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問下棉花期貨如何計算漲跌收益
最小變動5元,就是說最少也是17150漲到17155,不可能17153或17154,因為最少一次也要漲5元。
漲了50就是每噸漲50,1手5噸,也就是說你最少1次也要買5噸,如果漲了50就是你最少一次賺50*5=250元,這里和最小變動價位
沒關系
的,因為已經是價格變化以後的了。
當然賠也要賠這么多,賠時還要涉及
保證金
的問題,更復雜些。
㈡ 棉花期貨 多少倍杠桿從600萬做到20億
河北穩升為您服務。
你說的是林廣袤的經歷吧。
從600萬到20億大致是兩個階段,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一般期貨合約的杠桿大約在10倍,林在2010年時隨著棉花期貨暴漲是不斷加倉到極限3萬手的。而2011年的空單顯然並沒有那麼極端。
㈢ 新疆棉花成本問題!
你說的可能是兵團吧,政策再好,也需要人的落實,什麼東西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吧?
你所謂的合理是從你自己的從發點考慮的,但是政府是從大眾的出發點考慮的,比如你所說的塑料薄膜,棉花種子,這些廠家不盈利怎麼運做,拾棉花的費用,好象應該是自己和拾棉花工人協商吧?難道讓工人免費或是特別低廉給你拾棉花?人家工人不需要洋家戶口么?
「新疆真的是一個國家管不到的地方嘛」,這話說的也太不負責了,新疆的惠農政策只比內地多,不比內地少,比如糧食補貼,小麥補貼,貧困戶補貼,抗震房建設資金等等,很多的,08年僅小麥補貼就是97元/畝,今年受世界經濟的影響,政府為了給予農民最大的幫助,小麥補貼大概在100元以上
現在的世界是相互聯系,既然你知道金融危機也影響了中國,那麼物價上漲你也應該可以理解,政府不是正在逐步解決呢么
至於你所說的「農用機車全部由連隊裡面壟斷,根本就是任意胡亂定價格!」應該找你們相關上級部門反映
市場是相互聯系的,棉花成本高也會影響棉花的價格
㈣ 林廣茂做棉花期貨為什麼賺了220倍當時棉花價格不也就漲了1倍左右嗎
這次交易他承擔了很大的風險,這大概是這次交易的不好之處;
起始資金是版600萬,價格從16600上漲到32000,最大權持倉30000手;他不斷利用浮盈加倉;才能賺220倍;當時棉花行情十分的配合,只要稍微回調大一點,這次交易的結局很可能改寫;
我們知道30000手棉花即使在最低價格16600買進,保證金也需要16600*5*30000*0.05大概為1億3000萬(起始本金只有600萬);所以他肯定利用浮盈不斷進行逆金字塔加倉,所以十分危險行情稍不配合可能會賺的很少;他說他本性好賭可見一斑;而且他也承認這次交易他一度浮虧百分之六十;我們回頭看其實這種基本沒有回調的上升行情都能浮虧這么多,也說明他的交易方法風險很大;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成功了;也不能否定我們在不知道結果之前這筆交易成功的概率;事情沒有發生不代表它發生的概率為0
㈤ 期貨棉花2020年7月交易量為什麼少
棉花的主力合約,在 1、5、9 三個月,其他月份,都是比較少人交易,其中原因跟農產品收成、播種、庫存、保質、推陳出新、企業資金運轉周期等等有關系,而長期以來,大部分人在這些月份的上達成了一個共識,都在這些合約上交易,交易的人多了,持倉的人多了,就變成了主力。
但好像 銅、鋁、錫 等等的有色金屬,都是每個月連續活躍,因為這些不存在短期的保質問題。
以上是本人愚見,僅供參考
㈥ 棉花期貨當月連續為何比現貨高近1000元
這個有莊家的思路有關,這個不能說,現實市場是多少錢,他在期貨市場就是多少錢,
如果抱這種想法,那你做期貨就會經常套~
㈦ 棉花收購企業成本怎麼算
棉花是要分等級的,所以你可按品級的不同也就是價格不同做一個提取進項稅的明細表:項目有品級長度、數量、收購金額、提取比例或稱稅率、牌價金額(現在是按收購額的13%)提取進項稅額的。牌價金額(就是你說的成本價)。進項稅額+牌價=收購額。然後你用這個表做會計分錄:借:庫存商品(皮棉或籽棉)A元,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B元,貸:庫存現金C元。這個A元就是你說的成本了。(註:C=A+B)
成本是收購價減去進項稅額的。至於你說的銷項、進項,留抵是在計算應交增值稅時才用考慮的。
不要加權平均,要按品級入帳計算成本啊!
㈧ 棉花期貨的盈虧如何計算
如果需要加倉 補倉,我可貝融投資 找我就是了 資料有聯系!
㈨ 棉花多少錢一斤做一個被子要幾斤棉花成本多少錢
根據質量不同有13元/斤的。有15/斤的。還有包裝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前幾天剛買的,我買的是15元/斤的。棉花是地產的。有新疆的還貴在17元/斤。我沒有買我看著質量跟地產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