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控股股東就是第一大股東嗎有什麼 區別啊講清楚點 ,謝謝啦
1、控股股東就是第一大股東嗎:是的。
2、有什麼區別:理論上來說,控股股東就回是在公司佔有股份答權重最大的股東。控股股東分為絕對控股股東和相對控股股東兩種。
絕對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大於公司整個股份的51%;相對控股股東是指整個公司股權最大的股東
例如601009南京銀行,它的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只有13.76%,但是由於其他股東的持股比例小於13.76%,只能「委屈」地成為第二、第三大股東。
(1)中海外控股集團三大股東擴展閱讀:
根據《公司法》第216條(二)的規定:
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2. 樂華的三大股東是哪三個
樂華的三大股東分別是杜華、王歡和新疆融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樂華娛樂成立於2009年06月,目前的主要業務分為樂華音樂、樂華經紀、樂華影視和樂華綜藝四大板塊。樂華娛樂不僅是一家大型娛樂公司,更是一家與海外多家頂級娛樂、影視公司合作的跨國型娛樂公司。
樂華娛樂旗下藝人有:韓庚、阿杜、黃征、張瑤、艾菲、UNIQ組合(王一博、李汶翰、周藝軒、曹承衍、金聖柱)、宇宙少女組合(孟美岐、吳宣儀、程瀟)等。
(2)中海外控股集團三大股東擴展閱讀
樂華娛樂創始人杜華的個人經歷:
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杜華在8848電子商務網站工作,任公關經理。互聯網泡沫來襲後,她跳槽到當時中國數字音樂最大的內容提供商華友世紀。
2004年至2009年期間,杜華任華友世紀公關總監及華友音樂總經理。
2009年兒子出生兩個月後,華友世紀被盛大收購,杜華半推半就走向創業之路。
2009年06月,杜華創立樂華娛樂。
2014年,樂華娛樂首個男團UNIQ在韓國出道。
2018年推出男團樂華七子NEXT(朱正廷、范丞丞、黃明昊、畢雯珺、丁澤仁、李權哲、黃新淳),並參加偶像競演養成真人秀節目《偶像練習生》。
2019年6月,杜華帶著自己培養起來的藝人在澳門舉行了盛大的家族演唱會。
2020年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擔任女團經理人。
2021年,參與《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擔任製作團成員。
3. 中信銀行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集團公司,那他為什麼不是國家控股的銀行呢謝謝了
中信銀行是國家控股的銀行。
截止2019年6月份中信集團公司持有中信銀行A股61.85%的股權,而中信集團的控股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政部控制了中信集團的100%股權,從而間接控制了中信銀行。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中信銀行仍屬於國有控股銀行。
(3)中海外控股集團三大股東擴展閱讀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經國務院批准,2011年12月,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並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集團」。中信集團旗下擁有境內A股上市公司中信國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海直、中信重工,600084ST中葡等六家公司。
中信泰富晚間在港交所公告稱,正式宣布公司正在與中信集團等有關方面就收購中信股份100%股權之潛在收購進行協商。此外,還有消息透露,收購完成後,中信集團將在根本上轉變為一個香港本地公司,而不是只借用香港進行上市,其總部也將由北京遷往香港,成為第一個香港注冊並控股中國內地大型金融集團的中央控股國有企業。
4. 中國海外集團和中國海外控股的區別
1:公司性質的區別:
中國海外集團: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1979年6月,前身為中國海外建築有限公司,其建築、地產、基建業務遍及國內外,是香港最大的承建商。
中國海外控股:中國海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屬於中央管理的國有企業,成立於1993年,注冊於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總部設在北京。
2:經營范圍的區別:
中國海外集團:業務領域以建築、地產和基建投資為主體,經營地域遍布香港、澳門、中國內地、阿聯酋和印度的許多城市,現有員工14,000餘人。擁有可以競投投標額不受限制的樓宇建築、海港工程、道路與渠務、地盤開拓和水務工程五項最高級別的施工牌照(簡稱5塊C牌)。
中國海外控股:集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房地產開發、環保和科技、國內外貿易、金融服務及文化產業於一體的大型綜合企業。實現了海內外業務並舉、多元協調發展的戰略格局,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集團旗下擁有數十家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參股公司,業務遍及國內外。
3:公司理念的區別:
中國海外集團:致力於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做一個富有良知的企業公民,表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中國海外控股:以服務國家為宗旨,以智庫建設為先導,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抓住國家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帶來的新機遇,朝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多元化產業集團」和「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的宏偉願景奮力前行。
5. 中海外是央企嗎
中海外是央企。
中海外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是中央直管的大型國有企業中國海外控股集團的一級子公司,公司總部設在西安市高新區,注冊資本150168萬元。
公司現具有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三級、公路路基工程專業承包三級和公路路面工程專業承包三級等資質,可承攬各類建設項目。
(5)中海外控股集團三大股東擴展閱讀
2009年9月,中海外中標波蘭一段高速公路的修建工程,這是歐盟國家首個正式交付給中國人的建築工程。但就是這首個中國在歐盟的建築工程,目前卻已經因為當年中海外沒有準確地估算出工程成本價,加上波蘭供應商聯手漲價封殺中海外,導致實際造價遠遠高於中標價,中海外賠光家底,不得不停工。
中海外聯合體是於2011年5月中旬,因拖欠分包商工程費用而被迫停工,整個項目因成本管理失控、無法獲得合同外工程變更補償等種種原因,面臨3.94億美元(約合25.45億元人民幣)的潛在虧損。最終,業主波蘭高速公路管理局公開宣布解除與中海外聯合體簽署的工程承包協議。
參考資料來源:中海外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簡介
6. 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三大股東及詳細內容
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是不是中國海外集團,1979年6月在香港成立,隸屬於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業務領域以建築、地產和基建投資為主體,經營地域遍布香港、澳門、中國內地、阿聯酋和印度的許多城市,現有員工14,000餘人。
截至2009年6月,累計承接各類工程816項,合約總額5816億港元;發展房地產、投資基建及實業239項,計劃總投資2080億港元;累計完成營業額2415億港元;累計實現利潤190億港元;資產總值997億港元,資產凈值318億港元。
7. 匯豐銀行的第一,第二,第三大股東都是誰
匯豐銀行是來國際性銀行,第一大股東是自中國平安,第二大股東是貝萊德集團,第三大股東是摩根大通。
中國平安持股14.19億股股權,持股比例為7.01%。
貝萊德集團持股13.35億股股權,持股比例為6.59%。
匯豐銀行各類股東權益總額為1932.32億美元。其中,股東權益總額為1853.51億美元;非控股股東權益為78.81億美元。
(7)中海外控股集團三大股東擴展閱讀:
伴隨中國平安股權由泰國正大集團正式接手,匯豐系股東也相繼離開平安董事會。
4日夜間,平安發布公告,平安第九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伍成業已提交書面辭職函。至此,匯豐系股東均已撤離平安董事會。
年底,匯豐宣布將所持有的全部平安股份約12.33億股,以每股59港元總對價727.36億港元(約合93.85億美元)轉讓給泰國正大集團。
交易完成後,正大集團將成為中國平安單一最大股東,持股15.57%。而匯豐與平安長達十年的聯姻,也為當初的投資帶來了超過4倍的盈利。
8. 控股股東有幾個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六條: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具備下列的條件:發起人符合法定人數;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或者募集的實收股本總額;股份發行、籌辦事項符合法律的規定;發起人制訂公司的章程,採用募集方式設立的經創立大會通過;並且需要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有公司住所。國有企業改建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可以少於5人,但應當採取募集設立方式。同時還規定發起人的最低限額,是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國際慣例。如果發起人的最低限額沒有規定,一則發起人太少難以履行發起人的義務,二則防止少數發起人損害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對發起人的最高限額則無規定的必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八條規定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9. 弱弱地問一下高人:大股東和控股股東有什麼區別
1、意思不同
大股東是指股票佔比較大的股東,它表示該股東與其餘的股東相比較,它的佔比最大。控股股東一定是大股東,但大股東卻並不一定是控股股東。
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2、權利不同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出席股東大會,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股東大會對公司合並、分立或解散公司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
如果控股股東行使股東大會召集權、投票權和表決權時,如果違反法律規定和程序,那麼其他股東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變更和確認股東大會決議無效。
如果控股股東通過的股東大會決議無效,但控股股東已經實施並給上市公司造成損失的,上市公司董事會應當要求其賠償損失,如果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不行施權利,其他股東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代表公司要求控股股東賠償損失。
3、影響不同
控股股東必需是大股東,但大股東卻不一定是控股股東,例如萬科的大股東是華潤集團,可是它的持股量卻僅有17%上下,談不上控股股東。
大股東是佔有率最高的股東。而在股東大會中每持一份股就一份表決權。而大股東全部的股票最高,其表決的票數也愈多。因此大股東對合並、分立或是散夥企業有著重特大影響的,盡管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可是這是客觀事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