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桿在水平面上傾斜的時候,為什麼支點兩邊的重力不相等
出現傾斜說明支點兩邊的受力不一樣。一邊大,另一邊小(前提是受力點到支點距離相等)。類似蹺蹺板。
Ⅱ 如果一個杠桿支點在中心,左右兩端放兩個重力相等的物體,用手將杠桿旋轉45度並使其靜止,松開手後杠桿
親,這是不會的
Ⅲ 杠桿兩端物體移動距離相等,還會平衡嗎
原來平衡時,F 甲 AO=F 乙 BO,
Ⅳ 杠桿平衡下支點受力大小如何計算是不是兩邊相同重量的物體,杠桿越長支點受力越大
杠桿平衡下 支點受到的力是 杠杠兩邊所受力之和 假設一個杠桿 兩邊 分別受到5N和10N的力 因為杠桿力臂原因達到平衡 支點的受力為15N 跟杠桿長短沒關系
Ⅳ 中間的支點到兩邊的距離是一樣的,是澄臂杠桿嗎
A、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故A選項錯誤; B、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和阻力方向可以相同,如:蹺蹺板,兩邊人的重力都是豎直向下的,故B選項正確; C、是杠桿繞某固定點轉動的點,所以C選項錯誤; D、杠桿分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所以使用杠桿不一定都是為了省力,故D選項錯誤. 故選B.
Ⅵ 兩個力作用在杠桿的兩端,使杠桿達到平衡,正確的關系是()A.這兩個力大小一定相等B.這兩力對支點
A、杠桿處於平衡狀態,說明F1L1=F2L2,因為力臂的關系不知道,不能確定力相等,故A錯誤;
B、杠桿處於平衡狀態,說明F1L1=F2L2,因為力的關系不知道,不能確定力臂相等,故B錯誤;
C、杠桿處於平衡狀態,說明F1L1=F2L2,F2L2一定,如果L1大,F1一定小,故C錯誤;
D、由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兩個力和力臂的乘積一定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Ⅶ 杠桿的支點承受的力是不是兩端力的總和
因為杠桿受力也要平衡嘛,所以支點受到的力肯定要和杠桿上的其它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Ⅷ 數學杠桿問題
左邊數量×左邊距離=右邊數量×右邊距離
左邊距離:右邊距離=右邊數量:左邊數量
支點到左右兩端的距離與左右兩端棋子的數量成反比
Ⅸ 一個杠桿上,兩個質量不同的物體掛在兩邊離支點相同的距離上,它們力臂相等么
相等的,即使因為質量不同杠桿傾斜,也是從支點做重力方向的垂線,是相等的
Ⅹ 杠桿的支點一定在用力點和阻力點之間對嗎
不對。
支點可以在動力點和阻力點的中間。如:蹺蹺板、天平等。
支點也可以在用力點和阻力點之外,有兩種。
1、阻力點在動力點和支點中間。例:堅果夾子,門,釘書機,跳水板,扳手,開(啤酒)瓶器,(運水泥、磚的)手推車。
2、動力點在支點和阻力點之間。例:鑷子,手臂,魚竿,皮劃艇的槳,下顎,鍬、掃帚、球棍。
(10)杠桿支點到兩端相等嗎擴展閱讀
1、要素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2、平衡條件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