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風裕隆是哪個國家的
一、東風裕隆大7,這款車的主權算是台灣裕隆汽車的。
不過發動機、底盤調教、外形設計都是委託國外做的。台灣裕隆和東風汽車在杭州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引進生產了這款大7。
二、東風與裕隆的合作始於2000年
雙方在乘用車和銷售服務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合作,並一直在探討如何發展汽車自主品牌。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致力於發展高端自主品牌汽車事業,著眼全球市場,發展合資雙方共同注冊和擁有的「納智捷」大中華品牌。
三、裕隆集團
是台灣島經營績效持續領先的企業,集團旗下具有汽車、紡織、高科技…等多個事業群,透過多角化的經營策略,目前已有66家公司,其中股票上市公司即達10家。裕隆汽車集團更是台灣島內最大的汽車集團,台灣第一輛汽車—吉普車就誕生在裕隆汽車公司(1953年)。公司有很強的汽車產品研發、生產、管理、銷售的能力,在中國大陸有成功的經驗。中國東風裕隆合資公司,新工廠位於杭州蕭山,生產高端華系車品牌「納智捷」。
2008年12月18日,納智捷汽車全球製造基地揭碑儀式在蕭山臨江工業園區舉行,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夫人連方禹、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出席揭碑儀式。海協會副會長李炳才及國家有關部委、省有關部門領導出席揭碑儀式。
⑵ 裕隆企業集團的企業簡介
1953年設立裕隆汽車製造公司,為國家起動了具有「火車頭作用」的汽車工業,1969年成立中華汽車公司,數十年間陸續建立起汽車關鍵零組件廠體系,進一步深化汽車事業的布局。1990年代起復轉投資電子科技事業,迎向時代的先鋒。
裕隆企業集團成立於1951年,為中國台灣地區100強民營企業,是目前中國台灣最大的汽車集團,有台灣「車王」之稱,旗下的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為中國台灣最大汽車製造企業之一。裕隆集團自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布局中國大陸市場,先後參與東南汽車和風神汽車(東風日產前身)等整車項目。目前,台灣裕隆在廣州花都風神工廠和武漢的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持有相應股份。
裕隆企業集團創辦人嚴慶齡先生偕同夫人吳舜文女士,本著工業報國的理念,於1951年創設台元紡織公司,從事棉紡及織布事業,參與建立台灣民生工業的先河。1953年設立裕隆汽車公司,從事汽車的生產和銷售,投入資本與技術密集的汽車工業,引領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1969年復成立中華汽車公司,生產供貨商用車,加速振興國家經濟的發展。如今,台元紡織公司、裕隆汽車公司及中華汽車公司,成為本集團成長茁壯的三大核心公司。
歷經數十年來的耕耘,以及長期致力於自主研發能力的培養,本集團在紡織與汽車事業方面奠定了相當基礎。旗下兩家汽車中心廠結合關鍵零組件廠、行銷售服體系及外圍服務事業,構建了完備產銷價值鏈的競爭優勢,更拓展至大陸地區及海外市場,進一步深化布局。1990年代起,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本集團亦參與電子科技事業的行列,透過創投與投資公司以策略性投資及財務性投資相輔相成的方式,逐步建立基礎。
⑶ 東風裕隆怎麼樣
台灣的著名品牌,配置非常的奢侈,也是其最大的賣點。但這個車目前保有量很少
⑷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的發展歷史
2010年12月14日,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大會在杭州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公司的成立,是杭州汽車工業經濟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東風」是大陸三大汽車企業集團之一,「裕隆」是台灣最大的汽車生產廠商,二者的結合,是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的強強聯合,必將擴大杭州汽車產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從而帶動杭州汽車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位於蕭山的臨江工業園,總投資4.9億美元。成立後的東風裕隆將擁有「納智捷」品牌,己做好了第一期投產准備。一期的生產能力有24萬輛,第一階段的12萬輛生產線己全部建成,2011年4月份正式批量生產。初期將投產一款SUV、一款MPV和一款轎車,今後還會推出新能源汽車。
東風裕隆的入駐,帶動了大批台資配套生產企業的跟進。已吸引了14家汽車零部件關聯生產企業的進駐,且還有不少台資企業在積極申請之中。一批配套企業陸續跟進,必將為加快我市汽車支柱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使臨江成為我市台商投資新的熱點,而汽車產業可望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是由台灣裕隆集團與東風汽車公司在杭州蕭山臨江工業園區共同籌建之合資公司。一期一階段佔地面積1118畝,將形成完整的汽車園區,對於整個杭州的汽車工業發展,將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東風汽車公司始建於1969年,是中國汽車行業骨幹企業之一。公司主要業務分布在十堰、襄陽、武漢、廣州四大基地,形成了「立足湖北,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事業布局。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發動機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水平事業。 公司現有總資產732.5億元,員工12.4萬人。2008年公司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20位,中國製造企業500強第5位。
裕隆集團是台灣島經營績效持續領先的企業,集團旗下具有汽車、紡織、高科技…等多個事業群,透過多角化的經營策略,已有66家公司,其中股票上市公司即達10家。裕隆汽車集團更是台灣島內最大的汽車集團,台灣第一輛汽車─吉普車就誕生在裕隆汽車公司(1953年)。公司有很強的汽車產品研發、生產、管理、銷售的能力,在中國大陸有成功的經驗。
⑸ 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退休,將由陳金泉接任職務
日前,裕隆汽車表示,杭州納智捷汽車公司已經召開董事會,通過總經理異動案。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因個人原因申請退休,公司經綜合考量後予以同意吳總經理申請退休案,並委任大陸經驗豐富、現任裕隆集團大陸總部總經理陳金泉接任。
資料顯示,現年61歲的吳新發,早在其24歲時已加入裕隆集團,先後出任裕隆汽車製造公司業務部經理,菲律賓日產汽車公司總經理,裕隆日產汽車公司總經理,於2010年12月起擔任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成功搭建了東風裕隆研發體系及流程。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台灣裕隆集團與東風公司初步達成共識,裕隆集團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推出中國大陸市場,但該消息已被裕隆集團和東風公司否認。裕隆集團在此次發布東風裕隆人事變動消息時強調,目前裕隆集團持續朝向開放平台、務實轉型的方向發展。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2月,由東風汽車公司與台灣裕隆集團共同合資組建,雙方各占公司50%股份,是海峽兩岸首個以大中華自主品牌定位,並集整車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的汽車製造企業。該公司位於杭州蕭山,成立後的東風裕隆主要生產銷售自有品牌「納智捷」汽車產品。
2017年東風宣布退出兩方合資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僅作為投資方參與日常運營,由裕隆方面全權負責合資公司的運營。同時,裕隆方面還成立了納智捷(杭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並加大在大陸市場的投資力度。
在2015年,東風裕隆納智捷品牌達到最高峰的年銷6萬台,經歷「輝煌」時刻。由於研發水平停滯、產品戰略出現問題,用戶口碑崩塌,納智捷的銷量隨即急轉直下,2018年銷量跌至只有7056輛,同比2017年下滑高達61%。2019年,納智捷全年銷量僅1947輛,同比下降72.4%。進入2020年,納智捷5月銷量僅7台,同比下滑94.3%;1-5月累計銷量為43台,同比下降高達92.5%。
⑹ 誰知道東風汽車公司和裕隆集團的合作歷史
東風汽車公司與裕隆的合作始於2000年,當時雙方組建了廣州風神汽車公司,後因2003年東風汽車公司和日產達成全面合資,裕隆退出。2010年9月29日上午10點30分,東風汽車公司與台灣裕隆集團在北京中國國家會議中心正式簽署合資合同,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和台灣裕隆企業集團董事長嚴凱泰代表合資雙方在合同上簽字。這是自7月29日東風裕隆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後的首次公開亮相。10月19日,東風與裕隆正式簽約。12月14日,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成立大會在浙江杭州隆重召開,標志著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的成立,也是雙方再次的深度合作。東風裕隆將致力於高端自主品牌汽車,還將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發展合資雙方共同注冊和擁有的「納智捷」大中華品牌。
⑺ 東風汽車公司,東風實業有限公司,東風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有限公司,東風悅達,東風裕隆等是什麼關系
東風汽車公司的前身是第二汽車製造廠,是眾多東風公司子公司的母公司,東風實業是東風汽車公司的二級子公司,東風股份有限公司是東風公司的四級,東風有限是東風公司的三級子公司,同時也是東風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東風悅達和東風裕隆都是東風公司與別的公司合資的公司,是東風汽車公司的二級子公司。給你個圖看看就明白了http://www.dfmc.com.cn/info/organization_pic.aspx
⑻ 東風裕隆杭州汽車有限公司是什麼來歷
東風裕隆為裕隆集團和東風汽車在杭州蕭山建廠的合資企業。東風汽車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二汽。台灣裕隆集團成立於1951年,為中國台灣地區100強民營企業,是目前中國台灣最大的汽車集團,有台灣「車王」之稱,旗下的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為中國台灣最大汽車製造企業之一。作為台灣省最大的汽車企業,裕隆集團與吉利、雷諾日產(包括英菲尼迪、日產、雷諾)、通用(包括凱迪拉克、歐寶、別克)等知名汽車廠商有過深入合作。上世紀70年代,裕隆與日產、三菱等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後,業務開始步入上升期。裕隆集團自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布局中國大陸市場,先後參與東南汽車和風神汽車(東風日產前身)等整車項目。目前,台灣裕隆在廣州花都風神工廠和武漢的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持有相應股份。
⑼ 請問裕隆汽車旗下有多少款汽車,裕隆公司和卡迪拉克還有英菲尼迪以及日產等公司是什麼關系
台灣裕隆汽車是為很多品牌汽車做零部件的公司,比如 卡迪拉克還有英菲尼迪以及日產等公司
近年,東風汽車和和台灣裕隆汽車聯合成立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位於蕭山的臨江工業園,總投資4.9億美元。成立後的東風裕隆將擁有「納智捷」品牌,目前,己做好了第一期投產准備。一期的生產能力有24萬輛,第一階段的12萬輛生產線己全部建成,4月份正式批量生產。初期將投產一款SUV、一款MPV和一款轎車,今後還會推出新能源汽車。
1953年,本公司創辦人嚴慶齡先生(1909-1981)為響應先總統 蔣公「發動機救國」之號召,於9月10日創建此一公司。在嚴創辦人睿智領導下,從篳路藍縷中,為我國汽車工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帶動了國內相關工業的發展,為社會的進步和繁榮提供了積極的貢獻。1981年3月20日,嚴創辦人因病逝世,董事會改選常務董事吳舜文女士,出任本公司第二任董事長。
裕隆成立之初,訂名為「裕隆機器製造有限公司」,業務范圍為機器製造銷售。1957年2月,與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正式簽訂技術合作合約。1960年9月,更名為「裕隆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正式製造小轎車及商用卡車。
1961年至1980年,台灣經濟開始起飛,國民所得突破2000美元,當時的汽車市場規模為15萬台,裕隆汽車開始擴大產業規模,首先藉由政府的輔導措施,打開台灣汽車市場規模,並帶動台灣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
1981年至1990年,台灣經濟快速成長,國民所得突破1萬美元,汽車市場規模已達35萬台,而裕隆汽車為培養台灣汽車設計能力,於1981年設立三義工廠與工程中心,培養自有設計開發人才,引進第一流生產技術、購置生產設備、培養生產人才。1986年裕隆汽車生產的飛羚101上市,成為第一輛國人自行設計開發的新車,為「中華民國裝上自己的輪子」。
1990年迄今,台灣經濟邁向國際化與自由化,國民所得更達到1萬3千美元,汽車市場規模為40萬至50萬台,裕隆汽車為傳統產業樹立新的經營與競爭標竿。由於我國即將加入WTO,各國進口車已進佔台灣汽車市場;本公司為因應此種情勢,於1995年中實施廠辦集中,將台北總公司、桃園工程中心、新店工廠等單位陸續遷移至三義集中辦公,減少溝通成本,深化組織向心力,整合公司資源,提升競爭能力。而實施廠辦集中後的效益已有明顯的成效,且獲外界肯定而紛起仿效。
為應付未來更嚴苛的市場挑戰,繼工程中心於1998年11月升格為裕隆亞洲技術中心(YATC),分擔日產亞洲車型的設計研發工作之後,本公司以「大三圓戰略」為主軸展開第三階段企業再造工作,並透過新的企業文化「創新、速度、團隊」,以達到「華人市場汽車移動價值鏈的領導者」之新願景。配合國際化策略,本公司於1999年將竹北零件中心遷移至三義廠區,同時於2000年成立裕隆亞洲零件中心(YAPC),以扮演兩岸三地物流樞紐,並於1999年投資日產菲律賓廠(NMPI),正式進軍東南亞市場。另外,為強化產品線內容,本公司於2000年11月,與雷諾汽車簽約,正式取得雷諾汽車台灣總代理權。
2003年5月20日,裕隆汽車與日產汽車共同宣布,裕隆汽車分割成兩間獨立之公司。一家為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另一家為裕隆日產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裕隆汽車在台灣將以年產能12萬台實力,實現成為製造服務業中心之願景。而裕隆汽車所建構的汽車事業以提供消費者移動的便利性做考量,同時提高客制化產品力以及發展汽車周邊事業。裕隆日產將藉由協助日產設計研發與生產之方式,擴大與日產合作並達成接軌國際之目標,我們將可以參與日產在中國大陸汽車市場的運作,達到在2006年銷售量55萬輛,2009年再提升至90萬台之目標。未來裕隆集團也將秉持「根留台灣、胸懷大陸、放眼國際」之理念,致力實踐「成為中國人橫跨兩岸最大的汽車集團」之願景。
⑽ 東風杭州汽車和東風裕隆的關系
東風裕隆是東風杭州公司的一個品牌,東風裕隆的總部在杭州,2009年6月,東風汽車公司與杭州市政府、台灣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東風杭汽改革重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東風杭汽重組規劃,東風汽車公司通過東風杭州汽車有限公司的名義出資,從浙江中譽集團手中收購納智捷(杭州)汽車有限公司20%的股份[2],20101月收購浙江中譽所持納智捷(杭州)汽車有限公司另外30%的股份[3],東風杭汽將通過改制整體並入東風裕隆,在現有商用車業務的基礎上導入乘用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