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我國聯系匯率制度內容

我國聯系匯率制度內容

發布時間:2021-09-02 04:04:22

Ⅰ 聯系匯率具體意義是什麼

聯系匯率制(英語:Linked exchange rate)是固定匯率制的一種,即將本幣與某特定外幣的匯率固定下來,並嚴格按照既定兌換比例,使貨幣發行量隨外匯存儲量聯動的貨幣制度。如果所聯系的貨幣是美元,也可稱作「美元化制度(dollarization)」。

特點:對本幣匯率穩定的更強承諾和更小的逆轉可能
優點:穩定了幣值,降低了市場的交易費用
缺陷:聯系匯率制被認為在金融危機到來時非常脆弱,例如:阿根廷在經濟危機的持續動盪中放棄了聯系匯率制,大幅下調了官方匯率,並引進了雙重匯率制。
中央銀行採用聯系匯率制,無法發揮最終貸款人的作用,不能通過放寬貨幣政策提供流動性,也不能直接融資來支援陷入問題的商業銀行,實際上把貨幣政策的決策權讓給了所聯系貨幣的管理當局。
聯系美元的情況下,經濟美元化,中央銀行損失本幣發行、本幣需求增長和本幣存量利息這三項鑄幣稅收入。

Ⅱ 我國的匯率政策有哪些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主要內容
我國人民幣現行匯率制度概括起來說就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指的是匯率生成機制是由市場機制決定的,匯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的;單一性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價適用於外匯指定銀行(中資與外資)進行的所有外匯與人民幣的結算與兌換,包括經常項目收支和資本項目收支,適用於中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收支往來;適用於居民與非居民的交往活動。總之是適用於所有交易范圍的一切外匯與人民幣之間的交易;有管理性主要體現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中央銀行設有獨立的操作室,當市場波動幅度過大,中央銀行要通過吞吐外匯來干預市場,保持匯率穩定;在零售市場上,中央銀行規定了銀行與客戶外匯的買賣差價幅度;而其浮動性:
一是表現為中央銀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價是浮動的;
二是各外匯指定銀行制定的掛牌匯價在央行規定的幅度內可自由浮動。

Ⅲ 一國兩制下,我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貨幣制度的基本內容分別是什麼

我國大陸貨幣制度的內容:1、信用貨幣;2、無限法償;3、無法定含金量;4、發行權集中於中央;5、貨幣單位;6、有管理的市場匯率、經常項目可兌換。

香港貨幣制度的內容主要有:1、上世紀70年代前,與英鎊掛鉤;2、1972年與美元掛鉤;3、1974年實行浮動匯率制;4、1983年實行聯系匯率制;

在一國兩制下,由於香港地位發生改變,新的貨幣制度正在醞釀中~~

Ⅳ 聯系匯率制度的特點

對本幣匯率穩定的更強承諾和更小的逆轉可能

Ⅳ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的內容和意義

聯系匯率制度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根據貨幣發行局制度的規定,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須得到外匯儲備的十足支持。聯系匯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貨幣政策目標,在聯系匯率制度的架構內,通過穩健的外匯基金管理、貨幣操作及其他適當的措施,維持匯率穩定。 聯系匯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龐大的官方儲備、穩健可靠的銀行體系、審慎的理財哲學,以及靈活的經濟結構。
有利影響
香港屬於小規模高度開放的外向型經濟體,商品及服務貿易總額約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倍,其中外資和外貿在經濟中佔有極大比重,經濟的增長往往受到各種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實踐表明,聯系匯率制度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當初「政治應急」的作用,而發展成為使香港能夠有效地承受來自外部的金融震盪和政治沖擊的經濟手段。 對香港而言,由於其典型的外向型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其經濟對外有著強烈的依附性,本地經濟的增長往往受到各種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種情況下,維持聯系匯率制度非常重要,香港能受惠於美國大致穩定的貨幣環境及其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貨幣政策,可以有效地減少國際貿易和經濟生活中的外匯風險,有利於各類長期貿易和合同的締結以及國際資本的積聚。在這種情況下,用港元釘住美元,穩定匯率,減少了國際貿易和經濟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匯風險,有利於各類長期貿易及經濟合同的締結及國際資本的匯集,從而給香港帶來了更多的利益和機會。這些也可以說是導致聯系匯率制度得以產生並持續下來的內在根源。但聯系匯率制度也有對香港的不利影響。
不利影響
首先,在聯系匯率制度下,貨幣管理當局不能推行獨立的貨幣政策,運用匯率變化作為經濟調節機制,與實施自由浮動匯率制度的情況比較,香港面臨競爭對手的貨幣大幅貶值或出口市場經濟衰退等情況時,香港的產品面臨競爭力下降的局面; 還有就是香港要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但由於香港與美國的經濟周期卻可能不一致,香港的利率水平可能會不大適應本地的宏觀經濟形式,港元利率短暫偏離美元利率,產生利率差,而利率差波動有時可能會影響貨幣穩定,甚至被投機者操控以圖利; 港元在貨幣上繼續與美元掛鉤,同時香港經濟和金融市場卻受內地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香港現行貨幣政策愈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不協調性,像熱錢湧入,息口差距擴大正是這種不協調性的集中表現。

Ⅵ 我國對待匯率的態度

調控宏觀經濟的經濟政策共有兩大類,即支出調整政策和支出轉
換政策。所謂支出調整政策是指凱恩斯理論所闡述的需求管理政策,
即通常所說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而支出轉換政策指能夠影響貿易
商品的國際競爭力,通過改變支出構成而使本國收入相對於支出增加
的政策,狹義的支出轉換政策則專指匯率政策。
一、先從我國的匯率政策方面考察目前我國名義上實行的是有管
理的浮動匯率制,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直都很穩定(自1994年匯
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動幅度不超過1%),而對其他幣種則
是隨對美元匯率的浮動而浮動,因此我國實際上是採用的單一釘住美
元的固定匯率制(即聯系匯率制)。
我國之所以採取這樣的匯率政策有著深刻的經濟背景:目前我國
經常項目對GDP的貢獻率達到了25%;而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達到了
50%。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採取固定匯率制,一方面有利於國內企業
避免國際貿易中的匯率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消除交易的不確定性,提
高交易的成功率。綜上所述,不難理解我國為什麼要實行固定匯率制
度。
二、從目前匯率政策的影響來考察(一)對各經濟主體的影響固
定匯率制度有利於穩定出口部門的預期,促進外貿的發展和外資流入,
但我國目前仍以出口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如果以企業的
出口換匯成本來分析企業的出口效益時,可以看出存在著出口貧困增
長的隱患,因此若要提高企業的出口效益,出口企業並不傾向於維護
現行的固定匯率制度,而主要應當從調整出口戰略著手。對各商業銀
行來說,目前黑市上美元兌人民幣的比例已經達到1:8.18,在這種
形勢下,銀行對固定匯率制度的態度不言自明。對中央銀行來說,單
一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削弱了貨幣政策的效力,同時也使中央銀
行承擔了巨大的外匯風險,影響了資源總體配置的效率。
(二)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我國長期以來保持著國際收支的順差,
但長期大量的順差也造成了我國沉重的外匯儲備壓力,而且目前的順
差中資本項目所佔比例過高,而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應是保持國際收
支的大致平衡,這就要求對國際收支進行調節,但我國目前的固定匯
率制度對此難以勝任。
(三)對外資的影響在利用外資方面,匯率是通過影響投資預期
收益來發揮作用的,匯率穩定不是吸引投資的必要條件,即使匯率經
常變動,只要投資者能夠找到有效的保值手段,或者能夠對未來匯率
變動作出合理預期,從而能夠要求投資收益中包含對匯率的適當補償,
仍然能夠有效吸引外資流入,因此從擴大外匯投資方面來看,也不是
要求必須保持固定匯率制度。
三、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現實和經濟目標考察
經濟增長率一直是我國政府最為關注的問題。在我國,經濟增長
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頭號政治問題。目前我國的經濟資源閑置
情況比較嚴重,這主要是指人力資源,而其他資源由於受各種瓶頸的
制約,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況且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資
源的利用空間將進一步加大,因此我國目前存在經濟增長的客觀條件。
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無非是四個方面: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
長和國際收支平衡。物價穩定在中國現階段基本實現,甚至個別地區
出現了通貨緊縮的苗頭;國際收支平衡應當主要靠支出轉換政策來完
成,這樣支出調整政策的目標就只剩下了充分就業和經濟增長,而經
濟增長包含著對各種要素的充分使用,因此充分就業的目標與之並不
矛盾,綜上所述,我國目前支出調整政策的主要目標就是經濟增長。
四、再考察在我國目前實行的積極的財政政策
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得的,採取這
樣的政策可以從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得到解釋。該模型專門論述了
在不同的匯率制度下兩種宏觀經濟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效
性。模型以資本完全流動作為分析背景,我國目前的外匯政策是經常
項目下基本可以自由流動,對資本項目控制相對較嚴格,但絕不是資
本無法流動,而且隨著我國外匯政策改革的深化,必然會實現人民幣
的可自由兌換和資本項目的自由流動,因此該模型對研究我國目前的
政策取向仍是適用的。我們以固定匯率制度下推行擴張的財政政策為
例進行分析:
推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目標肯定是經濟增長,其政策效果包括
兩方面:一是會導致產出增加;另一方面由於財政政策存在擠出效應,
將導致本國貨幣市場利息率的上升。在資本流動的情況下,由於存在
利差,則資本重新配置。外匯資本流入過多則會對本幣產生升值的壓
力,為達到國際收支平衡的經濟目標,貨幣當局將會動用本幣買進外
匯以抵消升值的壓力,這樣會擴大對本幣的需求,從而抵消擴張性的
貨幣政策原先擴張貨幣供給的效應。在這種情況下,擴張性的貨幣政
策效果遠不如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效果明顯。因此在固定匯率制度下,
財政政策相對有效得多。這樣就不難理解我國在當前的匯率制度下,
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原因。
在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中,如果實行的是浮動匯率制度,那麼
無論資本是否能夠自由流動,貨幣政策在提高收入方面都比財政政策
有效得多。分析方法同固定匯率制度下的情況。
前面已經論述過我國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度,因此為了實現經濟
增長的目標,我國必然會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
五、我國難以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從我國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自1997年以來我國經濟的增長率主
要是得益於政府支出的增長,而企業和私人投資由於擠出效應的影響,
一直比較疲軟。我國依靠的積極財政政策的空間是有限的。推行積極
的財政政策必然形成高額的財政赤字,國際上公認的赤字安全標準是
赤字/GDP應小於3%,而我國2002年度該指標已經達到3.004%,超過了
警戒線。對債務的考核指標是凈債務(顯性債務+隱性債務)/GDP應
小於50%,而我國當年的債務余額已經超過了當年的GDP。由此不難看
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已經難以為繼。
六、未來政策取向我國目前繼續推行積極財政政策的空間已經很
小,如果仍然要實現經濟增長,則只能轉而依靠積極的貨幣政策,而
貨幣政策要取得預期的效果,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只能放棄
釘住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這樣中國未來的政策取向應當是放棄目前
的聯系匯率制度,支出調整政策由主要依靠積極的財政政策轉向主要
依靠積極的貨幣政策。
綜上所述,我國未來的經濟政策取向是匯率政策發生改變,支出
調整政策改為積極的貨幣政策。

Ⅶ 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是什麼樣的制度

港元聯系匯率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香港特區的發鈔銀行(目前有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如發行港鈔,要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匯率向外匯基金(現並入金融管理局)交存美元,並換取「負債證明書」,作為港鈔的發行准備。(2)如發鈔銀行向外匯基金退回港鈔與「負債證明書」則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匯率贖回美元。(3)眾多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需要港鈔也按上述比價,向發鈔銀行交付美元領取港鈔;如退回港鈔,則按原比價,贖回美元。
上述聯系匯率規定的1美元:7.8港元的固定匯率只適用於發鈔銀行與外匯基金以及商業銀行等與發鈔銀行之間的發鈔准備規定;在香港外匯市場上的港元與美元的交易並不受此約束,匯率變動由是擦汗那個供求力量決定。
由此可見,香港特區實際存在兩種匯率,一種是發鈔銀行與外匯基金以及商業銀行等與發鈔銀行之間的發行匯率,也即1美元:7.8港元的聯系匯率;另一種在外匯市場受供求關系決定的市場匯率。

Ⅷ 聯系匯率制度的歷史

香港聯系匯率制的由來已久,是港元與其他貨幣掛勾的制度。港元於1935年12月至1972年6月期間,曾經與英鎊掛勾,1935年12月至1967年11月間,1英鎊可兌16港元,1967年11月至1972年6月,1英鎊則可兌14.55港元。1972年7月至1974年11月,則與美元掛勾,之後曾自由浮動。
1980年代初,香港面臨回歸談判問題,加上香港股市出現股災,市民對港元信心出現動搖,港元不斷貶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跌至 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布聯系匯率制度,港元再與美元掛勾,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穩定下來,聯系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聯系匯率制度依賴香港龐大的外匯儲備支持。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港元曾受到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資者大手買賣而造成匯價大幅波動,其後香港金融管理局決定投放資金穩定匯價,才使得7.8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得以維持。

Ⅸ 聯系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的區別我國採用什麼制度

我國實行政府管制下的浮動匯率制度。

閱讀全文

與我國聯系匯率制度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 瀏覽:140
信託份額代持協議書範本 瀏覽:40
理財投資怎麼算收益 瀏覽:534
長城vvv5價格 瀏覽:594
成都豐程鼎業是非法融資嗎 瀏覽:894
期貨量價時空理論 瀏覽:247
2015年香港平均匯率 瀏覽:560
騰訊通理財基金取出凈值如何算 瀏覽:95
淘寶客以什麼方式獲取傭金 瀏覽:624
薛瑞鋒興業信託 瀏覽:432
5倍股票杠桿利率 瀏覽:646
股票補一檔 瀏覽:264
保險公司理財可靠嗎 瀏覽:552
文化企業融資租賃案例 瀏覽:769
北京長峰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05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面試 瀏覽:571
公司金融te 瀏覽:500
單位開設外匯賬號百科 瀏覽:866
印度尼西亞外匯清算所是 瀏覽:103
潞安集團暖氣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