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學好杠桿和滑輪
杠桿滑輪很重要 中考力學壓軸題百分之百考
肯定先講杠桿
挑重點 只要記住怎麼畫力臂以及杠桿平衡條件 剩下的不重要
滑輪建立在杠桿上 省力原理不用聽 記住繞線方法 奇動偶定
5滑輪6滑輪的繩子數很難理解 記住奇動偶定
看著差不多 就往上套
學得差不多了 使勁做壓軸題
別的一般不考二者 壓軸題做爽了 選擇乃至填空最後一道 此類型題一出 口算解決
Ⅱ 杠桿和滑輪是甚麼
有個不動的定點,你拿一根棍子,壓住一頭,另一頭則動,這就是杠桿原理。而滑輪,就是一個圓輪,中間有個軸,就叫滑輪。 希望能幫到你
Ⅲ 八年級下物理題(有關杠桿和滑輪)
(1)第一行第四空:15 第二行第三空:2N 錯誤為:F1的作用方向不與杠桿垂直,那麼動力臂就不是4個刻度
(2)無圖11-8
(3)小猴的蘿卜重。因為小猴那段蘿卜較短,即動力臂較短(動力作用點分別為兩段蘿卜的重心)。小兔蘿卜較長,即動力臂較長。又因為小猴的與小兔的平衡,根據F1L1=F2L2,得出G小猴大於G小兔。
(4)無圖11-10
1·
2』升高1米。省距離。把圖倒過去看就是傳統的動滑輪,則此圖理解方法與動滑輪一樣,只是求得東西變了
3.如圖是克服摩擦力,所以阻力為摩擦力60N。有3股里在拉它,60的3分之1是20N。自由端要動的距離是他的3倍,時間一樣,所以速度為他的3倍,是0.9m每秒。
相信我的答案,我是物理尖子生,專攻奧物
Ⅳ 最近學了杠桿和滑輪組,覺得好難,誰告訴我怎麼對付這類題目
這好象是初二的物理把,
杠桿其實運用起來很簡單,只要你能正確的畫出它的力臂就行了,在考試時要細心題目所給的數據,就行了,然後典型的題目你們老師會講的,不用太過擔心.我當初也覺得很難,現在感覺就不同了
至於滑輪組的問題,這是比較難的環節,而且是考試比較重要的地方,在做題目時,首先要正確的辨別它是定滑輪還是動滑輪,在看清繩子的股數,利用公式就行了.
相信你可以學好的,那麼加油把~~~~
Ⅳ 關於杠桿和滑輪的知識點。。
杠桿 、滑輪知識點總結李偉志的工作室杠桿滑輪知識點總結
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 棒就叫杠桿。
2.什麼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或寫成 。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省力,但費距離。(如剪鐵剪刀,鍘刀,起子)
(2)費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 質是個等臂杠桿)
6.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8.實際滑輪組:機械效率η = W有用功/W總功 = Gh/Fs = G / nF,n為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
9.忽略繩重和摩擦的滑輪組:η =G物*h /(G物*h+G動*h) = G /(G +G動),
拉力:F=(G +G動)/n
Ⅵ 哪位詳細講解一下 滑輪和杠桿的關系
兩者都是簡單機械,有著省力和改變力的方向的優點,二者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不同點是滑輪能連續改變力的方向和大小,而杠桿則只能移動一定距離和方向
Ⅶ 杠桿與滑輪
如果用一個最大拉力是1000N的電機把100噸的東西提升1米,用杠桿的話,就必須要求杠桿很長,這樣內就不有利於現實容生活里的操作。用滑輪的話就可以很輕松的在原地就把貨物提起來了。主要是從操作性和佔用的空間考慮
Ⅷ 初三物理杠桿和滑輪組的知識點
杠桿: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的堅硬物體叫做杠桿
一、五要素: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1、支點:杠桿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2、動力:驅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滑輪組
:
F1=1/nG
s=nh
Ⅸ 怎麼樣講好杠桿和滑輪的課
請問你是什麼職業?
Ⅹ 杠桿和滑輪學不好怎麼辦
杠桿部分 1.要記住杠桿原理f1*l1=f2*l2 2.會找支點(那個不移動的點) 3.會做從支點到力作用線的力臂就行了
滑輪 部分 1.會畫拉線的繞法(最省力最後一根線過動滑輪)2.會數拉線的根數 3.會根據W總=Fs W有用=Gh 機械效率=W總/W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