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核跟中廣核區別
1,使命定位不同
中核:中核集團肩負著強核強國與和平利用原子能、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任務。
中廣核: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提供商與服務商。致力於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生產與供應,致力於全社會的節能減排與清潔能源利用,為社會提供規模化、高質效與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
2,創立的背景不同
中核:1999年7月1日,在國家原五大行政性軍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十大軍工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成立。
中廣核: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央企業,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
3,業務范圍不同
中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新的歷史階段將傳承核工業半個多世紀以來舉世矚目的「兩彈一艇」和實現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的輝煌歷程。
中廣核:中廣核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填補國內大型商用核電站空白,實現中國大型商用核電站的起步。
(1)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雖然在建國初期就誕生的中核眼裡中廣核是「後起之秀」,但是中核的老大地位卻在近年來受到撼動。
中廣核成立於1994年,原名為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其不僅成立較晚,而且從名字中可見是一家地方性質企業,其體量顯然遠遠遜色於中核,而且中廣核成立時中核還持有其45%的股份,但國務院規定中核集團不能參與分紅,結餘利潤用於中廣核的滾動發展,以帶動後續核電站的建設。
隨著大亞灣核電站的成功建設和運營,中廣核以核養核模式得以發展,如今已在手並獲批的核電項目中廣核最多,中核次之。而沿海核電站建設已經被中廣核壟斷了。
如今中廣核在手核電項目多在沿海,包括大亞灣、嶺澳、陽江、紅沿河和廣西防城港等,而中核籌建的卻多在內陸,除了海南和秦山等少數幾個屬於沿海核電站,湖南桃花江、江西瑞金等項目都在內陸。
實際上轉折性變化事件發生在2012年9月,彼時國務院同意中廣核股權關系調整為國資委持股82%、廣東省持股10%、中國核工業集團持股8%。
這一調整被中廣核視為公司發展「里程碑」事件之一。2013年4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顯然中廣核已經從地域性的企業躍居為核電業大佬。
不僅如此,2012年,隨著新疆薩瓦甫奇鈾礦探礦權花落中廣核,國內鈾礦資源由中核獨有的格局被打破。不僅國內項目建設上中核與中廣核競爭激烈,而且在以前「走出去」時也發生了互相壓價、惡性競爭的現象。
2012年中核與中廣核作為競爭對手分別聯合美日和法國競標英國一個核電項目。而去年底外媒消息稱,中核承諾給將耗資95.9億美元的巴基斯坦核電項目提供至少65億美元的貸款,該核電項目將建成兩座1100兆瓦的反應堆。
「中廣核與中核相比,中廣核成立較晚負擔較輕,主要做核電,管理上較為透明,是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而中核由於涉及核電、燃料等多個板塊,企業結構龐大臃腫,歷史負擔較重,」上述知情人士坦言,「單論盈利能力,中核已經不如中廣核。」
中核與中廣核的競爭也在繼續。中核籌建項目多在「內陸」,而「十二五」期間內陸仍未放開,只有等到「十三五」期間,這顯然加重了中核的緊迫感。中核選擇在上交所上市,其中一個考量則是,試圖通過上市融資來加緊備戰新的核電站項目建設。
而選擇在香港上市的中廣核,融資迫切性甚至更強,雖然其籌建核電項目多在沿海,放開可能性更大一些,但因為此前以核養核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在建項目多於建成商業化運營項目,投資要多於收入的局面,所以上市勢在必行。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核電老大之爭
Ⅱ 中國的核電站都是哪些公司負責建設的
核電廠建設單位是指負責組織和管理核電廠前期工作、設計、土建安裝等建設全過程,持有相應核安全許可證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中國核工業集團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中電投核電有限公司等。
應答時間:2021-06-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中國核電三巨頭是什麼
中國三大核電集團指的是中國從事核電技術研究與應用的三家企業,分別是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1、國家核電技術公司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SNPTC)於2007年5月22日成立,是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CAP1400/1700的牽頭實施單位和重大專項示範工程的實施主體。
2015年5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重組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或中國廣核集團,英文縮寫:CGN),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是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國資委)控股的清潔能源大型中央企業。
中廣核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央企業,以「發展清潔能源,造福人類社會」 為使命,經過40餘年的發展,構建了4+X業務板塊,業務已覆蓋核電、核燃料、新能源、金融服務、非動力核技術應用等領域,擁有2個內地上市平台及3個香港上市平台。
3、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英文: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簡稱CNNC,中文簡稱中國核工業集團或中核集團)是由中國國家出資設立,經國務院批准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央企業)。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特點簡介: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國家戰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國家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雙重歷史使命。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核軍工、核電、核燃料循環、核技術應用、核環保工程等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和生產經營,以及對外經濟合作和進出口業務,是國內投運核電和在建核電的主要投資方、核電技術開發主體、最重要的核電設計及工程總承包商、核電運行技術服務商和核電站出口商,是國內核燃料循環專營供應商、核環保工程的專業力量和核技術應用的骨幹。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新的歷史階段將傳承核工業半個多世紀以來舉世矚目的「兩彈一艇」和實現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的輝煌歷程,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積極推進中國核電事業發展,不斷提高核科技工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努力實現核工業又好又快安全發展。
網路-中國三大核電集團
Ⅳ 中國有幾家核電建設集團
核電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產生大量的電能,每千瓦時電能的成本比火電站要低20%以上。核電站還可以大大減少燃料的運輸量。例如,一座100萬千瓦的火電站每年耗煤三四百萬噸,而相同功率的核電站每年僅需鈾燃料三四十噸。核電的另一個優勢是干凈、無污染,幾乎是零排放,對於發展迅速環境壓力較大的中國來說,再合適不過。
2007年,中國核電總發電量628.62億千瓦時,上網電量為592.63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4.61%和14.39%。田灣核電站2台106萬千瓦的機組分別於2007年5月和8月投入商運,中國核電運行機組達到11台,運行總裝機容量達907.8萬千瓦。
截至2007年底,中國電力裝機容量達到7.13億千瓦,全國電力供需繼續保持總體平衡態勢。同時,隨著田灣核電站兩台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投產,目前全國核電裝機容量已達885萬千瓦。
2007年全國水電、火電裝機容量均保持超過10%的增長,分別達到1.45億千瓦和5.54億千瓦。而風電並網生產的裝機總容量則實現翻番,達到403萬千瓦。
中國對於核電的發展已經開始放寬政策,長期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強調要「有限」發展核電產業。而在2003年以來,中國出現了全面性能源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關於大力發展核電產業的呼聲日益強烈。高層關於發展核電的這一最新表態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它確立了核電產業的戰略性地步,不但對解決中國長期性的能源緊張有積極意義,而且也是和平時期保持中國戰略威懾能力的理想途徑,可謂「一箭雙雕」。
中國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70萬千瓦,預計到201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約為2000萬千瓦,2020年約為4000萬千瓦。到2050年,根據不同部門的估算,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可以分為高中低三種方案:高方案為3.6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30%),中方案為2.4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20%),低方案為1.2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0%)。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在制定中國核電發展民用工業規劃,准備到2020年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預計為9億千瓦時,核電的比重將占電力總容量的4%,即是中國核電在2020年時將為3600-4000萬千瓦。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40座相當於大亞灣那樣的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站。
從核電發展總趨勢來看,中國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和戰略路線早已明確並正在執行,當前發展壓水堆,中期發展快中子堆,遠期發展聚變堆。具體地說就是,近期發展熱中子反應堆核電站;為了充分利用鈾資源,採用鈾鈈循環的技術路線,中期發展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遠期發展聚變堆核電站,從而基本上「永遠」解決能源需求的矛盾。
中國投資咨詢網發布的《2008年中國核電行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紹了核電的特點、發展歷程、核反應堆及核電站等,接著分析了中國電力產業、國際國內核電行業的發展概況,並對中國核電行業的工業統計數據和產品產量數據進行了詳實的分析。隨後,報告對核電行業做了原料供應分析、技術發展分析、設備產業化分析、產業鏈市場分析、建設與發展動態分析、重點企業運營狀況分析和投資分析,最後分析了核電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您若想對核電行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核電站建設運營,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Ⅳ 請問中國有哪些核電集團
中國核電主要有三大核電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由原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和電力投資集團合並而成)。
1、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的特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其前身是二機部、核工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是我國核電站的主要投資方和業主,是核電發展的技術開發主體、國內核電設計供應商和核燃料供應商,是重要的核電運行技術服務商,以及核儀器儀表和非標設備的專業供應商。
2、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央企業,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和3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1994年9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2億元人民幣。2013年4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同步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3、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015年5月29日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國核技」)在官網上宣布了合並的消息,合並後成立的新公司名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國電投」)。新組建而成的國電投資產規模超過700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2000億元。合並已獲得國務院批准。
Ⅵ 中廣核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廣核集團,即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唯一以核電為主業、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大型清潔能源中央企業,屬於副部級央企。
中國廣核集團,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央企業,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
1994年9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2013年4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同步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2013年5月17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3年第2號發布《關於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告》,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核准,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自2013年4月26日起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稱終止使用。
2014年12月14日,簽署《關於擴大和深化核能領域互利合作的協議》,啟動在哈薩克合資建設核燃料組件廠等一系列重大互利合作事宜。
2015年年12月14日簽署的《關於在哈薩克設計和建設燃料組件製造廠和在哈薩克共同開發鈾礦的商業協議》,進一步細化了核燃料組件項目和鈾礦項目的里程碑節點、主要商業條款等內容。
2018年12月,新一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兩類公司)試點企業名單(11家)公布,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在其中
Ⅶ 中廣核集團有哪些下屬公司
截止2019年2月27日,中國廣核集團下屬公司如下:
1、核能方面
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核電投資有限公司、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嶺澳核電有限公司、嶺東核電有限公司、陽江核電有限公司、遼寧紅洲可核電有限公司、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台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咸寧核電有限公司;
中廣核陸豐核電有限公司、湖北核電有限公司、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中廣核蒼南核電有限公司、安徽蕪湖核電有限公司、嶺灣核電有限公司、韶關核電有限公司、淆水核電有限公司、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中廣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大亞灣核電環保有限公司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2、核燃料方面
中廣核鈾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廣核礦業有限公司、中廣核鈾業斯科有限公司。
3、新能源方面
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中廣核節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4、金融服務方面
中廣核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中廣核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廣核華盛投資有限公司、中廣核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中廣核保險有限公司、中廣核國際融資祖賃有限公司、深圳前海中廣核富盈互聯網金兩蝴浸務有限公司、中廣核碳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5、新業務方面
中廣核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中廣枉明浸務集團有限公司、中廣核電力銷售有限公司。
(7)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1994年9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2013年4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同步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截至2019年1月底,中國廣核集團擁有在運核電機組22台,裝機容量2430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6台,裝機743萬千瓦;擁有風電在運控股裝機達1239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在運控股裝機容量422萬千瓦,海外新能源在運在建控股裝機1338萬千瓦。
中國廣核集團自成立以來,以「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追求卓越」為基本原則,堅持「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價值觀,在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基礎上,形成了「以核養核,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的核電生產、工程建設、科技研發、核燃料供應保障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集團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成員公司架構
Ⅷ 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與 國家核電 的關系那個單位好些
中核集團下屬有一個中核工程公司。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下屬有一個國核技工程公司。
「中核集團」和「國家核電」是不同的兩個國企。
如果能進總部的話,中核集團會比國家核電好一些,畢竟國家核電是新成立不足5年的新公司,其底韻沒有中核集團深厚。
如果是其下屬的公司,那就各有各的好的,沒有辦法統一判斷。
Ⅸ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核工業集團三者關系!
三個公司都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其中:
中核集團是從過去核工業部演變而來的,具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環體系(地質、礦冶、純化、濃縮、元件、核電、乏燃料處理以及相關的核技術應用產業),包括生產、科研、設計等等。作為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國家戰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國家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雙重歷史使命。1955年起步,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是廣東核電(有過爭議)、國家核電的股東方之一。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是為了受讓第三代美國核電AP1000技術,實施相關工程設計和項目管理,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中國核電技術品牌而成立的。2007年成立。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四個股東方出資設立。
廣東核電是在中國引進法國核電,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基礎上逐步成長發展起來的,也是由國資委管理的企業。1994年9月注冊成立,起初是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控股的,後國務院批准單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