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杠桿比率包括哪些
所謂"杠桿比率",簡單點說就是可以放大資金使用率,給你做個比方:如果放大100倍杠桿比率,你拿1W資金可以當作100W資金來用,什麼投資都有風險,賺錢機會越大,相對應的風險也約大,就目前看來,國內杠桿比率基本沒有啟動,在上海有小部分的試點.像國際上所謂的倫敦金啦,外匯啦,期貨啦等等...投資需謹慎,祝你事業順利,工作開心,家庭和睦
❷ 杠桿比率是怎麼算的
償債財務能力比率,衡量公司債務和普通營業收入,以反映公司償債能力。認股權證的吸引力在於它們可以小而廣。投資者只需投資少量資金,就有機會獲得與投資正數股票類似甚至更高的回報。然而,投資者在選擇權證時,往往會混淆權證的杠桿率與實際杠桿率。
當你不關注股票時,你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當你過度關注時,你也會有較大的損失。因此,投資者不僅要關注潛在收益,還要關注潛在風險,從而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平衡。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中,杠桿比率是指期貨或期權頭寸所代表的實際價值與為建立頭寸而支付的現金金額之比。杠桿率越高,單位市場價格變化帶來的利潤或損失越大,意味著投資風險越高。當趨勢有利時,它將獲得巨大收益;當趨勢不利時,它可能會損失所有資金。
❸ 杠桿比率公式
杠桿比率是正股市價與購入一股正股所需權證的市價之比,即:杠桿比率=正股股價/(權證價格÷認購比率)
杠桿比率可用來衡量「以小博大」的放大倍數,杠桿比率越高,投資者盈利率也越高,當然,其可能承擔的虧損風險也越大。"
杠桿比率反映的是直接買入正股或者買入認購證來「控制」一股正股各所需要的資金之比,即如果你用買一股正股的錢,究竟可以買到多少份權證。假設杠桿比率是10倍,就是以一股正股價錢,可以買到10份權證。或者說投入權證的資金為1000元時,對應所需控制正股的資金是10000元,反映了權證放大投資額的能力,但還不能反映真實市場中權證與正股的升跌比例關系,即放大投資收益的倍數。投資者若簡單以杠桿比率來衡量權證的潛在回報,結果可能會不正確
要預計認股證的升跌幅,我們應該看實際杠桿。實際杠桿是由杠桿比率及對沖值相乘而來:
實際杠桿比率 =對沖值×杠桿比率
透過實際杠桿,投資者可知道當正股升跌1%時,認股證的理論價格會變動多少個百分點。如投資者欲爭取較高的回報率,實際杠桿將提供較實用的資料。不過,投資者須注意實際杠桿的數據是假設其它因素不變(引伸變化及市場因素),而數據亦只反映正股價在短時間內變動時,認股證的理論變幅,所以投資者不要以為一隻提供10倍實際杠桿的認股證,其理論升跌在任何時間也是正股的10倍。
❹ 杠桿比率是什麼意思
外匯保證金迷你帳戶最大保證金率是0.5%(200:1杠桿),標准帳戶最大保證金率是1%(100:1杠桿)。 客戶可隨時調低杠桿比率。 在迷你帳戶中每筆交易最少的保證金約為$50, 而標准帳戶中每筆交易保證金約為$1000。 保證金例子: USD 為基礎貨幣的貨幣對 持倉保證金 = (合約大小 / 杠桿比率) 假設您在一個迷你帳戶有$500。 如要計算交易8手(80,000USD)USD/JPY所需的持倉保證金,只需用交易量除以杠桿(80,000 / 200 = 400)。即這筆交易所需的持倉保證金為$400,這樣帳戶余額還剩$100。 非 USD 為基礎貨幣的貨幣對 持倉保證金 = [( 合約大小 x 成交價 ) / 杠桿比率 ] 假設您在一個標准帳戶中擁有 $5,000 。您想交易 3 手 EUR/USD ( 300,000 Euros ),當前市價 1.2710 ,杠桿為 100 : 1 。如要計算這筆交易所需的 持倉保證金,需要先用交易量( 300,000 )乘以成交價( 1.2710 ),再除以杠桿( 100 ),即 [(300,000*1.2710)/100] = $3,813 。當這筆交易成交以後,您的帳戶還剩下 $1,187 的余額。
❺ 什麼是杠桿率
杠桿率一般是指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與權益資本的比率。
高杠桿率意味著在經濟繁榮階段,金融機構能夠獲得較高的權益收益率,但當市場發生逆轉時,將會面臨收益大幅下降的風險。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一般都採取杠桿經營模式。次貸危機爆發前,美國商業銀行的杠桿率一般為10-20倍,投資銀行的杠桿率通常在30倍左右。