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錐子,擀麵杖沒有支點,所以不是杠桿類工具. 這道題對么
這句話應該是對的。
某種工具是不是杠桿類工具是針對物體本身而言的,而不是結合他運用的場合。錐子,擀麵杖本身是沒有支點的,所以不是杠桿類工具。
Ⅱ 六年級科學上冊內容:錐子為什麼不是杠桿而第三課當中夾包子、饅頭的夾子卻是杠桿
你的想法也蠻獨特的,也比較仔細。這教材確實不太嚴謹。是不是杠桿應該聯繫到它的用途來說。錐子如果用來撬桶蓋,那也是利用了杠桿原理。這里題目的原來意思是錐子的基本用途來說,它是用來打洞的,這是利用它頂部鋒利,硬度大的物理特性。
至於支點,書中的說法已經夠簡單了。就是杠桿上某個地方相對固定,支撐著杠桿,讓杠桿圍繞著這個點轉動,就是支點。
Ⅲ 六年級科學上冊內容:錐子為什麼不是杠桿而第三課當中夾包子、饅頭的夾子卻是杠桿
1. 你的想法很獨特,而且非常仔細。這教材確實存在一些不嚴謹之處。
2. 杠桿是否形成應與其用途相關聯。錐子若用於撬開桶蓋,同樣利用了杠桿原理。
3. 題目原意是指出錐子主要用途是打洞,這利用了它頂部的鋒利和較大的硬度。
4. 書中對支點的解釋已經足夠簡單。支點是杠桿上相對固定的點,支撐杠桿使其圍繞該點轉動。
Ⅳ 擀麵杖和錐子是不是杠桿誰能解釋清楚謝謝!
擀麵杖和錐子不是杠桿。因為這兩種物品不滿足杠桿的五要素,不能滿足五要素就不能稱之為杠桿。
杠桿的五要素: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4)錐子也是一個杠桿對還是錯擴展閱讀:
杠桿的平衡條件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
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又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Ⅳ 錐子的支點、阻力點、用力點在哪裡
答案如圖
杠桿的分類:
一類:支點在動力點和阻力點的中間,稱為第一類杠桿.既可能省力的,也可能費力的,主要由支點的位置決定,或者說由臂的長度決定.例:蹺蹺板,剪刀,船槳,(運煤氣罐等重物的)手推車,鞋拔子,塔吊,撬釘扳手等.
二類:阻力點在動力點和支點中間,稱為第二類杠桿.由於動力臂總是大於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桿.例:堅果夾子,門,釘書機,跳水板,扳手,開(啤酒)瓶器,(運水泥、磚的)手推車.
三類:動力點在支點和阻力點之間,稱為第三類杠桿.特點是動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這類杠桿是費力杠桿,然而能夠節省距離.例:鑷子,手臂,魚竿,皮劃艇的槳,下顎,鍬、掃帚、球棍等以一手為支點,一手為動力的器械.
另外,像輪軸這類的工具也屬於一種變形杠桿.就拿最簡單、相似於第一類杠桿的定滑輪來介紹,滑輪軸心好比支點,兩端物體的拉力好比杠桿的兩端施力,而如果滑輪是一個完美的圓,施力臂和阻力臂皆將是圓的半徑.
Ⅵ 擀麵杖擀麵是杠桿原理嗎
擀麵杖在擀麵時並不是杠桿。
杠桿是一種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擀麵杖主要是一端為軸,另一端向前推,向下用力壓的。
雖然擀麵杖和錐子不滿足杠桿的五要素,不能稱之為杠桿,但它們可以組成杠桿。
杠桿的五要素包括: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
杠桿的平衡條件包括: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
擀麵杖屬於輪軸,輪軸又是應用杠桿原理,是杠桿的一種。
雖然擀麵杖和杠桿有關系,但並不能說擀麵杖就是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