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辰林教育集團上市進程

辰林教育集團上市進程

發布時間:2021-09-23 16:09:44

1. 以前科舉考試的具體進程是怎樣的考到什麼名次才有官做

中國封建王朝通過設立各種科目公開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創始於隋,形成於唐,完備於宋,強化於明,至清趨向衰落,光緒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試正式廢止,歷經1300餘年。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對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觀念和社會風尚有重大影響。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生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為儒學)。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為學宮。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復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范進中舉」這個片斷選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凶查捷報」。這一回寫的是范進中舉的故事。小說描寫廣東學道周進,到廣州上任,先考兩場生員,考完兩場以後,第三場是南海、番禺兩縣的童生來進行考試。童生里就有范進,范進考完這場考試後就進了學,取得了第一名,人們稱他為「相公」。范進進了學以後想進一步考舉人,考上舉人後人們就會稱他為「老爺」。中舉是科舉考試的一個過程,在我們講評這個故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
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科舉的初步考試,一個是科舉的正式考試。科舉的初步考試有這么三種,一種叫童試,一種叫歲試,一種叫科試。童試,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開始應初試的時候稱做「童生」,童生經過一定的考試選拔,在縣裡面選拔了以後到督學進行考試,督學考試合格就可以稱做「秀才」了。范進是多年的童生,最後終於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這也是一個選優的過程,這叫「歲試」。每三年還要參加一次大的考試,叫「科試」。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為了推舉舉人考試的資格,通過這個考試的提名,便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范進剛好趕上童試這一年也是科試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試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這是科舉的初步考試。
接下來是科舉的正式考試,它也有三種:鄉試、會試、殿試。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舉制度規定,舉人可以到吏部注冊,可以取得一定官職,可以當縣官、縣太爺了。當然這個職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額。舉人的名額很少,那麼舉人當中候補做官的人就更少了,這樣就往往有候補官。這是第一種鄉試。接下來是會試,在第二年的二月份舉行。鄉試是頭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試,叫「春試」,這就是會試。會試如果考中了,稱為貢士,進士每年的名額大概有300名左右。會試考完以後還要進行第三場考試殿試,在會試以後的第二個月,大概在4月份前後。殿試是皇帝在太和殿親自考試,考中後就是欽定的進士,可以直接做官了。這是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自明代開始形成的一套很嚴格的科舉考試制度。

2. 歷史上哪些是12月18出生的大人物

12月18日出生的人物:
1.蔡鍔
2.王安石
3.美國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
4.無線電發明家阿姆斯特朗
5.雷鋒

1.蔡鍔
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1882年12月18日(清光緒八年十一月初九)生。
1898年考入長沙時務學堂,從梁啟超、譚嗣同學習。1899年赴日本留學。次年隨唐才常等回
國,參加自立軍起兵,事敗再次赴日進士官學校學習。留學期間,在《清議報》、《新民叢
報》上發表文章。1904年歸國,在江西、湖南、廣西等地訓練新軍。1911年初調雲南,任新
軍第十九鎮第三十六協協統。武昌起義爆發後,10月30日,與雲南講武堂總辦李根源在昆明
舉兵響應。11月1日建立軍政府,任雲南都督,並派唐繼堯進軍貴州,由唐接任貴州都督。
1913年10月被袁世凱調至北京,任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等職,但陰加監視。1915年10月,潛
出北京,在天津與梁啟超等策劃反袁。12月回昆明組織護國軍討袁,宣告雲南獨立;與袁軍
於四川滬州(今廬縣)、納溪展開激戰。袁死後任四川督軍兼省長。1916年9月因病赴日本治
療,11月8日逝世,遺體運回葬於長沙嶽麓山。著有《蔡松坡先生遺集》。

2.王安石
12月18日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誕辰日。

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世稱臨
川先生。

慶歷二年(1042)進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認為宋代社會貧困化的根源
在於兼並。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
行全盤改革,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國太平的厚
望寄託於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執政。

由於深得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
始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王安石明確提出理財是宰相要抓的頭等大事,闡釋了政事和理
財的關系,並認為,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執政以後,王安
石繼續發揮了他的這一見解。在改革中,他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而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
上。王安石雖然強調了國家政權在改革中的領導作用,但他並不贊成國家過多地干預社會生
產和經濟生活,反對搞過多的專利征榷,提出和堅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張和做法。在王
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制訂和實施了一系列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
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改革軍事制度,以提高軍
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強化對廣大農村的控制;為培養更多的社會需要的人才,對科舉、學校
教育制度也進行了改革。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後、皇親國戚和保守派
士大夫結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寧七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王安
石復相後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繼續推行下去,於熙寧九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
此閑居江寧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勢,此前的新法都被廢除。王安石不久
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學思想方面,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傳統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洪範傳》、《老子注》是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後者已經散佚。他的文章以論說見長,
列於唐宋八大家。在詩歌方面,早年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有集本傳世,一是《臨
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兩本都摻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於舒、荊,
死後又謚為文,故也稱為王荊公或王文公。

3.美國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1946年12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在俄亥俄州的
鳳凰城長大。
1968年,他用35毫米攝影機拍攝了第一部短片,是描寫一對夫婦徒步遠足的故事。
1969年這部影片在亞特蘭大電影節上放映,大獲好評,成為斯皮爾伯格事業上的起點,
並為他贏得了第一份長期導演合同。
1969年,這位導演神童執導電視系列劇《晚間劇場》中的一集,主演是好萊塢的老牌明
星瓊·克勞馥。看到年輕的斯皮爾伯格,她大吃一驚,簡直不敢相信這個毛頭小子要來導演
她。但是斯皮爾伯格表現出的職業水準讓她折服,最終二人合作愉快。
斯皮爾伯格進入好萊塢的時代,是導演決定一切的時代,而現在卻是市場決定一切的時
代。經歷了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仍然歷久不衰,保持著世界上最具實力的導演的地位,
這就充分說明了他的才華和他的靈活性。沒有誰比他的作品更受歡迎,然而他並不是一味地
迎合觀眾。他的作品《紫色》和《辛德勒的名單》,都表現出他最高的藝術品味。當藝術性
和娛樂性最充分地結合在一起時,就產生了《外星人》這樣的傳世之作。
斯皮爾伯格有一種洞察力,他發現,二流的俗套故事加上一流的製作,再配以最新的特
技,就能給電影帶來大批的觀眾,而這正是他對現代電影最重要的貢獻。他導演的影片《劫
奪方舟》和其他印第安納·瓊斯系列影片《第三類接觸》、《外星人》和《侏羅紀公園》等
都體現了這種思想,他沒有親自導演而只是作為製片人的《回到未來》系列影片、《龍卷風
》、《誰陷害了兔子羅傑》等電影也都具有同樣的特點。
每一位導演都有自己的代表意象,即一個在影片中反復出現的意象。當有人請斯皮爾伯
格選出一個代表意象來總結他所有的影片時,他選了《第三類接觸》中的一個畫面一個小男
孩打開客廳的門,看到不明飛行物那美麗而令人生畏的亮光。男孩很小,而門很大,門外是
很多的希望和危險,光明和神秘。對於許多導演來說,黑暗隱藏著神秘;而對於斯皮爾伯格
來說,恰恰是光源隱藏著神秘,神秘意味著希望,而不是威脅。這種觀念來源於一次童年的
經歷。
斯皮爾伯格的父親是一位工作狂,難得陪他游戲和外出。一天夜裡,父親突然叫醒他,
要帶他去看流星雨。他受了驚嚇,心「突突」跳個不停。他不知道什麼是流星雨,父親又不
肯解釋,只是把他抱上車,兩個人就出發了。他看見很多人躺在毯子上凝望天空,父親也鋪
開了一塊毯子。他們躺下來,小斯皮爾伯格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的天體。雖然他剛從夢中驚醒
又不知道要被帶到哪裡去時有些害怕,但凝望天空卻是一次讓他心曠神怡的經歷。從那以後
,他開始覺得天空是一個神秘誘人的地方。這種想法反復地在他的科幻片中得到最充分的表
現。
斯皮爾伯格的第一部重要的戲劇性電影是1974年的《蔗田快車》。當時科波拉等一些導
演都以獨立拍出《公民凱恩》的奧爾森·威爾斯為偶像,努力在不受電影廠干預的情況下制
作出最偉大的美國電影。然而,一年以後,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徹底改變了現代好萊塢
的歷史進程。《大白鯊》成本巨大,但也帶來了高額的回報。不出幾年,各電影製片廠就紛
紛效仿,使製作費高昂的動作片成為電影業的主流。追求商業效益也成了新一代雄心勃勃的
年輕導演們的目標。當然,這一趨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不能把它完全歸咎於斯皮爾伯格。

斯皮爾伯格深知自己的缺點。有人指責他剪輯得太快,愛用廣角鏡頭,不擅於表現婦女
,喜歡在地上挖個坑,把攝影機放在裡面從下往上拍,愛用特技,對攝影比對故事更為偏重
,等等。斯皮爾伯格本人也承認這些都是事實。但是如果把他的優點列成單子,無疑會比這
長得多。最重要的是他有著無窮無盡的創作靈感,他的電影讓所有的人都著迷。他有一句名
言:「每個月天都要塌一次,砸在我頭上,當我蘇醒過來時,我就會發現,另一部我想拍的
片子。」
斯皮爾伯格熱愛孩子,他總是把影片中的兒童演員當作與自己平等的人,去啟發他們發
揮最佳的演技。《外星人》中迷人的小姑娘德魯·巴里摩爾深受他的喜愛,拍完這部片子,
他產生了強烈的做父親的願望。
斯皮爾伯格的第一位妻子是艾米·歐文,兩人於1989年分道揚鑣。他的第二位妻子凱特
·卡普肖是一位女演員,曾經在他的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片中擔任過角色。當然,他早就如
願已償,做了一名幸福的父親。
1994年,斯皮爾伯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1995年
斯皮爾伯格又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1998年,他執導的新片《拯救大兵瑞恩》一經公映
就大獲好評。

4.無線電發明家阿姆斯特朗誕生

阿姆斯特朗,1890年12月18日生。美國無線電發明家。14歲時受到有關G-馬可尼首次進
行無線電越洋通信的鼓舞,在家裡製作了許多無線電裝置。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工學院學習
,研究三級管並設計反饋電路,可把信號放大上千倍,這種電路至今仍是無線電--電視播放
設備的心臟。畢業後在母校任講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巴黎的美國陸軍通信部隊實驗室工
作,發明了超外差電路,這種高選擇性電路的放大倍數遠遠超過再生電路,現己為無線電、
雷達和電視接收機普遍採用。戰後返回母校任知名物理學家M-浦品的助手,後來繼任浦品的
教授位置。他因發明反饋電路而獲金質獎章,還獲得美國最高榮譽獎富蘭克林獎章。1933年
發明寬頻帶調頻制是新的輝煌成就,已在無線電、電視、微波中繼通信以及衛星通信中廣泛
應用。他因捍衛調頻制而傾家盪產,又因多病,在1951年1月31日自殺,他身後被國際通信
聯合會追認為世界電學領域的偉人。

5.雷鋒
雷鋒同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班長。1940年12月18日,
他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他的一家被萬惡的舊社會弄得家破人亡,在
短短的四年多的時間里,他的爺爺、爸爸、媽媽、哥哥、弟弟五位親人被逼迫相繼死去,小
雷鋒不滿七歲就成了孤兒。
一九四九年,雷鋒的家鄉解放了。雷鋒這個孤兒才苦盡甜來翻了身,得到了黨和人民政
府的親切關懷。雷鋒深知:是共產黨,毛主席給了他幸福的生活,送他上學,培養他成長。
因此,他懷著對共產黨、毛主席的無限深情,黨指向哪裡他就戰斗到哪裡。鬥地主、鬧土改
、搞合作化,他都奮勇當先。在學校里,雷鋒一直是大家稱贊的好學生。一九五六年,雷鋒
高小畢業,先後在鄉政府當通信員,在縣委當公務員,在團山湖農場開拖拉機。一九五七年
,他加入共青團。在參加根治溈水河的工程中,被評為工地模範。一九五八年,他來到鞍鋼
參加工業建設,當一名推土機手,又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紅旗手和標兵。一九六零年,
雷鋒參加解放軍。參軍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團營嘉獎多次,被評為節約標兵,
沈陽部隊工程兵領導機關授予他「模範共青團員」稱號。一九六零年十一月,雷鋒光榮地加
入了中國共產黨。一九六一年六月,當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雷鋒
同志在遼寧省撫順市不幸因公殉職,年僅二十二歲。
雷鋒的一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的一生。他以「釘子」精神
,刻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努力實踐,因而具備了全心全意為
人民服務的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由於他熱心輔導少年先鋒隊,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共青團中央特決定追認他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雷鋒永遠活在億萬人民心中!
1021年——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逝於1086年)
1567年——立花宗茂,日本戰國武將。(逝於1643年)
1856年——約瑟夫·湯姆孫,英國物理學家,電子發現者,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逝於1940年)
1863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奧匈帝國王儲。(逝於1914年)
1879年——保羅·克利,瑞士裔德國畫家。(逝於1940年)
1882年——蔡鍔,中國軍事家。(逝於1916年)
1886年——泰·柯布,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逝於1961年)
1913年——維利·勃蘭特,德國第30任總理,197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逝於1992年)
1921年——孫道臨,中國電影演員、導演。(逝於2007年)
1940年——雷鋒,中國共產黨黨員。(逝於1962年)
1946年——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美國導演。
1947年——池田理代子,日本漫畫家。
1960年——植草一秀,日本經濟學家。
1961年——大月俊倫,日本動畫製作人。
1963年——布萊德·彼特,美國演員。
1968年——斯琴格日樂,中國歌手。
1969年——聖地亞哥·卡尼薩雷斯,西班牙職業足球員。
1976年——王紹偉,台灣演員、主持人、歌手。
1978年——姬蒂·荷姆絲,美國女演員。
1980年——克莉絲汀·阿奎萊拉,美國女歌手。
1987年——絢香,日本女歌手。
1976年——王少偉,曾用名:王紹偉,中國台灣演員、主持人、歌手、模特
1985年--中國深圳魔術師 張國洲 出生

閱讀全文

與辰林教育集團上市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如何增力 瀏覽:672
杠桿收購的現金來源 瀏覽:758
金融運營公司 瀏覽:751
南漳農商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49
平安福保險的傭金 瀏覽:758
期貨莊家操作破解 瀏覽:533
mt4模擬賬戶設置杠桿 瀏覽:603
交易風控員 瀏覽:583
融資費用攤銷做賬 瀏覽:680
大師談外匯 瀏覽:832
公司回購股票未來如何 瀏覽:621
恆逸集團資產評估報告PDF 瀏覽:418
滾動杠桿機構的自由度 瀏覽:802
銀行存款金融服務方案 瀏覽:993
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向 瀏覽:753
工行個人信用貸款簡訊 瀏覽:129
昆明外匯招聘信息 瀏覽:482
支付寶帳戶可以付外匯 瀏覽:33
歐元英鎊匯率2014年 瀏覽:757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事業部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