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服務金融發展

服務金融發展

發布時間:2025-07-02 18:32:14

1. 政府金融辦是干什麼的

政府金融辦是負責地方經濟與金融發展的服務機構。

金融辦的主要職責如下:

1. 服務金融機構:金融辦負責與金融機構的溝通與協調,為各類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和支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

2. 促進金融發展:金融辦還致力於推動當地金融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包括制定金融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促進金融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3. 監管金融風險:作為地方政府金融監管的部門之一,金融辦負責監管金融機構的運作,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防範金融風險。

4. 配合中央金融監管政策實施:金融辦還要結合中央的金融監管政策,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金融實施方案,確保中央的金融政策在地方得到貫徹執行。

具體來說,金融辦的工作內容包括:協助金融機構解決問題和提供服務;開展金融發展和創新的研究,提出政策建議;制定和實施金融監管措施,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以及配合中央金融監管機構的工作等。此外,金融辦還承擔著一些其他與金融相關的任務,如組織金融培訓、宣傳金融知識等。總之,政府金融辦是負責地方經濟和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服務金融機構、促進金融發展、監管金融風險等任務,推動當地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2. 當前金融服務的發展方向如何應對金融服務的同質化

發展方向:
引導信貸資金有重點地向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傾斜,向經濟社會薄弱環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等方面傾斜,向擴內需、保民生領域傾斜,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提高調控水平。加快推進再貸款、再貼現業務,進一步解決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不足問題。有效發揮支農再貸款政策的引導作用,擴大「三農」信貸投放。

應對金融服務的同質化:
可通過品牌建設應對服務同質化
一、商業銀行同質化競爭嚴重

目前,境內銀行同業競爭之所以如此激烈,主要源於其在客戶、產品、區域等方面定位異常雷同,而低水平的同質化競爭,不僅侵蝕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也惡化了銀行業的競爭環境。

首先,各商業銀行均高度重視零售銀行業務的發展,由於服務對象細分不夠,競爭策略大同小異,導致零售業務領域同質化競爭加劇。

其次,各商業銀行推出的產品功能、服務內容相差並不明顯,創新產品、服務趨同化嚴重,既形不成特色,更形不成競爭優勢。

第三,大多數商業銀行無論其規模大小,都實施跨區域經營,而且各商業銀行都將經營精力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區域尤其是中心城市。

二、提升品牌價值是應對同質化競爭的必由之路

雖然競爭對手可以復制產品、服務、技術以及流程,但是它們無法復制一個卓越品牌。對於一家商業銀行來說,一個卓越品牌就意味著長期的成功營銷和利潤。

從微觀層面上來說,銀行業戰略可以分為產品戰略、市場戰略、人才戰略、並購戰略等,商業銀行依靠某一項職能戰略最多隻能獲得短暫的優勢,唯有確立品牌發展戰略,才能打造核心競爭力。品牌競爭力是商業銀行最持久和最根本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銀行業要有質的飛躍,提升市場地位,必然需要新的品牌發展戰略,以使品牌重新定位,賦予中國銀行業品牌新的內涵,早日把握市場機遇,實現高層次的跨越。

三、中國銀行業品牌建設的現狀和差距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品牌建設尚處於初期階段,在理念、文化、定位、管理以及品牌維護上離真正的品牌戰略標准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品牌戰略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任重道遠。

(一)品牌理念尚在發育

一些商業銀行還沒有意識到品牌戰略的重要性,或是雖然從形式上接受了品牌理念,但卻錯誤地理解了其內容和實質,往往覺得品牌就是做廣告、招牌、標志和圖案設計,卻忽視了品牌戰略中最本質的部分,即營造品牌資產、確立提升品牌價值行為方式的內容並付之實踐。這也是客戶整日穿梭在各種銀行卡、理財寶、外匯寶等銀行產品的宣傳和派送中,卻絲毫感受不到品牌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二)品牌文化含量不足

從目前情況看,盡管我國商業銀行品牌意識有所增強,但文化含量不足,很難通過建築物、裝修、員工的服飾服務等感受到不同商業銀行的個性和沉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本身企業文化積淀單薄,另一方面缺少對客戶真情的關懷。事實上所有的品牌文化都是建立在永遠把客戶擺在第一位的基礎之上的。只有始終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讓客戶滿意作為發自內心的要求才能孕育服務的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有生命力的銀行品牌。

(三)品牌定位缺乏個性

細分的市場是品牌戰略的邏輯內涵,也是品牌戰略最基本的特徵。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在品牌定位時最欠缺的就是個性。重「品」不重「牌」,品牌定位基本上缺乏自身獨特的附加值。銀行重視的是提供產品,而不是孕育一個特色的品牌。無論從命名上還是產品內容上,雷同痕跡比較嚴重,品牌作用並不明顯。

(四)品牌管理各自為政

突出表現在品牌戰略在上下級行之間、部門之間的執行缺乏整體性和一致性,直接影響了品牌戰略的效果。品牌產品基本上由各業務部門分散營銷,缺乏整合;宣傳、廣告、推廣活動往往被認為是行政管理部門的附屬職能,與業務運作隔離使得品牌營銷難以與社會需求形成良性對接。

(五)品牌維護有待加強

品牌建立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歷史的沉澱。從品牌的創立到品牌的成熟和成功,需要精心細致的維護。而我國商業銀行大都還停留在推出品牌產品的階段,缺乏對產品的維護和更新,難以形成強勢品牌。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服務規范比較剛性,缺乏情感滲透。商業銀行作為服務行業,服務更體現差別,也是增強其品牌競爭力的關鍵。然而,各銀行雖然都有很嚴格的服務規章制度,但實際效果卻體現不出對客戶的尊重和珍惜。員工雖然微笑著面對客戶,但是缺乏情感滲透。所以,客戶在接受銀行服務時,仍然沒有「上帝」的感覺。另一方面,迄今為止市場上金融產品還是「理財寶」、「外匯寶」、「銀證通」等基礎產品系列,具有沖擊力的新產品較少。根基不穩的品牌戰略缺乏創新產品的支持,顯得更加脆弱。

四、商業銀行品牌建設的重點和注意事項

品牌戰略是銀行業發展到高端競爭後的邏輯結果。在將品牌理念滲入到自身的每一個細胞的基礎上,商業銀行應該認真分析市場環境,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揚長避短,以實施品牌戰略為核心,打造一流品牌銀行,促使我國銀行實現從品牌向名牌的跨越。

(一)依託文化「外化」鮮明的品牌形象

創立著名的品牌離不開文化的沃土,文化是創造強勢銀行品牌的基礎。如果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能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必然會「外化」為更鮮明的文化品牌形象,並對社會公眾產生更大的品牌魅力。具體到操作層面,首先,要樹立文化的觀念。品牌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具有文化底蘊的品牌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其次,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牌文化。最後,從小處做起,從平時做起。因為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和歷史的積累。一件更有吸引力的產品、一個更加真誠的微笑、一次更快捷的服務,都可能在客戶心中沉澱下來,成為銀行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二)差異化品牌定位創造品牌核心價值

差異化的定位能夠增加競爭者模仿的成本和難度,吸引特殊的客戶群體形成品牌忠誠,創造品牌的核心價值,是品牌戰略的精髓。我國商業銀行根據當今市場環境的差異性和競爭階段的特殊性,可以選擇以下定位策略:

1、創新型定位策略。我國銀行供給市場上產品的單一性既對創新提出了要求,也隱含著創新的巨大空間。將創新作為品牌定位的重要策略,是因為創新能給品牌帶來在同類產品中領導者地位的機會,而市場的規律是幾乎一切的優勢都歸之於領導者,客戶將更傾向於購買領導品牌。

2、求異型定位策略。亦即產品差異策略。中小商業銀行由於實力和客戶資源的弱勢,可以通過銀行形象、產品特性、優質服務等形式,努力創造產品特色,以便將自己的產品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使客戶建立起品牌偏好與忠誠。

3、演進型定位策略。在我國銀行產品市場發育尚不夠成熟導致產品數量較少的現實條件下,對現有產品的微小變革都會使其向前演進一步,吸引客戶的眼球,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完善組織結構,形成整合的戰略性管理

建立專門的品牌管理部門,對於商業銀行推行品牌戰略至關重要,因此,銀行應該加快完善自己的組織結構,適應新的競爭環境的要求。專門的品牌管理應該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建立戰略性的品牌管理機構,專業負責整個銀行的品牌運營,這是提高品牌管理水平的制度保證;二是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品牌經理,負責銀行的品牌戰略決策,這是提高品牌管理水平的人才保證。

(四)服務與創新維護品牌生命

品牌產品的推出只是品牌戰略的開始,而對品牌的維護才是品牌戰略的關鍵,是品牌生命力能夠持久的基礎。對於商業銀行品牌的確立,這種維護就是提供情感滲透的服務和不斷創造新的產品去詮釋品牌的靈魂。

高水平的服務是維護銀行品牌的必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服務業中服務不僅指態度,每一個環節都是在做服務,而且是需要情感滲透的服務,所以,銀行服務應該有更高的標准。從內心出發,透過各個環節,向客戶提供優良的服務,展現銀行的形象,維護銀行的品牌。具體來說,不僅僅指前台的服務效率、熱情、規范,還要包括服務網點的便捷性,營業廳的檔次感、空間大小、服務信息,前台監控設施的完備性,咨詢問題時得到答案的及時性和確定性,輔助設備運行的穩定性,銀行管理者在公共場合的形象,等等。

銀行創新產品的推出有利於對品牌的反復強調,保證品牌的生命力。首先,銀行在創新產品的時候要注意產品對品牌風格的繼承性和延續性,這樣才能使新產品達到繼續詮釋品牌理念的目的。其次,要建立健全創新產品開發和推廣的運作機制,實行品牌項目責任制。第三,產品創新要始終面向市場和客戶。建立品牌和產品創新的目的都是為了擴大市場,吸引客戶,所以,產品創新必須圍繞市場、圍繞客戶進行。

此外,商業銀行在品牌建設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注重品牌整體打造,從產品的研發、設計、包裝、廣告投放、新聞發布、戶外營銷、宣傳推廣等環節整體規劃,提升整體品牌形象。

注重品牌產權保護,從品牌經營、法律和社會保護等多方面維護銀行的品牌權益,採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制止對品牌形象的侵權行為。

注重品牌營銷危機管理。針對可能會影響品牌的突發事件,制訂周密的應對方案,最大限度維護品牌形象。

閱讀全文

與服務金融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秀融資租賃工資 瀏覽:396
建行貴金屬一手黃金多少 瀏覽:841
理財年化收益高的產品 瀏覽:636
老一角的硬幣回收價格表 瀏覽:510
金融公司類型 瀏覽:85
民生加銀家盈理財月度a收益 瀏覽:371
金融機構違反保密案例 瀏覽:761
鮮榨果汁融資 瀏覽:249
理財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 瀏覽:263
宋清華潤集團 瀏覽:892
建設銀行貸款在線申請 瀏覽:795
服務金融發展 瀏覽:461
臨淄區對外融資 瀏覽:96
黃金儲備是外匯嗎 瀏覽:653
理財收益測算 瀏覽:732
平安口袋銀行怎麼關閉工資理財 瀏覽:955
房地產迎來直接融資時代 瀏覽:79
mt4外匯交易技巧 瀏覽:450
融資新途徑 瀏覽:452
2015年11月港幣對人民幣匯率查詢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