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收購融資較之傳統的企業融資方式而言,具有不少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一是籌資企業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資金便可以獲得較大金額的銀行貸款以用於收購目標企業,即杠桿收購融資的財務杠桿比率非常高,十分適合資金不足又急於擴大生產規模的企業進行融資;二是以杠桿融資方式進行企業兼並、改組,有助於促進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行企業兼並、改組,是迅速淘汰經營不良、效益低下的企業的一種有效途徑,同時效益好的企業通過收購、兼並其他企業能壯大自身的實力,進一步增強競爭能力;三是對於銀行而言,由於有擬收購企業的資產和將來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因而其貸款的安全性有較大的保障,銀行樂意提供這種貸款;四是籌資企業利用杠桿收購融資有時還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益,這種收益主要來源於所收購企業的資產增值,因為在收購活動中,為使交易成功,被收購企業資產的出售價格一般都低於資產的實際價值;五是杠桿收購由於有企業經營管理者參股,因而可以充分調動參股者的積極性,提高投資者的收益能力。
2. 金融杠桿是什麼意思
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內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容,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
3. 市場融資杠桿率過高是什麼意思
融資杠桿過高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融資的時候,需要一定的資本,然後就可以借到高額的貸款。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看好一個項目,如果出5元錢,然後借95元,就是用5元撬動了100元的投資,杠桿20倍。這種情況下如果出風險的話,可以看到,杠桿越大風險越高,波及面越廣。於是貸款方開始不願意給這么高比例的杠桿出資,要求借款方多出資本金。
所以杠桿收購融資是以企業兼並為活動背景的,是指某一企業擬收購其他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時,以被收購企業資產和將來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從銀行籌集部分資金用於收購行為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
(3)小貸融資杠桿擴展閱讀:
市場融資杠桿率過高的危害
1、過高的杠桿率、加上經濟大環境的下行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和危害不言而喻,溫州、紹興等地不斷有老闆因無法還貸而跑路,企業因此而破產。這些貸款有來自於銀行,也有來自於民間借貸,甚至是高利貸。這樣的企業負債率肯定在100%以上。
2、資金的高杠桿在短期內快速推高股價和指數的同時,也隱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在高杠桿不能持續的情況下,稍有風吹草動,高杠桿的資金就會迅速從股市撤退,從而引起股價和指數的急劇下跌。因此,股市的火爆行情,有時與股市的暴跌甚至崩盤如影相隨。
3、藉助於高杠桿來投資股市的交易模式和行情走勢很難具有持續性。更何況,各路加杠桿或拆借入市的資金中難免有違規或打政策「擦邊球」的情況存在,一旦強化監管,這類資金將不計代價撤離股市,加劇股市的大起大伏。
4. 什麼是杠桿借貸(Leverage)拜託各位大神
杠桿收購是指收購者用自己很少的本錢為基礎,然後從投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籌集、借貸大量、足夠的資金進行收購活動,收購後公司的收入(包括拍賣資產的營業利益)剛好支付因收購而產生的高比例負債,這樣能達到以很少的資金賺取高額利潤的目的。 杠桿收購融資是以企業兼並為活動背景的,是指某一企業擬收購其他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時,以被收購企業資產和將來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從銀行籌集部分資金用於收購行為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
5. 什麼是杠桿借貸
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版果是權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
6. 什麼是「杠桿貸款」,他對於金融機構的作用怎樣的
何為杠桿貸款?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杠桿收購(簡稱LBO)。杠桿收購通常指私募公司通過大額舉債的方式來收購公司,而自己只投入一小部分的資本。這些債務通常由銀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來提供,其數額可高達收購價的90%。杠桿貸款在此情形下應運而生。其游戲規則並不復雜,私募公司通常會選擇一些在成熟行業,具有穩定現金流的公司,通過向銀行融資買下該公司,並抬高其負債率,以達到提高內部報酬率和稅盾的目的。而銀行則把這些貸款賣給對沖基金、擔保貸款憑證 (CLO)等,以轉移風險。
在去年次貸危機爆發前,LBO曾一度輝煌,5月份歐美杠桿貸款交易量超過1000億歐元;但在7月次貸爆發後,交易量下滑到不足100億歐元。據標准普爾統計,2007全年歐美杠桿貸款的交易量達到了近7500億美元,這是自2003年來的最高峰。其中由銀行提供的3000億美元由於信貸危機,二級市場的疲軟無法消化,以致出現所謂的貸款堵塞。雖然目前這一狀況有所緩解,但實質問題並沒有解決。因為銷售出去的只是一些風險小的資財,而風險大的仍留在銀行手中。這一切恰恰證明了杠桿貸款存在與次貸泡沫一樣的問題:流動性危機。
雖然,次貸主要面向個人而杠桿貸款主要面向公司,但兩者猶如孿生兄弟一樣相似:兩者都擁有很高的貸款額度價值比,通俗點說,是指貸款者承擔的風險大;對於次貸,個人只需付利息,杠桿貸款雷同,比如一些一次還本貸款(bullet loan),公司只要付利息,而本金則可以等到八九年後付清;在次貸里有抵押貸款再融資,是指用新的貸款來替代舊的貸款,而這在杠桿貸款被稱為紅利再融資,如果公司在債務到期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償還,就可以通過此手段來延期;最後,次貸與杠桿貸款最相近也最致命的地方就是維持其存在的大前提:次貸在藉助便宜信貸來買房並假設房價會不斷上漲;而私募也在利用銀行的低利率並假設經濟永遠不會蕭條。
作為次級貸款的難兄難弟,杠桿貸款恐怕將要重蹈次貸的覆轍,因為維持其生存的環境和前提已經慢慢消失。就當前看,全球金融業動盪不安,相信銀行會加強貸款政策管理,而世界經濟增長減緩也逐級成為事實,如果公司無法保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高額利息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估計到2008年將有1500億美元的杠桿貸款到期,雖然公司可以用各種金融手段來延緩問題的到來,但常言道: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提前消費明天的後果,恐怕就要在今天償還了。
7. 股票融資的杠桿能是幾倍
10倍杠桿的說法並不準確,只是一般來講多數的融資租賃公司的資產規模(放貸規模)相當於自有資本(注冊資本)的10倍左右,但這要和融資租賃公司的經營思路有關,保守的公司有點只有3~5倍,激進的公司有15倍甚至以上;
在融資租賃公司,一般的資金運轉模式是先用自有資本放貸,再將應收債權抵押給銀行進行融資,獲取一定比例的貸款(50~100%不等),然後有繼續對外放款和融資。
如果銀行抵押貸款的比例是80%,那麼僅這項的杠桿就是1/(1-80%)=5倍,再加上其他一些融資渠道(股東集資或債權或股票),就可以達到10倍的杠桿。
投資者要想辦理股票典當,可以通過電話或親臨典當行洽談。雙方達成一致後,投資者需帶上身份證、股票賬戶卡、前一日股票交割單到典當行辦理有關手續、簽訂典當借款合同,然後辦理相關手續。
典當股票的品種有一定的要求:全流通A股、限售股、法人股票典當融資,客戶典當股票的及當期內不得持有及交易股票權證、*ST股、ST股、B股、未股改的S股、第一天上市的N股。
公司對典當股票市值將設定警戒線和平倉線,市值低於警戒線將通知客戶現金補倉,達到或低於平倉線將對股票進行平倉,同時股票典當借款合同終止。
8. 在銀行貸款時,他們所說的杠桿交易到底是不是騙局
杠桿貸款是銀行對個人投資與外匯提供的一種融資貸款。利用這種外匯投資貸款,客戶要在銀行存入一定數量的定期存款,這種定期存款也稱之為「原始保證金」,其作為客戶向銀行借入資金的抵押品。客戶借入資金的信用額度一般是原始存款的5至10倍,客戶從銀行提取的貸款總額不能超過銀行給他的這個信用額度
杠桿交易由於保證金(該筆小額資金)的增減不以標的資產的波動比例來運動,風險很高。譬如用5塊錢投資買進100塊錢的標的資產,如果資產增值5塊,漲到105塊,那麼你的保證金就變為5+5=10塊,也就是將5%的漲幅通過杠桿交易變成了100%的盈利,也就是20倍的杠桿。如果資產減值5塊,跌倒95塊,那麼你的保證金就變成5-5=0,也就是5%的跌幅通過杠桿交易變成了100%的虧損。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高風險的杠桿交易。但其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杠桿之外,就是買空賣空的誘惑。
9. 杠桿融資的簡介
杠桿收購融資是以企業兼並為活動背景的,是指某一企業擬收購其他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時,以被收購企業資產和將來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從銀行籌集部分資金用於收購行為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在一般情況下,借入資金占收購資金總額的70%-80%,其餘部分為自有資金,通過財務杠桿效應便可成功的收購企業或其部分股權。通過杠桿收購方式重新組建後的公司總負債率為85%以上,且負債中主要成分為銀行的借貸資金。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日益朝著集約化、大型化的方向發展,生產的規模性已成為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重要條件之一。對企業而言,採用杠桿收購這種先進的融資策略,不僅能迅速的籌措到資金,而且收購一家企業要比新建一家企業來的快、而且效率也高。
10. 金融杠桿(leverage)是什麼意思
金融杠桿(leverage)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
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其實最安全的方法是將收益預期盡可能縮小,而風險預期盡可能擴大,這樣做出的投資決策所得到的結果則必然落在您的預料之中。
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必須要考慮到這方面的事情,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須要面對提前出局的下場。
(10)小貸融資杠桿擴展閱讀:
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徵有以下幾個:
1、不確定性:影響金融風險的因素難以事前完全把握。
2、相關性:金融機構所經營的商品—貨幣的特殊性決定了金融機構同經濟和社會是緊密相關的。
3、高杠桿性:金融企業負債率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隨高度金融風險。
4、傳染性:金融機構承擔著中介機構的職能,割裂了原始借貸的對應關系。處於這一中介網路的任何一方出現風險,都有可能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甚至發生行業的、區域的金融風險,導致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