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江三峽技術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長江三峽技術經濟發展有限公司(TGDC),簡稱「三峽發展公司」,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其前身是1989年1月成立的三峽總公司十三陵工程建設公司,並歷經更名,由多個建設、管理、監理、咨詢公司合並重組,於1998年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登記設立,公司總部設在北京。
⑵ 什麼長江三峽
是萬里長江一段風景壯麗的大峽谷,由巫峽,西陵峽,瞿塘峽組成
⑶ 三峽移民是個怎樣的工程
古老三峽的十年巨變,向世人證明:中國人不僅能修建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還能夠實施世界上難度最大的水利移民工程。
三峽大移民,一部雄渾的史詩。
一
6月1日,三峽大壩正式下閘蓄水,壩前水位正在一天天升高,擋 一江激流的大壩更加雄偉、壯觀。
傲然屹立的三峽大壩,物理構成是堅不可摧的鋼筋混凝土,精神基石則是百萬移民的無私奉獻。
移民,是困擾全世界水利工程的共同難題,國外不乏因移民問題影響工程進度甚至下馬的先例。
三峽浩大的移民工程,世界水利史上亘古未有。根據規劃,三峽蓄水至175米水位時,最終移民將達120萬人。這相當於一個歐洲中等國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電站移民的28倍! 三峽工程成敗關鍵在移民。破解這道世界級難題的「金鑰匙」,已經牢牢掌握在我省和重慶庫區人民的手中。
4月27日,三峽二期移民工程通過國務院最終驗收。
這是一個令人激動感懷的標志:三峽移民用淚水和汗水澆築的大壩之基已經築牢了,走在了工程設計的前面,完全能適應大壩初期蓄水的需要! 10年來,三峽庫區已搬遷、安置移民72萬多人。其中我省庫區夷陵、秭歸、興山、巴東已搬遷移民184613人,佔全部計劃的90%以上。
二
童庄河漲水了。盡管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73歲的鄭家發還是情不自禁地流淚了。
三峽大壩蓄水,橫穿秭歸縣郭家壩鎮的童庄河上漲。從山底搬到山上的移民鄭家發,推開窗戶就能看見,解放初帶領全村百姓苦幹4年開墾的百畝良田漸漸沒入水中。
故土難離,始終是千百年來積淀在中國百姓心中的情結。然而,為了國家大計,為了民族大業,庫區兒女揮別家園,為三峽工程讓路。 我們怎能忘記?
1992年10月,三峽工程施工准備期。秭歸楊貴店村70多歲的老黨員譚得訓說服4個兒子,全家老少拆掉4間大瓦房,搬進了臨時帳篷,這是三峽百萬移民搬遷第一戶。隨後,轟鳴的挖土機在他拆除的宅基地里鏟出三峽工程第一鏟土。 我們怎能忘記?
1995年4月10日,桃花盛開。秭歸向家店村46戶王昭君的後裔,含淚跪拜祖先的靈位,從當年昭君入宮的出發地香溪河口,乘坐木船順江而下,遠遷宜昌市伍家崗區。 我們又怎能忘記?
移民鄭玉枝,搬遷時即將分娩,最後在臨時帳篷里生下孩子,取名路生;移民李自淑落戶伍家崗靈寶村,她的父親和小弟、妹妹遷到了枝江,另一個弟弟遷到遠安,一家分成了三地。 奉獻,是一顆種子,灑遍峽江兩岸。10年風雨,三峽庫區移民搬遷的感人故事,不勝枚舉。
記者采訪了數十名移民,沒有一個人說「我為三峽作了貢獻」,但雄偉的三峽大壩,將永遠銘刻著他們的名字。
2002年,中央電視台評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百萬三峽移民獲得特別大獎。
我們慶幸,我們自豪,為可敬可愛的三峽移民。
三
5月30日,記者來到巴東縣最早搬遷的移民村――官渡口鎮西壤口村。1998年,村裡500多名三峽移民全部後靠搬遷。
在村裡一間副食店,剛從黃姜地里回來的店老闆譚明說,剛搬遷時,村裡分了柑桔地,後來桔樹老化了。前年起,鎮財政所提供貸款,實行保護價收購,鼓勵移民種植黃姜。現在,每畝黃姜可收入兩三千元。 譚明的家緊靠公路,是幢兩層小洋樓。村主任胡勝帶記者走上譚明家的屋頂,指著正在施工的巴東長江大橋說:「明年大橋通車,官渡到西壤口的瀝青路建成,出山將更加便捷。」 移民能否「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不僅是簡單的經濟問題,更事關社會發展大局。
黨和政府把移民的發展權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早在三峽工程動工前,三峽庫區進行了8年移民試點。1986年到1993年,秭歸縣一個叫水田壩的彈丸之地一度成了世界焦點。水田壩鄉的230戶、750個農民,用8年實踐為三峽工程探出了開發性移民的嶄新路子。 1993年,國務院發布《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把開發性移民方針寫進了條例的第一章。
10年移民路,從秭歸、興山到巴東,一個又一個「水田壩」在峽江兩岸涌現:「線上一條路,沿路一排房,房後一片園」的農民一條街模式,「靠路安居城鎮化,靠山樂業基地化,靠游興村特色化」的城鄉一體化模式,「一戶一個院,一人一畝田,統一水電路,自然連成片」的庭園模式……三峽人的偉大創造力在緊鑼密鼓的大移民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三峽庫區人多地少,後靠方式安置的農村移民,耕地分配不足,一度出現新的坡改梯運動,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為此,1999年,國家進一步調整三峽工程移民政策,把本地安置與異地安置、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政府安置與自找門路安置相結合,庫區13萬多移民分別被安置到11個省市。其中,我省出縣外遷安置25000人,分布在省內宜昌、荊州等地28個安置點。 在宜昌伍家崗區靈寶村9組外遷移民安置點,移民李自淑告訴記者:「交通方便不說,找工作的機會多多了。」靈寶9組的成員是86戶移民,清一色的兩層預制結構樓房,形成了一條長達500多米的街道。組長王鮮和說,從長遠看,靈寶的發展前景肯定要比老家強。
四
三峽大移民,決不是百萬人口的簡單重組。它所引發的巨大社會變遷,絕不亞於三峽自然景觀的滄海桑田變化。
三峽工程,為三峽庫區注入了活力。
三峽工程至今投資910億元,其中移民資金330多億元,佔三分之一強。過去十年,二期蓄水涉及的庫區12個縣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10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7.74%。 10年來,我省三峽庫區接受對口支援項目1614個,引進資金30餘億元,娃哈哈、匯源果汁、均瑤牛奶、森達、維維、雙匯、椰風等國內知名品牌落戶庫區。 安排移民生產生活、建設新城新鎮、調整經濟結構、改善基礎設施……三峽庫區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經濟資源得到全方位整合、重組,庫區社會經濟結構躍升,展示出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⑷ 水投公司屬於什麼公司
水投公司屬於國有企業。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簡稱國水投集團)是隸屬於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簡稱中國三峽總公司)的國有大型投資企業。
主要職責:
公司主營實業投資(水利水電、再生能源)與管理;工程承包;相關技術研究、貿易與服務。國水投集團在中小水電和風力發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風電設備製造、城市供水等領域的投資開發已初具規模。
重組後,國水投集團作為中國三峽總公司股權投資項目的實施主體,負責中國三峽總公司在風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領域、水資源水環境領域的投資及相關領域創業投資業務,發展成為資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相結合的投資控股公司。
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水利部水利工程綜合經營公司。1985年9月改為中國水利實業開發總公司,1991年12月更名為中國江河水利水電開發公司,1997年12月更名改建為中國水利投資公司,1998年11月與水利部脫鉤交中央管理。
2004年12月,經國資委報請國務院批准,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並入中國水利投資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2006年8月,國水投資集團成立,公司更名為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
2008年10月,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國水投集團並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
⑸ 三峽移民總共多少人
三峽工程水庫動態移民最終達113萬,是世界上水庫移民最多、工作也最為艱巨的移民建設工程。
根據三峽水庫淹沒處理的規劃方案,全庫區規劃農村移民生產安置人口40.5萬人,在庫區淹沒涉及縣內安置32.2萬人,出縣外遷安置8.3萬人;規劃搬遷建房總人口44萬人(湖北省6.5萬人,重慶市37.5萬人),縣內搬遷建房32.2萬人(湖北省4萬人,重慶市28.2萬人)。
(5)三峽集團重組擴展閱讀:
三峽庫區淹沒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原萬縣市,地級)、涪陵市(地級)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會產生113萬移民。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總投資中45%用於移民安置。
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位於重慶市東部,屬重慶第二大區,地處長江上中游結合部,三峽庫區腹心,幅員2.4萬平方公里,人口738萬,955家工礦企業需搬遷,全區淹沒耕、園地25萬畝,直接淹房人口57萬,最終將動遷移民80萬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開發區。
三峽移民持續了18年,在2010年10月結束。在這18年來,重慶、湖北兩省市的130多萬移民群眾搬離了祖祖輩輩居住的故園,在千里之外重新安家,20個區縣的上千家工礦企業被淹沒、關閉,上百座城鎮被拆遷。三峽大移民,決不是百萬人口的簡單重組,引發了巨大社會變遷。
⑹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介紹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長二百零四公里。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總長八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但最為雄偉險峻。難怪古代詩人發出"縱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的贊嘆。湍急的江流,闖入夔門,在緊逼的峽谷中奔騰咆哮。船駛峽中,真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巫峽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銀甲峽和巫山十二峰,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特別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態,其中神女峰最高。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於雲霧縹緲之中,時隱時現,給人間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兩岸風景優美,大詩人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陸游等都曾游此留詩。
西陵峽東起香溪口,西至南津關,約長七十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個,以灘多水急聞名。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而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解放後,經過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為改善,從而結束了"三峽千古不夜航"的歷史。
即將建成的三峽大壩水電站正位於西陵峽中部寬敞處,目前工程進展迅速,夜航西陵峽,可見兩岸燈火通明,車水馬龍,施工場面蔚為壯觀。
下行至南津關,見江面豁然開朗,這就是長江三峽的出口。北岸為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宜昌三游洞景區,比鄰氣勢恢宏的長江葛洲壩水電樞紐,共同構成環大壩平湖風景區,使宜昌作為長江三峽旅遊的起點或終點城市,更加具有現實的意義。
在這壯麗的山川之中,曾經閃耀著大溪文化的異彩,誕生過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三國時代,這里曾是吳蜀相爭的戰場。唐宋以來,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蘇軾、陸游等許多詩聖文豪,在這里寫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詩章。我們的祖先在這里創造了豐富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今天我們優秀的人民,將以創造性的勞動,開發三峽,建設三峽,把它裝點得更加美麗多姿!
⑺ 重慶長江三峽路橋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長江三峽路橋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9年09月0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路橋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彭泉
成立時間:1999-09-08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23600000573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八一路108號30層
⑻ 急求《長江三峽和三峽工程》 閱讀答案 ~~~(有全文)
1第七自然段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能寫書工程總裝工程總裝機容量
2能大大提高運輸效率加速長江航運事業的發展
⑼ 湖北能源與三峽財務集團合並是三峽集團重組嗎
不屬於重組,只是資產合並。
湖北能源關於湖北能源財務公司與三峽財務公司合並及增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