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達能老闆是誰
達能現在的老闆是達能集團董事長Franck Riboud
望採納我的回答。
❷ 范易謀的經歷 個人風度
法國沒落貴族。
范易謀被形容為「沒落貴族」
對於達能在美國的起訴,劉鴻表示他們根本不擔心。「范易謀是最大的騙子,在法庭上,我們會出示相關財務報表的,足以揭開達能和范易謀的謊言」。
劉鴻表示,娃哈哈所有非合資公司,從創辦開始,產品都由合資公司銷售,達能方面的財務每年都會審計,財務報表上也有體現,所以達能不可能不知道這些非合資公司的存在,范易謀向媒體表示不知道,完全是在欺騙媒體和國人。
「在范易謀的身上,我只看到了一個法國沒落貴族的虛偽、傲慢和吝嗇。」耿強對記者說。耿強今年年初才調到高碑店有限公司,此前,他一直在非合資公司哈爾濱雙成娃哈哈食品飲料有限公司里任職。
耿強還告訴記者,當初在哈爾濱成立這家公司時,他們曾極力邀請達能參與投資,但是遭到達能的拒絕。目前,這家公司進入了集團盈利前5強,達能便提出並購要求,「做法很不地道」。
對來自於娃哈哈的種種激烈指責乃至人身攻擊,達能方面昨天尚未作出公關層面的反擊。
范易謀欲入娃哈哈須過三道門檻(右頭條)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 時間:2007年06月22日
達能與娃哈哈「激戰」兩月有餘。最新「戰報」顯示:娃哈哈給達能集團帶來的麻煩正越來越大。
6月21日,娃哈哈方面給本報發來電子郵件稱,當日,娃哈哈合資公司召開了最新的董事會,但中外雙方沒達成任何協議,最後雙方不歡而散。與此同時,達能亞太區總裁范易謀也拒簽了杭州仲裁委員會送達的有關娃哈哈商標轉讓協議仲裁的通知書。
中方發四難
據娃哈哈方面介紹,在董事會上,娃哈哈中方董事對達能公司在四個方面進行了發難:
首先,娃哈哈中方董事認為,達能公司任命范易謀為臨時董事長本身就違反公司章程。因為按照其公司章程,董事長一職應該由董事會選舉產生,如果要選舉董事長,達能必須在媒體上宣布以前的決定是違法的,並予以糾正,才會考慮進行董事長的改選。為此,范易謀申辯說媒體發布的消息不真實,英翻中時出現翻譯錯誤,應為「將就任董事長」。
其次,針對范易謀要收回營業執照一事。中方董事提出,中國政府規定營業執照必須懸掛在公司。如果將營業執照、批准證書、公章全部收交范易謀董事長,請范易謀董事長准備好人員與交通工具,每天早上上班前必須將營業執照掛在各公司牆上,晚上下班收回送上海,如果范易謀去巴黎了,就直接送巴黎,送回來時有可能已被罰款。最後,中方建議說,請范董事長慎重考慮這一點。
第三,娃哈哈中方董事明確表示了對范易謀的不信任,並告訴他,娃哈哈的企業文化是家族文化,范易謀「惡毒攻擊」其「家長」宗慶後已引起了娃哈哈全體員工的極大憤慨,他們要求拒絕達能、拒絕范易謀。娃哈哈中方董事希望范易謀去公司見見員工,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范易謀表示目前不方便。
最後,娃哈哈中方董事質疑了范易謀的能力。娃哈哈中方向范易謀反映說,由於經銷商抵制達能,目前已沒有訂單,有的生產線已停止生產,要求范易謀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安排下一階段的生產經營計劃。但范易謀認為這是總經理的事。於是中方董事告訴他,以前這些都是宗慶後董事長安排的,並質疑范易謀說:「你這個董事長不懂事,還做什麼董事長?」
除了發這四難外,在達能提出的其他事項上,比如分紅等問題,娃哈哈中方董事都表達出與外方董事不一致的態度,拒絕了達能所有的提案。
與娃哈哈董事的態度相一致,近期以來,娃哈哈南方和北方的經銷商們先後表態聲討達能,作出了抵制達能的統一行動,更為糟糕的是,娃哈哈非合資企業新近推出了「泡泡樂」產品,但上面並沒有使用娃哈哈商標,這表明,宗慶後已做好了與達能分道揚鑣的最後准備。
范易謀須過三難關
目前,達能在中國已深陷「娃哈哈門」,但是其困難的處境並不僅僅限於中國。有媒體報道說,達能在證券市場上的情況也不妙,其市值已縮水10%,如果達能與娃哈哈的矛盾繼續惡化,達能股價有進一步下滑的危險。
因此,迅速解決與娃哈哈之間的越來越麻煩的利益糾紛,成了達能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任務之一。為此,達能法國要求范易謀在一個月內讓宗慶後回到談判桌上。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范易謀雖然極想入娃哈哈的門檻,可這並不容易,因為至少有三大難關在等著他去跨越。
毫無疑問,范易謀想要入主娃哈哈,其首先要面對的攔路虎就是娃哈哈合資公司原董事長宗慶後。
達能與娃哈哈矛盾之所以越來越激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范易謀與宗慶後兩人話不投機,觀點相左,矛盾激烈。據了解,在他們之間的多次會話中,都發生過劇烈的爭吵。
不過范易謀也並非沒有突破宗慶後關口的可能。宗慶後曾表示,妥協也可以,條件有兩個:一是達能取消「不平等條約」,二是達能中國董事向娃哈哈賠禮道歉。這兩個條件對達能來說都不容易做到,但出於維護達能在中國利益的角度考慮,范易謀也可能為了「顧全大局」,放下他的「高貴」,最終向宗慶後低頭。
此外,過娃哈哈員工這關對范易謀而言也不容易。
在6月13日的娃哈哈媒體見面會上,坐在宗慶後身邊的「十二太保」們紛紛向記者表示了他們對宗慶後的「忠心」——均宣稱將與宗慶後共進退,如果事情最後未如他們所願,他們都將離開娃哈哈合資公司
除了這「十二太保」,范易謀還得面對宗慶後所委派給娃哈哈39家合資公司的78個董事。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董事都跟著宗慶後打天下至少一二十年以上,是宗慶後最忠心的「嫡系」。按照娃哈哈集團市場部部長楊秀玲女士的話說,范易謀的面他們都沒見過,對他「毫無感情」,只知道他拿著高工資,除了度假,什麼事都不做,所以在內心裡根本就難以接納他。
除了這些高管,如何讓娃哈哈的下層員工和經銷商來接納范易謀,也是個艱巨的挑戰。在娃哈哈的南北經銷大會上,其經銷商們都表態,拒絕銷售達能的任何產品。
而范易謀需要面對的第三關——市場關也不好過。
按照宗慶後的說法,達能與娃哈哈矛盾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達能當初不願意進行新投資,所以他和娃哈哈員工必須與不懂中國市場的達能董事進行抗爭,成立新的公司,以爭取更大的市場。而現在這些企業已經成長壯大,利潤率比合資企業要來得多,達能見不得這些企業如此賺錢,非要把它們低價並購過來,所以才造成了今天的矛盾。
「我看過我們與達能在印尼的合資企業,由他們管理,到現在還處於虧本狀態。」宗慶後的意思很明顯,達能董事不懂中國市場,處處制約著娃哈哈的發展,要不是他們當初的正確決策,今天娃哈哈的下場就很有可能像樂百氏。而「不能讓娃哈哈變成樂百氏」已成為娃哈哈員工抵制達能的最主要的口號。
現在,娃哈哈合資企業的經營開始出現無序狀態,收入開始減少,娃哈哈合資企業中方經理已開始向達能催要書面生產和營銷計劃。
「不知道公司大門開在哪裡」的范易謀將如何計劃娃哈哈的生產與經營?如何調整產品結構?如何提高經營效率?如何拓展市場?如何與康師傅等對手競爭?……一系列問題,已真真切切地擺在了范易謀面前。
❸ 非你莫屬的12個老闆的公司名各是
非你莫屬的12個老闆的公司名各是:雄九控股集團、網路公司移動·雲技術品牌、聚美優品、百合網、宜搜科技、中盟世紀(北京)傳媒公司、潔麗雅集團、北京人眾人拓展訓練有限公司、58公司、360公司和國際時尚禮儀的培訓專家。
1、張啟明:
張啟明,雄九控股集團董事長、酒口袋(上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內著名青年創業導師、實戰新網路新營銷課程創始人。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十大傑出人物、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長江經濟帶專委會執行會長。天津衛視《非你莫屬》BOSS團成員。
6、汪溪:
汪溪,男,宜搜科技創始人兼CEO,是最早在中國開拓無線互聯網應用並堅守在無線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他從1999年開始就專注於無線互聯網研究工作,並創立了中國最早的無線增值服務公司。
7、宋美遐:
宋美遐,京城80後成功女性代表,現任中盟世紀(北京)投資有限公司文化產業——中盟世紀(北京)傳媒公司董事、CEO。
她曾成功策劃舉辦包括第三屆世界潮商大會在內的各項重要活動、創辦時尚雜志《尚嘉》並任主編、是許多著名藝人及影視劇的幕後推手。
8、黃海南:
黃海南,潔麗雅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中國品牌經理人協會常務理事首席品牌官(CBO)中國品牌經理人協會常務理事。
9、杜葵:
杜葵,於1985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系北京人眾人拓展訓練有限公司高級培訓師,曾為荷蘭飛利浦、中國網通、法國達能、UT斯達康銷售人員等多家知名公司實施過拓展訓練,並於2001年底赴越南為越南電信來自十個國家的高級管理人員全英文授課組織拓展訓練。
10、姚勁波:
姚勁波,現任58公司總裁兼CEO。1999年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獲得計算機應用及化學雙學位。姚勁波對企業域名策略,網路營銷及網路服務渠道建設等領域都有涉獵。2005年,姚勁波創立了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分類。
11、周鴻禕:
周鴻禕,360董事長及創始人互聯網「免費安全」模式的領航者和踐行者。360通過「免費安全」商業模式、產品與技術的創新,顛覆了傳統互聯網安全概念,改變了市場格局,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並於2011年3月30日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
12、周思敏:
周思敏,國際時尚禮儀教育專家,國內著名時尚禮儀培訓師。在國內多個著名機構分別擔任講師等職務。並為《和平大使》中國2005《魅力女性培訓師》榮譽獲得者。是企業炙手可熱的時尚禮儀專家。
❹ 娃哈哈 集團的總裁是誰
宗慶後
1987 年,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成立,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帶領兩名退休老師,靠著14萬元借款,靠代銷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賺一分一厘錢起家,開始了創業歷程;第二年為別人加工口服液,第三年成立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開發生產以中醫食療「葯食同源」理論為指導思想、解決小孩子不願吃飯問題的娃哈哈兒童營養口服液,靠了確切的效果,靠了「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產品一炮打響,走紅全國。1990年,創業只有三年的娃哈哈產值已突破億元大關,完成了初步原始積累,發生在小學校園里的經濟奇跡開始引起社會和各級政府的廣泛關注。
1991 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僅有100多名員工但卻有著6000多萬元銀行存款的娃哈哈營養食品廠,毅然以8000萬元的代價有償兼並了有6萬多平方米廠房、2000多名員工,並已資不抵債的全國罐頭生產骨幹企業之一的杭州罐頭食品廠,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從此娃哈哈逐步開始步入規模經營之路。
1994 年,娃哈哈投身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建設,兼並涪陵三家特困企業,組建了娃哈哈涪陵分公司,以成熟的產品、成熟的技術、成熟的市場,輔以雄厚的資金實力及娃哈哈固有的品牌優勢,使涪陵公司一舉打開了局面,產值利稅連年快速增長,成為三峽庫區最大的對口支援企業之一,躋身重慶市工業企業50強。
1997年以來,在西進涪陵的成功基礎上,娃哈哈再接再厲,在三峽壩區湖北宜昌、國家級貧困區湖北紅安、四川廣元、吉林靖宇及沈陽、長沙、天津、河北高碑店、安徽巢湖等22省市建立了40餘家控股子公司,均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外地分公司的產值佔到整個集團公司的近一半,不僅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同時也使娃哈哈實現了銷地產,發展成為中國最大、最強的飲料企業,取得了「雙贏」,達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
1996 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資產作投入與世界500強、位居世界食品飲料業第六位的法國達能集團等外方合資成立五家公司,並堅持合資不合品牌,由中方全權經營管理,一次性引進外資4500萬美元,先後從德國、美國、義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引進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流水線,通過引進資金技術,發展民族品牌,娃哈哈再次步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1998 年,娃哈哈經過十多年的歷煉,感到自己羽翼已豐,已具備了與世界大品牌進行競爭的條件,經過兩年多的精心研製,推出"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娃哈哈非常可樂 ",在飲料界主動扛起了向國際大品牌挑戰的民族工業大旗。自98年5月投產以來,非常可樂異軍突起,現年產銷量已超60萬噸,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打破了非常可樂推出市場時一些人的"非常可樂,非死不可","非常可樂,非常可笑"的預言,也打破了可口可樂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廣大民族品牌參與國際競爭的勇氣和信心。
非常可樂的開發、推廣成功進一步穩固了娃哈哈的發展基石,提高了娃哈哈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娃哈哈的新世紀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領域。
2002 年,娃哈哈繼續秉承為廣大中國少年兒童帶去健康和歡樂的企業宗旨,選擇了與孩子們生活、成長緊密相關的童裝業作為跨行業發展的起點。引進歐美的設計人才,以一流的設備,一流的設計,一流的面料,高起點進入童裝業,按國際"環保標准"組織生產,並採取零加盟費的方式吸引全國客商加盟,在全國首批開立了800 家童裝專賣店,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童裝品牌之一,初步顯示了娃哈哈跨行業經營的信心和決心,為開創企業發展新支點,進一步向多元化企業進軍奠定了基礎。
❺ 娃哈哈和達能的官司現在有了下文嗎
達能要收購娃哈哈,而娃哈哈不願被達能收購.
說實話,我也並不希望娃哈哈成為第二個樂百氏.
或許我可以算半個民族主義者,總是不願看到一家家領頭的中國企業搖身一變變成了外資的加工車間.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中國人只能一直用賺來的辛苦錢交昂貴的專利費.
達能與娃哈哈合作的最終目標,現在可以確定是吃掉娃哈哈.
從樂百氏的現狀可以折射出來,從達能放棄光明聯手蒙牛也可以看出來——因為新光明集團的成立已經使達能控制光明成為泡影,盡管其控股已經大到20%.
而娃哈哈與達能合作的目標則是吸收達能的先進技術和理念.
但娃哈哈並不想像樂百氏那樣完全成為達能的囊下之物.
如果娃哈哈真的被收購,恐怕將來還會走樂百氏的老路.
南孚當年電池產量都已進入世界前幾位,並准備進入國際市場.
然而卻因為賣給了競爭對手金霸王的老闆,不得已全線收縮.
於是我們不再聽得到孫雯那句中國人力量的廣告詞.
曾經的青島前哨也變成了如今的海克斯康青島.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我並不是一味的排外,但不希望中國的優勢企業都成為外資的食物.
道不同,不相與謀.
所以娃哈哈和達能之間就出現了現在的情況.
其實資本這樣做並無可厚非,因為賺錢不可避免地是企業的一個主要目標.
我們無法要求外資企業從大鱷變成慈善家.
其實反過來想,我們如果是他們,也許也會那樣做.
所以,要想在市場屹立,還需要加強自身.
希望娃哈哈一路走好!
❻ 蒙牛集團董事長是誰
截止到2021年5月15日,蒙牛集團董事長是:盧敏放
盧敏放,曾任達能早期生命營養品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蒙牛乳業控股的雅士利集團總裁。現任蒙牛集團總裁
盧敏放,47歲,於二零一六年九月獲委任為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此前任蒙牛乳業控股的雅士利集團總裁。2016年09月15日,盧敏放出任蒙牛乳業總裁。原蒙牛乳業總裁孫伊萍已辭任。
在加入雅士利之前,盧敏放曾擔任達能早期生命營養品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一職,已服務達能集團及多美滋嬰兒食品有限公司超過10年。在任職達能集團期間,盧敏放利用其卓越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技巧,以及對市場的深入了解,幫助達能集團在中國的嬰幼兒營養食品業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蒙牛集團創始人:
牛根生,男,1958年出生,內蒙古人。他出生不久,家裡因生活所迫,被親生父母以50元賣給他人,由養父母撫養成人。
1992年拿到自考的本科學歷,加上工作上的優異表現,於同年,40歲的牛根生升任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
2016年,58歲的牛根生重出江湖,以戰略及發展委員會成員身份重回蒙牛。時隔一年,牛根生再次公開亮相,成為西藏水資源的戰略顧問,目的是把優質的產品做出品牌,為西藏發展做貢獻。
牛根生從身價50元,到身價過十億,而他的成功離不開三點:堅忍、努力、不斷學習。在成功的時候他繼續深造,提升學歷;在失意的時候他選擇進修,沉澱自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盧敏放
❼ 職場求職非你莫屬,裡面12位老闆都有那些
陳尚義
陳尚義,現任網路公司移動·雲技術品牌總監,網路技術委員會理事長。在信息安全、軟體工程、雲計算等眾多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2013年開始在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做Boss團嘉賓。不同於其他Boss犀利的風格,雖然人才挑選的標准嚴格,陳尚義本人卻始終以溫文爾雅的翩翩君子態度對待每一位求職者。
劉惠璞
劉惠璞,曾任世紀佳緣網副總裁,在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做嘉賓,以犀利精準的語言博得眾多網友的喜愛。在湖南衛視《稱心如意》擔當幫客,藝名為「河馬」。2011年,劉惠璞離開世紀佳緣。現為聚美優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陳歐
陳歐,聚美優品CEO及聯合創始人。16歲留學新加坡就讀南洋理工大學,大學期間曾成功創辦在線游戲平台Garena,26歲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MBA學位。2010年,陳歐牽手人氣小天王韓庚推出聚美優品地鐵廣告,其新穎的「雙代言」模式受到熱烈追捧。此外,他親自出鏡為公司拍攝的「為自己代言」的廣告視頻引起80後強烈共鳴,在新浪微博掀起「聚美體」模仿熱潮。
慕岩
慕岩,「中國首席婚戀服務專家——百合網」聯合創始人之一。獲得清華大學計算機和企業管理雙學位,後赴美國麻省大學攻讀博士。回國後,慕岩曾創辦信諾思軟體公司,成為中國酒店寬頻業務系統的領先供應商。2005年,與清華校友共同創辦百合網,現任百合網副總裁。
汪溪
汪溪,男,宜搜科技創始人兼CEO,是最早在中國開拓無線互聯網應用並堅守在無線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他從1999年開始就專注於無線互聯網研究工作,並創立了中國最早的無線增值服務公司。
宋美遐
宋美遐,京城80後成功女性代表,現任中盟世紀(北京)投資有限公司文化產業——中盟世紀(北京)傳媒公司董事、CEO。她曾成功策劃舉辦包括第三屆世界潮商大會在內的各項重要活動、創辦時尚雜志《尚嘉》並任主編、是許多著名藝人及影視劇的幕後推手。
黃海南
黃海南,潔麗雅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中國品牌經理人協會常務理事首席品牌官(CBO)中國品牌經理人協會常務理事。
杜葵
杜葵,於1985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系北京人眾人拓展訓練有限公司高級培訓師,曾為荷蘭飛利浦、中國網通、法國達能、UT斯達康銷售人員等多家知名公司實施過拓展訓練,並於2001年底赴越南為越南電信來自十個國家的高級管理人員全英文授課組織拓展訓練。
姚勁波
姚勁波,現任五八公司總裁兼CEO。1999年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獲得計算機應用及化學雙學位。姚勁波對企業域名策略,網路營銷及網路服務渠道建設等領域都有涉獵。2005年,姚勁波創立了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分類。
周鴻禕
周鴻禕,360董事長及創始人互聯網「免費安全」模式的首創者和踐行者。360通過「免費安全」商業模式、產品與技術的創新,顛覆了傳統互聯網安全概念,改變了市場格局,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並於2011年3月30日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NYSE:QIHU)。
周鴻禕全新定義了「微創新」理論,提出從細微之處著手,通過聚焦戰略,以持續的創新,最終改變市場格局、為客戶創造全新價值。周鴻禕第一個提出了互聯網免費安全的理念,他領導下的360為超過4億中國互聯網用戶提供領先的互聯網和無線安全產品及服務,覆蓋率超過90%。
周思敏
周思敏國際時尚禮儀教育專家,國內著名時尚禮儀培訓師。在國內多個著名機構分別擔任講師等職務。並為《和平大使》中國2005《魅力女性培訓師》榮譽獲得者。是企業赤手可熱的時尚禮儀專家!
❽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簡介
宗慶後,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浙江大學MBA特聘導師。1987-1991年,任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廠長;1991年至今,任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出生年月:1945年10月
籍貫:浙江杭州
國籍:不清,加拿大或是中國
職位:娃哈哈集團董事長 新財富勞斯萊斯500富人榜第54名,20.2億元。
公司總部:浙江杭州
主要行業:飲料、童裝
行業地位:中國最大的飲料生產企業
2003年5月「非典」疫情結束後,宗慶後搶在競爭對手之前將大批飲料送到零售終端,使銷售實現了16%的年增長,全年銷售額近百億元。「娃哈哈」的童裝產業現已擁有800多家連鎖店。
娃哈哈產品已達到全國年人均消費10瓶以上的數字。2003年,公司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成為全球第五大飲料生產企業,僅次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吉百利、柯特這4家跨國公司。
1996年,宗慶後拿出盈利最好的5間工廠,以45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達能、百富勤51%股份。
❾ 娃哈哈飲料公司的董事長是誰
北京時間6月7日,達能集團聲明稱接受宗慶後辭去娃哈哈合資企業董事長職務,由達能亞太區總裁范易謀接任董事長。 娃哈哈集團新聞發言人單啟寧向新浪財經證實了這一消息,並稱宗慶後要求合資企業全體員工堅守崗位,繼續做好本職工作。 宗慶後在致達能集團的公開信中透露了辭職原因。信箋稱自己「無法忍受合資公司貴方(新浪財經註:達能集團)兩位董事(即達能集團亞太區總裁范易謀先生與中國區主席秦鵬先生)的欺凌與誣陷,同時也需要騰出精力和時間來應對貴公司(新浪財經註:達能集團)提起的法律訴訟。」 自今年4月,達能集團與宗慶後在娃哈哈合資企業問題的矛盾在媒體公開化以後,兩方沖突日益激烈。達能集團曾向斯德哥爾摩仲裁院申請仲裁該糾紛,並於近日在美國法院向宗慶後女兒旗下公司提起法律訴訟。 達能集團認為,根據最初簽署協議,娃哈哈品牌屬於達能與娃哈哈集團的合資企業,而合資企業董事長宗慶後及其妻女成立的非合資企業涉嫌非法生產、銷售娃哈哈產品。 宗慶後認為達能的指責有其他意圖,是為了低價收購非合資企業,進而達到壟斷中國飲料行業的目的。 現將達能集團與娃哈哈集團聲明附後。以下為達能集團聲明全文:(新浪財經註:達能集團聲明開始) 達能集團新聞稿 (2007年6月7日,上海)6月6日,宗慶後先生提出辭去娃哈哈合資企業董事長的職務。達能集團委派的董事決定接受他的辭呈,並任命合資企業現任副董事長范易謀先生臨時接替董事長之職。 范易謀希望此次人事變動不會影響娃哈哈合資企業生產和業務的正常開展。他說:「達能集團一直堅持一個原則,即我們過去、現在、未來都將繼續致力於娃哈哈合資企業、品牌和員工的發展。」 范易謀說:「達能在全球各地一貫堅持奉行社會責任原則,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達能保證合資企業的員工在就業、福利待遇、工作生活條件和個人發展等方面不受到此事的影響。」 達能集團就如何維護娃哈哈合資企業的正常運營與杭州市政府始終保持著溝通。達能相信,作為上級主管單位以及主要股東之一的杭州市政府,將支持合資企業實現平穩過渡。(新浪財經註:達能聲明完) 以下為娃哈哈集團聲明全文:(新浪財經註:娃哈哈集團聲明開始) 娃哈哈新聞發言人單啟寧表示:6月6日,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後已向娃哈哈與達能合資公司董事會辭去合資公司董事長職務。 宗總同時要求合資公司的全體幹部員工堅守崗位,繼續做好本職工作。
採納哦
❿ 達能和娃哈哈的糾紛,到底怎麼回事
據經濟參考報 「由於當時對商標、品牌的意義認識不清,使得娃哈哈的發展陷入了達能精心設下的圈套。」娃哈哈的創辦者及掌門人宗慶後,最近遭遇了一件憂心的事:法國達能公司欲強行以40億元人民幣的低價並購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達56億元、2006年利潤達10.4億元的其他非合資公司51%的股權。
「一旦得逞,中方將喪失對娃哈哈的絕對控股權。」宗慶後對此顯得憂心忡忡。
條款是精心布置?
1996年,娃哈哈與法國達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資建立了5家公司,共同生產以「娃哈哈」為商標的包括純凈水、八寶粥等產品。當時,娃哈哈佔到了49%的股份,達能與百富勤加起來佔51%。之後,香港百富勤在境外將股權賣給了達能,使達能躍升到了51%的絕對控股地位。當時,達能立刻提出,將「娃哈哈」商標權轉讓給與其合資的公司,但遭到國家商標局拒絕,因此後來雙方改簽了一份商標使用合同。
讓宗慶後沒想到的是,合同中一項看似不經意的條款,卻讓娃哈哈在日後陷入被動。雙方在合同上簽署有這樣一條:「中方將來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標在其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而這些產品項目已提交給娃哈哈與其合營企業的董事會進行考慮……」「這一條款簡單說,就是娃哈哈要使用自己的商標生產和銷售產品,需要經過達能同意或者與其合資。」宗慶後說。因此這10年來,娃哈哈相繼又與達能合資建立了39家合資公司,占目前娃哈哈集團公司下屬公司總數的39%。
然而,合資以後,雙方的合作並不愉快。其後,達能收購了當時娃哈哈最大的競爭對手樂百氏,這讓宗慶後隱隱約約感覺到了不安。
套取巨額資金才是目的?
1999年,宗慶後和中方決策班子商量決定,由職工集資持股成立的公司出面,建立一批與達能沒有合資關系的公司。這些公司建成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或許是良好的業績讓達能覬覦。幾年後,達能突然以商標使用合同中娃哈哈集團「不應許可除娃哈哈達能合資公司外的任何其他方使用商標」為由,要求強行收購這幾家由娃哈哈職工集資持股成立的公司建立的、與達能沒有合資關系的公司。
10年接觸,宗慶後不斷揣摩達能合資和並購娃哈哈的真實目的。「最開始,我們單純地認為,這是達能對娃哈哈企業品牌形象及其生產銷售能力的認可和肯定,但其在中國境內接連不斷地並購舉動及其並購後的表現讓我們漸漸認清了達能的真實目的:達能並購娃哈哈以及中國其他一些大企業的行為,不是為了將這些企業經營壯大,而是為了資本運作———將中方企業股權低價收購後再在國際市場上出售或上市,以套取巨額資金和利潤。」
宗慶後擔心,一旦達能以51%股權的優勢拿走娃哈哈的控制權,則娃哈哈極可能重蹈樂百氏的履轍。「到時娃哈哈兩萬員工怎麼辦?娃哈哈這個品牌怎麼辦?」
專家呼籲反壟斷調查
據記者了解,目前達能公司在中國飲料行業10強企業中,除了已收購娃哈哈的39家企業和樂百氏98%的股權之外,還收購了深圳益力礦泉水公司54.2%的股權、上海梅林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的股權,以及匯源果汁22.18%的股權。同時,達能還收購了奶業企業蒙牛50%的股權,以及光明乳業(行情 資訊)20.01%的股權,這些企業都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是行業的排頭兵。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顧問李國光認為,達能公司實際上已經對中國的飲料業進行了壟斷,嚴重違背了國家六部委《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中「並購方在中國營業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境內資產擁有30億元以上,境內企業超過15家,必須報經國家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審查的規定」。
李國光認為,從娃哈哈與達能的商標使用合同來看,確實娃哈哈因簽訂了那麼一條不公正條款而受到了限制,但這個合同可認為是娃哈哈主觀上失誤導致的「締約過失」,顯失公正,可請求採取行政協商解決,廢除合同。同時,李國光認為,可對達能進行反壟斷調查,按照國際慣例,採取法律手段強行解除其壟斷地位。
■求證娃哈哈方面尚未表態
《宗慶後後悔了》昨天在各大門戶網站分外搶眼。記者為了求證此事,多次撥打宗慶後辦公室的電話,從中午到晚上一直無人接聽。
記者隨後撥通娃哈哈對外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單啟寧的手機,求證報道情況。單啟寧表示,他出差在外,還不知道相關報道,聯系采訪等他回杭後再說。
記者繼而向與娃哈哈有法律業務往來的人士求證,他們都避之不及,不願多談。不過,一位曾在娃哈哈集團工作過的人士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在娃哈哈工作時,就有娃哈哈與達能合作不愉快之說。現在,宗慶後接受媒體采訪,說娃哈哈旗下公司有遭達能並購的危險,並非空穴來風。
「雙方合作不愉快早幾年就有了,可能會打官司!」浙江大學一位法學教授說,不過,「娃哈哈」商標專用權仍在娃哈哈集團手中,達能公司不可能僅以這一條款就能實現「低價並購」。
■縱深聯姻外資觸動浙企敏感神經
浙江省外經貿廳的一份調研表明,近年來,「以民引外」正逐漸成為浙江吸引外資的一個主要方式,其中以並購方式落地浙江的外資也在2003年之後明顯增多。
今年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宗慶後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於立法限制外資通過並購壟斷我國各個行業維護經濟安全的提案》。他認為,外資已從最初的合資合作演變到了越來越多的收購、「吞並」,控股各個行業的龍頭、骨幹企業,並建議加快反壟斷立法。
浙企炮轟「外資壟斷」
外資並購促動的不僅是娃哈哈的敏感神經。去年8月,蘇泊爾(行情 資訊)(002032)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法國SEB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SEB最多將持有蘇泊爾61%的股份。隨之而來的是愛仕達等六企的聯名上書,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同年12月,當德國施耐德電氣和浙江德力西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之後,不安的情緒同樣在溫州市柳市鎮逐漸彌漫開來。柳市是中國著名的低壓電器之都,低壓電器產品占據了50%的中國市場……
之後幾天,德力西的老對手———浙江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將炮口直指「警惕外資產業壟斷」。耐人尋味的是,炮轟的背後,正泰集團與施耐德曾有過長達10年的「戀情」。10年來,施耐德多次提出收購正泰股份組建新的家庭,並且一再降低嫁娶標准,但均遭到南存輝拒絕。10年後,失去耐心的施耐德移情別戀,並最終與德力西聯姻。
與此相似,今年1月,杭州汽輪力阻西門子武漢合資事件,再次挑起人們對外資並購前所未有的關注。杭州汽輪、西門子兩家中外企業曾經持續合作多年,而三年前的分手原因,與「正泰、施耐德」如出一轍:西門子提出組建由其控股的合資公司,而杭州汽輪堅決不同意。
防患於未然,應請專業機構提前介入
宗慶後的「後悔」一旦與上述案例聯想起來,事態就顯得更為明朗。
「從報道中看,這件事的真實性已八九不離十。娃哈哈這么成功的企業、宗慶後這么精明的老闆,都沒有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這說明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之路任重道遠。」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說。
楊軼清認為,從整個事態看,達能顯然是佔了便宜。先不談動機是什麼,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企業與外資合作的風險無處不在。「達能收購樂百氏的操作模式顯然是不成功的,如果娃哈哈被強行並購,步其後塵不可避免。」楊軼清認為,娃哈哈作為食品飲料行業的龍頭企業,這種並購不僅影響它本身的發展,也將對整個產業帶來不可忽略的影響。他建議,處在被動位置的娃哈哈集團不應糾纏在合同本身的層面上,應積極通過第三方———申請行政、司法程序等來尋求解決。
■觀點從事件中看到了「樂觀」
強行並購並不容易
從《經濟參考報》的文章中,徐王嬰看到了「樂觀」。
昨天,身為浙商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她對記者說,能夠看到宗慶後站出來坦言娃哈哈與達能合資的前因後果,並對達能的強行並購大聲說「不」,還是讓人感到欣喜的。這至少讓人看到,娃哈哈在這一盤險局中還有峰迴路轉的希望。
徐王嬰認為,在大量的外資收購案中,民營企業之所以吃啞巴虧,在於企業家缺少與之一「拼」的決心和勇氣。他們往往利用中國人的「溫良謙讓」替代了生意合作上的公平與公正。而合資也好,並購也好,是一種契約關系;契約是否成立,成立後的契約是否能夠履行,取決於締結契約的各方是否共同認可和踐約;而不是單方面的意志或者是一種裁決。「從這個意義上說:娃哈哈要被達能強行並購,決沒那麼容易。」徐王嬰持樂觀態度。
外資並購「狼來了」
徐王嬰認為,客觀地說,許多企業熱衷與外資合作,獲取外資注入,並不是絕對的動因。但往往「以市場換技術」的,丟了市場而得不到技術;想「借船出海」的,自己沒出得國門去,倒「引狼入室」來。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徐王嬰坦言,在外資並購「狼來了」時,作為企業,首先必須依法辦事,順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但也應該學會尋找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學會尋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如此。
呼籲出台《反壟斷法》
「達能毫無疑義地有壟斷的嫌疑!」徐王嬰認為,達能公司在華投資路線圖和其他相關資料已經足以顯露其並購戰略背後的真實用意。
徐王嬰呼籲,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出台《反壟斷法》。事實上,控制外資並購、防止行業壟斷,本身也符合國外立法潮流和國際慣例。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以及許多發展中國家很早就開始外資並購審查和反壟斷立法,防止外資通過並購控制國內行業、實施壟斷進而威脅國家經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