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幣匯率制度 為何 選擇盯住美元
誰叫人家美國牛呢,世界都是以美元結算為主。
『貳』 盯住美元匯率制度是什麼假如美元匯率下跌,咱們盯住美元,是升還是降
由於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因此由中國人民銀行目前根據國內外金融形勢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參照美元指數走勢來確定,05年起人民幣在國際金融環境中造成升值趨勢,如今基本上梆定美元,匯率在1:6.61-1:6.68波動。
末來人民幣因促進出口需要貶值,但是又防外資出逃,因此我想很難達到貶值的目的。
『叄』 人民幣與美元匯率過低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升值問題確實是一個復雜而現實的問題,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審時度勢,把握好利弊,才能有理有力有節地從容應對。人民幣適度升值的正面效應在於:
■有利於繼續推進匯率制度乃至金融體系的改革。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更具靈活性,與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有利於解決對外貿易的不平衡問題。由於實行單一的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使中國產品始終保持著「廉價」的優勢。在多數國內企業可以承受的幅度內,人民幣適度、小幅升值,表明中國不惜犧牲自身利益為貿易夥伴著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有利於降低進口商品價格,也可以降低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升值可以降低部分進口商品的國內價格,惠及國內消費者。同時,由於很多出口企業實際是「兩頭在外」企業,出口產品的原材料多來自國外,人民幣升值後,企業進口同樣美元單位的貨物可以少支付人民幣,實際上是降低了生產的成本。
■有利於降低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的成本,促使更多的國民走出國門。近年來,走出國門看世界的同胞越來越多。國人出國有一個習慣,就是把商品價格折算成人民幣看看值不值,結果是太不值。而人民幣適度升值,則意味著我們手裡的錢將更值錢。
■有利於促使國內企業努力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我們的企業長期以低價格佔領國際市場的做法,實際是自相殺價競爭的結果,減少了自己的收益,讓外國進口商漁翁得利。升值後如提價,可能失去市場;不提價,可能增加虧損。因此,只能提高生產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競爭力。
■有利於減少國外資金對國內的購房需求,減少房地產泡沫。升值抬高了外資在中國大陸的購房成本。如果外來的需求減少,無疑會緩解所謂供不應求的局面,給虛火發燒的國內房地產市場降溫,對降低房價產生正面效應。人民幣過快升值的不利影響在於:
■將在一定時期內降低企業的盈利空間,使競爭力和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下降,導致出口減少。雖然目前我國的外貿順差又創了新高,表明出口未受到實質影響,但來自企業方面的呼聲也日漸強烈;
■將加劇某些國內領域的競爭。一些出口產品的生產廠家會加入國內市場競爭的行列,使本已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慘烈。在優勝劣汰的原則下,某些企業就可能倒閉;
■將可能造成某些領域的生產相對過剩。如果食品、服裝、文化用品、日用百貨等出口商品有40%~60%轉移到國內市場,必然造成某些商品一定時期內的供過於求;
■將加劇就業壓力,特別是會導致許多農民工失去工作。而美國等國的進口商減少進口,當地百姓可能轉而使用本國產品,從而會增加他們本國的就業;
■將增加外商在華投資的成本,利用外資可能會呈現逐漸下降局面。特別是非出口創匯型的外資企業,不能享受升值給進口原材料帶來的益處,卻凈增加了投資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減少了盈利的空間;
■將導致海外遊客在大陸旅遊的花費增加,使來華旅遊者及旅遊創匯減少。旅遊者或者要多支出,或者要降低旅遊期間的消費標准,這都可能使他們轉往其他國家或地區旅遊。
人民幣過快升值並非只對中國帶來負面影響。在國際間經濟往來及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有利和不利的影響都是雙向的,一方的動盪也會引發另一方的不穩定,特別是當貿易的一方對另一方產生一定程度依賴時。所以,如果國內企業、行業的出口因升值而減少,很難保證我們的貿易夥伴會毫發無損。升值壓力過大的直接後果就是,歐美很多國家的許多百姓難以享用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無論是轉而使用本國產品,還是使用其他國家的替代品,都可能導致本國物價水平上升,居民消費支出增加,實際生活水平下降。
『肆』 請教:以前中國的貨幣政策為什麼一定要盯住美元不盯住美元不行嗎謝謝…
1、應該是匯率政策吧;
2、原因很簡單:追求穩定,防止匯率發生大幅波動。匯率大幅波動的危害很大,尤其是當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還比較脆弱的時候,一方面匯率過分波動,該國貨幣極有可能成為對沖基金或者其他游資狙擊的對象,利用波動進行套利交易,最終受到傷害的往往是本國人民。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本身的金融體系很不完善,而且本身的外匯儲備又少,一旦匯率市場化推行過快,本國貨幣的匯率就會發生大幅波動,這樣很容易被國際對沖基金炒作,本國可憐的外匯儲備根本不足以維持匯率穩定,結果貨幣崩潰,金融危機一觸即發。另一方面,匯率過分波動對本國的進出口業務有很大的影響,本國貨幣的過分升值或者貶值會給進出口商造成巨大的交易成本。
3、以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元也是國際通用貨幣,這兩者決定了美元的匯率是非常穩定,人民幣需要穩定,那選擇美元無疑是最佳選擇。
4、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不再盯住單一美元是因為近年來歐盟成了可以同美國相匹敵的經濟體,而且歐元的流通范圍是大大增加,它也滿足了人民幣保持匯率穩定的條件,所以這一攬子貨幣裡面除了美元,還有歐元、日元等。更富彈性的原因是因為我國的金融體系也有一定發展,金融自由化也在陸續開展,匯率稍微放開一點也是相適應的。
5、盡管2005年7月21日後我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是實質上還是盯住制度,只是幅度范圍有所擴大,盯住的目標不在僅僅是美元,而是一攬子貨幣。總之人民幣的匯率政策是與我們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體系的發展相匹配的,也是與時俱進的。
6、要明白的是,盯住制度並不是說採用行政手段,國家規定多少就是多少,是要靠市場手段去調節的。比如人民幣升值過多,說明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需求比較多,那央行就可以通過購買美元或者歐元的方式增加人民幣的供給,同時增加美元或者歐元的需求,這樣人民幣的匯率就會下降了。所以說維持貨幣的穩定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即足夠的外匯儲備,否則的話,即使一國央行宣傳要盯住某一貨幣也不會有人相信。亞洲金融危機時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外匯儲備有限,根本無法阻止對沖基金的炒作。那時候香港同樣受到狙擊,但是卻損失極小,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祖國有強大的外匯儲備,對沖基金玩不起,自然就放棄香港了。
PS:你可以去中國人民銀行的官網去看看人民幣的匯率改革歷程。
『伍』 請問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的利弊是什麼謝謝
人民幣釘住美元匯率制度盡管可以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降低了經濟、社會成本以及匯率風險,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諸如貨幣政策有效性受到"侵蝕",匯率制度內在不穩定性更趨明顯,以及易於誘發潛在的金融危機和成就國際社會的口實等問題
『陸』 盯住美元匯率政策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盯住是一種固定匯率的另一種形式,只不過較為緩和,我的理解是你問的是我國目前的盯住貨幣籃子,那就是與幾種貨幣的加權組合掛鉤。相對而言當貿易夥伴比較分散時適合採用這種方式。比如如果中國對美貿易佔80%,那當然應該用盯住美元,但如果對美40%,對日本%30,對歐元區20%,那就應該用一攬子貨幣。
『柒』 人民幣匯率制度存在哪些優缺點
現行匯率制度的正面效應分析
匯率制度由之前的固定匯率機制向浮動匯率機制轉變後帶來了一系列正面效應:
1、富有彈性。相比於之前的釘住單一美元的制度現行匯率制度更具彈性且經常波動,一籃子貨幣中貨幣的相互波動可能部分被抵消,因此,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壓力實際上較之原來是下降了,
有利於穩定匯率預期。同時保留了央行對調節匯率的主動權和控制權,有效的規避世界上其他貨幣的匯率變動給人民幣帶來擊由此引發的結構失衡,從而增強了我國應對投機壓力的能力。
2、與國際接軌。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不斷加快,我國同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也越來越密切。從單一盯住美元到參考一籃子貨幣的變化,更加符合中國經濟國際化、多元化的趨勢,使人民幣匯率制度日趨與國際接軌。
3、對市場反應靈敏。隨著我國匯率形成機制的日益完善、市場作用在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的靈敏反應促進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有利於間接融資企業的發展。
4、有利於以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現行匯率政策推動外需擴張,帶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
三、現行匯率制度的負面效應分析
在看到現行匯率制度的優點的同時,也必須正視其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六方面:
1、限制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根據著名的「三元悖論」,在開放經濟條件下,資本自由流動、
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三者不能同時實現,最多隻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
實現匯率的穩定性目標是我國政府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那麼在資本自由流動和貨幣政策性獨立性兩個目標中,只能「二選一」。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決定了匯率變動不能充分反映外匯市場供求狀況的變動,而是根據籃子中貨幣之間的匯率來被動調整的,是中央銀行被動干預的結果。
因此,目前的匯率制極大地限制了我國實行貨幣政策的能力,並加劇了宏觀經濟的波動。
2、匯率基本上不能發揮調節國際收支的經濟杠桿作用。匯率的變動可以起到影響一國國際收支的作用,因此它可以作為調節一國國際收支的經濟杠桿。但在我國現行的匯率決定機制下,貨幣的比率被基本固定,而且匯率的波動范圍被限制在央行規定的一定幅度之內,從而使得匯率基本上失去了調節國際收支的經濟杠桿作用。
3、匯率調整缺乏准確依據,且維持成本較高。在匯率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時,這一市場十分狹窄,而且僅限於由經常項目中的貿易項目派生出的外匯供求,但由於信息不對稱中央銀行無法獲取准確定價所需要的完全信息。
此外,維持現行匯率制度增加貨幣政策靈活操作的難度,其總維持成本較高。
4、推遲了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由於在固定匯率制下,政府需要運用宏觀經濟政策保持資本項目基本平衡,那麼就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
5、弱化了企業的風險意識。現有匯率制度約束了匯率變化的靈活性使人民幣匯率的經濟杠桿功能被弱化,也淡化了交易主體的風險概念。如果人民幣僅是小幅波動,企業通過適當的內部調整就可以應對匯率變化,但未通過運用金融市場工具防範和化解匯率風險,因而,企業缺乏匯率風險意識和規避匯率風險的能力造成了風險的累積而這些風險的累積是引發金融危機的重要隱患。
由於人民幣匯率相對固定當國內外利率出現差異時便導致了單邊無風險套利機會的出現。盡管在我國實行資本項目管制的情況下這種套利存在一定的成本但當套利收益超過套利成本時套利會通過非法逃套匯等形式進行這就增加了資本項目外匯管理的難度。而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的相對固定增加了無風險套匯的機會也使投資者可以在國內以較低的價格收購產品在國外銷售後換取外匯
再兌換成人民幣, 人民幣匯率的相對固定保證了這種投機行為無風險從而增加了無風險套利機會。
6銀行風險增加。雖然間接融資企業對匯率的敏感性強於對利率的敏感性,但是對浮動匯率制下的市場波動適應性較弱。這些企業向銀行的借款並不會隨利率的升降而出現大幅變化,但是企業經營國際貿易的收益卻會隨匯率的變化而波動。企業還貸不確定性增加,銀行貸款回收率下降,貸款風險增大,呆賬壞賬增加,銀行利潤率和收益率隨之下降。
『捌』 人民幣為什麼要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為什麼不單一盯住美元呢
管理浮動匯率制:政府採取有限的干預措施,引導市場匯率向有利於本國利益的方向浮動。
首先,我國的經濟金融市場還不完善,宏觀經濟預期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金融市場還不是完善、有效的市場,還不具備健全的金融法規、高水平的監管隊伍、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良好的投資理念等條件。同時,在我國進一步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對宏觀經濟波動的預期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實際對外開放的程度也比較低,不能過高地依靠匯率對經濟增長的調節作用。因此也就不適宜採用完全浮動的匯率制度。其次,我國的經濟自由化程度還比較低:我國在貿易領域、投資領域還存在著較多的管制,人民幣利率還是非市場化利率。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價格就不能真實反映市場供求,因此貨幣當局需要對這種狀況進行及時糾正,即所謂的有管理就十分必要。再次,目前人民幣還未實現資本項目下可兌換,因此也就不宜採取完全浮動的匯率制度。但是,面對日益頻繁的國際資本流動,特別是我國融人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從長期來看,放鬆對資本流動和外匯管制是必經的過程,而且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國大部分都採用了靈活的匯率制度,因此我國採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是科學的正確的選擇。
「盯住某一貨幣」型不存在匯價波動的幅度問題,即使有波動,其幅度也極小,一般不超過上下限1.0%。目前相對於一種貨幣有限度的浮動的國家有四個。 針住一組貨幣浮動:稱聯合浮動或整體浮動,是指一些經濟關系密切的國家組成集團,在成員國中的貨幣之間實行固定匯率並規定波動幅度,對其他國家貨幣則實行聯合浮動,即浮動幅度保持大致一致。
依賴於單一貨幣對中國現階段的和長期發展來看都是不合理的,單一盯住一種貨幣會使我國經濟發展受到局限(雖然從短期來看可以避免高頻率浮動造成的資金不穩),中國經濟現階段和長期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獨立,多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