌業務實現了兩位數的高增長,同時強力驅動大中華區整體業務增長。
用奇:敏捷組織,招攬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